|  站内搜索:
网站首页 > 学术探索 > 理论研究  > 阅读信息
中国的现行高考,要到什么时候才幡然醒悟?摘自王宏甲著《教育良心说》
点击:  作者:王宏甲    来源:宏甲文章  发布时间:2017-01-14 12:36:47

 

        八股取士的沉痛教训,摘自王宏甲著《教育良心说》

看看晚清,我们这个伟大的民族,从官员到黎民,迂腐到让人悲伤,难道是康熙帝、乾隆帝、道光帝所希望的?非也!但确然是他们坚持下来的八股取士制度造成的。

国难迫使废科举变教育

终于,光绪皇帝1898 年下诏在科举考试中废除了八股取士。仅隔百日,慈禧太后在戊戌政变中宣布恢复八股取士。

这是八股取士第二次废而复立。

又过两年,慈禧在八国联军攻陷北京时逃离京城,流亡西安。这一回洋人的教训太严厉了。1901 1 月,慈禧以光绪皇帝的名义颁布上谕,宣布改革。今天细看清末新政,会发现最基础的变革首先是在教育领域展开的。

1901 8 29 日,清廷下诏改革科举制度,废八股、废武科。八股考试至此寿终正寝。

9 14 日,清廷下《兴学诏》,令京师及各省的官学、书院改为新式学堂,令各省设大学堂,各府设中学堂,各州县设小学堂,推行新式教育。

1902 8 15 日又颁《钦定学堂章程》,史称壬寅学制,这是包括从幼儿园到大学教育的各级学堂章程。然而办新学不是下一道圣旨就办得起来的,办新学所需要的教师资源、课程资源和学堂设施都严重缺乏。 

壬寅学制这是个以政府名义颁布但未实行的新学制。

上述章程颁布后尚未实施,1904 1 13 日,朝廷又颁发了张之洞等大臣拟订的《高等学堂章程》《中学堂章程》《高等小学堂章程》《初等小学堂章程》《蒙养院章程及家庭教育法》,以及《高等农工商实业学堂章程》《中等农工商实业学堂章程》《优级师范学堂章程》《任用教员章程》等16 个变革旧教育、创建新教育的章程,史称癸卯学制

癸卯学制这是中国近代第一个以法令形式向全国公布并得到实施的新教育制度

单从这些章程的标题,我们已能看到那影响万方的覆盖面。在这些章程的后面,张之洞等大臣有过怎样的思索、讨论、激荡交融、奔走呼号?

这是中国近代第一个以法令形式向全国公布并得到实施的新教育制度,这是破天荒的巨变。中国传承了数千年的农业时代的教育,在这里发生了重大转型,重大变迁。

但是,朝廷颁布了新学制,要推行仍然困难重重。

最大的障碍就是科举制!

科举制能废除吗?这可不是废八股啊!

国家的封疆大吏、重要人才,大都出自科举!

若废科举,国家用什么来选拔人才?

这是一个很难决断的问题。科举制已通行千余载,若一举废除,会不会成为千古罪人? 1903 10 月,袁世凯、张之洞会奏的一个折子似乎也充分考虑到了决策者的难度,他们奏请的是:以十年为期,废除科举。慈禧批准了。就是说,用十年办新学的建设性努力,届时用新的办法取代科举制。

可是,还不到两年,袁世凯、张之洞等六位大臣联衔奏请:立停科举!他们在给慈禧太后的奏折中写道:

科举一日不废,即学校一日不能大兴,学校不能大兴,将士子永远无实在之学问,国家永远无救时之人才,中国永远不能进于富强,即永远不能争衡于各国。

国家急需救时之人才,这就是此时最大的理由。

科举制度在,人们对科举入仕还存念想,就不容易把孩子送去新学堂。怎么办?可是,清政府早在1901 12 5 日颁布的一道章程中就明文规定,各级学堂毕业生考试后可分别获得贡生、举人、进士出身。上新学堂同样可以入仕为官呀! 

