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站内搜索:
网站首页 > 国策建言 > 发展战略 > 阅读信息
吴铤 李欢 陈玮:打造自主可控的大数据资源网络
点击:  作者:吴铤 李欢 陈玮    来源:人民网-理论频道  发布时间:2018-05-21 10:21:57

 

 

       随着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文化多样化的不断深化,全球治理体系以及国际秩序的加速变革持续推进,世界面临的不稳定性不确定性突出,恐怖主义、网络安全、重大传染性疾病、气候变化等非传统安全威胁在全球范围内日益蔓延,大数据资源网络的研究和建设面临许多共同挑战,日益受到世界各国的高度重视。美国等少数国家倚靠在互联网技术领域的先天优势,垄断着大数据资源网络的核心技术,进一步控制着世界互联网规则的话语权和制定权。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没有网络安全,就没有国家安全。没有核心技术自主可控,就无从谈论网络安全。要实现网络强国目标,必须打造牢固的信息系统基础,这就需要通过军民融合体制,整合军民双方资源,构建一个安全可控的信息技术体系。

因此,基于大数据战略背景,打造自主可控的大数据资源网络刻不容缓,突破口在于深入实践网络强国和军民融合战略,全方位提升自主创新能力,积极构建安全可控的信息技术和生态体系,通过发掘大数据资源网络蕴含的新质生产力、文化力以及国防力,充分发挥大数据资源网络的强大生命力。

一、大数据资源网络建设已经成为网络强国建设的伟大工程

十八届五中全会高屋建瓴地提出我国要实施大数据战略,主张以开放、平等、协作、分享的互联网精神指导和引领该战略的贯彻实施,通过数据驱动构建我国新业态,为加速我国发展成为网络强国提供突破口和新助力。

在大数据战略背景下,我国在数据安全保障、核心技术领域和数据利用能效上存在严峻挑战,主要表现在:

(一)数据安全缺乏保障

现如今互联网技术对人类社会的影响渗入到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在为人们的工作生活提供诸多便利的同时,也带来许多安全风险。具体到实际应用中,随着各类电子商务活动的不断渗透和日益频繁,海量网络用户的个人信息和财产存在着巨大的安全隐患。伴随着数据的不断流动和网络的持续延伸,全球安全边界愈发模糊,网络攻击的频发使国家信息安全面临着严峻的挑战。美国等少数发达国家掌控着全球互联网治理规则秩序的话语权和制定权,而我国与其他互联网技术相对后发的国家往往作为规则的服从者出现。在这种被动局面下,信息和地位的不对称性造成我国信息基础设施系统和数据信息本身都存在着巨大风险,并且网络用户个人的信息数据也面临着被恶意泄露以及利用的现实隐患。

(二)大数据核心技术成为瓶颈

大数据的不断发展对网络技术提出了越来越严苛的要求,而我国现阶段的信息技术仍然处在相对匮乏的时期。大数据呈现出海量性特征,数据类型也日益多样化,可以划分为结构化、半结构化和非结构化等不同类型。其中,以文字、音频、视频为代表的海量半结构化和非结构化数据的不断涌现,给传统的分析手段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并带来巨大的挑战。尽管近年来我国在政策和资金层面不断倾斜和投入,但在大数据分析技术和大数据人才培养等方面仍然存在巨大的缺口,核心技术自主创新和研发能力的欠缺成为制约我国互联网发展的重要因素,受制于大数据挖掘能力的不足,海量数据面临着闲置和浪费的困境。

(三)数据利用水平关乎成效

数据资源是大数据战略的核心,庞大的数据量以及快速的数据增长速度为大数据战略奠定了坚实的自然数据基础。但是如何对数据进行有效的管理和利用,使原本孤立的数据成为有逻辑关联的知识资源,从而为国家的建设和发展发挥作用并非易事。这不仅关乎到如何认识和理解信息时代背景下的新环境,更与数据开发过程的顶层设计、发展规划、运营维护紧密相关。数据系统建设过程中,若在实际的操作层面缺乏合理可行的方案,那么将难以行之有效地利用数据推动信息战略部署,再美好的战略构想与预期价值都将变为泡影,同时信息化投资终将面临失败的风险和结局。

因此,建设大数据资源网,需要通过研发强大的数据分析工具和技术,储备培养大数据人才,攻克科技瓶颈;需要发展拥有包括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CPU、操作系统、存储系统、应用等关键技术的国产服务器,增加在互联网规则秩序标准制定的话语权,保障大数据资源网的数据安全。

大数据资源网络建设是一项长期战略工程,其重大战略意义,已经成为我国网络强国建设的伟大工程。

二、军民融合建立自主可控的大数据资源网络

党的十九大提出,坚持走中国特色强军之路,全面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在这个伟大格局中,网信事业是强劲增长点,军民融合是科学路线图,网信军民融合成为网络新时代富国强军的必由之路。目前我国军民融合产业正处于初级融合逐步转向深度融合的关键时期,军民融合的发展前景不容小觑,蕴涵着广阔的未来发展空间。

