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站内搜索:
网站首页 > 环球聚焦 > 深度评析 > 阅读信息
郭松民 | 缅怀母亲
点击:  作者:郭松民    来源:昆仑策网  发布时间:2023-01-16 09:41:09

 

我曾经说过,2022年是一个送别和远行的年份,不料一语成谶,就在这一年的最后一天,1231日,母亲和我们永别了,她老人家独自远行,去往另一个世界。

 

我想,那里应该是一个阳光明媚,春暖花开,没有疫病和战争的美好世界,多年前已经故去的父亲就在那里等她。

 

 

我历来不太相信天人感应、第六感这样的说法,但这次似乎是个例外。两天前,我梦到母亲一袭红衣,坐在一张椅子上,远远地望着我。醒来之后,心中疑惑,不知何解。两天后,忽然就听到噩耗,而母亲远行时,正是一袭红衣。

 

妈妈,你是来和我告别的吗?你是不是还在牵挂着我这个不在身边的儿子?

 

母亲生于1930年,她的一生,过得非常平凡。

 

姥爷是豫东柘城一位靠卖卤肉为生的小生意人,母亲从小就做姥爷的帮手,要洗肉、看灶台、推板车,没有机会受到教育。

 

不过,也许是底蕴深厚的中原文化熏陶了她,母亲一生都勤劳、果敢、深明大义、扶危济困、任何事情都拿得起、放得下,是我们全家人的主心骨。

 

五十到七十年代,父亲是国营企业的工人,母亲则一直没有正式工作,只能做临时工。她工作时间最长的单位,是平顶山市医药公司的中药库。

 

我小时候总喜欢到她上班的地方去玩,记得中药库前,是一片很大的水泥晒场,母亲和同事们的主要任务,就是在这里翻晒中药,劳动强度是巨大的。

 

那时候,城市正在发展初期,公交系统也不发达,母亲每天要步行三、四十分钟上班,经过一天劳作,再步行回到家里,打理父亲和我们兄弟姐妹的衣食住行,非常辛苦。

 

 

父亲和母亲带着童年的我。

 

这期间,父亲有两次支边行动,一次是到新疆的克拉玛依,支援那里的油田建设,还有一次是到四川的“渡口”,也就是今天的攀枝花市,支援那里正在进行的“三线”建设。

 

父亲不在家,一切生活重担就全都落在母亲的肩上。

 

然而,母亲始终都是乐观的。那时候,父母亲的收入都不高,还要从中拿出一部分来帮助生活在农村的亲属,经济上就更加捉襟见肘,但在母亲精打细算、勤俭持家的原则下,我似乎从未感觉到“穷”。

 

衣服都是母亲一针一线缝出来的,现在看来,样式当然很土气了,但是却整洁、合体,很少穿补丁衣服。吃得固然粗茶淡饭,但营养也是充分的,两个哥哥,姐姐和我,都发育得很健康,我高中毕业后,还通过了招飞,成为一名空军飞行员。

 

共和国在负重前行,家里的生活也在不断改善,逐渐增添了收音机、自行车、缝纫机等。母亲始终没有学会骑自行车,但缝纫机一直是她的最爱,我印象最深的画面,就是母亲坐在缝纫机前,有节奏地踩动踏板,为我们做新衣、补旧衣。

 

记得小时候,每当过年,家里都会买一个大猪头。我和姐姐的工作,是用镊子把猪头上的猪毛仔细地拔干净。母亲则拿出当年给姥爷做帮手练出的硬功夫,用斧子将猪头劈成两半,再洗干净,放进大铁锅,在煤火上慢慢地炖。

 

渐渐地,家里里里外外都充满了炖肉的香味,提醒着我们,春节,美好、快乐的春节,真的到了。

 

有了猪头的春节是丰盛的。现在的人们,可能很难想象一个猪头就可以做出这么多菜:猪耳朵,是一道菜,猪拱嘴,是一道菜,猪脸,当然更是一道菜。我心心念念的,则是要吃猪脑子——人们都说吃什么补什么嘛!