晚清举子赶考

可是,可是……政策制定者们哭笑不得,科举在民间是一个渗透到一切乡里的巨大符号,只要科举制还在,大多数人都认为读私塾谋科举是正途。不把科举之门堵死,新学堂之门就很难打开。

1905 9 2 日,经慈禧同意,清廷断然下诏废科举。由此上溯到隋大业元年,公元605 年,科举制正好走过了1300 年。

科举制一经废除,各地新学迅速兴起。以我的故乡福建建阳为例,清廷下《兴学诏》后,福建建阳5 年没有动静。科举制一废,1906 年建阳乡绅袁某就去联系朱熹第23 世孙朱金紫等地方名流与县知事磋商,提出矫学士空谈之弊,改书院而建新学。县知事表态支持,从县田粮捐中拨出部分款项,不足部分由众乡绅自愿认捐。总筹资白银千余两,建阳第一高等小学堂就这样建起来了。 

清宣统元年(1909),山西太原开办的蒙养院。只有一个班,入园幼儿30名。

1904 年的癸卯学制还令多设蒙养学堂,这是从娃娃抓起,并通过废科举,把整个民族的新学运动发动起来。这个新学制度得到实施,是在中华民族最危险的时候改造和更新一个民族的文化壮举,是又一次发展教育为先

1905 年废科举后,1906 2 21 日慈禧面谕学部,着手兴办女学。这意味着清政府把兴办女学提到议事日程。1907 3 月,清政府正式颁布了《女子小学堂章程》和《女子师范学堂章程》,中华女子教育由此获得合法地位。 

1910年北京慕贞女校的女学生

1907 年,全国学堂已有3.7 万余所,在校学生102 万多人。到1909年,新式教育遍布中国。

再后,清政府的统治结束了,但从创建新教育上所作的伟大努力,再一次传了下来。从1904 年到1919 年,有15 年,可以培养出一代新学生。如果没有新知识造就的一代新学生,就不可能有五四运动

山河百战归民主,铲除黑暗大道平。”1919 年,中国的热血青年走在北京的石头街上,整个民族都回响着他们的声音。

毛泽东少时是读私塾的,1910 年他16 岁,挑着行李离开韶山,走20公里路到东山高等小学堂读书,那就是上新学堂去读书。1910 年是清政府推行新学的第六年,如果东山这个地方的士绅认为他们那个地方小,还不具备办新学的条件,等等吧,等过六年还没有办起高等小学堂,毛泽东16 岁时走20 公里还读不到新学,损失恐怕会非常巨大。

2010 年,是我们在信息时代推行课程改革的第10 年了,困难和阻力依然很大!但不知今天究竟有多少校长和教师,多少家长和学生,多少官员看到——今天的课程改革,就是我们在创建信息时代新教育的伟大工程,不管多么困难,是必须的!

河上结着坚冰的时候,洁白的梅花在盛开。北京数不清的树木激起我的惊叹和赞美。这是青年毛泽东1919 年的北京印象。

1921 年创建中国共产党的先驱们,都是学过新学的。如果没有新知识的熏陶,也不会有中国共产党诞生。

鲁迅早年也是读私塾的,如果没有读新学,不会成为鲁迅。鲁迅是伟大的,然而当时的中国即使有一万个鲁迅也不够,需要有百万个能传授新学的教师遍布中国的穷乡僻壤,才能更新整个中华民族的知识结构。20 世纪的中国人,都是从新教育中走出来的。教师和教育的伟大作用无可替代。

不能让考试戕害教育

我访问祖先,从三代取士一路追觅至此,不啻是长途跋涉,

很疲惫了……我不清楚是否必要。

我所谓以史为镜。我们曾批评高考指挥棒,其实,不能一概地以为指挥棒不好。一个国家倡导学习或者用考试选拔人才,自古就具有指挥棒的作用。

三千年前的学以取士,必学而后官,产生了很好的指挥棒作用。西周试图用教育去范天下,果真使中华民族成为热爱文化的民族。隋创科举,促使中国人在历经三百多年战乱分裂后去习文尊礼,找回汉代的辉煌。唐以诗词取士,与唐代诗歌如彼璀璨密不可分……这些都能看出指挥棒效应。

