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站内搜索:
网站首页 > 环球聚焦 > 深度评析 > 阅读信息
新小民|用华为引领中国企业:开创用集体智慧“以智取利”的新发展格局
点击:  作者:新小民    来源:新小民微信号  发布时间:2023-10-18 09:10:04

 

 

最近一直在忙着写大一点的文章,为的是给官媒投稿,以引起决策层的关注,目前还没有文章被采用并发表。

 

大家都不太爱看理论,太烧脑,但没办法,决定社会大方向、大变革的,最终还是要弄清楚社会发展的底层逻辑,这就是思想理论工作要干的事。

 

不管官媒发表与否,咱都得在自己的号上发出来,大家别嫌太枯燥了,理论就是灰色的,但如果用心看,就能看到在未来的社会中演绎出来的五彩斑斓。

 

文章有点长,适合掩卷而思、进行深阅读。

 

以下是正文。

 

概要

 

人类劳动从体力劳动向脑力劳动的发展大潮,不仅将资本家改造为劳动者,而且催生了劳动的资本化,不仅缔造了企业家才能,而且缔造了劳动者才能。

 

但西方经济学只看到了企业家才能,却看不到劳动者才能,这是他们的阶级立场和精英思维所决定的。

 

而现在,新时代的马克思主义则补上这个漏洞,并以华为的实践为样板、为范式,进一步提出四大重建:重建企业家精神、重建劳动者的个人所有制、重建新时代的劳资合作关系、重建新时代的生产方式。

 

这四大重建的最终目的,是促进社会主义的企业,无论是国有还是民营,都要自觉进行一场从体力劳动向脑力劳动、从物质生产向精神生产的转型升级。

 

这种升级的结果就是,将传统的“以资取利”转变为新时代的“以智取利”,实现企业家才能和劳动者才能的大结合、大融合、大和谐,重建新时代的劳资合作关系,实现人类智慧对资本的驾驭、管理和反控

 

这样,在企业组织这个微观层面,就可以构建起防范资本无序扩张的第一道防线,同时,重塑企业家群体的人民性、正义性和社会性,强化他们驾驭、管理和控制资本的自觉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以新时代的新发展格局、新发展理念,推动中国经济和中国企业进入一个新发展阶段。

 

一、重建企业家精神:推动企业家转变为人民企业家

 

、资本家的劳动化:企业家具有资本和劳动双重人格

 

在资本和劳动这一矛盾的运动发展中,人类劳动从体力劳动向脑力劳动的发展大潮,将曾经的资本家席卷进来,经营管理和策划决策等复杂的脑力劳动将资本家改造为劳动者,并使他们变成了企业家。

 

这是人类劳动的发展大潮对资本家上演的一场悄无声息的“劳动改造”,就像劳动将猿改造为人一样,劳动也将资本家改造为企业家。

 

曾经的资本家只是资本人格化的代表,但被改造为企业家之后,他们又获得了劳动人格,于是,劳动人格和资本人格这种人格的双重性就以辩证统一体的形式集中体现企业家身上。

 

劳动人格,决定了企业家的人民性、正义性和社会性,资本人格,决定着企业家的资本性、逐利性和个人性。

 

在劳动人格和资本人格这一矛盾中,坚持以劳动人格主导、驾驭资本人格,就是义利兼顾、以义取利,就是贯彻社会责任和资本利益的和谐统一,这样的企业家就是属于人民阵营的人民企业家。

 

相反,那些将资本人格凌驾于劳动人格之上甚至丧失劳动人格的企业家,就会陷入单纯和过度追求资本利益最大化的陷阱,从而走向唯利是图、见利忘义,丢弃社会责任这个大义而单纯追求资本利益,这样的企业家就走向了社会和人民的对立面,沦为新时代的资本家和投机家。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中国,即便是民营企业家,也必须具备社会主义的觉悟和性质,必须成为人民企业家,而不能滑向人民的对立面,不能成为新时代的资本家和投机家。

 

因此,对于企业家群体,我们必须运用辩证法的两分法进行审视、分析和研判,并通过系统的政策设计、制度安排、法律法规和评价体系,鼓励引导更多的企业家自觉主动地向着任正非这样的人民企业家看齐,以重建企业家精神。

