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站内搜索:
网站首页 > 学术探索 > 理论研究  > 阅读信息
刘仁营 朱有志 :重温马克思关于生产与消费辩证关系思想
点击:  作者:刘仁营 朱有志    来源:光明日报  发布时间:2016-12-06 10:01:02

 

 

   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如何助力经济新发展,合理处理供给侧改革与需求侧改革的关系,成为当下需要突出研究的重要问题。国际金融危机之后,凯恩斯主义的需求管理理论,没有更好地推动世界经济走出衰退状态。我国经济发展也面临外部需求萎缩,内部需求缺乏发挥潜力的问题。在此背景下,学习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基本原理及其方法,重温马克思关于生产与消费辩证关系思想,可以有效掌握经济分析的科学方法,更好回答这一突出的理论和实践问题。

 

  马克思经济学研究的根本方法是唯物辩证法。在《资本论》跋中,马克思通过把自己的方法与黑格尔的方法进行比较,阐述了自己方法的基本特点。他指出,一方面,他的方法“正是辩证方法”,这一方法继承了黑格尔辩证法的“合理内核”;另一方面,黑格尔的辩证法是“倒立着的”,而他的辩证法是“倒过来的”,是建立在“唯物主义基础”之上的,因此是唯物辩证法。坚持唯物辩证法,要求我们在分析事物时坚持矛盾分析法,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面对复杂而繁重的改革任务,既要有全局观,对各种矛盾做到心中有数,又要优先解决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以此带动其他矛盾的解决。这正是马克思唯物辩证法在中国经济改革实践中的创造性运用。科学认识与合理处理生产与消费、供给侧与需求侧的相互关系,也要求我们坚持唯物辩证法,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在《经济学手稿(1857—1858年)》导言中,马克思基于唯物辩证法,集中而系统地论述了生产与消费相互作用的辩证关系。

 

  首先,生产与消费具有直接同一性。“生产直接是消费”。生产过程本身就是一个消费过程。生产既是劳动者劳动力的支出与消耗,又是生产资料和原料的转化性耗费的过程。因此,就生产活动过程中的基本要素而言,生产本身既是创造价值的过程,又是消费劳动力和消耗生产资料的使用价值的过程。“消费直接是生产”。消费过程本身就是劳动力自身的再生产过程。在吃喝等任何消费方式中,人都生产自己的身体,生产自己的劳动力。生产与消费的直接同一性告诉我们,一方面,要提高生产的效益就必须合理配置劳动力、生产资料和原料等基本经济资源,提高生产性消费的效率。那种高能耗、高人力投入、低产出效益的生产方式虽然可以在特定历史阶段实现经济增长,但最终是不可持续的。中国的经济发展已经不能继续依靠这种方式了。另一方面,物质财富再生产和劳动力再生产两者之间是直接统一的,只有不断加大劳动力能力培训,不断提高劳动力素质,促进劳动力的高水平再生产,才能不断创造“新人口红利”,更好地实现物质财富的再生产。

 

  其次,生产创造和决定消费。“生产生产着消费”。生产创造消费品,为消费活动提供消费对象。生产决定消费方式,新的生产方式及其产品属性给予消费以新的规定性。“用刀叉吃熟肉来解除的饥饿不同于用手、指甲和牙齿啃生肉来解除的饥饿。”生产创造消费者,“为对象生产主体”。“艺术对象创造出懂得艺术和具有审美能力的大众”,其他产品也是如此。生产为消费提供物质对象,决定消费活动的消费方式,并且在消费者身上引起新的需要。从社会再生产过程来看,生产是真正的主动因素,是“实际的起点”,是“实现的起点”,因而是“居于支配地位的要素”,是“实现的起支配作用的要素”。而消费作为需要,作为生产的目标,是社会再生产系统的“一个内在因素”。当然,这并不意味着马克思认为萨伊定律是正确的。不应将生产与消费直接等同起来,因为生产者不仅创造消费资料,还创造生产资料。生产对消费品、消费方式和消费者的创造作用,要求我们在经济新常态下以供给创新带动需求扩展,把供给创新看作实现和满足新需求模式的决定性力量。而生产的支配地位要求我们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下决心以更大的努力推进经济结构改革,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实现经济结构战略性升级换代,推动我国生产力水平实现整体跃升。

 