 

 

 

 

八股文本身也不可谓不精美,但是,它以非常不幸的经历,让我们看到了另一种情形,从而有机会认识:一种举国统一的考试,是国之重器,也是利器;它可以使一个民族兴,也可以使一个民族衰。一种错误的统一考试方法,即使目的是为国家选拔人才,也会毁掉一个民族的人才,直至杀死一个王朝。

清政府在清末新政中废八股、废科举,对于中华民族来说,无疑是有益的,对于清政府而言则大约废之晚了。历史无法假设,但设若康熙朝废八股后不再复立,或者乾隆朝那次废去八股,换一种指挥棒促使人才脱颖而出,则中国的近代可能是另一种情形。

八股取士法泛滥至晚清,官与民皆愚到令洋人严重低估了中华民族的程度,这不光是由于国人缺少开眼看世界的思想意识,更因为中国自身就有的千古浩浩之文化却很少人去汲取那实学真经,之所谓——千秋文化扫地不用,更如何能有深邃的学问钻研和发见?

所以梁启超一遍又一遍地疾呼:开官智,开民智!以为这是当务之急。这便是一个八股不仅害了一国的教育,而且害得一国人变愚的显例。

 

 

梁启超

我国现行高考制度,好还是不好,仅看高考本身也是不够的。要看这根指挥棒对全国教育产生的影响。考试并不是最重要的,一个国家的教育却极其重要!

应该守住的底线是,假如考试竟不能对教育有所帮助,那也不能让它伤害教育。如果这种考试已经是在伤害一个国家的基础教育,还能坐而论这种考试具有诸如公平等优点吗?或论还没有别的办法取代它,那就只能继续用它?升入大学的大学生,是基础教育培养出来的,还是考出来的?难道非有全国统一的这种高考,无法产生大学生?

 

 

我以为自己长大的过程,是深受中国教育之益,深受中国教师之益的。我深信中国教师和中国教育都是好的,但如果考试的方法不对,则可能使万方扭曲乃至蒙受巨大损失。

高考,本质上是高等教育入学考试,可以有多种方式。20 世纪的中国,就有过多种方式:全国统一试卷的高考;一省一市用统一试卷的高考;完全由大学出卷考试自主录取的高考(民国时期)。美国恐怕是世界上最为本国利益考虑的国家之一,美国人的高等教育招生,竟采用美国一家私营的教育考试机构出卷考试的成绩。

一个开放的信息时代到来,单凭在试卷上考查学生已经多么不够,在这种方式上年年做修修补补也是万分不够的,这已经有成千上万的教师这样提出来。还要等到什么时候才会幡然醒悟,做出重大变革呢!

 

 

中国是世界上拥有最悠久的考试历史和考试经验的国家,不应该在今天反而陷入重重争议而拿不出令国人基本满意的方式。西方国家曾经从中国古代的考试中汲取灵感而生出种种创新方法,我们是不是也该更积极地看看世界上别国是怎样招收大学生的呢?

责任编辑:向太阳
特别申明:

1、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

2、本站属于非营利性网站,如涉及版权和名誉问题,请及时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做相应处理;

3、欢迎各位网友光临阅览,文明上网,依法守规,IP可查。

昆仑专题

热点排行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建言点赞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图片新闻

    友情链接
  • 北京市赵晓鲁律师事务所
  • 186导航
  • 红旗文稿
  • 人大经济论坛
  • 光明网
  • 宣讲家网
  • 三沙新闻网
  • 西征网
  • 四月网
  • 法律知识大全
  • 法律法规文库
  • 最高人民法院
  • 最高人民检察院
  • 中央纪委监察部
  • 共产党新闻网
  • 新华网
  • 央视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国新闻网
  • 全国政协网
  • 全国社科办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军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人民日报
  • 求是理论网
  • 人民网
  • 备案/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5015626号-1 昆仑策咨询服务(北京)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举报邮箱:kunlunc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