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站内搜索:
网站首页 > 学术探索 > 理论研究  > 阅读信息
陈传明:美国海军“分布式杀伤”作战概念发展综述
点击:  作者:陈传明    来源:知远战略与防务研究所  发布时间:2016-11-10 09:50:33

 

       过去半个多世纪以来,美国海军在丰富战争实践基础之上,大力推进作战概念创新,推动着装备、技术、训练的发展,引领作战样式的变化,保持了世界最强大海军的优势地位。“分布式杀伤”是美国海军作战理论创新的最新成果。2015年年初,美国海军水面舰艇部队提出“分布式杀伤”作战概念,以亚太海上战略博弈下的制海权战争想定为基础,根据海军舰队传统兵力结构不足以应对新威胁的现实情况,提出加强水面舰队反舰作战能力建设、调整海军舰队兵力结构、改变海上作战样式,从而实现扭转美国海军在未来海上作战中可能面临的不利局面的目标。目前,该概念仍然处于研究、讨论和发展的阶段。本文将从提出背景、主要内容、强弱点分析及未来展望等方面对这一前沿理论进行分析,为深入理解美国海军现状以及未来发展趋势提供参考。

一、  提出背景

“分布式杀伤”是美国海军自我调整,适应新形势需要的一种尝试。美国海军面临的新形势既包括国家战略和军事威胁等宏观层面,也包括兵力构成和军事技术发展等微观层面。

(一)中美海上战略博弈加剧,战略上有紧迫性。

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中国经济军事实力的快速成长,美国在西太平洋地区与中国展开了日渐激烈的战略竞争。这种竞争“对抗”的色彩已经上升到冷战结束以来全新的水平。以海洋控制权为焦点的海上战略竞争已经成为两国博弈中最白热化的领域。2010年中国超越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后,美国根据世界政治、经济和军事形势的发展以及维护霸权地位的需要,实施“重返亚太”和“亚太再平衡”战略,视西太平洋地区为未来冲突的潜在策源地和主战场,加强在亚太地区的海空力量部署。美军在逐步将60%的海空军兵力部署到亚太地区的同时,持续推出“空海一体化”“联合强行进入作战”“全球公域机动与联合介入作战”“海基能力”“全球远征机动作战”等作战构想和概念,力求打赢未来可能发生的中美海上冲突。

现有国际秩序及其运行规则是冷战结束之后,美国以绝对经济和军事实力主导下的产物。美国的世界霸权地位和国家利益有赖于此。其霸主地位的核心,是美军对全球海洋的控制权,特别是重要海上咽喉的控制权。这一点在马汉提出“海权论”的时代即已确定。通过维护全球海上贸易自由和秩序,美国从中获得了巨大的战略利益。这也是其耗巨资维持世界最强大海军力量的根本原因。

根据西方传统理论,海上力量的核心价值是夺取并维持制海权,即保证己方能够自由运用该海域,同时阻碍对方自由运用该海域的状态。近百年以来,美国的海洋安全战略一直视制海权为根本——“保护海权,美国的生存之道”。对美国而言,掌握制海权即掌控了全球贸易的生命线,掌控了全球经济乃至政治博弈的战略主动权。长期以来,美国依托西太平洋第一岛链上的诸多海空军基地保持对巴士海峡、马六甲海峡等海上咽喉的绝对控制。由于包括中国在内的南海周边各国海空军力量长期孱弱,美国海军对南海的控制权不存在任何问题。美军侦察机长期进入南海活动即是明证。然而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中国海空军力量的迅猛发展,美军的行动就不那么自由了。自2001年中美南海撞机事件起,中美舰机在南海发生多次对峙事件,引发一系列外交争锋。根据目前公开报道,中国在南沙多个岛礁上展开大规模基础建设,将形成据有深水港和长距离跑道的人工海空军基地。从军事角度来看,这些岛礁既可以成为情报、监视与侦察的基站,成为实现南海态势对中国单向透明的永久性平台;也可以成为攻防兼备的作战节点,从而形成掌握南海全域的作战网络。几十年里坐拥“天然制海权”的美国海军面对这种前景,几乎毫无“安全感”可言。