军工集团下属企业经过多年的转型升级,有着深厚的军工产业资源积淀。与此同时,民营企业在创新性和灵活性方面优势明显,双方通过战略合作,可以实现共赢和共同发展。信息技术作为军民融合的突破口和引领方向,发展潜力巨大,其中大数据技术的应用将成为亮点。在该背景下,大数据资源网络建设,需要紧抓军民融合科学路线图,通过军民融合产业发展机遇,全方位开展自主可控的大数据资源网络建立。

(一)紧抓军民融合机遇下的网络空间

互联网空间俨然成为人们日常生产生活的新空间,是全球各国谋求科技创新、经济发展的重要领地,对互联网空间的开发和保护关乎一国经济发展乃至国防安全等核心问题。同时,互联网空间也是目前研发投入最集中、科技创新最活跃、联动效应最明显、应用产品最广泛的技术领域,是全球各主要国家必争的技术创新高地。由此可见,自主可控的大数据资源网络建设迫在眉睫。在军民融合科学路线下,网络空间的建立在政策和环境上有着较为显著的支持优势,大数据资源网络基于网络空间的发展,得到了巨大的机遇。

(二)结合军民融合下全国数据开发共享的大格局

随着军民产业发展,国家确立了共享开放的数据格局思想。军民用技术产品数据、产业发展数据,如工商数据、经济运行数据等,都可做到一定共享。如果能将这些数据充分利用起来,将大数据资源网络建设推向拉通军工企业和民营大数据企业的先进技术、产品、解决方案的结合,无疑将会对整个国家大数据资源网络建设规划起到重大作用。

(三)构建系统完备的大数据军民融合政策制度体系

科技兴军的推动既要加强与我国国家战略规划的对接,又要在国家整体战略布局中进行统筹和谋划。大数据资源网络建设处于诸多国家战略的交汇点,蕴含着大量的不确定性,未来发展空间巨大,为军民融合发展提供了优质的试验田。依托军民融合的大数据网络建设,不仅要充分发挥国家政策的积极影响,同时也要体现市场机制的长期效应,更要将体制机制以及政策的改革作为强有力的抓手,有效破除制度壁垒和利益纠葛,积极构建系统完备的大数据军民融合政策制度体系。

(四)国家资源战略下保证自主可控的大数据网络建设

在军民融合的科学路线图下,国家资源战略的倾斜,保证着大工程、大项目的投入,在自主产权的大数据资源网络建设中,发挥着巨大的牵引力。

三、充分激发大数据资源网络 蕴含的新质生产力、文化力、国防力

进入二十一世纪后,信息技术高度发达,网络思维活跃,思想观念激烈碰撞,新媒介、新技术日新月异,在高速更迭的同时,既联通了世界,又蕴含了多样化的新质生产力、文化力、国防力。网络空间改变了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的加速度,直接推动了东西方思想文化的交流、融合和碰撞交锋,同时也使得中华民族文明在世界范围内传播和延续,面临来自网络空间的冲击挑战,而这种挑战也是前所未有、多要素、全方位。以大数据资源网络带来的经济发展为核心的生产力、以大数据资源网络营造的生态环境为核心的文化力、以大数据资源网络下的网络攻防为特征的国防力,已经成为人类社会全新的生存空间和作战领域。

(一)大数据资源网络蕴含新质生产力、文化力、国防力

1、大数据资源网络包含着新质生产力

网络空间使得人类社会的经济发展在一定程度上装备了新的引擎,而美国的“棱镜门”事件中,从软件系统、平台设施再到硬件设备的完整产业链,恰恰说明网络空间向人类社会经济发展注入活力。人类世界正在形成一个巨大的“经济共同体”,而网络空间在这个演变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纽带作用。大数据的可复用性,较多信息的共享互通,已经为人类社会创造出无尽的新资源、新财富和新空间。在这个网络空间中,大数据技术逐渐成为了核心资源,其所迸发出的新质生产力,在人类新的生产方式应用中,已经展现出巨大的生产价值,推动着资源、财富和空间的不断增长。

2、大数据资源网络引领出新质文化力

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底蕴长存不衰,随着时代发展,民族文化在持续传承吸收的同时,也引入了新时代的文化力。随着互联网技术的爆炸式发展,网络空间带来的信息化、数字化和智能化潮流不可阻挡,这股网络化的潮流,再加上和平、发展、合作和共赢的时代潮流,共同构成了当代社会,人类新时期的两股时代潮流。美国斯诺登“棱镜门”事件,正是反映一个国家、民族的道德水准和文化品质的底蕴。网络时代带来的人类社会的新型文明,已经横空出世,网络空间不再是实体空间的附属品,已经形成了独有的新型空间。而蕴含“中国方案”的“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的推进步伐,关系到人类社会新型文明在网络时代的所能达到的高度。中华民族五千年悠久历史文化底蕴,在网络空间的建设中,交融、碰撞、孕育出新时代中华民族的新质文化力。人们生存的深度、宽度和广度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拓展,人们表达的模式变为全新的媒体介质,如自媒体和网络媒体以及网络论坛等。碎片化传播,尤其是在青年一代的网民中得到迅速发展,对青年一代产生了巨大影响。中华文明复兴同世界文化潮流交汇的契机,带来了新时代下鲜明的网络文化,在世界文化潮流中展示了中华文明的新质文化力。大数据资源网络将人类社会网络时代的文化力,推上新的高潮。通过大数据资源网络,新媒体、自媒体和网言网语的全新表达模式,拥有了全新的数据支持,催生出新的文化力。

