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站内搜索:
网站首页 > 时事聚焦 > 深度评析 > 阅读信息
文中思:改革开放40年,该以怎样的姿态去回望?
点击:  作者:文中思    来源: 走看社会  发布时间:2018-12-11 11:34:13

 

        姿态的问题其实官方早就定了:庆祝。且不说国博一个月前开张的伟大的变革——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型展览活动的热闹,就看各大官媒吧,大家俨然一声令下齐刷刷开启了追忆、盘点模式。一打开电视,扑面而来的不是各路精英或街头百姓感慨万千的诉说,就是文艺范儿十足的经典回放,纸媒也纷纷开设了类似我与改革”“我看改革开放40之类充满先入为主、引导性很强的栏目。最打眼的是央视多集连播的鸿篇巨制,全方位立体式展现40年的家国之变。总之,全国上下洋溢着欢乐的气氛、祥和的气氛、满足的气氛、节日的气氛。

是的,官方竭力要营造的就是这种节日的气氛,相信不少中国人也是打算把40年当作节日去庆祝的。这做法好像没什么可说的,毕竟这是长期以来的一个惯例,每逢重大事件的五年、十年节点,中国人不都是以庆祝之名热热闹闹过的么?然而,这一次仔细咂摸,总感觉不够味,似乎缺了一些内容。

不用说,心怀戚戚焉的人都有同感,缺的是对40年改革开放积累问题的梳理和反思。

就改革开放而言,如果说以往搞庆祝式纪念,国人习以为常了,那么,在进入新时代的今天,纪念改开40年,国人有了更多期待,希望更全面地梳理总结40年走过的风雨历程,既看到成就经验,又不回避矛盾问题,实事求是、一分为二看待这40年。甚至,在某种程度上,把问题找出来、正视问题、总结教训,比歌颂成就、讴歌进步要重要得多。因为,成就、进步人人感受得到,无需歌颂,歌颂了也不会变得更多;而矛盾问题和教训,是结结实实地存在的,如果不去反思和深究,是会越积越多,终成祸患的。

当然,40年改开成就辉煌、世界瞩目,中国人的生活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人民心有喜悦,发自肺腑想放歌时代,那也不能憋着绷着,尽情放歌好了。这是一种真实表达,很可贵,没人会为此吐槽。令人不满的是那种刻意引导、大加渲染、喋喋不休以至声嘶力竭的、单一的颂扬之声。这红火热闹的氛围里透着一股浓浓的塑料气息,跟本该更有内涵的新时代有点不般配。这气息过去我们忍得,今天不愿忍了。

对,没错——新时代是应当更有内涵的。这个内涵,不仅是指更有定力,遇到问题沉得住气,也指更有风度、有更大的包容性,虚怀若谷、闻过则喜、兼听则明。一句话,就是更自信、更从容。我们不必拿美国、日本等很厉害却又喜欢自黑不自满的国家作比,就自己跟自己比吧。改革开放40年了,40不惑,40年经历的大风大浪、涉过的大江大河、越过的千山万壑,这种历练是能够沉淀出一种气质的,一种成熟、雍容的气质和豁达、包容的心态。一个人的成长是这样,一个国家也是如此。40年大踏步走来,中国就像一个表现优异的学生,一路收获了太多太多的掌声、溢美声,有自己人的、有外界的,中国速度”“中国奇迹”“中国道路”“中国模式”……这类赞誉式的称谓和解读简直汗牛充栋。如果说,以往中国的改革开放主要靠摸着石头过河,多少有点心里没底,格外在意人民群众特别是外界对改革成败的反应,渴望鲜花和掌声,因为这些东西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作为自我确认的参照。那么,在40年之后的今天,对改革开放的成效、自身前进的步幅,我们心里有了数,多了几分自知之明,相比那一抒再抒的豪迈之情、自豪之感,各行各业、各个层级以客观、理性的态度总结问题、反思教训,应该更和人民的心意。把关注的重心转移到这40年究竟有哪些顽瘴痼疾一直没解决好,有哪些新问题需要想办法尽快解决,有哪些潜在性风险亟待关注和遏制,有哪些经验是要吸收承继的、哪些教训是要汲取避免的,才是40年纪念正确的打开方式。如此,这场大张旗鼓的纪念才变得有意义,成为新一轮改革开放蓄积续航能力的加油站。如此,新时代就真的有了新气象、新格局。否则,纪念就成了自娱自乐,劳民伤财,热闹过去,啥也没落着,徒添几分浮躁而已。