(二)潜在敌手作战实力强劲,难以确保制海权。

近年来,美国智库及军界高度关注中国军事力量特别是海上力量的发展态势。美国国会研究处、国防部、海军研究局、防务智库持续发布并更新多份出版物,跟踪研究中国军力的发展。这些研究均认为,中国一方面在构建以太空实力为基础的西太平洋精确打击体系,另一方面来打造彰显全球战略影响力的远洋舰队。因此,美军确保西太平洋地区制海权日渐困难。

首先,中国军队以太空为基础的区域C4ISR体系日渐完备。2015年,美国国防部发布的《中国军事与安全发展报告》指出,20102014年间,中国共发射载人飞船4次,卫星95颗,包括气象、工程/科研、通信与中继、导航、遥感与地球资源等多种类型。特别是,遥感与地球资源卫星发射数量达到了41颗。中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已经覆盖亚太地区,可以提供定位、导航和授时以及短报文通信服务,并将于2020年覆盖全球。这些都是现代精确打击作战太空基础设施。它们与中国东南沿海乃至南海人工岛礁正在建设部署的各型雷达传感器、水下声学监听网络组合起来,将形成严密的区域C4ISR体系,从而为第二岛链内对地面、空中、海上乃至水下目标的探测、识别、定位、引导攻击创造有利条件。

其次,远程火力投送呈梯次配备,密集且致命。2016520日,美国智库战略与预算评估中心发布了题为《赢得齐射竞争:再平衡美国的防空反导能力》的研究报告。该报告认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火箭军的近程和中弹弹道导弹、空军轰炸机携载的巡航导弹、空军和海军战斗机携载的中远程战术导弹以及海军舰艇携载的战术导弹,在射程、杀伤力上形成的梯次配置。而且这些导弹武器的数量足够,能够在需要时形成密集的精确打击火力,实现对美军在第二岛链以内各类目标的全面覆盖。美军的地面基地可能会被“瘫痪”,海上舰船和飞机可能会被迫远离这个辽阔的精确打击区域。美军现有的防御系统,只能较好地适应“流氓国家”小规模的弹道导弹打击,缺乏应对巡航导弹和其他精确制导弹药齐射的能力,而且这些系统的成本很高。

第三,中国海军舰队远洋作战能力不断提升,将成机动威胁。过去十几年,中国海军大踏步向蓝水海军迈进。如果说022型隐形导弹艇、056型轻型导弹护卫舰使中国海军具备了世界一流的近海防御利器;那么054A型导弹护卫舰和052C/D型导弹驱逐舰等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现代化水面作战舰船,为中国海军走向远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2008年以来,中国海军通过亚丁湾护航、全球航行访问、海上联合军事演习等方式,不断磨砺和提升在远洋海域的行动能力。2015526日,《中国的军事战略》第9版首次公布了中国最新的海洋战略——近海防御、远海护卫,并要求海军逐步实现近海防御型向近海防御与远海护卫型结合转变。2016617日美国国会研究处《中国海军现代化:对美国的影响》的报告指出:“美国的技术和质量优势在下降,美国在西太平洋的海洋控制权和战略地位正面临挑战。”中国海军的任务,除了“解决台湾问题、维护东海南海主权、保卫海上交通线”以外,还包括“取代美国在西太平洋的影响力”,并展现中国作为地区强权和世界主要强国的地位。

(三)传统作战体系生存堪忧,急需要进行调整。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美国海军兵力结构一直以航母为核心。当下的美国海军,无论是对水面舰船、潜艇实施攻击,还是对岸上目标实施精确打击,主要力量都是舰载机及其各种类型的精确制导武器。航母打击大队包括专司对地对海打击的航母和负责防空、反导、反潜的水面舰船。如此配置形成的是大纵深、多层次、火力集中的强大攻防体系,尽管在冷战时间经受了苏联式“饱和”导弹攻击的考验,但基本上牢牢确保了美国的海上优势和制海权。特别是冷战结束后,“尼米兹”级航母作战编队在缺乏海上竞争者的“天然制海权”的影响下,航母舰载机在对地火力打击的作用更为突出。不过随着潜在敌军军事能力的发展,这种作战体系的有效性将经受考验。

首先是航母作为高价值目标的脆弱性上升。美国海军航母搭载有战斗机、预警机、电战机、直升机等约80架,必要时可以超过100架,具备完整的远程搜索、警戒和打击能力,可以24小时不停顿地进行战斗巡逻,可以投送的火力超过了世界中等空军强国的规模。正因为其巨大的价值,航母一旦严重受损丧失战斗能力,甚至被击沉,将给美国海军的战斗能力将带来毁灭性的打击。中国在第一、第二岛链以内精确打击体系的日渐完善,让美国航母进入这些区域的危险日增。在以太空力量为基础的强大的探测、识别、定位体系的支持之下,东风-21D之类的远程精确打击武器,完全可以瘫痪乃至摧毁航母。

