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站内搜索:
网站首页 > 时事聚焦 > 深度评析 > 阅读信息
徐倞:在美抗疫日记:群体感染而不是群体免疫在美国可能成为现实
点击:  作者:徐倞    来源:“南亚通讯”微信公号  发布时间:2020-03-22 13:55:37

 

      与其通过舆论来安抚在美华人华侨留学生,不如中国驻美各个使领馆紧急从国内运输目前证明有效而且副作用极小的磷酸氯喹片以及一些中药,发放给出现症状而当地医院却不接收的华人华侨留学生。


1.webp (3).jpg

 

第一个问题,已经开始了社区传播,这里的人戴口罩吗?

 

今天出门路过公寓楼下的时候,看到一个ups的邮递员继续在分发邮件。

我特意站在一边看着直到他上了车。从头到尾,我没有看到他戴着口罩,和平时唯一的不同是面色稍显凝重。

昨天晚上一夜的雷阵雨(进入2020年的第一场雷阵雨,似乎比2019年这里的冬雪一样来的太早了一些),室外的空气非常清新。

一个中年白人女子牵着狗狗,和往常一样在路边散步。

在路边稍息了二分钟,走过了三个人,没人戴口罩。

这个州的情况尽管远比如东西海岸的纽约-波士顿、旧金山-洛杉矶人口密集区严重,但我们这个小城却是这个州的病毒感染中心。

截至芝加哥时间2020年3月20日上午12点,“一亩三分地”app上统计的数量是确诊44例,死亡仍然是0。至关重要的是,44例中差不多超过百分之八十的病例都在我们这个iowa city。

埃及游轮上下来的感染者起着社区扩散的作用和功能。昨天好几个老师告知我:爱荷华大学牙医学院的学生感染被确诊。出于保护隐私的需要,这个学生的行动轨迹无人知晓。

第二个问题,为什么不建议立即回国?

相对美国,国内的情况越来越好转。

和我曾经换过一点现金的上海女孩,在朋友圈没有戴口罩晒着上海的美食和街景,3月5日返回国内的马博士告诉我已经解除了十四天隔离,拍了地铁上那熟悉的景象。

尽管北京、上海、深圳等大城市的境外输入压力变大,但随着初期有些慌乱情况的改善,国内正在对入境人员形成一套非常成熟、稳健的程序性做法。

这是非常值得安慰的。

根据媒体的报道,从俄罗斯等地入境的四个航班中转飞北京城市,检疫合格后才能再飞北京。原因是目前发现的入境病例,绝大多数来自这四个航班。

2019美国访学群里J2签的一位家属发来感谢的微信,说老公成功台北转机到上海后,已经在上海等待检疫,时间非常漫长,她有点后悔让她老公回国。我劝慰说,落地就安心了,毕竟国内目前对所有的病例都是非常认真地用医疗资源再救护。

而我们这些在美国的人,除了要承受特朗普“中国病毒”带来的种族歧视和社会暴力风险,还要被国内的舆论各种打预防针:“切莫回国添乱”。各种领事机构发布的“友情提示”里,隐含的意思其实是更倾向于“劝不返”,以免影响到国内来之不容易的抗疫成果。

很显然,这个时候回国也并非是明智的。毕竟在初期的恐慌中,无论是回国抢头等舱的人,还是在国内一脸懵圈接待者,都在非理性的驱动下,成为边境检疫逐步完善过程中的小白鼠。

第三个问题是,美国回北京的机票价格是不是“一票难求”?

有朋友问我机票的事情,是不是真的像传说中那么昂贵。确实,如果要追求所在城市直飞,天价机票是很显然的。

今天芝加哥时间是3月20日,查询携程官网可以看到,3月21日洛杉矶直飞北京的中国国航CA984 波音777(大),票价是¥30903。

但是如果可以接受中转的航班,其实并不贵。3月21日芝加哥飞北京的“不需过境签”或“不需台湾通行证”的机票中,长荣航空芝加哥从台北转机北京的机票是¥5874,如果晚几天可以更便宜。