 

其实,板子也不能乱打,一概而论说中国人喜欢报喜不报忧,集体缺乏反思意识、反思精神,是不准确的,事实上,反思的潜流一直在社会的某些层面潺潺着。打开一些知识分子经营的自媒体,或是在一些小范围的论坛、报告上,都能感受得到满满的问题意识、忧患意识。即便是在更广阔的民间,在社会的底层,仔细倾听,也是不乏逆耳的忠言和微词的。然而,这些都是庙堂之外、主流之外的场域,这部分人的发声因为少了一把官方赐予的话筒而显得那么微弱、渺小。毕竟,关于改革开放40年或50年、多少多少年的总结回顾,这类宏大叙事的话语权不掌握在小人物手中,小人物说得再多也是喃喃自语。

有些掌握着话语权的主流媒体长期以来以歌功颂德为能事,为人所诟病已久,为何要几十年一贯制地不改其貌?这个道理谁都懂,他们不是没脑子、看不到问题,也不是因为唱赞歌省事,不愿烧脑找问题,他们是不敢。举凡跟大政方针、国计民生相关联的大事儿,怎么评价、怎么言说,他们都是要上面定调的,出现了不同声音,那就是杂音噪音不和谐音,那就等于误导舆论,是心中无大局,是真正的没脑子、不讲政治。兹事体大,谁敢抗逆?每逢重大节点搞庆祝,总能听到在官媒供职的朋友透露,又看到宣传基调望周知之类的东东了,或大总编耳提面命警告相关稿子正面宣传为主、不许出偏差云云。其实,在体制内媒体浸染几年后,哪儿用得着周知、告诫,文章该以何种面貌出去,早就形成潜意识、下意识了,甚至说是一种思维方式也不为过。

前段时间,看到一篇吐槽中国智库的文章,说相比西方国家的智库,中国的智库不敢触碰问题,无作为,拿不出有价值的成果。说的没错,是那么回事,可问题是,在中国,智库早已自我矮化成媒体了,喜欢看着上面的脸色说话,小心翼翼,哪儿有胆儿碰问题呀!

官媒不敢碰问题,智库也不敢碰问题,这俨然成了时代病。说它是时代病,不是传统,是因为这不是共产党的从娘胎里带出来的习气。这一点不需从头细说,讲党的初心如何如何、革命战争年代党是如何如何做的,很简单,如果没有直面问题的勇气、改正不足的智慧,中国共产党无论如何是走不到今天的。远的不说,进入新时代的这几年,全党打虎灭蝇那股利剑向内、自我革命的狠劲儿,不就是冲着问题去的?最高领导人以啃硬骨头、涉险滩的魄力推动的全面深化改革,哪一项不是拿问题下刀的?可为何做得却说不得,一落到纸面上、一走入官宣的声道里,就变成了形势一片大好、只见成就不见问题了?毛病究竟出在哪里?

个中原因很复杂,仅仅用惯性二字恐怕解释不了。改变从哪里开始?恐怕也不在所谓宣传文风、媒体生态这里。或许,不日之后那场世界瞩目的为40年一锤定音的讲话,能够开一个先河。但愿吧。

本文图片来源于网络

作者:河沿

责任编辑:向太阳
特别申明:

1、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

2、本站属于非营利性网站,如涉及版权和名誉问题,请及时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做相应处理;

3、欢迎各位网友光临阅览,文明上网,依法守规,IP可查。

昆仑专题

热点排行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建言点赞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图片新闻

    友情链接
  • 186导航
  • 红旗文稿
  • 人大经济论坛
  • 光明网
  • 宣讲家网
  • 三沙新闻网
  • 西征网
  • 四月网
  • 法律知识大全
  • 法律法规文库
  • 最高人民法院
  • 最高人民检察院
  • 中央纪委监察部
  • 共产党新闻网
  • 新华网
  • 央视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国新闻网
  • 全国政协网
  • 全国社科办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军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人民日报
  • 求是理论网
  • 人民网
  • 备案/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5015626号-1 昆仑策咨询服务(北京)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举报邮箱:kunlunc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