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站内搜索:
网站首页 > 时事聚焦 > 深度评析 > 阅读信息
小小插线板升级折射中国“质造”范儿
点击:  作者:黄筱    来源:新华社  发布时间:2017-04-15 12:52:34

 

        小小插线板,它的构成多达50多个零件,其质量好坏直接关乎老百姓的家庭安全。标准变更、技术提升……在不断完善的行业要求中,看起来是细节变化,其实折射出中国“质造”不断迈上新台阶的范儿。

插线板国标三次升级 行业洗牌“提质”

在新版国标发布实施之前,共发布过两版国家标准。第一版是199951日起实施,首次规定国内转换器适用电压、电流、对转换器进行分类等;第二版是201061日起实施,最大的变化在于取消了插座上的“万用孔”,改用国标组合孔,即“小五孔”。

由于间隔时间较长,我国插线板产品质量水平提升缓慢,并且一些劣质插线板在实际使用中存在安全隐患,出现了触电、起火等事故。各界均希望能通过提升产品的安全技术指标,确保产品安全,提升产品质量。

在杭州一家大型五金市场,记者看到,同样是三插位的插线板,最便宜的只需要10元左右,但电线较细、外观材料比较粗糙。而一些知名品牌的优质插线板,价格在60元左右,“有好几倍的差价,质量肯定没法比。”一名在市场选购的消费者说。

据悉,新国标针对此前插线板使用中暴露出的问题,提出了多个新要求:增加保护门、电源线加粗、材料阻燃提升和产品名称改变及强制性3C认证。

相关专家指出,每个行业新国标的发布和执行,都意味着对整个行业的制造工艺及产品性能提出更高要求,企业从产品开发到生产销售各个环节需要重新策划。

公牛集团公司董事长阮立平认为,每一次国标的“切换”都是行业的重新洗牌,坚持品质制造的企业往往会借势巩固自己的优势,而那些只注重眼前利益,更多借助廉价产品赚快钱的企业则会迅速衰亡。

新国标整体水平高于国际标准

业内专家普遍认为,与国际标准相比,新国标更加细化,执行操作性更强,整体水平高于国际标准水平。

全国电器附件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秘书长蔡军表示,新国标在国际电工委员会(IEC)标准基础上增加了额定电压优选值、针焰试验、保护门的驱动方式等内容,对产品提出了更高要求,更加保障了消费者的人身安全。

据了解,目前一些企业在推新国标插座产品时,还会在国家规定之外对产品进行升级。比如,公牛的新国标插座内部升级为一体铜条结构,导电性能大大提高;小米通过增加插座铜片厚度来增强电流承受力;正泰拥有国家级实验室,每一个下线的插座都必须通过全性能的老化、高温、低温、阻燃、模拟试验等60多道检测流程才能出厂。

准入门槛提高 保障消费者安全

新国标正式实施前夕,记者走访了杭州几家大型超市和插线板专卖店,发现已有部分品牌的新国标产品在超市上市,而在插线板专卖店依然以原标准产品为主。

从事插线板批发业务的沈先生在杭州电子市场有一个20平方米的门店。他表示,在过渡期内,会尽快把非品牌的插线板卖掉。“虽然名牌插线板价格相对较高,但消费者对生活品质要求在提高,估计以后买名牌插线板的顾客会越来越多。”

记者在采访时发现,一些消费者虽然对新国标的实施情况还不太了解,但他们觉得国家出台标准规范行业,能够打击那些产品质量低劣的厂家,让老百姓用到安全、可靠的产品。

公牛集团相关负责人表示,新国标颁布会进一步提升插座的成本,比如插座电线的线径需要增加33%,相应的铜丝也要增多33%,算下来平均一个插座成本要增加20%以上。

正泰建筑电器公司副总经理钟希奎认为,新国标对企业的专利储备也有要求,例如增加保护门的设计,需要企业必须拥有这项专利技术,部分小企业今后可能会面临技术侵权问题。

相关专家表示,新标准的逐渐完善会提高准入门槛,真正实现从“制造”到“质造”的转变,同时带动行业消费结构升级,确保消费者安全。

蔡军介绍,我国已是全球最大的插线板制造出口国,初步测算插线板市场规模大约100亿元,守住国家标准安全和质量底线,同时注重创新和用户体验的产品,未来会有更广阔市场。

新华社记者黄筱

责任编辑:向太阳
特别申明:

1、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

2、本站属于非营利性网站,如涉及版权和名誉问题,请及时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做相应处理;

3、欢迎各位网友光临阅览,文明上网,依法守规,IP可查。

昆仑专题

热点排行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建言点赞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图片新闻

    友情链接
  • 北京市赵晓鲁律师事务所
  • 186导航
  • 红旗文稿
  • 人大经济论坛
  • 光明网
  • 宣讲家网
  • 三沙新闻网
  • 西征网
  • 四月网
  • 法律知识大全
  • 法律法规文库
  • 最高人民法院
  • 最高人民检察院
  • 中央纪委监察部
  • 共产党新闻网
  • 新华网
  • 央视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国新闻网
  • 全国政协网
  • 全国社科办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军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人民日报
  • 求是理论网
  • 人民网
  • 备案/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5015626号-1 昆仑策咨询服务(北京)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举报邮箱:kunlunc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