 

 

、完善并加强党对企业家的思想引领、组织引领和政策引领

 

重建企业家精神,首先需要在理论上正本清源,要建立新时代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的马克思主义的企业管理理论和企业家理论,既要打破将企业家视为资本家的左的观点,又要打破将中国企业家等同于资本主义企业家的右的观点。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决定了企业家精神的中国特色,即中国企业家必须将社会主义的正义性、人民性和社会性内化为自己的思想基因和企业文化,将自己变成人民企业家,是代表人民、代表社会驾驭、控制和管理资本,这是企业家之德、企业家之义。

 

同时,企业家还必须具有经营管理和运营决策的专业才能,能够领导团队在各自的行业、各自的市场中创造经济效益,促进经济发展、促进社会就业、促进共同富裕,这是企业家之才、企业家之能。

 

除了对企业家进行有效的思想引领之外,还要对企业家进行有效的组织引领,企业家可以入党,但企业家入党要制定严格的思想标准、道德标准、才能标准和效益标准,企业家入党不应该等同于一般的个人入党,而是将其视为特殊群体,视为特别党员、进行特别管理,这是由企业家群体的特殊性所决定的,不是搞特殊化。

 

企业家入党,就意味着企业家的正义性、人民性、社会性以及才能的专业性得到了党和人民的认可和承认,意味着这样的企业家成为人民企业家。

 

对于这样的企业家,党和国家就是要特殊对待,要对他们建立完善的综合性的指标评价体系、建立大数据的监控体系、信誉评价体系甚至评级体系,并以此为依据为企业家及其企业授信,并给予政策、金融、财政、新闻传播等各种综合性的支持和优惠。

 

企业家是千差万别的,社会主义政权就是要明优劣、晓善恶、知好歹,进行差别对待,差别对待才是真正的公平平等,才能让他们纷纷转向德才兼备的无差别。

 

这样,党对企业家的领导就可以实现思想引领、组织引领和政策引领,可以发挥工商联、企业家协会等机构的组织协调、教育培训和监督工作,将国有企业、民营企业以及一些有志于成为企业家的青年创业者纳入党和国家关注的视野和关怀的怀抱。

 

企业家群体,是党和人民在经济战线的领袖和统帅,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正规军和主力军,要建立针对企业家群体的“组织部”,建立党领导下的“企业家大学”、建立企业家群体的人才库和信息库,使他们成为发现、评价、使用、支持企业家群体的伯乐,要打破所有制界限,打破学历、资历和业绩的界限,既要遵循一定的标准、又要不拘一格,为党和国家培养、孵化、催生更多的企业家人才。

  

二 、重建劳动者的个人所有制,消灭剥削思维

 

、劳动的资本化缔造出劳动者的个人所有制

 

人类劳动从体力劳动向脑力劳动的发展大潮,不单将资本家改造为企业家,而且也催生出劳动的资本化。

 

马克思生前的时代,劳动者主要以体力劳动为主,他们集中表现为一无所有的劳动力。

 

但随着工业生产的机械化、电气化、自动化和智能化,越来越多的体力劳动被代替,大量的劳动者不得不从工厂走向市场、从流水线走向产业链,从生产过程中的低端环节走向高端环节。

 

与这种转变相适应,劳动者们的劳动也从简单劳动转向复杂劳动、从低级劳动转向高级劳动、从非创造性劳动转向创造性劳动,这使得曾经的劳动力发展成人力资本、知识资本和智慧资本等形式,这便是劳动的资本化。

 

 

劳动者一旦在生产过程中开始涌现奇思妙想、开始表现为个人的才能、技艺和绝活等形式,开始表现为精心、匠心和责任心,这种劳动就不再是原来那种单纯的、过剩的劳动力了,而是表现为稀缺的、独特的、个性的“劳动者才能”。

 

劳动者从出卖劳动力到发挥各自的劳动才能,直至获得资本和市场的承认并转化为人力资本、知识资本和智慧资本,这是劳动资本化的底层逻辑。

 