很多人担心台北转机是否可行,经过我家人和我朋友以及微信群里学者的三次验证,如果是行李直达、不需出机场的联程票,无论是台湾地区的长荣航空,还是中华航空,都是可以安全抵达京沪的。同样可中转的是香港的国泰航空。

在大陆和美国只保留有限的几趟直航,票价被炒上天的三月份,台湾地区和香港地区的航空公司,真的是业界的良心,它们的存在,保证了在美国一些中国平民子弟能够回到国内。

尽管民进党当局对待大陆是极端恶意的,但两家台湾地区的航空公司客观上做了好事,虽然初始的动机可能仅仅是出于经济利益考虑,避免海航那样面临高债务风险。

可以预见的是,越来越多的航空公司已经关闭了免签证中转的大门。

一周前在携程上还可以看得到的土耳其航空、阿联酋航空、俄罗斯航空在中美航线上都似乎消失了踪迹。只有日本航空、大韩航空这些在中国初期爆发疫情时就没有断航的国家,仍然坚守在中美航线上。给失魂落魄的海外中国学子一些随时可以回国的希望。

 

第四个问题是,美国的疫情将会如何发展?

“群体免疫”被很多人所不齿,认为欧美的政客不会冒着选票丢失的危险去真正落实。但实际上,公开表明“群益免疫”观点的,还是很可爱的政客。像英伦首相约翰逊的言论,引起了轩然大波。但在我看来,这是一个政坛上的“真小人”,而不是政客中顺风顺水,像台湾地区王金平那样的老油条。

钟南山院士认为,群体免疫没有科学依据,暂时没有证据已经感染之后痊愈的人不会再次发生二次感染。我推测西方政客的逻辑在于,即便是二次感染,由于第一次感染能抗过去,第二次感染也就不会威胁生命。

有一篇网友的文章推算了疫情传播指数级增长的吓人结果,并预言美国感染人数将超过一亿人。这种推算的问题在于将其他因素按住,作为不变的常量。如果在政府、社会毫无作为的情况下,美国的感染人数肯定是指数级的爆炸增长。但问题在于,如果政府采取了干预措施、社会采取了防护措施,那么相应的后果如何?多大程度上能改变指数级增长的趋势?

我认为,美国是一个多元化的国家,不能使用同一个未经深思熟虑的统一标准来衡量美国。一个连死于2019-2020年春季流感的准确数据都没有的国家里,你是不能指望一种包管百用预测模型的。

鉴于中国给予了一个“标准答案”式的抗疫经验,根据这个经验来衡量美国疫情,可以断言美国的疫情不仅结束得会比中国晚,而且严重程度更大,死亡人数更多。

由于美国居于全球产业链的顶端,口罩、防护服的生产能力远不如工业前线的亚洲地区。

在中国发生疫情时,大量的华人华侨留学生在美国抢购口罩、防护服邮寄高价回国内,导致美国目前超市里几乎见不到一片口罩。这种危机不仅导致华人华侨留学生在美国暴露在病毒面前,连美国的医院基本的防护条件也难以达到。

昨天晚上,爱荷华大学多个中国人微信群里号召给爱荷华城的医疗机构捐献口罩、防护服。这可是在世界第一超级大国的美国,这在外界看来简直是不可想象的。

对于医疗机构有限的医疗资源来说,爆炸性增长的病例,会迅速导致医疗系统崩溃。很多医护人员的子女由于大中小学改成网络授课而缺乏人照料。爱荷华州的学区宣布停课,但也公布了给社区孩子领取免费食物的地点和时间。即便如此,也只是从后勤保障上一定程度上缓解矛盾,但也无法保证医疗资源不崩溃。

因此,迅速增长的病人和“虽先进但却极为有限”的医疗资源之间的矛盾,势必导致以空间换时间局面的出现。

假定(注意是假定)“群体免疫”是科学的,而人们能做出理性选择的话,那么很显然在疫情发生初期就迅速感染,可能反而能占据第一笔重要的医疗资源。而在中后期被感染,则反而无法享受到逐步捉襟见肘的医疗资源。

