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站内搜索:
网站首页 > 时事聚焦 > 深度评析 > 阅读信息
相晓冬:以马克思的视角看待人工智能,会发现它是对人类劳动的解放!
点击:  作者:相晓冬    来源:智慧文明时代  发布时间:2017-03-05 12:28:55

  

      关于人工智能,反对和支持的争议从来没有中断,不妨先看看这些科学家和企业家的观点:

著名物理学家霍金说,人工智能会导致人类灭亡,虽然现在的机器人还比较笨,但所谓的“智能”,就是他会学习更新,会自我迭代,总有一天,会脱离人类的控制,会开发人类都无法预见的技术,会飞速成长,到那时候,人类就等着灭亡吧。

埃隆·马斯克也反对人工智能,他是继乔布斯之后美国科技界最牛的人物,他是SpaceX的创始人,特斯拉的CEO。马斯克在公开场合表示,人工智能比核武器更加危险,研究它就是在召唤魔鬼。

比尔盖茨,微软创始人,多年蝉联世界首富。盖茨说,人类需要敬畏人工智能的崛起,他用微软上线的聊天机器人讲述了人工智能有多可怕。

微软曾经在推特上做过一个人工智能聊天机器人,起名叫TayTay被定位成一个十几岁的女孩,在和人聊天时会自我学习。可是上线不到一天,Tay就从一个乖乖女变成了满嘴脏话的大坏蛋。

Facebook创始人扎克伯格说,那些人工智能威胁论简直就是毫无理由的发神经。200年前你担心飞机掉下来,如今不还是好好的吗,杞人忧天会阻碍人类进步。人工智能会让世界变得更美好,就像无人驾驶,会减少很多车祸。

……

人工智能到底会不会颠覆人类?到底应该怎么看待人工智能?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高度,我们又该怎样看待人工智能?

以下是本文的观点:

人工智能是人类劳动解放的推手!

正如机器是人的工具一样,人工智能也是人的工具,不同的是,机器是代替体力劳动的工具,而人工智能,则是代替脑力劳动的工具。

机器人不是人,而是模拟人的机器。它既有物质性,也有意识性,物质性体现于硬件,意识性体现于软件。

但不论是其硬件还是软件,都是人来创造和制造的。

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角度来看,人工智能是生产工具的智能化,是人类将自己的智慧或意志物化为软件程序,并使其驱动机器的产物。它在本质上是工具的人化,即人给生产工具打上了人的烙印。

通过制造机器代替人的体力劳动,再通过人工智能代替人的脑力劳动,那么,人类是不是将丧失用武之地了呢?

所以,有人发出人类被机器人取代的恐慌。

实际上,机器人终归是机器,人工智能终归是人的工具,它们只会计算,但终究没有意识,没有情感,也没有创造力,没有独立认识世界改变世界的能力,人类创造出它们,为的就是代替那些复杂的、重复的、机械化的脑力劳动,而把思考、创造、艺术、文化等精神生产活动还给人类自身。

在社会生产领域,人工智能的发展和普及会造成人的失业,这是新时代的机器排斥人,其结果是倒逼着人类从事那些创造性的高级的脑力劳动,它们在造成失业的同时,也倒逼人类选择精神生产领域创业,从而为精神生产方式创造出大批的劳动者大军。

这正是人类劳动的自我解放。

所以,人工智能也是精神生产方式实现大发展的一大助推器,它可以加快人类从工业文明进入智慧文明时代的脚步。

任何生产工具的改进都会影响生产关系的变革,人工智能也是如此,它会使工厂变成无人工厂,将来也可能将农业变成无人农业,由于脑力劳动主导的文化产业是人类所独有,人类将纷纷投身精神生产方式主导的文化产业。

在精神生产方式中,由于信息、知识和文化资源的共有,精神生产资料的共有制成为现实,生产资料私有制丧失用武之地,而人脑则是人人都有的劳动器官,所以,阶级也将走向消灭。

在智慧文明时代,阶级社会中统治阶级对被统治阶级的奴役转变为人类共同对机器的支配和驾驭,人类都成为机器的主人,而机器成为人类共同的奴仆,阶级连同阶级社会就一起走向了消灭。

当人工智能渗透人类的生产和生活,人类的劳动就会得到极大的解放,人们可以从繁琐的单调的事务和家务中解放出来,投身科技的创新、智慧的生产、文化的传播以及旅游休闲等各种兴趣性的活动和劳动之中,那样的劳动,正是人的第一需要,这正是共产主义时代的理想图景。

因此,人类看待人工智能应该带着积极乐观的态度,那不过是智慧社会中人类创造出来为自身的生产生活服务的智能化工具,它们的存在将使人类的生活更悠闲、更美好。

而那些对于人工智能消灭就业岗位的担忧则是看不到人类劳动从体力劳动向脑力劳动、从非创造性劳动向创造性劳动转移过度的历史规律。

只要人类纷纷开动脑筋,根据个人的兴趣、爱好以及特长投身精神文化产业,这个矛盾就会迎刃而解。

唱歌是歌星的劳动、演戏是演员的劳动、写作是作家的劳动、思考是思想者的劳动,写诗是诗人的劳动,讲课是讲师的劳动,运动是运动员的劳动,甚至打假都是打假英雄的劳动。

在智慧文明时代,由于互联网的出现和普及,所有那些能够认识世界改变世界的活动都可以通过信息的传播而为社会创造价值,并通过市场而为个人带来劳动报酬。

这种劳动既可以是以个人形式进行的个体化劳动,也可以是联合起来而形成的合作式劳动,但不管如何,这种劳动都可以摆脱资本的雇佣和支配而独立进行。

精神文化产业就是这样,不需要资本去购买机器,只需要开动头脑中的思维机器就可以进行了。

这种智慧文明时代的精神生产就是共产主义,共产主义是一种生产方式,这种共产是信息、知识等精神资源的共产。

责任编辑:向太阳
特别申明:

1、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

2、本站属于非营利性网站,如涉及版权和名誉问题,请及时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做相应处理;

3、欢迎各位网友光临阅览,文明上网,依法守规,IP可查。

昆仑专题

热点排行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建言点赞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图片新闻

    友情链接
  • 北京市赵晓鲁律师事务所
  • 186导航
  • 红旗文稿
  • 人大经济论坛
  • 光明网
  • 宣讲家网
  • 三沙新闻网
  • 西征网
  • 四月网
  • 法律知识大全
  • 法律法规文库
  • 最高人民法院
  • 最高人民检察院
  • 中央纪委监察部
  • 共产党新闻网
  • 新华网
  • 央视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国新闻网
  • 全国政协网
  • 全国社科办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军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人民日报
  • 求是理论网
  • 人民网
  • 备案/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5015626号-1 昆仑策咨询服务(北京)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举报邮箱:kunlunc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