劳动一旦资本化,劳动者就拥有了个人所有的、不可剥夺的无形资产,它统一表现为劳动者才能,并通过人才市场表现为各自的“身价”,这便是马克思所曾预言的个人所有制,它集中表现为劳动者才能无可争辩、不可剥夺的个人所有。

 

 

2 、促进企业家才能和劳动者才能的大结合,消灭剥削思维

 

这个新时代的个人所有制,并不是马克思所曾设想的在生产资料公有制基础上实现的,而是建立在脑力劳动的精神性这一基础上的。

 

它起源于物质生产中脑力劳动的精神生产属性只要劳动者在生产中用脑用心,就是一种初级的精神生产,它们将这种精神生产反作用于劳动过程,提升了劳动的素质和才能,缔造了自己的创造性和稀缺性,智力、心力与体力的相互作用,这是劳动资本化的内在动力。

 

这种个人所有制的出现,与国家政权的性质是没有多大关系的,它是资本主义走过初级阶段后进一步发展的必然产物,所以我们看到,即使在资本主义国家,劳动也进行了资本化,与蓝领相比较,白领和金领就代表着资本化了的劳动。

 

劳动的资本化,指明了劳动解放的方向,那就是不断从简单劳动向复杂劳动、从低级劳动向高级劳动、从体力劳动向脑力劳动、从非创造性劳动向创造性劳动发展跃进。

 

它不断为劳动者创造出属于自己的精神财富,并形成知识产权和品牌价值等无形资产,进而通过市场实现精神变物质。劳动者的解放,不能永远作为无产者而存在,恰恰相反,劳动者也要掌握资本并一跃成为资本的主人,以自己的智慧、才能和品格驾驭、管理和控制资本,在为社会创造价值的同时,也实现自己的个人价值。

 

因此,新时代的重建个人所有制,正是人类劳动的解放大业,正是社会主义的共同富裕大业,正是推动劳动人民在精神和物质上的双重解放。

 

 

而要推动这个伟大进程,就必须在重视“企业家才能”的同时,高度重视“劳动者才能”。

 

劳动者才能”是劳动人民个人才能、技艺和智慧的“生产要素化”,是资本化了的劳动,是新时代最具活力、最具潜力、最广泛、最深厚的生产要素,它是新时代中国经济进一步大发展、大繁荣的富矿和沃土。

 

“企业家才能”和“劳动者才能”一旦在生产中实现大融合、大组合,就会使得企业家带领劳动者一同解放并翻身成为资本的主人,成为具有社会主义特色的新型企业组织,它不但会成为经济发展的蓬勃动力,而且还会形成先富带后富的壮观场景,从而将传统的剥削思维抛进历史。

 

将“企业家才能”和“劳动者才能”结合的最好最完美的企业就是华为,任正非就是当之无愧的人民企业家。

 

华为的实践说明,所有制并不是决定企业性质的唯一力量,即使民营企业,也可以通过企业家的人民性而实现企业的人民性,实现企业的社会主义性质

 

对于华为的实践,我们应当进行深刻的总结,使之上升到时代的高度、理论的高度,成为更多企业家可以学习效仿的标杆。

 

三 、重建劳资合作关系:推动企业家才能和劳动者才能的大合作

 

、体力劳动的劳动价值论发展成脑力劳动的系统价值论

 

马克思时代的商品生产,脑力劳动还没有得到发育和发展,商品生产过程主要是由工人的体力劳动参与的,马克思将其视为一般的无差别的抽象的人类劳动,并在此基础上开创了劳动价值论以及剩余价值理论,这符合那个时代的实际。

 

可以说,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在本质上是体力劳动的价值论,在资本主义初级阶段,它深刻的揭示了剥削的秘密,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阶级斗争的规律,成功地指导了工人阶级的阶级斗争,维护了工人阶级的权益。

 

但随着资本主义走过初级阶段,随着人类劳动从体力劳动向脑力劳动的发展,随着劳动的资本化使得劳动力发展成人力资本等形式,这种体力劳动的劳动价值论已经很难解释发展了的时代了,它必须进行理论上的升级,于是便有了系统价值论。

 