这就是“群体免疫”另外一个困境所在。

个人认为,美国缺乏类似中国的全国统一医疗资源调度,可能导致全国各个州的感染和救治情况千差万别。

加州州长最近的讲话认为,本州将有56%的人被感染。这种表述是基于加州人口的密集程度而预估的。但在广大、人口稀少的中西部各州,最终被感染的人数可能达不到这个比例。

现有的停课停止聚集措施,本质是在阻止指数级增长,而无法阻挡倍数级增长。我们这个爱荷华州就是。从起初埃及游轮上下来的3例病人加上首府大得梅因地区从加州回来1例,时间已经过去了11天(3月9日的4人到3月20日上午的44人),病例增长了11倍,而并非是指数级的爆炸增长。

但是在美国东西两海岸,增长的速度可谓是异常惊人,和之前一篇文章预测的指数级增长模型高度匹配。

鉴于美国并没有停止国内航运,并不排除地区间人员流动。但在我看来,由于紧急状态的宣布(起码的提醒作用是有的)和教育、商业、政治活动的暂停,这种缓慢的倍数增长恐怕是爱荷华州的趋势。随着检测能力的增强,可能会出现三倍、四倍数的增长,但已经无法达到指数级的增长。

“群体感染”而不是“群体免疫”,恐怕是最终爱荷华州的真正现实可能。

由于爱荷华城起初的输入者并不直接是中国人,而是从埃及游轮来的美国本土人。这种微妙的关系可能并不会立即激化种族矛盾。

这里的人们将有二个结果,第一类是坚持自我防护,坚持到留学期限结束,或者坚持到特效药的发现和疫苗的产生。第二类是不慎被感染,结局也是轻症在家隔离,重症可能会被送到医院。而这些重症的结局可能多数是死亡。

对于战战兢兢的访问学者和联培博士来说,最终结局估计就是重症才可能被治疗,然后其他人要么被感染在家呆着,要么自我防护熬到回国。

可能在美国的华人华侨,已经不简单地像尔湾那边的华人一样需要枪支来保护自己,更需要提前购置一些保健品来预防或者一些已被中国证明有效的药品来应付可能到来的感染。

第五个问题是,我想提出什么样的建议。

我的建议其实还是比较实用和简单的。

与其通过舆论来安抚在美华人华侨留学生,不如中国驻美各个使领馆紧急从国内运输目前证明有效而且副作用极小的磷酸氯喹片以及一些中药,发放给出现症状而当地医院却不接收的华人华侨留学生。

使馆可以从事非商业性的文化活动和领事保护行动,药品输出输入也会有一些法律问题和风险,但我相信美国的华人律师的能力,既为当地华人华侨留学生做好事,也能规避法律风险。

这肯定能更快更多更好地赢得民心。


(来源:昆仑策网,原载“南亚通讯”微信公号) 

 


     【昆仑策网】微信公众号秉承“聚贤才,集众智,献良策”的办网宗旨,这是一个集思广益的平台,一个发现人才的平台,一个献智献策于国家和社会的平台,一个网络时代发扬人民民主的平台。欢迎社会各界踊跃投稿,让我们一起共同成长。

  电子邮箱:gy121302@163.com

  更多文章请看《昆仑策网》,网址:

    http://www.kunlunce.cn

    http://www.kunlunce.com

责任编辑:红星
特别申明:

1、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

2、本站属于非营利性网站,如涉及版权和名誉问题,请及时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做相应处理;

3、欢迎各位网友光临阅览,文明上网,依法守规,IP可查。

昆仑专题

热点排行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建言点赞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图片新闻

    友情链接
  • 186导航
  • 红旗文稿
  • 人大经济论坛
  • 光明网
  • 宣讲家网
  • 三沙新闻网
  • 西征网
  • 四月网
  • 法律知识大全
  • 法律法规文库
  • 最高人民法院
  • 最高人民检察院
  • 中央纪委监察部
  • 共产党新闻网
  • 新华网
  • 央视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国新闻网
  • 全国政协网
  • 全国社科办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军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人民日报
  • 求是理论网
  • 人民网
  • 备案/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5015626号-1 昆仑策研究院 版权所有 举报邮箱:kunlunce@yeah.net
    携趣HTTP代理服务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