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今天是:2025年-5月24日-星期六
古往今来,中国有一个重要的审美观,就是“大”,它是对人和事物的最高评价。于是,人们都充满“大”的浓郁情结,羡慕向往“大”,崇拜追求“大”,工作事业即使居家生活也都期望显示“大”,真可谓与“大”结下不解之缘。然而事物的内在规律与运动法则又告诉我们,要理性认识“大”,科学把握“大”,决不能误入好“大”喜功,贪“大”求洋的歧途。
我国是泱泱大国,先辈们崇尚“大”,留下了做人要大气、处世要大方的人格修养遗训,铸就了思想、军事和文学等各类杰出大家,传颂着为国家和民族作出重大贡献的众多大人物,上自九五之尊的皇帝下至平民百姓,大于治国理政,小至居家过日子,无不希望与“大”相伴。扬我国威,振兴华夏的天子骄子都冠以“大”,驱逐匈奴的汉武帝称作大汉天子,创造贞观盛世的唐太宗尊为大唐皇帝,打败沙俄侵略的康熙叫做康熙大帝;有建树、有辽阔疆域的朝代都以“大”名之,诸如大汉、大隋、大唐、大宋、大明和大清;立下汗马功劳的将军被封为大将军,记录历朝历代重要事件的称为大事记,手握重权的官员叫大官,成就一番事业的叫大人物。就连日常俗语和口头禅离不开“大”字,以大好河山赞美山水,以大好人褒奖人物,以大喜表达升迁、乔迁和娶妻生子之类喜事,“大”成了社会不可或缺的东西。有首歌就叫“我们的大中华”,可以说中华民族的灿烂文化凝聚着“大”,中华民族的辉煌历史彰显着“大”。
时至今日,人们对“大”更是情有独钟,无论干什么事、做什么工作都要与大扯在一起,吃饭要去大宾馆,坐车要坐大排量,住房要住大房子,打工的小人物想成为大老板,有点成就的文艺界人士称作大腕、大明星、大作家,有些影响力的网络人便叫做大V,或称网络大V、微博大V,以致形成人人向往大、想当老大的社会之风。领导更看重“大”,往往在“大”字上做文章,发展要有大格局,做事要有大手笔,甚至把“大”紧紧与政绩扭在一起,无论什么项目都是大项目,无论什么工程都是大工程,无论规模多大的会议都叫大会。从某种程度上说,领导掌握一个“大”字,用活一个“大”字,竭尽全力发挥一个“大”字,已逐渐演变为一种领导方法和领导才能。但追求“大”,成就“大”,又有严格的“度”,超越实际的大就是好“大”喜功,沽名钓誉的大就是因小害大,吹出来的大就是贪大浮夸,所以,必须理性认识“大”,正确对待“大”,把握“大”的丰富内涵,遵循“大”内在规律,科学实现“大”的发展。
如何认识和定位“大”,是一种水平。事实上,“大”有着相对性和绝对性的特点,对待“大”的态度,能反映出一个人的修养。低调不事张扬,不大则大,而居高临下的口气大、架子大、脾气大,反倒让人看不起,最终成为脱离群众的大敌;实际工作中当“大”则大,当小则小,既是作风问题又是品质问题,明明是件小的不能再小的事非要戴上大帽子,一项普通的工作硬要渲染成大动作,说到底是“无实事求是之意,有哗众取宠之心”,给人以外强中干纸老虎的感觉;在困难面前敢挑重担是大气,如果畏首畏尾便让人瞧不起,在利益面前勇于舍弃是大度,假如患得患失就是小鸡肚肠;大是大非面前有“吕端大事不糊涂”的风范,对待亲友违纪违法有石蜡大义灭亲之举,对待危局有诸葛亮指挥若定的大将气度,方能显示待“大”的境界。所以,心存私念的人,会把“大”作为装饰和造假的工具。而克己奉公的人,会把“大”与服务社会服务人民的工作和事业联在一起。总之,如何认识和对待“大”,折射出一个人的世界观和价值观。
认识和定位“大”,关键是用好“大”。在这方面,中国共产党做出了光辉榜样。众所周知,党一向重视应用“大”,可以说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实现大目标下的大手笔,惊现出轰轰烈烈的大革命、大罢工等一系列惊天动地的大事件,成就了世界瞩目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伟大理论,指导打败日寇、摧毁蒋家王朝的人民战争的伟大胜利。新中国成立后,党领导人民开展一日千里的祖国大建设,创造了原子弹爆炸成功的特大新闻,取得了震惊世界的新四大发明,嫦娥奔月和航母下海的科技大发展,表现了中国人民自强不息的伟大精神。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四个全面”的伟大战略布局,做出“一带一路”的重大开放部署,开展刹四风和群众路线教育、三严三实等重大活动,确立中国发展新理念的“五大发展”,都是以大手笔为“大”以准确的定位,让世界眼界为此大新,感受发展境界的大新。这些“大”,既反映在争取民族独立解放的伟大斗争,也篆刻在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伟大运动,都向世界显示什么是“大”,什么是中国的“大”。大中国的“大”风范,令“大”焕然一新。由此可见,运用“大”是以大智慧做“大”,绝不是耍小聪明充“大”,虚荣的追求畸形“大”,甚至虚假的伪装“大”,这种违背“大”的内部规律之虚张声势,往往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一些地区盲目追求大城市和大项目、大规模,中国661个大中小城市竟有100多个城市提出要建成国际化大都市,其中的浪费多少人力物力和土地资源,可谓触目惊心。