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站内搜索:
网站首页 > 时事聚焦 > 深度评析 > 阅读信息
阿杜:奥凯电缆背后有人?
点击:  作者:阿杜    来源: 黑白记  发布时间:2017-03-24 09:53:30

 

            首先声明,写这篇文章是冒着巨大风险的。保不准明天又被奥凯公司报警,说我诬陷诽谤。所以我特别说明一下,这是一篇带有科普性质的逻辑推理文章,不是新闻报道,所以各位请勿对号入座。肆意联想惹出麻烦,阿杜概不负责。

 导流是电缆最基本的功能。但如果质量不合格,电缆许多时候只能起到导火索的作用,比如这次陕西奥凯公司的电缆。

        三号线线缆问题被匿名举报之初,阿杜就在前一篇文章《给西安地铁“线缆门”支招》中谈到,该事件至少应该由西安市政府的联合调查组介入。从次日西安市的通报来看,官方这次的确采用的是联合调查,既没有让西安地铁自查,也没有全权委托西安市质监局去“贼喊捉贼”。这个方向直接决定了奥凯公司毫无底线的商业的阴谋必须败露。

           三号线抽检结果有问题是星期一(20日)晚间的新闻发布会上披露的,而我在星期天就已经有强烈预感。这种预感的一个主要依据是,西安市主要领导星期天(19日)临时取消了多项原本的计划安排。如果没有非常重大的事件,领导的安排一般是很难变更的,级别越高,这方面越是严谨。

          言归正传。作为一个小市民,我为什么分析认为奥凯电缆背后可能有“小老虎”(请注意是小老虎)呢?逻辑理由如下:

1,奥凯公司的成立时间,暴露了它就是为了承接西安地铁三号线的线缆而成立的,他的生产属于命题作文。

        也许有人认为这个分析有点牵强,但奥凯公司自己也承认,他们成立后接的第一大单生意就是西安地铁的活。如果没有关系非常扛硬的关系和招呼,作为一个新成立的公司,想给地铁供应线缆?地铁公司的门在哪里相信都不一定能找到。既然属于为地铁而成立公司,为给地铁供货而生产电缆,那么是谁给地铁公司打的招呼呢?我打死都不相信这是几个处长就能完成的。要知道,西安地铁当年可是副市长直接抓的项目,西安市的副市长属于正厅级干部。

2,奥凯公司的选址暴露了奥凯“背后有人”。众所周知,杨凌属于国家级的农业高科技示范区,近年来这里新成长的企业的确很多,但仔细研究你会发现所有的企业都和农林脱不了关系,即便是和农林不怎么沾边的,最起码它也要和高科技挂钩嘛。

       而奥凯呢?一个纯粹的工业生产企业,它既没有选择西安北的渭北工业园,也没有选择周至户县,而是选择了西安的卫星城市杨凌。为什么是杨凌呢?我的分析是公司的大bass为了避嫌,刻意低调。杨凌既不属于西安辖区,距离西安的距离不远也不近,即便将来有风吹草动,关门也不会落下话柄。同时,该大Bass在杨凌应该还是有一定的人脉关系。几个方面一综合考虑,工业奥凯落地农林杨凌就这么定了。

        说到杨凌,我要为杨凌警方点一个大大的赞。奥凯线缆存在安全隐患问题被举报披露后,气急败坏的奥凯公司一方面辩解自己没问题,一方面向住地杨凌公安报警,称自己被网民恶意诬陷诽谤。大棒高高举起,但却无声落下,原因是杨凌警方没有立案。从这个细节上我们可以看出,奥凯的大老板是有一定的能量,但能量还没有大到可以给警方施压让立案的程度。所以我在文章开头认为他不过是一只小老虎而已。

      320日网上流传出一张照片,内容为奥凯电缆在2015年底被陕西省工商行政管理局评定为陕西省著名商标,有效期三年。阿杜查阅资料文件发现,这个方面早就有规定,企业评著名商标,前提条件为企业注册时间须满三年以上。奥凯201211月注册,2014年开始生产,满打满算,注册刚刚满第三年、开始生产不到两年就成为了“著名商标”,这样的速度和节奏总之让人很不适应。阿杜下午和一位工商干部聊天,他说国家如今对“著名商标”要求很严,不仅要看企业规模和生产质量,社会口碑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参考。

       更荒唐的还在后面,据西安市质监局的通报,20151012日至1117日期间,西安市质监局共抽检陕西奥凯公司生产的电缆6个批次,其中三次检查结果为产品质量不合格,一次为伪造检验报告!

