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日韩三国外长会议在东京都举行,会见现场挂着一幅汉字:“解衣”。有些中国文化根基的朋友,看到这两个字马上会心一笑。
“解衣”典出《史记·淮阴侯列传》:“汉王授我上将军印,予我数万众,解衣衣我,推食食我。”后人据此典故引申出成语“解衣推食”,意思是感念对方脱下衣服给自己穿,让出食物给自己吃,比喻慷慨相助、共渡难关的情怀。
日本人特别珍惜来自中国的文化传承,善于通过日常细节,将之内化为日本文化的精髓。2008年汶川地震,日本援助物资上两句王昌龄的诗句-----“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让无数习惯了“汶川加油!”式励志口号的国人眼睛一亮共情泪目,并进而催生出中文歌曲《青山一道同云雨》。
毋庸讳言,近代以来,一些人跪拜西方文化,失去了文化自信。北京大学在1922年庆祝25年校庆纪念号上,刊登了几位著名学者的文章,其中教务长胡适的纪念文章就以“回顾与反省”为题,总结北大的状况是 “开风气则有余,创造学术则不足”;说“我们有了二十四个足年的存在,而至今还不曾脱离‘裨贩’的阶段!”
胡适所谓“裨贩”,说的是满足于囫囵吞枣式地翻译引进西方文化,而不重视中国式原创。事实上,“裨贩”问题不仅存在于中外文化交流上,也同样表现于古今文化的传承上。而今,我们响亮提出“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做好“两个结合”,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首先必须传承这一文化,而“裨贩”是传承的必由路径。但同时我们也应看到,“裨贩”只是文化传承最基础性的工作,而在人工智能时代,人的“裨贩”能力显然不如AI。只有活学活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并利用日益增多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果转化”应用场景促进推陈出新,才能助推中华优秀文化持续创新,赓续中华优秀文化新的传统。
文化创新,做实了就是生产力,做强了就是竞争力,做细了就是凝聚力 。而今我们强调科技创新、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如果把不断创新中华优秀文化比作“科技创新”,那么活学活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做好优秀传统文化的“成果转化”实用落地,则可谓“产业创新”。《黑神话:悟空》《哪吒2》等中国艺术作品的异军突起,正越来越多地让我们看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果转化”的希望。
(作者:陶余来,常州大学红色文化研究院(中共党史党建研究院)特聘研究员;来源:昆仑策网【原创】图片来源网络 侵删)
1、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
2、本站属于非营利性网站,如涉及版权和名誉问题,请及时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做相应处理;
3、欢迎各位网友光临阅览,文明上网,依法守规,IP可查。
作者 相关信息
内容 相关信息
• 昆仑专题 •
• 高端精神 •
• 新征程 新任务 新前景 •
• 习近平治国理政 理论与实践 •
• 国策建言 •
• 国资国企改革 •
• 雄安新区建设 •
• 党要管党 从严治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