其次是主力水面战舰的反舰能力不足。美国海军航母打击大队以23艘导弹巡洋舰或驱逐舰、12艘攻击型核潜艇、12艘后勤支援舰组成。这些舰艇主要担负护卫航母的角色,以防空和反潜任务为主,对地对海攻击能力则相对较弱。例如,目前美国海军“阿利·伯克”级导弹驱逐舰——Flight IIA型驱逐舰,垂直发射系统可用的发射管达到96管,但大部分为“标准-2”防空导弹、VLA反潜火箭及少量的“战斧”式巡航导弹,反舰导弹数量少且是20世纪70年代的产品——“鱼叉”反舰导弹。单舰制海作战能力不足。201510月,美国海军“拉森”号导弹驱逐舰进入中国南海岛礁12海里以内,从作战角度来说,是冒着被击沉巨大危险的动作。

(四)网络化信息化快速发展,已具备变革条件。

冷战结束之后,美军在网络化信息化的道路迅猛发展,引领着世界新军事革命的潮流。美国海军以网络中心战概念为基础,在网络化信息化道路上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海上远距离上的指挥控制、情报传输、打击引导和协调作战成为可能,兵力分散、火力集中具备了一定的技术条件。

1998年,美国海军正式发布网络中心战概念,希望利用网络让所有作战力量实现信息共享,实时掌握战场态势,缩短决策时间,提高打击速度与精度。网络中心战现在被称为“网络中心行动”,主要用可靠的网络联络地理上分隔开信息充足的各个部队,让它们分享更多信息,开展更多合作,化信息优势为战场优势,达到集中统一的作战效果。经过多年的发展,美海军所有作战平台都能融入信息化作战网络,其全球网络、战区网络和部队局域网均已完全体系化。该概念发展最突出的成果有两个,一是协同作战能力系统;另一个是海上一体化防空火控体系。

“协同作战能力系统”的发展始于20 世纪90年代,原来是美国海军在冷战时期为防御敌方远程巡航导弹攻击而提出的,经过反复的作战测试之后,如今已经形成作战能力,部署到了所有航空母舰和大部分装备“宙斯盾”作战系统的巡洋舰和驱逐舰上。该系统解决的是防空反导问题。在“协同作战能力”系统服役之前,美国一艘舰船如果使用其防御性导弹对空中威胁进行防御性打击,它必须要依靠自身的雷达对其进行锁定,而如今的舰船可以依靠其它传感器来进行火力射击,即“让单艘舰船可以充分利用其它舰船的信息优势。”协同作战能力系统可使得物理上分散的编队/联合部队,作为一个完整的体系运作,极大地扩展了海军舰队的防御纵深,提升了对低空掠海反舰导弹和弹道导弹的防御能力。美国海军正在稳步推进协同作战能力系统的发展,计划装备全部作战舰艇、作战飞机以及岸上作战单位。

“海上一体化防空火控体系”是美国海军为实现远程交战和超地平线防空拦截能力,在协同作战能力系统(CEC)、E-2D预警机、“宙斯盾”系统和“标准-6”导弹等现役和在研阶段技术与装备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分布式、网络化编队防空作战体系,可对舰载雷达视距外的空中目标实施远程拦截。此体系的概念于1996年提出,美国海军从2002年起把该体系物化为采办项目并开始实施,目标是实现部署“可行且稳健的一体化火控”体系,2015年该体系首次在“罗斯福”号航母打击大队实施作战部署。该体系解决了美国海军编队防人的超视距拦截问题,代表了海军防空反导装备的发展方向。随着美国海军舰艇改装和造舰计划的推进,“海上一体化防空火控体系”的装备正在逐步扩大,同时体系自身也在持续改进和升级,能力和功能将得到了进一步扩展。