所谓系统价值论,就是不再将劳动者视为一无所有的劳动力,因为劳动的资本化使劳动者拥有了人力资本、知识资本和智慧资本等形式,就像资本是资本家的生产要素一样,它们,也是劳动者投入的生产要素,这些劳动要素在生产中和资本要素相结合,通过一加一大于二的系统效应,就像核聚变释放能量一样,形成了系统增值。

 

价值增值部分,可以视为各种生产要素通过组合积聚形成“系统”的过程中释放的剩余价值,这个价值增值的源泉,来自促成这些生产要素实现组合积聚的群体的复杂的脑力劳动,它是由企业经营管理团队的集体智慧所创造的,这个价值增值部分,即使最贪婪的企业家也是很难独吞的,因为他只要吃独食,就会丧失对高素质劳动者的吸引力和凝聚力,从而破坏企业的发展。

 

这个价值增值,一部分纳入了企业的资本积累,而另一部分则进行了分配,分配方式主要是两种,一种是根据股权和股份进行的按资分配,另一种则表现为论功行赏式的按劳分配。

 

在系统价值论的视域里,各种生产要素的价格都由市场决定,劳动者的人力资本、知识资本和智慧资本也被人才市场和职场赋予了各自的薪酬,价值增值部分除了进行资本积累之外,还分别以按劳分配和按资分配的形式进行了分配。

 

这其中还有没有资本对劳动的剥削呢?

 

在企业的顶层,由于企业家带领的是高素质的劳动团队,他们拥有企业的管理权和决策权,按资分配的额度都是由他们来拍版和决定,此时的按资分配,在实际上已经是资本在靠劳动赏饭吃,是劳动占据了主导地位,资本已经丧失了统治地位,它对利润的追求和满足都是通过劳动创造的效益来实现的。

 

所以,在这个环节,资本已经无能剥削劳动了。

 

而在整个中下层的产业链体系中,由于劳动的素质各有不同,在劳动要素实现价值的过程中,又经受着市场供求因素的影响,劳动要素并不能保证充分实现价值,那种不平等的剥削现象还会在一定范围内不同程度的存在,但这种剥削已经不是整个生产中的主要矛盾了,或者说,它会随着时代的发展、随着劳动的进一步崛起而逐渐走向消失。

 

不得不补充的是,新时代的剥削,主要地已经转移至产业资本的垄断和金融资本的投机领域,它们通过各种垄断手段、各种金融工具、配合着信息散布,通过扭曲市场供求制造价格涨跌低买贵卖的方式而对社会和公众进行着巧取豪夺。

 

、构建劳资关系的社会主义新范式

 

系统价值论,是基于脑力劳动的价值理论,它一方面将脑力劳动展现出来的“劳动者才能”视为劳动者的无形资产,视为与资本近乎平等的生产要素,另一方面,在各种生产要素的组合、积聚创造系统剩余价值的过程中,它又将促成这种“核聚变反应”的企业家才能和劳动者才能合二为一,视为群体的脑力劳动,并将它们的集体智慧视为价值增值的源泉,贯彻了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劳动立场

 

在系统价值理论的指导下,劳动者的才能、技艺、知识、智慧乃至道德、良知、境界等精神品格,都是劳动者蕴藏着的精神生产力,劳动者只要发挥各自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他们的人力资本就会不断增值,从而在职场以及外围的人才市场获得更高的身价,那些各个行业的大腕、大拿和牛人,就是一个个鲜活的例证。

 

由于劳动的资本化,劳动者们纷纷看到了解放的希望,只要他们不断发展自己的才能,塑造自己的稀缺性,就可以不断提高自己的身价,从而摆脱在分配中的被动地位, 其中的道理非常浅显,物以稀为贵,人也一样,这就是中国的家长们拼了老命也要让孩子拿到大学文凭的原因。

 

劳动一旦资本化,就会为劳动者缔造出个人所有制,这样,在各行各业的劳动者们就不再只是为资本打工,他们也是在为“经营自己”而工作,他们在职场不断增长个人才干、不断展示自己的才华和品格,不断提高自己的地位、不断打造个人的品牌,就会不断提高自己的身价,一旦主客观条件成熟,他们则可以自立门户独自创业去了,从就业到创业,这难道不是劳动的一种解放形式吗?

