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假如杨振宁放弃的不是美国国籍,网络上还会有那些咒骂之声吗?是谁在咒骂杨振宁?——极端仇恨体制的那一小撮人在煽动民众咒骂他。为什么?——因为这一举动抽了煽动亲美和否定中国谬论的耳光。杨振宁这时候回国加入中科院,象征意义大于实际意义,他本人即使不能再从事研究工作,但他仍然可以培养人才,这才是让一小撮人恨之入骨的根本原因。
杨振宁放弃美国籍加入中国籍并且成为中科院院士,这在网络上马上成为热门话题,而且传出一些恶狠狠的咒骂声。在一小撮公知的煽动下,不少网民对杨振宁做出负面评价,杨振宁身上的缺点被无限放大,优点和贡献被掩盖,许多普通民众也被裹挟其中。
假如杨振宁放弃的不是美国国籍,网络上会有那些咒骂之声吗?
这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近日,杨振宁、姚期智两位学术大牛放弃外国国籍,转为中科院院士。杨振宁院士加入数学物理学部,姚期智院士加入信息技术科学部。
姚期智咱们就先别评论,就评论一下成为舆论焦点的杨振宁。
因为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无论是在中国还是在其他国家,对同样一件事情,在评价上众说纷纭甚至观点尖锐对立的非常正常的,尤其是在网络时代并且舆论开放的时期。就拿美国总统特朗普来说,不是现在还在让美国佬郁闷和烦躁吗?
关键在于,是哪些人在煽动骂他,又是为了达到什么目的?
表面上的原因林林总总,攻击杨振宁的理由有几种:
第一类:回国养老说
杨振宁真是精啊,回来养老了。
最好的科研生涯留在国外,老了回来找尊敬来了。
回来享受老干部待遇。
第二类:利己主义说
突然心疼起五六十年代坚持回国的科学家们,一生寥寥。
深刻诠释了什么叫“精致的利己主义者”!活标本!
第三类:逃避税收说
网友洪森评论:杨振宁如不放弃美国国籍,将面临百分之五十五的遗产税。新华社报道九十五高龄的杨振宁放弃美国籍,成为完全的中国人。美国税法规定,人死了之后,遗产继承者需缴纳高达百分之五十五的遗产税。杨振宁的财富绝大部分赚自中国,死后被美国拿去大半,岂不冤哉?中国是没有遗产税的国家。因此,趁还活着,放弃美国国籍,加入中国国籍,不仅为中国政府提供了爱国主义教育事例,算是对中国多年高薪供养加别墅赠送的一个回报,也使得自己的遗产分毫不少的传给家人。
第四类:曾经作恶说
还有一种说法是批评他不应该在美国对新中国最仇视的时期为美国服务,客观上等于历史上的“汉奸”。
第五类:何必当初说
他们认为,把耄耋之年献给祖国很好,如果把青春献给祖国则更佳!
第六类:“晚节不保”说
一位在网络上常常发表反体制的极端言论的网民“无眠”说:
【老了,突然意识到余生无几,时光不多。
就可能突然想开了:把以前不敢做不能做的坏事,挨个做个遍。
这就是失去了晚节。
老家伙坏起来,要比年轻人坏多了。
因为他有丰富的经验,还有不计后果,没有底线的疯狂。
……
杨振宁,就是一个晚节不保的老东西。
在美国,有了事业,获得荣誉。
可以说,他在美国,养尊处优,尊荣一生。
可是,他打着爱国的旗号,先是娶了比自己小五六十岁的女孩子。
这不够,还和政府打的火热。
最后,放弃美国国籍,回中国来抢食中国人民的民脂民膏。
他在美国,没办法活下去了?不能养老吗?
绝对不是。不但能养老,还比大多数美国人过的好。
但是,中国政府,给的更多。
……
他爱国吗?
爱国,49年,咋没回来?
