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站内搜索:
网站首页 > 环球聚焦 > 深度评析 > 阅读信息
张挺博:发展新质生产力 通信运营商大有可为
点击:  作者:张挺博    来源:昆仑策网  发布时间:2024-06-07 10:24:05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新质生产力是创新起主导作用,摆脱传统经济增长方式、生产力发展路径,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特征,符合新发展理念的先进生产力质态。它由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而催生,以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及其优化组合的跃升为基本内涵,以全要素生产率大幅提升为核心标志,特点是创新,关键在质优,本质是先进生产力。”[1]2023年在地方考察时提出“新质生产力”,到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强调“发展新质生产力”,再到中央政治局第十一次集体学习时作出系统阐述,总书记关于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一系列重要论述、一系列重大部署,深刻回答了“什么是新质生产力、为什么要发展新质生产力、怎样发展新质生产力”等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为我们准确把握新质生产力的科学内涵提供了根本遵循和科学指引。国有企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物质基础和政治基础,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重要支柱和依靠力量,发展新质生产力通信运营商大有可为。

 

(一)数字经济是发展方向

 

近年来,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技术加速创新,日益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各领域全过程,数字经济发展速度之快、辐射范围之广、影响程度之深前所未有,正在成为重组全球要素资源、重塑全球经济结构、改变全球竞争格局的关键力量。我国的网络基础日益完备,创新能力不断增强,赋能效应持续凸显,赋值效应更加显著,互联网的应用日益广泛,信息领域核心技术不断突破,网络惠民便民红利充分释放,数字化触角延伸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无人经济、平台经济、共享经济等新业态,智慧交通、智慧医疗、智慧农业等新模式应运而生、快速发展,驱动我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发生全方位变革。固定网络逐步实现从十兆到百兆再到千兆的跃升,移动网络实现从“1G空白”“2G跟随”“3G突破”到“4G同步”再到“5G引领”的跨越。据工信部统计,我国五年建成5G基站374.8万个,5G移动电话用户数达8.89亿,用户普及率突破60%,我国已建成全球最大的光纤和移动宽带网络,全国行政村通5G比例超80%5G在工业、医疗、教育、交通等多个行业领域发挥赋能效应,形成多个具备商业价值的典型应用场景,5G专利数量、用户数量、应用数量均达到世界领先,5G加速渗透经济社会的方方面面。

 

(二)5G是数字经济核心引擎

 

新一代移动通信5G技术、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智慧城市、VR(虚拟现实)等新兴技术业务的迅猛发展,推动着信息通信业提速降费加速转型,线上办公、线上购物、线上教育、线上医疗、直播带货加速了数字时代的发展,数据成为重要的生产要素,数字技术成为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的新引擎。数据流带动技术流、资金流、人才流,促进资源配置优化和全要素生产率提升,5G成为各领域数字化经济转型的核心引擎,特别是5G与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的融合创新,成为推进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的重要力量,大发展、大融合、大变革成为信息通信产业发展的主旋律,移动化、宽带化、多媒体化的发展趋势更加明显,5G“一业带百业”“赋能千行百业”和对经济发展的放大、叠加、倍增作用不断彰显。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向纵深发展,移动支付广泛普及,网络购物、在线学习、远程办公成为工作生活的新方式,电子商务和移动支付交易额均居前列;工业互联网等新技术与制造业加速融合,协同研发设计、无人智能巡检、数字工厂、智慧矿山等新场景、新模式、新业态蓬勃兴起,数字经济发展势头迅猛,为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注入强劲动力。人工智能与制造、交通、医疗、民生等领域加速融合,不断创造出新业态、新模式、新市场,有力推动各行各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5G应用已融入97个国民经济大类中的74个,应用案例超9.4万个,5G行业虚拟专网超3万个。20235G直接带动经济总产出1.86万亿元,比2022年增长29%;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创新能力位于世界第一梯队。[2]2022年,我国数字经济规模达到50.2万亿元,同比增长10.3%,占GDP比重达到41.5%。据初步核算,2023年我国数字经济规模将达56.1万亿元,占GDP比重超过 44%,数字经济已成为培育新质生产力的重要阵地和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加速器。[3]

 

 

(三)数字经济发挥着放大、叠加、倍增作用

 

