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毛泽东在湖南一师读书期间,不是那种孤独清高、孤芳自赏的迂腐书生,而是一个广交天下奇杰的热血青年。在他看来,人不可能单独一个人取得成就,交结一批志同道合的朋友共同奋斗,是至关重要的大事。他不但重交友,更为特别的是交友之奇,朋友间不谈金钱,不谈男女之事,不谈家务琐事,只愿意谈论人的天性,人类社会,中国,世界,宇宙!他认为,这样的人不在官府庙堂之上,也不一定在自命不凡的精英圈子中,那些一无所有的贫寒学子,那些被看不起的下层百姓,往往隐匿着一些非常之人,能做非常之事,能创非常之业。一师毕业时,毛泽东周围真地聚集起一批奇友,看起来无特别之处,但却个个胸怀远大,有救苦救难、救国救民之志。这些年轻人虽然人生道路各异,却以改变中国和世界的伟业永载史册。
为庆祝建党百年,我们连载昆仑策研究院副院长兼秘书长王立华同志著作《一师毛泽东 要为天下奇》中“交奇友”部分内容。该系列文章内容精彩、领悟独到,既可从中学习中国共产党早期的历史,也可得到刻骨铭心的事业人生启迪。已发第一至十四篇(见文后【相关阅读】),此为第十五篇。
邹蕴真,字泮卿,出身湖南汉寿一富户家庭,与毛泽东同岁,也是一师同班同学。当年留存下的一师职员学生名录中,他的名字紧排在毛泽东后面。一年寒假,邹蕴真与毛泽东一同护校没回家过春节。除夕夜,长沙城内爆竹放得震天响,毛泽东却神情凝重不时叹气。他说何须长吁短叹呢?我们把书读好,将来成名立业,有什么办不到?毛泽东说我想的不是这些,我想的是在眼前鞭炮声中,全国还有多少受苦受难的同胞呀!自那时起,邹蕴真知道毛泽东志向远大,心生敬仰,成为挚友。
【1913年邹蕴真考进湖南省立第四师范预科,同班同学就有毛泽东。第二年,四师和一师合并成立湖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二人又是同班同学。图为湖南一师八班合影(毛泽东位于4排右2)】
直到晚年,他还给家人说起当时:课余饭后,假日星期,他们常一起散步登山,纵谈国是人生;冬季风雪时,一起到猴子石用湘江水沐浴,增强抗寒力;一起进行节食减餐锻炼,提高忍饥挨饿的肠胃机能;星期日一起到东城门下读书写文章,养成闹中能静的心境;他们在一起话题很多,但也有谈论之戒:一不谈钱,二不谈妇女,三不谈吃穿。毛泽东的交友标准与倡导,真的影响了一群人,真的让他们铭记一生啊!在不断地讨论交流中,他们逐渐形成共识,就是要集合同志改造社会。即将毕业时成立新民学会,邹蕴真也是发起人之一。毕业后,毛泽东等北上准备赴法勤工俭学,邹蕴真留在长沙教书。后来毛泽东改变主意,决定先留国内学习工作,回到长沙集资创办文化书社传播新文化,邹蕴真也参与其中,曾为文化书社投资纸洋3元。那时,毛泽东与邹蕴真交往密切。毛泽东亲爱的母亲去世时,悲痛欲绝地写了一首长诗《祭母文》,仍感意犹未尽,又专门给好友邹蕴真写信,诉说自己对母亲的怀念和夸赞。其中说:世界上有三种人,损人利己的,利己而不损人的,可以损己以利人的,而自己的母亲便属于第三种人。
【1919年,毛泽东(右一)与弟弟毛泽民(左二)、毛泽覃(左一)和母亲文素勤(七妹)合影】
1921年元旦,新民学会召开的那次转型会议,邹蕴真也是参会者之一。但在讨论时,他与毛泽东的认识不同,是少数几个表示异议的。这似乎也预示,两人未来所走的道路难以相同。当毛泽东和何叔衡提出,学会的共同目的应为“改造中国与世界”,邹蕴真做了极长发言表示不同意。他说:我对“改造”两字极为怀疑,一般人都以为我们要根本改造,其实是做不到的,世界上无论什么事,不可一跃而就,是渐渐进化的,新民学会不宜取改造的态度,宜取研究的态度,将各种主义方法彻底研究,看哪一种方法适宜,东西民族各有不同,决非一剂单方可以诊好。在讨论达到目的的方法时,他也与毛泽东不同。毛泽东赞成激烈方法的共产主义,邹蕴真则向往另一条道路。他说:理论上无政府主义最好,但事实上做不到,比较可行的还是德谟克拉西,要对症下药,从时间和空间上积渐改进,物质方面的办法是开发实业,精神方面的办法是普及和提高教育。直到最后,他仍反对用“改造”的说法。毛泽东说他:
“引人心惟危道心惟微之言,谓人有人心道心,不能尽善,故须点滴改革。”【1】
他引用古书经典说明自己的观点。《尚书》中说,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这话是尧舜禹禅让帝位时所讲,是代代相传的治国“十六字心传”。大意是说,人心是悬危不定的,道心是微妙居中的,要把握惟一的本性,治世贵在守中固善。邹蕴真引用这个经典,是要说明一个道理:人既有人心也有道心,不能要求尽善尽美,所以只能一点一滴地改良。但讨论如何着手等问题时,大家意见基本一致,都认为需要从点滴做起,从现在做起。他与毛泽东等家庭经济条件不同,政治理念不同,但共同愿望都是要使中国变好,所以仍能一起奋斗。1921年建党后,毛泽东在长沙创办湖南自修大学,这是一所带有党校性质的学校,邹蕴真也是骨干之一。
