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站内搜索:
网站首页 > 时事聚焦 > 深度评析 > 阅读信息
郭松民:韩国要谨记百济灭国的历史教训——评“萨德”入韩
点击:  作者:郭松民    来源:昆仑策网  发布时间:2017-03-04 11:26:53

 

1_看图王.web.jpg

韩国民众抗议萨德入韩。

  28日上午,韩国军方和乐天集团正式签署了萨德用地的交换合约;31日,韩美鹞鹰联合演习在韩国拉开帷幕;13日起韩美还将举行关键决心联合演习。今年的韩美系列军演可能有两艘航母参演,人数也将创纪录,大批先进战机云集,萨德反导系统也将首次出现在模拟军演之中,韩美给本来局势就紧绷的东北亚增添更多的战争气息。

2.jpg

参加美韩军演的美军卡尔·文森号核动力航母。

  早些时候,外交部发言人耿爽就中国民众呼吁抵制签署部署萨德用地协议的韩国乐天集团时表示:

  美韩部署萨德”“严重破坏地区战略平衡,严重损害包括中国在内的本地区有关国家战略安全利益,不利于维护朝鲜半岛的和平与稳定。韩方罔顾中方利益关切……”

  中方反对在韩部署萨德系统的意志是坚定的,将坚决采取必要措施维护自身安全利益,由此产生的一切后果由美韩承担。

   这一表态让人想起半个多世纪前朝鲜战争时期的语言。中国会采取什么样的必要措施来反对美韩部署萨德反导系统?

  要回答这个问题,就必须先搞清楚韩国为什么坚持部署萨德

  美国和韩国强调,萨德系统是防范日益增长的朝鲜导弹威胁。但中国军事专家认为,全称为末段高空区域防御系统萨德超出韩国自身防卫需要,其特点是防高不防低,它无法有效拦截朝鲜远程火炮和短程导弹,但部署在朝鲜半岛,其探测距离覆盖中国和俄罗斯的大片领土,直接监视东亚区域中国的导弹系统把地区内国家,都置于美国的监视之下。这是中国绝不接受的

3_看图王.web.jpg

萨德探测距离覆盖中国和俄罗斯的大片领土。

  所以,部署萨德也好,联合军演也罢,都是项庄舞剑,意在沛公——中国就是沛公。

  这就是说,部署萨德对韩国的安全并没有明显的好处,反而产生了另外两个对韩国十分不利的后果:

  第一,激怒中国,对韩国来说可能代价沉重。单从经济上看,韩国经济严重依赖中国,中国是韩国的第一大贸易伙伴,去年中国大陆和香港地区共进口了1572.1亿美元的韩国货物,占其出口总额的31.7%,为韩国贡献了686.4亿美元的贸易顺差。一旦中国开始经济制裁韩国,韩国的萧条是可以想见的;

第二,使自己的头号宿敌朝鲜的压力骤然减轻。228日,朝鲜外务省副相李吉成应中国外长王毅邀请访华,这是去年6月以来朝鲜该级别官员对中国的首次访问。王毅外长在和李吉成会见时表示中朝要重叙传统友谊。与此同时,中国的官方媒体已经喊出打击乐天惩罚韩国的口号。这其中的意味,难道还不清楚吗?

王毅会见朝副外相,双方均表示愿进一步发展朝中关系。

  事出反常必有妖。韩国为什么要做这种看上去对自己得不偿失的事情?

  一切都要从美国的衰落说起。

  美国的衰落,不是从今天开始的,而是从2008年金融危机的时候就开始了。

  像美国这样的世界大国,衰落必然伴随着战略收缩。当然,美国的家底雄厚,虽然衰落,也还会硬撑一阵子,并不会立即收缩,但到奥巴马执政后期,美国的战略收缩已无法掩饰,这一点从美国的中东政策,尤其是叙利亚政策上可以看得很清楚。待到以美国优先筑墙为口号的特朗普当选,美国的战略收缩已经完全显性化了。 

  世界大国的衰落与收缩,必然伴随着战略真空的出现,而出现真空就必然会有其他力量填补。二次大战后英国衰落,其战略遗产主要被美国接收了。今天美国衰落,并没有一个国家有全球性的力量全面填补美国留下的真空,美国的战略遗产将被各手疾眼快并具有一定力量的国际主体接收。这一态势,我们只要从这几年俄罗斯、欧盟、英国、日本甚至土耳其都如同打了鸡血一样坐卧不宁就约略可以看出几分端倪。

正如洪水退潮有可能诱发堤岸崩溃、山体滑坡一样,美国的收缩有可能也会导致世界许多地方的地缘政治重组。原来不能统一的国家可能统一,原来统一的国家可能分裂,端看各方力量能否有效应对。

冲入新山一机场企图搭乘各类航班逃离的南越伪政权人员。

  当年德国的统一和南斯拉夫的分裂,都是苏联收缩的地缘政治后果。美国在20世纪70年代战略收缩的后果之一,则是越南的统一。当最后一架美军直升飞机从驻西贡(现在叫胡志明市)美国大使馆的楼顶起飞时,那些爬不上飞机的南越伪政权军政人员凄厉的哭喊与挣扎,恐怕会让现在的韩国军政人员一想起来就不寒而栗。

  对韩国来说,最大的利益是在美国退出之前实现自己主导的半岛统一,如果做不到,就只剩下两种选择:一是永远分裂下去;二是被朝鲜统一。第二种情况对韩国而言当然是噩梦,第一种情况也不好受。因为朝鲜半岛夹在中日两大力量中心之间,不统一,就永远没有力量抗衡中日,就像夹在俄德两国之间的波兰那样,永远只能做欧洲擦鞋垫。韩国如果能够实现统一,则可以获得一定的战略纵深,甚至未来二十年经济持续发展的空间,至少具备和日本相抗衡的力量。