二、主要内容

“分布式杀伤”概念源于美国海军对濒海战斗舰未来定位的思考。2014年的一场军事演习中,蓝军部队的濒海战斗舰装备中程反舰导弹,使得整个战场发挥了重大的变化——红军部队面临的战场压力陡增,运用更多的力量来应对可能受到的更多打击,总体精确打击作战效能大大削弱。由此,“分布式杀伤”概念开始出现在美国防务智库及海军官方的文件中。总体而言,“分布式杀伤”概念是美国海军传统兵力结构面临新挑战、不能确保全球制海权的情况下实施的作战理论创新。这个概念的核心目标是通过调整兵力结构来提升美国海军的制海作战能力。海军武器装备信息化网络化的发展为这种概念的落地创造了条件。

(一)兵力分散部署却可实现火力集中

自古以来,战场杀伤力集中是最基本的作战准则。无论是古罗马时代的方阵,还是大舰巨炮时代的无敌舰队,乃至现代的航母战斗群,都是通过兵力的集中来实现杀伤力的集中,从而投送强大的打击能力。兵力集中原则,是情报能力、通信能力、打击距离、打击精度有限的产物。美国海军航母打击大队是海上作战兵力集中原则的典型代表,其作战概念可称为“集中式杀伤”:航母舰载机联队具备强大的远程打击能力,护航舰艇可提供严密的广域防御能力,航母因此成为“海上霸主”。

现代军事技术,包括侦察传感器技术、通信技术、发动机技术的飞速发展,使得武器的投送距离与打击精度发生了质的飞跃,从而给集中原则带来了深刻的变化。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的第一次海湾战争,美军率先在军事史上第一次使用较少兵力,投送较少火力,取得最大程度的杀伤战果,展现了军事领域革命性的一幕。20多年以来,以信息化为支柱的精确打击作战向更深更广的方向发展。对美国海军来说,越来越多的潜在对手,拥有了越来越强的精确打击能力——以高性能陆基作战飞机、巡航导弹和弹道导弹、低噪声常规潜艇、无人机等武器和技术装备为代表的“反介入/区域拒止”能力。“反介入/区域拒止”作战环境下,兵力集中使用时,被发现和摧毁概率增大,高价值海上作战平台易损性凸显,航母打击大队可能被迫远离濒海地区才能部署。因此,传统的兵力集中型的航母打击大队必须要自我调整,在不破坏杀伤力原则的基础上,实现兵力的分散。也就是说,在保持强大攻击作战能力的同时,通过分散确保生存能力。

基于这样的思考,“分布式杀伤”作战概念应运而生。根据现有的资料来看,“分布式杀伤”尽管还只是一个战术层次上的作战概念,但已被列为美国国防部支持“第三次抵消”战略重点建设的作战能力之一。这个概念的核心,是实现海上作战样式的转型,由传统的“以兵力集中实现火力集中”向“兵力分散火力仍集中”转变。这个概念的基本要求,是调整航母打击大队主要是飞机担负攻击任务的传统模式,让大量水面舰艇(包括补给舰、两栖舰、运输船等辅助舰艇)具备中远程打击能力,部署时在地理上分散开来。这样做可达成两方面的效果。一是增加了敌军C4ISR系统对美军打击平台持续进行侦察、跟踪和监视的难度,从而确保美军安全;二是扩大了打击火力的规模,增加了敌军的防御难度,可提升打击作战效果。

近些年来,美国海军的舰船越来越先进,造价越来越高,数量却越来越少。与此同时,这些舰船在敌军面前的脆弱性也在升高。因此,“分布式杀伤”作战概念另一层意义在于:在国防经费有限的情况下,克服数量不足,强化各型作战平台,特别是中小型作战平台的对海对地作战能力,使敌军海上精确打击作战的难度加大,增强自身的生存能力,从而赢得海上精确打击作战的胜利。

(二)以反舰导弹强化水面舰船战斗力

提升现有水面舰船反舰作战能力是“分布式杀伤”作战概念最重要的措施。这些舰船几乎包括美国海军除航母以外的所有水面舰船。

1、水面舰船

首先是提升“宙斯盾”战舰的远程反舰作战能力。美国海军现役装“宙斯盾”战舰,包括“提康德罗加”级导弹巡洋舰和“阿利·伯克”级导弹驱逐舰,在航母打击大队内的任务定位都是以防空反潜为主,重点是应对饱和攻击的需要。两级舰的MK-41垂直发射系统主要装备的防空用的“标准-2”型导弹和“阿斯洛克” 反潜火箭。反舰方面只有两组四联装8枚“鱼叉”反舰导弹。这种导弹于20世纪70年代开始服役,尽管多次升级换代,但与潜在敌军种类多、射程远、精度高的新型反舰导弹相比,已经落伍。因此,美国海军正在研究为两级舰装备更先进的反舰导弹。2016118日,“阿利·伯克”级导弹驱逐舰“约翰·保罗·琼斯”号(USSJohn Paul Jones DDG-53)发射了“标准”-6导弹,击中了停泊在夏威夷沿海的美国海军太平洋导弹试射场的“鲁本·詹姆斯”号导弹护卫舰。这被称为“分布式杀伤”的重要试验之一。