数字经济是新质生产力蓬勃发展的重要支撑。数字经济具有高创新性、强渗透性、广覆盖性,是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加速器”“推进器”,发挥着放大、叠加、倍增作用。进入数字时代,数字技术与各行各业加速融合,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数字化触角延伸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催生了新产业、新业态和新模式,推动了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工业互联网、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等技术飞速发展和广泛应用,创造了巨大的社会财富。在线课堂、互联网医院、智慧图书馆、智能小区等新场景,不仅能给群众带来便利,还能更好满足大家日益多样化、个性化的需求。在广袤农村,在乡村振兴的第一线,手机成了新农具、直播成了新农活、数据成了新农资,网络直播拓展了销售渠道,一些特色农产品可以通过电商网络销往世界各地,让更多特色农产品卖出好价。赋能千行百业、助力城市乡村,“数字+”正展现出强大的放大、叠加、倍增作用。数字经济方兴未艾,在服务美好生活的同时,创造大量新就业形态和岗位,提供更多增收途径,成为吸纳就业的重要蓄水池。“智能制造工程技术人员”“互联网营销师”“在线学习服务师”等一批数字经济催生的新职业,拓展着职业版图。新就业形态为劳动者提供了更灵活、更多元的就业选择,在带动扩大就业、促进高质量就业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四)中国联通深耕5G勇担网络强国建设主力军

 

中国联通坚持“客户为本、员工为根、服务为上、创新为魂、奋斗为荣、清廉为基”的服务理念,深入实施科技强企、人才强企、数智强企、改革强企、品牌强企,聚焦建设“网络强国、数字中国”主责,拓展“联网通信、算网数智”主业,大力推动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勇当数字信息运营服务国家队、数字技术融合创新排头兵,加快成为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科技服务企业。

 

1)加快推进数字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协调发展“双千兆”网络。中国联通坚持适度超前、科学布局、协调发展,加快建设网络基础设施,积极布局算力基础设施,进一步做好国际海陆缆的建设和保护工作,推进全球网络互联互通,全力畅通经济社会发展的信息“大动脉”。在双千兆光网领域,中国联通持续深耕5G精品网,加速向5G-A(即5G-Advanced的简称,又称5.5G,是5G6G之间的过渡技术)演进升级,携手中国电信创造性开展5G网络共建共享,5G中频基站规模超125万站,在5G技术、器件、设备、组网、运营等方面取得重大突破,建设全球规模最大、速率最快的5G SA(独立组网)共建共享网络,推动我国5G网络容量和用户规模世界领先,为全球5G建设发展与节能减排提供成功范例;建成全球领先的千兆光网,助力打造200余个千兆城市,光纤入户能力覆盖5亿户家庭,率先推出家庭全光组网服务,让更多用户对千兆光网可感可及。加快建设纵贯南北、横跨东西的“新八纵八横”国家骨干网络,不断提升农村及边远地区网络覆盖水平,积极推动“空天地”一体化发展,进一步巩固拓展我国网络基础设施领先优势,为网络强国建设筑牢安全防线。目前,中国联通已服务超过90005G专网服务行业客户。为加快落实《数字中国建设整体布局规划》,中国联通已设立面向重点垂直行业成立了装备制造军团、智慧矿山军团、智慧钢铁军团、服装制造军团、汽车制造军团、智慧医疗军团、智慧应急军团、智慧法务军团、智慧交通军团、数字政务军团、智慧城市军团、仓储物流军团、智慧轻工军团、智慧农业军团、智慧海洋军团、智慧教育军团等18 个针对不同行业的“数字化军团”,让各类优质生产要素围绕发展新质生产力顺畅流动、高效配置。

 

2)一体化布局算力网络,让普惠算力成为可能。中国联通全面承接国家“东数西算”工程,全面落实“东数西算”战略,积极构建多级算力供给,打造算力丰富、运力充沛、算网一体的算力网络,布局热点集约、跨区辐射、边缘覆盖的多级算力体系,让普惠算力成为可能,让算力变得如“水电煤”般随取随用及且充沛无比,打造20余个园区级数据中心,加大高性能智算供给,持续提升算力规模,数据中心机架规模超过40万架,“一市一池”覆盖200余个城市。发挥网络安全现代产业链链长的主体支撑和融通带动作用,构建城市群低时延圈,在国家枢纽间部署两条200G超高速互联通道,满足超大容量、超低时延、超长距离运力需求。强化算网协同编排调度,实现“通算+智算+超算”的多样算力供给,提供“联接+感知+计算+智能+安全”的算网一体化服务,打造数字政府建设“第一算力引擎”,赋能千场万景、千行百业,将算力送达千行百业、千家万户。

 

3)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为网络强国建设提供强劲动能。数字技术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关键变量,中国联通深入实施科技强企、人才强企、数智强企、改革强企、品牌强企战略,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积极开展下一代互联网、新一代移动通信、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等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加快发展新一代人工智能,加强数字技术融合创新,推进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助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全面升级“联通云”,围绕先进算力、极致存储和无损网络开展技术创新,打造先进算力调度平台,提供“通用计算+智能计算+超级计算”的算力供给能力,提供裸金属、虚拟化、容器等多元算力服务,支持从中心侧到边缘侧的泛在算力,持续保持云计算领域业界领先水平。基于大规模数据治理和服务实践,打造超2万节点的数据计算引擎,具备万亿级实时处理能力,十年来,历经数据资源整合、开发利用、运营服务三个阶段,打造可信第三方数据服务商,有效促进5G应用规模化发展。在网络智慧运营中,中国联通通过网络专家大模型等AI技术,构建智能排障、智能节能、智能开通等应用工具,运用到网络监控、故障处理、调度开通及节能降耗等实际生产场景中,大幅提升网络运营效能和客户服务感知。