韩国能够预期到中国对朝鲜半岛的统一不会太热心,更不要说韩国主导的统一了。对中国来说,当然不希望周边再出现一个有能力和自己相抗衡并且对自己有领土要求的国家,一个相对来说比较沉重的教训是:越南统一后野心膨胀,居然试图拼凑印支联邦,这简直是要另立山头,意味着中国的南方将出现一个类似印度那样不友好的力量中心。中国最后通过一场代价不菲的战争才使越南打消了这一念头。

1978年越南入侵柬埔寨,为实现其拼凑"印支联邦"、称霸东南亚的野心。

  所以,在美国迟早要走的时候,通过部署萨德强化美国在半岛的存在,若干年内借助美国的力量实现统一,这可能是韩国实现真正的大韩民国”“梦想的最后机会——既然是最后的机会,以韩国极度缺乏安全感的以及动辄急得火烧屁股的半岛性格来说,那就无论如何都要抓住,其他暂时就顾不上了。

  韩国不能等一等吗?不能。如果今天的大趋势是美国崛起,中国衰落,那韩国反而不会急于部署萨德,因为无论是否部署,只要美国持续崛起,韩国身后的力量就会越强,长久来看朝鲜就会崩溃,朝鲜半岛就会在韩国的主导下实现统一。但现在历史大趋势刚好相反,所以韩国有一种时不我待的感觉。

  但韩国这样做忽略了一点,就是中国绝不会容忍韩国以中国的利益为代价去追求所谓安全或者统一1950年,在新中国成立之初,百废待兴的情况下,中国尚且不能容忍韩国在美军的介入下实现统一,何况中国今天的经济和军事实力早已今非昔比?

  未来中国将采取什么具体的必要措施,这里不做具体揣测。但历史的经验值得韩国注意——中国不仅有抗美援朝,也有唐灭百济!

公元660年(唐高宗显庆五年),在唐朝与高句丽、百济的战争中,唐神丘道行军大总管苏定方率军渡海攻灭百济。

  唐朝初年的时候,朝鲜半岛处于后三国时代,北半部是高句丽的势力范围,南半部有新罗、百济两个政权。其中新罗和唐朝结盟,而百济和日本结盟。

  唐灭百济之战,发生在公元660年,距今1357年。原因是百济联合高句丽,阻碍新罗和唐朝交通与进贡事宜。唐高宗屡次下诏威吓百济无果,在新罗的一再请求下,唐朝派左武卫大将军苏定方率水陆大军十万从山东荣成渡海讨伐,只用了十几天就灭掉了百济,并生擒了百济国王扶余泰。

  公元663年,唐军又在白江口(今韩国锦江入海口)歼灭了试图帮助百济复国的日本水军,焚毁全部倭国战船,数万日军被杀或溺死。此次战役是中日两国作为国家实体进行的第一次交战,也是东北亚地区最早的一次具有国际性的战役。唐军的辉煌胜利,使日本在此后的1000年里不敢再觊觎朝鲜半岛和中国大陆,由此奠定了东北亚政治、经济和文化格局。

  公元666年至668年,唐军灭高句丽,新罗在唐朝的支持下统一朝鲜半岛(当时和新罗和唐朝的边界大致在平壤、大同江一线)。这是朝鲜半岛的第一次统一。 

高句丽、百济亡国的教训以及韩国李承晚政权在朝鲜战争中试图依靠美国支持实现统一遭遇惨败的教训,昭示了朝鲜半岛一个基本的地缘政治规律:中国是朝鲜半岛最重要的地缘政治力量,没有中国的许可,朝鲜半岛的任何力量都不可能实现统一。

对韩国来说,要谨记百济灭国和李承晚饮恨鸭绿江的历史教训,不要忽视中国的利益,这应该是一切历史经验中最重要的历史经验,也是一切外交原则中最根本的原则。美国是西半球国家,它现在已经急于回到美墨边境的高墙后面过自己的小日子了,中国才是朝鲜半岛真正的决定性力量,忽视这一点,韩国将可能像百济一样付出惨重代价。

  (作者系昆仑策研究院高级研究员;来源:昆仑策网,根据作者微信编发)


  【昆仑策研究院】作为综合性战略研究和咨询服务机构,遵循国家宪法和法律,秉持对国家、对社会、对客户负责,讲真话、讲实话的信条,追崇研究价值的客观性、公正性,旨在聚贤才、集民智、析实情、献明策,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欢迎您积极参与和投稿。

  电子邮箱:gy121302@163.com

  更多文章请看《昆仑策网》,

  网址:http://www.kunlunce.cn

    http://www.kunlunce.com

责任编辑:向太阳
特别申明:

1、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

2、本站属于非营利性网站,如涉及版权和名誉问题,请及时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做相应处理;

3、欢迎各位网友光临阅览,文明上网,依法守规,IP可查。

昆仑专题

热点排行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建言点赞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图片新闻

    友情链接
  • 北京市赵晓鲁律师事务所
  • 186导航
  • 红旗文稿
  • 人大经济论坛
  • 光明网
  • 宣讲家网
  • 三沙新闻网
  • 西征网
  • 四月网
  • 法律知识大全
  • 法律法规文库
  • 最高人民法院
  • 最高人民检察院
  • 中央纪委监察部
  • 共产党新闻网
  • 新华网
  • 央视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国新闻网
  • 全国政协网
  • 全国社科办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军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人民日报
  • 求是理论网
  • 人民网
  • 备案/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5015626号-1 昆仑策咨询服务(北京)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举报邮箱:kunlunc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