其次是为濒海战斗舰增配反舰导弹。濒海战斗舰是目前美国现役最先进的战斗舰艇,采用了隐形设计,具有超快的航速,但却缺乏有效的反舰导弹。2015511日,美国“沃斯堡”号濒海战斗舰在南沙群岛附近海域被中国海军“盐城”号导弹护卫舰(054A型)近距离追踪。该舰装备的导弹是海拉姆116防空导弹,剩下的都是舰炮和机枪,而中国海军“盐城”舰则装备了鹰击-62反舰导弹。这对“沃斯堡”号是非常可怕的局面。 美国海军认为濒海战斗舰是未来实施分布式杀伤作战的理想平台,原因有三。一是濒海战斗舰尺寸足够大,能够在海上持续部署21天,和导弹快艇相比,续航能力适合全球部署。二是采用模块化结构,加装反舰导弹比较容易。该舰的模块化结构,有利于迅速改装各种新武器,试验各种新概念。三是高航速特性,使其在分布式杀伤作战的优势更加明显。高航速只会使敌军的侦察、探测、定位和打击系统“分身乏术”。和其它传统舰船相比,它更能突显分布式杀伤的优点。

最后是为其它舰船增配反舰导弹。反舰能力不足的战舰增配反舰导弹。美国海军声称,数量众多的小吨位作战舰船、辅助舰船或两栖舰船,通过快速改装反舰导弹,可以具备“分布式杀伤”能力,从而担负中远程打击任务。美国海军甚至提出了“凡船皆可战”的口号。但就现实情况来看,这样做的现实意义并不大,因为辅助舰船变得更有攻击性,理论上可行,但会对其专业功能形成很大的干扰,可能带来的负面作用更大。

2、反舰导弹

第一是“鱼叉”反舰导弹升级型。波音公司研制的“鱼叉”反舰导弹1977年成为美国海军的主力反舰武器,部署于水面舰船、飞机和潜艇,但1997年从潜艇上撤下。目前,美国海军正在测试“鱼叉”BlockII+导弹,加装新型GPS制导组件、新型数据接口,确保导弹飞行过程中更新目标数据,改善目标选择和武器打击的可靠性。这将是一种网络化推动的武器,计划于2017年列装部队。

第二是海军打击导弹(挪威)。挪威的“海军打击导弹”是目前“鱼叉”导弹改进型的有力竞争者。挪威20世纪70年代研究成功“企鹅”反舰导弹,成为了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世界上最成功、装备国家最多的反舰导弹。20世纪90年代开始,挪威开展了“新型反舰导弹”,并成功研发出了如今的“海军打击导弹”,具有射程超远、战斗部多样化、可发射后不管、智能化寻的等特点,获得美国海军的亲睐。

第三是远程反舰导弹。20165月,美国海军与洛克希德·马丁公司签署了总额为3.218亿美元的合同,负责远程反舰导弹的整合与测试。2013年和2014年,该导弹在陆基的Mk41垂直发射系统上的成功进行了发射;此次是在舰载垂直发射系统发射。它将是“宙斯盾”驱逐舰和巡洋舰“分布式杀伤”作战能力的标准武器。该型导弹专为反介入/区域拒止威胁环境而设计,配有1000磅的穿透和爆炸破片战斗部,使用多模式传感器、武器数据链和新型抗干扰GPS系统,能够在一组舰船中探测和摧毁特别的舰船。海军型将于2019年形成作战能力。

第四是反舰式“战斧”导弹。美国海军正在改装BGM-109E“战斧”式对陆攻击巡航导弹,使其可以攻击舰船这样的移动目标。海军在冷战时期曾经装备过反舰型“战斧”导弹,但于20世纪90年代撤下。海军希望在未来几年这种改装就能完成,提供应急的远程反舰作战能力。