     也就是说,西安市质监局已经屡屡抽检奥凯电缆不合格甚至伪造了,但陕西省工商行政管理局确在当年底评选奥凯电缆为著名商标。写到这里,我真的有点醉了,我开始怀疑网上关于奥凯著名商标的这张照片是假的,建议陕西省工商行政管理局赶紧去报警,以图洗清自己头顶的国徽。

4,有网友和读者纷纷批评西安市质监局如何如何,其实我在这里想为西安市质监局喊冤。在这场游戏中,西安市质监局不过是一个棋子和图章而已。连堂堂正厅级单位陕西省工商行政管理局都唯命是从,何况一个西安市质监局。

        我们不仅要为西安市质监局喊冤,还要为他点赞。因为他守住了自己的底线,三次检查结果产品质量不合格就是不合格,伪造检验报告也被他记录在案。正因为如此,让我们更有理由相信奥凯电缆成为三号线供货商,当时是被人为干预的结果。干预的力量不仅能让西安市质监局暂时闭嘴,还可以让陕西省工商行政管理局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5,有人认为奥凯电缆之所以打败众竞标者而获胜,主要依靠的应该是金钱开道。对此阿杜只想说一句:你们太不了解招投标市场了。

        相对于招投标法未出台之前,如今的招投标的确正规了一些。但据我平时听到和接触的各方人士介绍,招投标如今仍是非常有待规范的行业之一。综合公开的消息报道,当初参与地铁三号线电缆招投标的国内企业不乏大型国企和知名企业,但最终结果确花落奥凯。这就让人不由得不浮想联翩。“电缆门”事件发生后,许多人指责地铁公司的涉事处长(举报信中有姓名)如何如何。我只想说,在地铁三号线电缆招标过程中,处长和各位老总只能是高级办事员的角色。

        奥凯到底是如何中标的?没有证据的胡乱揣测不是阿杜的风格。但我相信此事一定会有结果和真相。因为我相信王永康书记、上官市长和本届西安市主要领导。常务副市长吕健的真诚道歉就是一个信号,西安市愿意直面问题,并能解决问题。

621日,网上的消息说成都地铁也用的是奥凯公司的电缆。消息说成都已经就此事展开排查。成都出现奥凯电缆让我更加确信奥凯公司背后有大老板站台。因为奥凯公司实在太不起眼了,不仅年幼而且劣迹斑斑。如果没有足够的背景力量推荐介绍,让这样的公司正常去成都竞标,结果只有死路一条。

   7,网上报道说,陕西奥凯的老板为河南人王志伟,两个股东分别为户籍在河北的一对母女,女儿为90后。梳理这些报道后我得出的结论为,河南人王志伟应该为“白手套”。户籍河北的母女应该是和奥凯大老板有某种关系的人士,理论上应该属于自己人,也就是陕西奥凯的实际控制人。关于这些关系,我相信举报人都非常的清楚,但他不愿意在举报贴里说明而已。也许时间未到,也许他有自己的苦衷。

   三个河北人,不远千里来到陕西,为西安的地铁建设事业办公司、招投标,不惜弄虚做假,真不容易。

责任编辑:向太阳
特别申明:

1、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

2、本站属于非营利性网站,如涉及版权和名誉问题,请及时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做相应处理;

3、欢迎各位网友光临阅览,文明上网,依法守规,IP可查。

作者 相关信息

  • 阿杜:奥凯电缆背后有人?

    2017-03-24
  • 内容 相关信息

  • 阿杜:奥凯电缆背后有人?

    2017-03-24
  • 昆仑专题

    热点排行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建言点赞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图片新闻

    友情链接
  • 北京市赵晓鲁律师事务所
  • 186导航
  • 红旗文稿
  • 人大经济论坛
  • 光明网
  • 宣讲家网
  • 三沙新闻网
  • 西征网
  • 四月网
  • 法律知识大全
  • 法律法规文库
  • 最高人民法院
  • 最高人民检察院
  • 中央纪委监察部
  • 共产党新闻网
  • 新华网
  • 央视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国新闻网
  • 全国政协网
  • 全国社科办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军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人民日报
  • 求是理论网
  • 人民网
  • 备案/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5015626号-1 昆仑策咨询服务(北京)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举报邮箱:kunlunc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