一些领导为了显示自己的“大”手笔,提出诸多不切实际的“大”战略,“大”构想,“大”计划,尤其是“大”招商所造成的弄虚作假、“大”拆迁所引发的社会矛盾,称得上后患无穷。说实在的,我们再也不能对“大”放任自流了。就落实“三严三实”特别是十三五规划而言,正确的对待“大”,科学的追求“大”,已成为领导干部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用好做好“大”,必须首先敬畏“大”。老子说过“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人们追求“大”必须敬畏“大”其中的“道”。既要感到“大”的地位威严不要随便亵渎,对国家对民族这个“大”,要忠于要捍卫,不能为了一己之私出卖国家和民族;也要悉心呵护大自然和环境这个“大”,不要随心所欲的糟蹋破坏;还要自觉遵守党纪国法这个“大”,不要触摸这些红线以身试法;更要敬重人民群众这个“大”,要全心全意的服务,不要骑在人民头上作威作福。敬“大”之道,就是有自知之明,不到当“大”的地步,不要自不量力硬充老大,做了某行业某领域的老大,不要以为自己就是老子天下第一,须知山外有山天外有天,自己当不成老大,不要嫉妒别人,应创造条件争取而不是使绊子。敬“大”之道,就是不能狂妄自大,不要像李自成率那样被胜利冲昏头脑,为什么毛泽东同志号召全党学习《甲申三百年祭》?目的就是时常警示自己不要因一时的胜利而忘乎所以。时下发生的众多腐败案中,不少人是位高权重的一把手。这些人的倒下,都与自以为是的老大有关,一把手把民主集中制蜕变为家长制、土皇帝,这种“大”本质上就是一手遮天、为所欲为的“大”,就是缺失监督养成的狂妄自大。此等老大现象不消除,反腐败就难以有根本性的进展。所以,要做大,必须敬畏“大”。
毋庸置疑,我们现在的确很需要大,不仅国家需要大发展,企业需要大项目,人民群众需要改善大民生,但“合抱之木,生于亳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我们求“大”要有正确的道理,做“大”应有科学的方法。现在中央提出大众创业突出的就是“大众”,但并非不切实际地一味求“大”,否则就是不自量力,遭致失败。领导需要抓大放小,但有时候却需要抓小放大。习近平总书记曾就吃饭这件小事,亲自做出榜样,在常人看来,党和国家领导人日理万机,操劳的都是国家“大事”,至于吃饭排队、体验小吃底层生活等都属于生活“小事”,殊不知,这些“小事”,正是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关心人民群众疾苦、身体力行率先垂范刹四风的“大事”。常言道“小洞不补,大洞受苦”,大与小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任何事物都有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一些领导干部把吃吃喝喝作为生活作风小节,可堕落往往从小节开始,此所谓小节不守大节难持。现在的刹四风、警示教育等等,都是从小处入手,着眼大处,保护领导干部的大手笔。因为国家“大局”是由众多领导干部管理的“小局”组成,各级领导都管好自己的“小局”,就是维护国家的“大局”。鬼谷子说“为小无内,为大无外”,脚踏实地就是“为小无内”的过程,日积月累就可以实现“为大无外”了。任何大事都是由小事组成的,所有的小事情都做好了,也就做好了自己要干的大事,每个人都做好本职的“小事”,民族振兴的“大业”才有保障。因此,善于做不起眼的小事,善于做别人不愿做的小事,就是做大事的风范,就是走向大成功。普通人如此,领导干部更是如此。
(作者单位:河南新乡市科技局;【原创】来源:昆仑策网)
【昆仑策研究院】作为综合性战略研究和咨询服务机构,遵循国家宪法和法律,秉持对国家、对社会、对客户负责,讲真话、讲实话的信条,追崇研究价值的客观性、公正性,旨在聚贤才、集民智、析实情、献明策,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欢迎您积极参与和投稿。
电子邮箱:gy121302@163.com
更多文章请看《昆仑策网》,
网址:http://www.kunlunce.cn
http://www.kunlunce.com
1、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
2、本站属于非营利性网站,如涉及版权和名誉问题,请及时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做相应处理;
3、欢迎各位网友光临阅览,文明上网,依法守规,IP可查。
作者 相关信息
• 昆仑专题 •
• 十九大报告深度谈 •
• 新征程 新任务 新前景 •
• 习近平治国理政 理论与实践 •
• 我为中国梦献一策 •
• 国资国企改革 •
• 雄安新区建设 •
• 党要管党 从严治党 •
图片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