 

这样,一种崭新的劳资关系就出现了,资本虽然仍在雇佣劳动,但劳动者已经不再是一无所有的劳动力,工资和薪酬已经成为“劳动者才能”这种要素的价格,这种价格根据劳动者才能的差异性和稀缺性而表现出各自不同的水平,而在职场,劳动者才能还会获得奖金、股份、分红等各种分配。

 

劳动的资本化,使得劳动者从资本的压迫和奴役之下翻身解放,从而表现为企业家才能和劳动者才能的大合作,曾经凌驾于劳动之上的资本,已经退居次要地位,成为这种大合作之下共同支配的相对次要的生产要素。

 

这便是新时代的劳资合作关系,它表现为企业家、劳动者以联合合作的方式,共同驾驭、管理和控制资本,只要企业家是人民企业家,这种生产就具有社会主义的性质,就是人民企业家带领劳动者们,一起驾驭和管控资本,共同创造财富,并实现先富带后富。

 

四、重建新生产方式:推动企业从以资取利升级为以智取利

 

、树立企业新发展理念:用精神生产驱动物质生产

 

人类社会正在从体力劳动向脑力劳动转移、从物质生产向精神生产过渡、从工业文明向智慧文明跨越,这就需要企业组织顺应时代要求,积极主动进行生产方式的变革,它,应该是新时代的中国企业在微观层面践行的新发展格局和新发展理念。

 

在物质生产的过程中,精神生产早已经开始萌芽并发育,越来越多的商品洋溢出文化和智慧的气息,越来越多的品牌展示起自己的文化品位,从商品文化到品牌文化、从企业文化到企业家精神,这都是物质生产的精神化显露出来的痕迹。

 

然而,在企业的顶层、在企业组织那些高级脑力劳动者的头脑中,还有一种精神生产并没有上升到自觉的普遍的高度,那就是企业组织的精神生产,这种精神生产依据企业的行业定位而表现为不同的领域,比如华为,就表现为信息行业的各种新技术、新专利、新方案等等。

 

企业组织顶层的精神生产,是在企业组织群体的脑力劳动者们的头脑中进行的,它表现为各种解决问题的创意、点子、设想、方案和智慧,它表现为一群高级脑力劳动者们以共同研发、相互激荡的方式,并最终生产出各种新技术、新方案、新设想,并以专利、商标和著作权的形式,形成企业的知识产权和品牌价值。

 

是的,知识产权和品牌价值就是脑力劳动创造的精神财富而获得的精神性财产,它们,都是精神生产的智慧结晶体。

 

这些精神财产,再作为高级的稀缺的宝贵的智慧型的生产要素,被企业团队用来与资本等其它要素相结合,并通过产业链整合,通过生产要素的组合积聚,最终为社会创造价值。

 

在企业组织内部,这种生产方式实现了精神变物质、才华变钱财、点子变金子,实现了精神生产和物质生产的相互促进、实现了人类智慧对资本的既合乎道义又合乎效益的引领和驾驭。

 

这种不断生产知识产权和品牌价值的精神生产、以及对资本要素的合理利用,正是以精神生产引领和驱动物质生产的新型生产方式,它将推动企业组织从物质生产的“以资取利”转向精神生产的“以智取利”。

 

、华为的实践代表着新型生产方式,具有极大的示范价值

 

华为的实践,是新时代人民群众发挥历史主动性和实践创造性的经典榜样,是展示了人民群众首创精神的杰出典范,是践行社会主义生产方式、践行社会主义民营经济发展道路的旗帜和标杆。

 

任正非是淡泊名利、心怀家国的人民企业家,是新时代奋战在产业前线、科研前线和生产前线的民族英雄,他心怀国之大者,扎根实体经济,将一个民营企业打造成对国家、对民族、对人类具有重大历史贡献和时代贡献的产业巨人。

 

 

他坚持不进入资本市场,不将企业价值资本化,而是坚持劳动者在科研、管理、生产和分配中的主体地位,他以个人的企业家才能,与广大高素质的劳动者才能相结合,调动、激发起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实现了人类劳动对资本的引领、驾驭和管理,实现了精神生产对物质生产的驾驭和引领,实现了智本(智慧资本)与资本的良性循环和双核驱动,实现了“以资取利”向“以智取利”的升级和转变。

