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站内搜索:
网站首页 > 国策建言 > 政策法规 > 阅读信息
文显堂:供给侧改革要根治供给劣质化顽症
点击:  作者:文显堂    来源:作者微信,昆仑策研究院编发  发布时间:2016-03-19 10:01:27

  

 

  中国经济的供给侧改革究竟要解决什么问题?目前是众说纷纭,有人说要化解过剩产能,有人说要解决落后的体制,有人说要降低企业成本,如此等等。虽然这都是供给侧改革需要解决的问题,但笔者认为,供给侧改革的关键是要根治供给劣质化顽症,构建供给优质化体系。

 

  中国不是需求不足,而是供给劣质化,无法满足消费者的需求。这就是为什么国内消费增速下降而中国居民却在海外疯狂扫货的根本原因所在。虽然中国供给侧生产供给的产品质量在不断提升,但劣质化的问题仍然很突出,有些产品甚至危害消费者安全利益。诸如食品的安全问题,至今令消费者心有余悸,有毒食品、转基因食品大量存在,导致消费者不敢吃不敢喝。世人都知民以食为天,但劣质食品却充斥市场,各种骇人听闻的食品安全事件频频发生。食品的生产与供给是这样,其它商品的生产与供给也存在同样的问题,甚至更为严重,只是没有劣质食品的影响那么直接,那么受关注而已。想一想,连水和空气的供给都劣质化了,还谈什么优质产品的生产与供给?自推行市场经济以来,供给劣质化问题一直没有得到解决,并形成了一个顽症,导致中国居民对国内生产的产品产生了信任危机。所以,当今中国供给侧存在的要害问题并非是产能过剩,或者说产能过剩并非是供给侧的主要问题,而主要问题在于供给的劣质化,如果只是产能过剩,供给侧的改革并不那么难,依靠市场的力量便可以解决,甚至可以用行政手段实施关停并转即可。

 

  供给劣质化趋势的形成,究其原因有多种。从供给侧而言,首先是良知缺失,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没有道德底线。供给侧的生产者可以心安理得生产假冒伪劣产品。其次是缺乏工匠精神,粗制滥糙,连圆珠笔头上的圆珠都制造不出来,如此也就无法向社会供给高质量的产品。第三是创新能力不足,无法缩短产品更新周期,往往一款产品延续几年甚至十几年不变,尤其是有些国有企业往往依赖于行业性垄断,缺乏创新动力,长期向社会提供劣质化的产品和服务。从市场治理而言,由于政府职能错位和不作为,一方面是没有担当起监管者的角色,把主要精力放在了订指标、批项目、分资源,有的政府官员甚至一门心思搞寻租,掠钱财,因而也就没有履行好监管者的职责,导致市场监管不到位,对违法生产经营行为惩治不力,有些地方政府甚至对供给劣质化的趋势熟视无睹,有的地方出于维护自身利益,保护供给的劣质化。另一方面是产品质量标准偏低,有的产品质量标准是十几年前制订的,早已过失;有的虽然有较高的产品质量标准,但只是一个倡导性的质量标准,而没有强制执行。如汽车内部污染标准,政府只是制定了倡导性的标准而至今没有强制执行,如此等等,不甚枚举。总之,政府的错位和不作为,也是造成供给劣质化的重要因素。

 

  供给侧改革必须朝着构建供给优质化体系的方向推进,遏制供给劣质化趋势。这是提升我国经济发展质量的必由之路,除此别无选择。如果供给侧改革脱离构建供给优质化体系这一核心目标,则无法从根本上遏制供给劣质化趋势。

 

  供给的优与劣,是一个社会文明程度高低的重要标志。构建供给优质化体系,其根基在于筑牢道德底线,确立向善的社会良知,树立工匠精神,使供给侧具有向社会提供优质产品和服务的自觉与信仰,形成优良的供给文明。这是发展经济的根本要求所在。在此基础上,要创造公平竞争环境,彻底打破行业垄断,尤其是要让国有企业成为真正的市场主体,让其在竞争中激发创新动力,提高创新能力,使其能够具有向社会提供优质产品和服务的能力和信仰。与此同时,要建立健全市场监管体系,转变政府职能。首先要由倡导性的管理产品质量转变到以严格的质量标准来管理产品的生产与供给。在制定产品质量标准时,要与世界接轨,当务之急是要对所有的产品质量标准进行清理,该修改的要立即修改,该废止的要立即废止,将中国供给侧生产的所有产品质量提升到让世界认可的水平,真正让世界爱上中国造。其次是由以订指标、批项目、分资源为主转变到以市场监管为主,充分发挥政府监管的职能作用,严厉打击违法生产经营行为,用法律手段彻底铲除供给假冒伪劣产品和服务的黑色市场。

 

  当供给优质化体系一旦建立并发挥作用,向社会提供优质产品和服务将成为供给侧的信仰,这不仅能够满足消费者需求,提升生活质量,更为重要的是将推动中国进入崭新的提升民众生活质量的供给文明。

 

(来源:作者微信,昆仑策研究院编发)

 


  【昆仑策研究院】作为综合性战略研究和咨询服务机构,遵循国家宪法和法律,秉持对国家、对社会、对客户负责,讲真话、讲实话的信条,追崇研究价值的客观性、公正性,旨在聚贤才、集民智、析实情、献明策,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欢迎您积极参与和投稿。

  电子邮箱:gy121302@163.com

  昆仑策网:http://www.kunlunce.cn

       http://www.kunlunce.com

责任编辑:高天
特别申明:

1、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

2、本站属于非营利性网站,如涉及版权和名誉问题,请及时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做相应处理;

3、欢迎各位网友光临阅览,文明上网,依法守规,IP可查。

昆仑专题

热点排行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建言点赞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图片新闻

    友情链接
  • 北京市赵晓鲁律师事务所
  • 186导航
  • 红旗文稿
  • 人大经济论坛
  • 光明网
  • 宣讲家网
  • 三沙新闻网
  • 西征网
  • 四月网
  • 法律知识大全
  • 法律法规文库
  • 最高人民法院
  • 最高人民检察院
  • 中央纪委监察部
  • 共产党新闻网
  • 新华网
  • 央视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国新闻网
  • 全国政协网
  • 全国社科办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军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人民日报
  • 求是理论网
  • 人民网
  • 备案/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5015626号-1 昆仑策咨询服务(北京)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举报邮箱:kunlunc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