  再次,消费对生产具有巨大反作用。“消费生产着生产”。一方面,生产的产品只有在消费中才能实现它的使用价值,才能与自然物品区别开来,证明它是产品。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产品作为商品只有转化为消费对象,才能不仅实现其使用价值,而且实现其价值。另一方面,消费还为生产创造出新的需要,创造出生产的“观念上的内在动机”,从而创造出“生产的动力”。生产为消费创造作为物质财富的现实的对象,消费为生产创造作为主观目的的观念的对象,即在生产中“作为决定目的的东西”。“没有需要,就没有生产,而消费则把需要再生产出来。”消费对生产的巨大反作用要求我们在强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同时,还要注意从需求侧对供给侧的反作用角度,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寻找目标、方向和动力。注重需求结构的新变化,以扩大有效需求“倒逼”供给结构改革,通过新的需求结构确立有效投资和有效供给范围,从供给侧与需求侧两侧发力,最终实现结构升级这一远大目标。国务院关于“积极发挥新消费引领作用”的“指导意见”中,强调构建“消费升级、有效投资、创新驱动、经济转型有机结合的发展路径”,正是充分运用消费对生产巨大反作用的重要体现。

 

  最后,生产与消费的良性互动是以合理处理分配与交换关系为中介的。生产不会直接创造消费,消费也不会自动创造生产,它们之间的现实互动都需要通过分配关系、交换关系这一中介来实现。“生产表现为起点,消费表现为终点,分配和交换表现为中间环节”。生产与消费的相互作用,既包括生产对消费的决定作用,也包括消费对生产的决定性反作用。但这种决定作用和决定性反作用,都要借助交换关系和分配关系的中介作用来实现。当市场即交换范围扩大时,生产规模就会扩大,生产对象就会分得更细。而分配,既包括“作为产品的分配”,也包括作为“生产要素的分配”。“在分配是产品的分配之前,它是生产工具的分配,是社会成员在各类生产之间的分配”。

 

  因此,只把分配理解为前者是“最浅薄”的理解,因为决定产品分配份额的是生产工具和生产职位的分配。插入生产与消费之间的分配,既决定生产者在生产过程中的地位,也决定生产者占有产品的份额,因此决定生产与消费之间能否实现良性互动。

 

  分配对于生产与消费的中介作用,要求我们重视强化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更加注重财富分配的公平正义性和包容性。不仅重视分配关系,而且重视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关系,不仅重视二次分配,而且重视对一次分配加强调节。交换对于生产与消费的中介作用,要求我们破除体制机制障碍,让市场真正成为配置创新资源的决定性力量,注重对内对外经济开放,充分发挥国内和国外两个市场的作用。

 

  只有借助合理的分配制度和有效的市场机制,才能实现生产与消费的良性互动,供给升级与消费升级的相互促进,最终实现产业结构的升级和生产力水平的跃升。

 

  重温马克思关于生产与消费辩证关系思想,坚持生产与消费关系问题上的辩证法,对于解决供给侧改革与需求侧改革这一重大问题,为这一问题的解决提供战略思维与科学方法具有重要意义。

 

  在《论十大关系》一文中,毛泽东同志曾经鲜活地运用唯物辩证法,精彩地分析了中国经济建设过程中的十对矛盾关系,为指导经济建设提供了战略思维和实践智慧。在新时期丰富多彩的改革实践过程中,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为指南,坚持唯物辩证法的分析方法,形成了一系列辩证的改革思想和改革方法。关于供给侧改革与需求侧改革的辩证关系思想,是这一思想体系新形成的又一重要理论成果。

 

  (作者单位:江西师范大学、湖南省社会科学院;来源:光明日报


  【昆仑策研究院】作为综合性战略研究和咨询服务机构,遵循国家宪法和法律,秉持对国家、对社会、对客户负责,讲真话、讲实话的信条,追崇研究价值的客观性、公正性,旨在聚贤才、集民智、析实情、献明策,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欢迎您积极参与和投稿。

  电子邮箱:gy121302@163.com

  更多文章请看《昆仑策网》,

  网址:http://www.kunlunce.cn

    http://www.kunlunce.com

责任编辑:高天
特别申明:

1、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

2、本站属于非营利性网站,如涉及版权和名誉问题,请及时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做相应处理;

3、欢迎各位网友光临阅览,文明上网,依法守规,IP可查。

昆仑专题

热点排行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建言点赞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图片新闻

    友情链接
  • 北京市赵晓鲁律师事务所
  • 186导航
  • 红旗文稿
  • 人大经济论坛
  • 光明网
  • 宣讲家网
  • 三沙新闻网
  • 西征网
  • 四月网
  • 法律知识大全
  • 法律法规文库
  • 最高人民法院
  • 最高人民检察院
  • 中央纪委监察部
  • 共产党新闻网
  • 新华网
  • 央视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国新闻网
  • 全国政协网
  • 全国社科办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军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人民日报
  • 求是理论网
  • 人民网
  • 备案/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5015626号-1 昆仑策咨询服务(北京)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举报邮箱:kunlunc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