第五是近程反舰——“地狱火”和“格里芬”导弹。目前陆军武库有10000多枚“地狱火”导弹,美国海军将利用这些武器来满足濒海战斗舰的作战需求。根据新的护卫舰概念,计划建造的52艘濒海战斗舰中,最后20艘将具备强大的反舰能力。此外,美国海军还在海湾地区的“暴风”级海岸巡逻艇上装备AGM-176“格里芬B”近程反舰导弹,于2014年形成作战能力。

(三)以概念研究牵引装备发展转型

目前,美国海军正从概念研究、装备发展、测试整合等各个方面全力推进“分布式杀伤”概念的发展,希望尽快形成作战能力。

20156月,美国海军水面部队司令托马斯·罗登中将授命成立“分布式杀伤特遣部队”,专门负责“分布式杀伤”作战概念的研究和发展。分布式杀伤特遣部队、海军战争学院和海军研究生院组织各类专家,实施一系列演习和试验活动,试图让“分布式杀伤”由概念走向现实,并逐步完善。“分布式杀伤特遣部队”指挥官柯特·塞勒伯格中校20167月指出,“在对抗性日渐升高的环境中,我们的制海权得不到保证。我们需要以全新的思维方式来获得制海权——从海底、水面、天空、太空以及电磁频谱。”

20164月,美国海军第15驱逐舰中队在日本横须贺海军基地举办了第三届年度水面战军官峰会。10艘前沿部署舰船上的250多名水面战军官聚集讨论水面战问题,研究分布式杀伤的潜力。此次分会提出“分布式杀伤”三原则:(1)每艘舰船都是一名“射手”;(2)从地理上分散水面进攻能力;(3)确保资源正确组合提升续战时间。

与此同时,“分布式杀伤”武器层面的试验也在紧锣密鼓地推进当中。2016118日,“阿利·伯克”级导弹驱逐舰“约翰·保罗·琼斯”号(DDG-53)发射了“标准”-6导弹,击中了停泊在夏威夷沿海的美国海军太平洋导弹试射场的“鲁本•詹姆斯”号导弹护卫舰。2016719日,在夏威夷附近举行的“环太平洋”军演中,“科罗纳多”号濒海战斗舰从安装在其前甲板上的弹筒发射了一枚“鱼叉”导弹。目标是大约20海里以外的退役护卫舰“克罗姆林”号。尽管此次试射并未击中目标,但验证了濒海战斗舰装备反舰导弹的现实可能性,是“分布式杀伤”概念发展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步。

三、强弱点分析

(一)理论上的优势

1、可以强化海军作战舰队在战时的威慑力

“分布式杀伤”在理论上所能引起的战场局势的变化,将对敌形成巨大的心理影响,从而强化了美国海军的威慑力。“反介入/区域”作战体系,如果不能及时准确探测、跟踪、定位和打击美国海军的水面作战编队,其海基和陆基各类目标将笼罩在航母航空兵强大打击能力的威胁之下。分散部署部队一方面给敌人制造了瞄准难题,另一方面也向敌人释放了更多威慑信号。首先,潜在敌手对自身武器的信心可能会削弱,东风-21D这样的“杀手锏”可能只是击中了一艘小型舰船,失去了应有的意义。其次,潜在敌军在电磁频谱空间的主动权将面临重大威胁,美军在电磁领域展示力量将更容易,其优势可能进一步突显。这些对于慑止敌军的作战行动都有很大帮助。

2、其次可以增加舰船数量以改善兵力存在水平

潜在敌军“反介入/区域拒止”的优势在于拥有数量充足的精确制导武器,可确保取得齐射竞争胜利。它可阻碍美国海军的机动自由,使其陷入消耗战,存在力逐步降低直至消失。“分布式杀伤”的一项重要内容,即为现有的水面舰船装备更多的反舰导弹。这意味着战场上齐射竞争双方精确制导武器数量由不平衡走向平衡。“凡船皆可战”的口号略显夸张,但主力战舰增加中远程反舰导弹数量之后,将形成新的火力存在水平。这种改变的意义不仅仅在于现代化高端海上战争中夺取优势,还在于和平时期实施危机反应时,在很短的时间内有武器可用。以目前的存在水平,无论是“阿利·伯克”级导弹驱逐舰还是濒海战斗舰,进入中国南海执行“航行自由”行动,只能有招架之功,难有还手之力。通过“分布式杀伤”来提升存在力,已经十分紧迫。