 

可是,多年以后想起来,我可能忽略了一点,猪并不是以聪明著称。

 

甚至煮猪头的汤,加上被切成片的猪拱嘴,也被母亲做成一道父亲最爱的下酒菜,肉冻。我到现在也坚持认为,母亲做的肉冻是最好吃的,饭店里提供的肉冻,和母亲做的肉冻相比,就像拿塑料花和真正的鲜花相比,由于缺乏内在的醇厚与芳香,完全不可同日而语。

 

这样的春节,不会再有了。

 

这样的春节,不是一个静止的画面,而是一个趋势,是和日子越来越好、越来越红火这样的感觉与信念结合在一起的。

 

 

我前面说过,由于历史的原因,母亲没有机会上学,所以,她对现代科技也缺乏理解,一直觉得人一旦离开地面,就不够安全。

 

我在部队飞行的时候,母亲对我最为挂念,却从来没有做过任何表露,直到后来因为工作需要,我离开飞行大队,调到机关工作,母亲才如释重负地对我说,“以后就不担心你了”。

 

我这才知道,这么多年,她一直在为我揪心。

 

 

母亲渐渐地老了。即便戴上花镜,她也很难看清缝纫机的针孔,她坐在缝纫机前的时间越来越少了。

 

可是,就在前两年——母亲已经九十高龄了——我回去看她,临别时,母亲居然拿出了几十双她用缝纫机亲手做的鞋垫给我。

 

她难道不知道,现在人们已经不再需要鞋垫了吗?

 

她还是担心在远方的儿子,会走太多的路,以至于永远需要一双鞋垫吗?

 

抑或母亲只是要用做鞋垫的方式,来表达她对儿子的牵挂?

 

慈母手中线,

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

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

报得三春晖。

 

这几十双鞋垫,令我觉得其重如山!

 

 

母亲的身体一直很好,虽然到了暮年,但一直都能够打理自己的生活。2021年,她经历了一次严重的中风,大家都担心后果会很严重,但母亲凭着顽强的意志和优良的体质,居然恢复到了可以基本自理的状态。

 

人生最后两年,母亲受到了姐姐很好的照顾,她的生活是安宁的。

 

母亲是在睡梦中突然离世的,她走得安详、洒脱,没有痛苦,这令我在悲痛、不舍之余,也略感欣慰。

 

母亲去世了。

 

她是幸运的,伴随着新中国走过了蒸蒸日上的岁月。

 

她没有像高尔基的长篇小说《母亲》中的女主角母亲尼洛夫娜那样最终成为一个英雄,但她凭着自己的坚韧、胸怀和慈爱,带领全家过上了有希望、有尊严的生活。

 

 

母亲给了我一个幸福的童年,也给了我一个永远的人生榜样。

 

缅怀母亲,永远感谢母亲!

 

(作者系昆仑策研究院高级研究员;来源:昆仑策网【作者授权】,转编自“独立评论员郭松民”)

 

责任编辑:向太阳
特别申明:

1、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

2、本站属于非营利性网站,如涉及版权和名誉问题,请及时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做相应处理;

3、欢迎各位网友光临阅览,文明上网,依法守规,IP可查。

昆仑专题

高端精神

国策建言

热点排行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建言点赞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图片新闻

    友情链接
  • 人民网
  • 央视网
  • 新华网
  • 求是
  • 中国军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中国科技网
  • 中国共产党历史和文献网
  • 红色文化网
  • 观察者网
  • 参考消息
  • 环球网
  • 毛泽东思想旗帜网
  • 红旗文稿
  • 红歌会
  • 红旗网
  • 乌有之乡
  • 橘子洲头
  • 四月网
  • 新法家
  • 中红网
  • 激流网
  • 宣讲家网
  • 中共党史网
  • 国史网
  • 全国党建网
  • 中国集体经济网
  • 中国延安精神研究会
  • 西北革命历史网
  • 烽火HOME
  • 俄罗斯卫星通讯社
  • 赵晓鲁律师事务所
  • 备案/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5015626号-1 昆仑策研究院 版权所有 举报邮箱:kunlunc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