1925年8月,韶山一带遭大旱,地主乘机囤积居奇抬高谷价,毛泽东组织农民开展“平粜阻禁”谷米斗争,时任湖南省长赵恒惕震怒,电令湘潭警察局立即逮捕毛泽东。毛泽东闻讯离开韶山,到长沙后在邹蕴真处避难,后又转移到他汉寿老家“邹家大屋”。邹蕴真将毛泽东锁在一间厢房内亲自照管生活,不许外人靠近。一次送饭时,他对毛泽东说:诸葛亮曾把朋友分成义友、酒友和贼友三类,我与你称得上是义友吧?说实在话,派其他人送饭我都放心不下,为了你的安全,这事连我儿子也不晓得。住了一周后,毛泽东决定去广东。一个夜晚,扮成木匠模样,挑上工具篮子悄悄走出邹家大屋,邹蕴真送至十几里远的码头。临别时对毛泽东说:
“你革命我赞成,但我胆子小,怕死,不能跟你一起干了。”
毛泽东并未轻易放弃好友,而是继续争取他说,往后可以用办学做掩护,多多向学生传授进步思想。1927年5月,屠杀共产党人的“马日事变”发生前,毛泽东在长沙的革命活动他大都参加了。几乎每天深更半夜,毛泽东都秘密到他家休息,邹蕴真精心安排食宿小心掩护。不久后毛泽东领导秋收起义,开始武装夺取政权,他回汉寿老家埋头教书,曾任汉寿县教育局局长,因憎恶官场腐败不到一年便辞卸掉。后又当过汉太中心学校的校长,还在家乡创办私立达中学并兼董事长。邹蕴真虽与毛泽东分道,却没有卖友求荣,对革命事业依然同情。马日事变前后一段时间,他在上海开了一个小商店,用于秘密联络各地共产党组织和掩护共产党的活动。一次毛泽东经费紧缺,写信向邹蕴真求援,他寄出500块银元缓解了燃眉之急。
我没有背叛毛主席。
1950年春,毛泽东函请邹蕴真到京,由中央统战部介绍到华北人民革命大学学习。期间毛泽东曾会见他,畅谈约3个小时。久别重逢,感慨颇多,邹蕴真由衷赞赏毛泽东领导革命胜利的雄才伟略。而毛泽东却说没有什么,还是第一师范学习的那一点点,当年我们想把国家搞好,苦于没有办法么,东找西找才找到马克思主义。那次会谈时,毛泽东还劝老同学跟上形势,争做开明人士。邹家是有700多亩水田的大地主,毛泽东诚恳地对他说,如今解放了么,你也要告诉老家的人,把多余的田土、财产交出来,分给贫苦农民,让他们也过点好日子。邹蕴真专程回汉寿老家,除交出田地粮食外,还动员家人交出埋藏的20两黄金、400块银元等。后来连当年毛泽东住过的邹家大屋,也改建成邹家坪高等小学。1950年底,邹蕴真在华大毕业时,给毛泽东写信要见一面。当时志愿军刚刚出国,战争正在最紧张的时期。毛泽东回信说,弟近日稍忙,暂不必会面。工作问题,请与学校当局筹商解决。他先被分配到人民出版社任编辑,后来一直在中央文史馆工作。去世前,他回忆起恰同学少年时代。岁月风云60多年后,人生轨迹已清晰展现,在接近生命终点时感悟过去,忆起新民学会那些志向远大的学子。邹蕴真说,会员大都是有志改造社会的进步青年,不过在改造方法上有些不同。大致可分两派:一派认为,社会不平既根深蒂固,又错综复杂,非进行彻底革命不可;另一派,则对社会不平现象看得不那么严重,觉得只要教育普及,政制公平,再有许多品学兼优的人士,以理服人的说教,以身作则的表率,就可逐步把人民的品质提高,把社会的风纪改好。毛泽东等属于前者,可称革命派;其他少数思想空泛,志行薄弱的会员属于后者,近似改良派。在历史画轴徐徐展开后,证明了什么样的人生真谛?他说:
“凡是具有‘将就’‘妥协’等改良倾向较重的人,很容易由于认识不深刻,方法不正确,志行不坚定,经不起困难的打击,财色的诱惑,日益蜕变而不自觉,结果不独自己没能改良社会,反被社会‘改良’了自己,甚至还要更严重地堕落成为反面人物。”【2】
他说在新民学会中,这样的例子只是极少数,但不是全没有。【1】中国革命博物馆、湖南省博物馆编:《新民学会资料》,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25页。 【2】中国革命博物馆、湖南省博物馆编:《新民学会资料》,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544页。
【相关阅读】
王立华:学子毛泽东奇友之一——陈昌
(作者系昆仑策研究院副院长兼秘书长、高级研究员;来源:昆仑策网【原创】,作者授权发布)
【昆仑策研究院】作为综合性战略研究和咨询服务机构,遵循国家宪法和法律,秉持对国家、对社会、对客户负责,讲真话、讲实话的信条,追崇研究价值的客观性、公正性,旨在聚贤才、集民智、析实情、献明策,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欢迎您积极参与和投稿。
电子邮箱:gy121302@163.com
更多文章请看《昆仑策网》,网址:
http://www.kunlunce.cn
http://www.kunlunce.com
特别申明:
1、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
2、本站属于非营利性网站,如涉及版权和名誉问题,请及时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做相应处理;
3、欢迎各位网友光临阅览,文明上网,依法守规,IP可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