 

华为的实践,既尊重了个体的价值,又包含着集体主义的性质,实现了个人与集体的有机统一。

 

他们,在生产经营中尊重集体的脑袋,倚重集体智慧;又在分配环节尊重集体的口袋,实现了按智分配、按劳分配和按资分配等多种分配方式的有机的和谐的统一,既贯彻了生产经营和分配的集体性,又尊重了个体贡献的差异性,不但在生产经营环节调动了广大劳动者的积极性,而且在分配上体现出先富带后富乃至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特征。

 

 

企业,是贯彻生产力和生产关系这个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微观组织,企业经营管理活动的本质,就是在这个微观层面解决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使之相互协调相互促进。

 

在生产力层面,华为已经从单纯的物质生产力攀升到精神生产力的高度,从而将企业家的道德品格、劳动者的智慧才能变成了推动企业发展的新动能,在企业组织内部高度实现了精神对物质、智本对资本的反作用,实现了“以智取利”对“以资取利”的主导。

 

而在生产关系层面,华为则又将广大的高素质的劳动者,给予了凌驾于资本之上的主体地位,充分尊重创造性、智慧型劳动,使得这个民营企业的广大劳动者在新时代重新被激发并焕发出主人翁地位。

 

这些,都带有鲜明的社会主义性质,具有新的典型的时代特征,都带有新时代马克思主义企业管理思想的色彩。

 

华为的实践充分说明,在新时代,社会主义、集体主义以及马克思主义的思想理念和文化价值观,一旦落地并支配、驱动起每个市场主体,一旦掌握起每个企业和企业家,就会爆发出远超资本主义企业的竞争力、创新力和凝聚力。

 

结束语

 

防范资本无序扩张,确保资本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为社会生产服务、为人类的美好生活服务,是中国乃至整个人类社会面临的时代难题。

 

资本主义国家都是被资本深度控制的国家,它们不会也无能站在人民的立场上去解决这一问题,只有凌驾于资本之上的社会主义政权,才会将这个重大问题和时代难题摆在自己的桌面上,并为之上下求索。

 

企业家及其领导的企业组织,是驾驭、管理和控制资本的微观主体,是防范资本无序扩张的第一道防线。

 

因此,对企业家精神及其领导的企业组织进行社会主义的重构、重建,就是新时代防范资本无序扩张的根本途径和主要抓手。

 

这是一场新时代的“社会主义改造”,这场改造要在尊重市场经济规律和市场规则、尊重各种所有制成分的合法地位、尊重企业市场主体地位的前提下,通过思想、文化、组织、制度和政策等方面的综合性、立体式的“软控制”来实现。

 

就像教育孩子来硬的不如来软的更有效一样,它需要社会主义政权在新时代发挥出无处不在、绵绵不绝、润物无声的“软实力”。

 

来源:新小民微信号

 

责任编辑:向太阳
特别申明:

1、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

2、本站属于非营利性网站,如涉及版权和名誉问题,请及时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做相应处理;

3、欢迎各位网友光临阅览,文明上网,依法守规,IP可查。

昆仑专题

高端精神

国策建言

热点排行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建言点赞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图片新闻

    友情链接
  • 人民网
  • 央视网
  • 新华网
  • 求是
  • 中国军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中国科技网
  • 中国共产党历史和文献网
  • 红色文化网
  • 观察者网
  • 参考消息
  • 环球网
  • 毛泽东思想旗帜网
  • 红旗文稿
  • 红歌会
  • 红旗网
  • 乌有之乡
  • 橘子洲头
  • 四月网
  • 新法家
  • 中红网
  • 激流网
  • 宣讲家网
  • 中共党史网
  • 国史网
  • 全国党建网
  • 中国集体经济网
  • 中国延安精神研究会
  • 西北革命历史网
  • 烽火HOME
  • 俄罗斯卫星通讯社
  • 赵晓鲁律师事务所
  • 备案/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5015626号-1 昆仑策研究院 版权所有 举报邮箱:kunlunc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