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站内搜索:
网站首页 > 环球聚焦 > 深度评析 > 阅读信息
司马平邦|缅军对中方救援人员鸣枪,缅甸乱上加乱?
点击:  作者:司马平邦    来源:昆仑策网【作者授权】  发布时间:2025-04-07 18:44:00

 

1.jpg

中国救援人员抵达缅甸


缅甸7.9级地震,中国迅速反应,向该国灾区送去救援物资。可如今,突然传出缅甸军政府武装部队向中国救援队鸣枪的消息,惊动了外交部和缅甸国防部。

7.9级地震发生后,缅甸大楼坍塌、道路被挤压变形,上千人被困灾区,面对突如其来的天灾,缅甸政府紧急向国际社会发出求救信号。中国反应非常快,缅甸震后不到24小时,云南救援队就已经抵达缅甸震区,紧接着,中国划出1亿人民币作为救灾资金,还专门派出2架运-20向缅甸震区运送救援物资和生活必需品。

虽然俄罗斯、泰国、马来西亚等国都向缅甸伸出援手,但从前线灾区传出的报道来看,中国的救援行动可谓是非常迅速,震后不到24小时,就已经在灾区看到了中国救援队的身影,难怪缅甸领导人敏昂莱会亲自去震区前线表达对中国的感谢。

就在中国救援队为缅甸送温暖的关键时刻,突然传来一则坏消息。据悉,中国红十字会支援震区返回途中,遭到缅甸军政府武装人员的3次鸣枪示警,中国救援车队被迫折返。面对这突如其来的变故,外交部第一时间做出了回应。

外交部发言人郭嘉昆表示,中缅两国是友邻,缅甸地震后,中方救援队全力展开救援工作,救援队人员和运送的物资都已经安全运达,中方敦促缅方确保各国救援人员的人身安全,确保救援通道通畅。

但是,外媒记者显然对郭嘉昆的回答不满意,继续询问相关事宜,并询问中方是否会因此停止救援行动。郭嘉昆再次强调,救援人员和物资都处于安全状态,在大灾面前,希望缅方能以抗震救灾为主要任务,确保包括中国在内的各国救援人员和物资安全,确保救援通道通畅。

2.jpg

郭嘉昆2次回应中国救援队遭遇鸣枪事件

显然,西方记者试图以这个为切入点,试探一下中国的口风,试图给外界灌输一种中国就是在装样子的思想,可中方显然没有跳进西方记者设置的圈套中。如果中方顺着西方记者的口风说下去,难道西方还计划在缅甸制造更多的骚乱,阻止中国开展救援行动不成?要知道,美西方的救援行动可是比中国晚了不止一两天时间,竟然还想通过这种无耻的方式给中国设置陷阱,简直无耻至极。

而郭嘉昆的话,显然直接点醒了缅甸政府。包括中国在内的多个国家都在与时间争分夺秒,与死神博弈,可缅甸内部却因为内战问题打得不可开交,甚至还对中国救援队鸣枪示警,缅甸政府不允许农夫与蛇的故事在这个时候上演。

郭嘉昆提醒缅甸政府的话音刚落,缅甸国防部便发布临时停火公告,宣布4月2日至4月22日临时停火,确保抗震救灾的救援和灾后重建工作能快速展开。缅甸国防部呼吁,武装组织不要扰乱和攻击公共交通路线,不要再做干扰救援工作的相关行动了。

不仅如此,对于缅甸军政府武装部队对中国救援队鸣枪一事,缅甸政府非常重视,缅甸军政府已经介入调查。若是缅甸军政府处理不当,很可能会背上骂名,该国内部只会乱上加乱。要知道,中国救援队穿过所谓的冲突区域,是为了向缅甸运送救援物资,可若是当地武装组织对救援队人员开枪,不仅是在恩将仇报,还可能引发中国和缅甸两国的矛盾与冲突,这对都是几十年的缅甸军政府来说,绝对不是一个好事,显然,这时候暂时停火,是最好的选择。

而西方记者揪着这件事不放,无非是想通过炒作此事,让中方说出停止救援的话,这样一来,西方就可以趁机展现自己的救援能力,从而在缅甸军政府那里落个好,以便胁迫缅方为自己所用。中方识破了西方记者的阴谋,并提醒缅甸军政府,在生死攸关的天灾面前,停止内斗,抗震救灾才是大事,切不可因小失大,成了国际社会的笑话。

而缅甸方面显然也听懂了中方的劝告,立即下令暂时停火。越是国家危难的时刻,缅甸方面就越应该沉住气,各组织和派别应该团结起来,共渡难关,而不是再生事端、乱上加乱,这样只会给缅甸自己抹黑。

中方的行动和回答,已经让缅甸方面看到了中方的诚意,而缅甸方面也应该珍视中缅之间难得的友情,拿出诚意,确保中国救援人员安全撤离,确保类似的事情不会再次发生,只有这样,缅甸才会更快渡过难关,在国际上树立正面形象。

(作者系昆仑策研究院特约研究员;来源:昆仑策网【作者授权】,转编自“司马平邦说”微信公众号,修订发布;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昆仑策网】微信公众号秉承“聚贤才,集众智,献良策”的办网宗旨,这是一个集思广益的平台,一个发现人才的平台,一个献智献策于国家和社会的平台,一个网络时代发扬人民民主的平台。欢迎社会各界踊跃投稿,让我们一起共同成长。

  电子邮箱:gy121302@163.com

  更多文章请看《昆仑策网》,网址:

    http://www.kunlunce.cn

    http://www.kunlunce.com

责任编辑:红星
特别申明:

1、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

2、本站属于非营利性网站,如涉及版权和名誉问题,请及时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做相应处理;

3、欢迎各位网友光临阅览,文明上网,依法守规,IP可查。

昆仑专题

高端精神

国策建言

热点排行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建言点赞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友情链接
  • 人民网
  • 央视网
  • 新华网
  • 求是
  • 中国军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中国科技网
  • 中国共产党历史和文献网
  • 红色文化网
  • 观察者网
  • 参考消息
  • 环球网
  • 毛泽东思想旗帜网
  • 红旗文稿
  • 红歌会
  • 红旗网
  • 乌有之乡
  • 橘子洲头
  • 四月网
  • 新法家
  • 中红网
  • 激流网
  • 宣讲家网
  • 中共党史网
  • 国史网
  • 全国党建网
  • 中国集体经济网
  • 中国延安精神研究会
  • 西北革命历史网
  • 善之渊
  • 俄罗斯卫星通讯社
  • 赵晓鲁律师事务所
  • 烽火HOME
  • 备案/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5015626号-1 昆仑策研究院 版权所有 举报邮箱:kunlunc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