 

4)加强数字技术融合创新,带来全方位赋能效应。把“5G+工业互联网”作为助力新型工业化发展的重要抓手,推出工业终端、网、云、平台、安全等产品体系,在电子、装备、服装、汽车、矿山、港口等行业实现规模应用,覆盖41个工业分类,落地项目超1.2万个,服务5G工厂超4000个,打造一批典型标杆,形成规模示范效应。加速5G-Advanced5G增强技术)创新,打好以5G为核心的大联接和大计算、大数据、大应用、大安全的“组合拳”,打造5G行业专网,落地5G样板项目。深耕5G﹢工业互联网领域,推动5G真正进入工厂现场级网络,打造5G工业制造专网,提供三种版本,支撑5G从外围辅助逐步走向生产核心——面向生产辅助场景,推出基础版,通过虚拟专网技术,实现产业集群类中小企业的生产效率提升;面向车间生产场景,推出增强版,通过5G LAN、室内定位技术,满足大中型企业工业级的低时延和高可靠性要求;面向产线工控场景,推出专业版,通过独享专网、5G TSN(时间敏感网络)等技术,为集团型企业提供超低时延、安全性极高的工控专网,让5G真正进入工控系统,为制造提供核心动力,为设备赋智、为企业赋值、为产业赋能。比如,中国联通为港口装上“智能手臂”,在天津港打造5G全连接码头,操作人员身处码头中控室,可以远程控制岸桥吊车,让装卸区的“机械手臂”有序运转。比如,中国联通携手长城精工汽车在国内首次验证了空口时延4毫秒、稳定性99.999%的性能指标,满足制造现场的实时通信需求,实现不同生产工艺的快速切换,推动5G深入核心生产环节。[4]

 

5)创造美好数字生活,为网络强国建设站稳人民立场。持续提升5G和千兆宽带普及率,5G用户普及率超过79%,千兆宽带用户普及率超过22%,全屋光宽带用户超过700万,积极推动信息消费扩大升级,满足人们“高速率、低延时、无缝漫游”的上网需求,实现网络联接、生态联接、终端联接全面升级。推出5G新通话、联通超清、联通云盒等特色产品,拓展智能家居、智慧安防、智慧养老等特色业务,加强与互联网平台企业的战略合作,着力为广大用户带来品质升级的新体验。聚焦“办实事、解民忧”,推进“民呼我为、接诉即办”,践行窗口服务承诺,服务能力和质量再上新台阶。深化电信网络诈骗防范治理,建立大数据反诈平台,实现涉诈号码精准发现、快速处置,诈骗电话、骚扰电话和垃圾短信治理水平不断提升。开展资金帮扶、产业帮扶、就业帮扶、消费帮扶,把数字乡村建设作为赋能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抓手,发挥数字信息运营服务优势和数字技术融合创新优势,助力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

 

注释:

[1]《深刻认识和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求是》20245期。

 [2]刘志成:《发展数字经济,促进共同富裕》《光明日报》2024220日。

 [3]赵恒春:《优化数字人才培养生态》,《经济日报》2024 4 24 日。

 [4]陈忠岳:《扎根网信事业 强企报国为民 勇担网络强国建设主力军》《中国网信》2024年第3期。

 

作者系中国联通政企客户事业群高级政工师;来源:昆仑策网【原创】

责任编辑:向太阳
特别申明:

1、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

2、本站属于非营利性网站,如涉及版权和名誉问题,请及时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做相应处理;

3、欢迎各位网友光临阅览,文明上网,依法守规,IP可查。

昆仑专题

高端精神

国策建言

热点排行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建言点赞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友情链接
  • 人民网
  • 央视网
  • 新华网
  • 求是
  • 中国军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中国科技网
  • 中国共产党历史和文献网
  • 红色文化网
  • 观察者网
  • 参考消息
  • 环球网
  • 毛泽东思想旗帜网
  • 红旗文稿
  • 红歌会
  • 红旗网
  • 乌有之乡
  • 橘子洲头
  • 四月网
  • 新法家
  • 中红网
  • 激流网
  • 宣讲家网
  • 中共党史网
  • 国史网
  • 全国党建网
  • 中国集体经济网
  • 中国延安精神研究会
  • 西北革命历史网
  • 善之渊
  • 俄罗斯卫星通讯社
  • 赵晓鲁律师事务所
  • 烽火HOME
  • 备案/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5015626号-1 昆仑策研究院 版权所有 举报邮箱:kunlunc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