(二)现实中的挑战

1、情报、监视与侦察

精确打击作战时代,情报、监视与侦察是基础,“分布式杀伤”更离不开它。无论是防御还是攻击,实现作战效果的基础是全维度态势感知、目标获取和定位。这也是长期以来,美国海空军前沿情报搜集飞机一直在中国沿海空域实施侦察的主要原因之一。要真正推进“分布式杀伤”,美国需要更庞大的情报、监视与侦察体系支撑,而不只是几种导弹而已。

2015530日,美国防部长卡特宣布将启动耗资4.25亿美元的“东南亚海事安全倡议”,目的就是通过增强区域盟友和伙伴国家在海上领域的感知、共享和贡献能力。美国可能的投资方向包括:更为先进的情报、监视和侦察能力,以提高盟友和伙伴国的“感知”能力;配套技术基础设施,以促进整个地区的海上信息共享,从而建立起通用共享态势图。这是美国构建南海作战体系的重大举措之一。这也表明,随着中国南海军事能力的加强,美国在这个区域的情报、监视与侦察优势在削弱。

2、后勤保障

后勤保障是“分布式杀伤”作战方式面临的挑战之一。不管部署位置如何,所有舰船都需要加油和补给。舰船的行动空间越大,就意味着后勤保障的负担越重。目前美国海军的全球后勤网络,针对的是以航母为中心的传统舰队。这个网络能否进一步细化,覆盖大范围的海域,从而有效支持新的“分布式杀伤”作战行动,是值得拷问的。此外,美军第一、第二岛链军事基地的生存度在降低,持续提供后勤支援的能力也在削弱。尽管这些年,美国海军重点推进“海基能力”的发展与建设,但反舰作战能力提升过程的物资和弹药保障,仍然会给后勤提出更高的要求。美国海军为发展“分布式杀伤”作战概念而实施的系列研究、试验和演习中,后勤保障都将是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

3、指挥控制

指挥控制的困难与后勤保障的困难是一个道理。这是作战空间的扩展所带来的。目前航母打击大队的指挥控制模式是可靠的,经过了实践的检验。然而新的兵力部署模式,必须要有新的指挥控制体系与其相适应。水面舰船反舰作战能力加强之后,如何在既有功能和新功能之间协调分配任务,如何更密切地配合作战,都需要更有力的指挥控制流程与体系。这绝非一朝一夕之功。无论是“协同作战能力”还是“海军一体化防空火控”体系,如何才能更好地支持“分布式作战”行动,仍然需要不断的验证和改进。

四、未来展望

“分布式杀伤”作战概念为美国海军未来在西太平洋地区的海上优势描绘了美好的前景。但由于它涉及到作战样式的深层次变革,武器和作战试验层面的行动依然很少,要说这种新兴作战概念能真正发挥作用仍为时尚早。“分布式杀伤”作战概念所需要的转变,绝不止于几种反舰导弹,而是需要包括武备、训练、文化的转变。因此,现有作战体系能否成功转型有疑问,转型之后能够真正形成优势也有疑问。

不过,需要指出的是,“分布式杀伤”作战概念涉及到美国全球霸权的战略基础——制海权,对美国维持西太平洋地区现有的战略格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引起了美国海军的高度重视和防务研究界的高度关注,很可能会发展成为对付中国的全新联合概念。

责任编辑:向太阳
特别申明:

1、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

2、本站属于非营利性网站,如涉及版权和名誉问题,请及时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做相应处理;

3、欢迎各位网友光临阅览,文明上网,依法守规,IP可查。

昆仑专题

热点排行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建言点赞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图片新闻

    友情链接
  • 北京市赵晓鲁律师事务所
  • 186导航
  • 红旗文稿
  • 人大经济论坛
  • 光明网
  • 宣讲家网
  • 三沙新闻网
  • 西征网
  • 四月网
  • 法律知识大全
  • 法律法规文库
  • 最高人民法院
  • 最高人民检察院
  • 中央纪委监察部
  • 共产党新闻网
  • 新华网
  • 央视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国新闻网
  • 全国政协网
  • 全国社科办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军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人民日报
  • 求是理论网
  • 人民网
  • 备案/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5015626号-1 昆仑策咨询服务(北京)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举报邮箱:kunlunc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