3、大数据资源网络带来了新质国防力

自美国海湾战争后,现代战争已经从传统常规武器作战演变成多兵种、信息化、网络化的新型战争模式。网络空间作为全新的作战模式载体,受到了世界各国的追捧,在这种全新作战领域下,网络信息技术起到了关键作用。大数据资源网络引领的网络信息技术发展,孕育除了新型武器,突出地体现在战争控制机制方面。比如叙利亚战场出现的精确打击,折射出大数据资源网络带来的空间定位打击能力。网络技术优势的控制能力和巨大的威胁能力,已经对整个世界军事带来革命性推动,网络空间悄无声息地穿越传统国界,把整个世界前所未有地连接在一起。大数据资源网络为这些新型武器的可持续发展注入了强有力的资源支持,让新质国防力得到释放。

(二)充分激发大数据资源网络蕴含的新质生产力、文化力、国防力

1、实践军民融合战略

大数据资源网络蕴含的新质生产力、文化力、国防力,需要在新时期国家战略中得到落实。大数据资源网络建设需要军民融合,需要全面推进网络工程,深入理解网络强国的推动政策,将大数据资源网络建设和国家国防、社会经济、文化建设有机统一起来。需要保证网络国防建设和网络经济建设以及网络文化建设协调发展,形成新时代大数据资源网络的网络工程治国新理念。当前,军民融合战略,既是战略工程,又是新时代的创新工程。在推进网络工程建设,既要有战略思维,又要有法治思维。需要军队、市场、文化建设密切合作。以军工产品需要,协同民用产品和企业的创新要素,引领大数据资源网络的军民融合战略,将国防和军队建设与社会主义经济发展体系相融合,实践大数据资源网络的军民融合战略。在军民融合战略支持下,需要遵循国防经济规律和信息化条件下战斗力生成规律,自觉将国防和军队建设融入经济社会发展体系。充分利用发挥大数据资源网络的前沿技术,集成信息、分析信息、使用信息。将现代先进生产理念和生产模式深入践行,将新媒介下的文化传播推广发扬,将现代信息化战争的需要转化为新型军事资源和战斗力,将传统军工产业和现代化互联网企业有机结合,实践军民融合战略,充分激发大数据资源网络蕴含的新质生产力、文化力、国防力。

2、建立健全相关政策法规,强化约束力和执行力

大数据资源网络建设,需要以国家为建设的政策主导者,国家需要建立相对完善的政策法规,指导大数据资源网络建设,推动建设规划落实。在当前我国军民融合的关键时期,为了保证从初步融合向深度融合的顺利过渡,必要的问责机制和相应的约束机制,尤为重要。国家战略层面、顶层统筹和思想观念需要布局政策法规的出台,在更大范围、更高层次和更深程度上使大数据资源网络建设得到政策保证。

我国网民人口规模居于世界前列,在网络基数如此大规模的情况下,我国大数据资源网络建设也具有先天的资源规模优势。在把控基数优势的前提下,紧抓军民融合战略机遇,发展大数据资源网络在新质生产力、文化力和国防力上的实践,把握内在规律,立足我国基本国情,探索国家战略共鸣点,形成共振效应。同时,在政策法规的进一步保障中,让大数据资源网络建设成为网络空间和平发展的中流砥柱,让我国网络工程走上健康、高精尖的发展快车道。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网络空间安全学院 吴铤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浙江省信息化与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 李欢 陈玮)

(来源:《网信军民融合》201712月刊)

责任编辑:向太阳
特别申明:

1、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

2、本站属于非营利性网站,如涉及版权和名誉问题,请及时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做相应处理;

3、欢迎各位网友光临阅览,文明上网,依法守规,IP可查。

昆仑专题

热点排行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建言点赞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图片新闻

    友情链接
  • 北京市赵晓鲁律师事务所
  • 186导航
  • 红旗文稿
  • 人大经济论坛
  • 光明网
  • 宣讲家网
  • 三沙新闻网
  • 西征网
  • 四月网
  • 法律知识大全
  • 法律法规文库
  • 最高人民法院
  • 最高人民检察院
  • 中央纪委监察部
  • 共产党新闻网
  • 新华网
  • 央视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国新闻网
  • 全国政协网
  • 全国社科办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军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人民日报
  • 求是理论网
  • 人民网
  • 备案/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5015626号-1 昆仑策咨询服务(北京)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举报邮箱:kunlunc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