真正爱国,回来的那批人,早就打死饿死整死在三十年的运动之中。
一个在最有可能爱国奉献的时候,没来爱。
到临死了,来,舔食。
吃的是人民的血,喝的是人民的肉。
也就是一个老而不死的人贼。】
公知杨恒均评论说:
【杨先生促进中国同美国的科技交流,可能背地还偷偷引进了相当多的美国先进科技与人才到中国,加上他已经成为北京宣传人才归来报效祖国的图腾,这些在新闻上引不起重视,有些甚至不便报道,而他偶尔的“老夫少妻”露面,以及他说的诸如“中国基础教育好过美国”的有争议言论,却往往成为互联网上持续发酵的热点。】
纵观这些评论,很有意思,因为这跟平时左右两翼针锋相对不同,好像左中右都有骂他的人,不过不排除存在有人冒充左翼人士对他进行谩骂的可能性。
下面对上述言论一一回应,并且重点评论第六种。
对于“养老”说,有点说不过去,曾经有人放言,假如能够放开,那么所有中国人就都会跑去“制度优越”的美国,因为中国这不好,那不好,又是雾霾又是毒食品,按照这种手法,杨振宁是回国找罪受来了,何来“养老”之说,有从“好地方”跑到“坏地方”养老的吗?
对于“找尊敬”说,也非常搞笑,国内那些明星、富商和官员亲属移民美国是找“不尊敬”去了?
对于“享受待遇”说,就是说,对于这么一个曾经赫赫有名的科学家,莫非他在美国的待遇比不上在中国高?这不是在黑美国吗?
对于“心疼”说,我同样对作为杨振宁的同学的邓稼先等五十年代回到祖国为国家强盛作出卓越贡献的科学家更加心怀敬意。然而,对于真正怀有爱国心的,应该是“爱国不分先后”。杨振宁比不上钱学森和邓稼先,但是杨振宁比起某些一直在国内却在改革开放年代敌视中国的那些高级知识分子,杨振宁又是当今这个公知泛滥的时代难得的爱国者。
对于“精致利己”说,在当今中国的知识界,努力报国的是主流,但是尸位素餐的也有,甚至吃饭砸锅卖国求荣的也有,要谴责也轮不到杨振宁,因为他最起码没有干坏事吧?
对于“逃避税收”说,好像也经不起推敲,如果说杨振宁放弃美国籍是为了逃避遗产税,那么说那些屁颠屁颠涌入美国的富商、公知和官员亲属都是上赶着給美国贡献遗产税去了?
对于所谓的“汉奸”说,就值得说道说道了,不错,为对中国采取敌视态度和行动的美国服务的人的确值得谴责,即使是在当今中国,同样有汉奸存在,但是要划清界限的是,他仅仅是为美国服务和还是为美国敌视中国的行为服务?后者属于汉奸是毫无疑问的,但是对前者扣帽子就不应该了。另外,即使是曾经为美国敌视中国的行为服务,那么又要分清是过去有过还是现在还坚持,如果是现在还坚持那就肯定应该谴责,如果仅仅是过去曾经客观上服务过,就不应该这样对待他,毛主席他们那一代领导人可以说是与国民党反动派有直接的仇恨的,但是,但是对曾经的国民党高级将领的战俘全部释放,热烈欢迎曾任中华民国代总统的李宗仁回国,尤其是上世纪60年代,差一点促成蒋介石本人率部回归,这又应该怎么样评价呢?即使是对那些反体制的自由派人士,人们还要分清是仅仅是有错误言论还是有破坏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实际行动,正义的民众谴责的汉奸通常是指后者。从这几点来对比,某些人对杨振宁扣这样的大帽子,不但无的放矢,而且有点过分吧!
对于“何必当初”论,我不否认,假如当初杨振宁就跟他的同学邓稼先一起回国报效祖国,肯定是最好的,但是不能因为他当初没有这样干而否定他后面的爱国行动,我们了解到,杨振宁这些年来虽然属于美国籍,但是为了中国的现代化事业作出过如下贡献。
杨振宁院士不但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先后创立“杨-米尔斯规范场”论和提出“杨-巴克斯特方程”,因与李政道共同提出弱相互作用中宇称不守恒原理而获195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还为国家做过如下的有益的工作:
1、杨先生在70年代初率先冲破重重阻力来华,开让世人了解中国的窗口。当时台湾全力想让杨首先去台湾访问。
2、1977年2月27日,杨振宁在美国以“全美华人协会”负责人的身份与他人共同发起成立“全美华人促进美中邦交正常化委员会”,并以 8 000美元的代价在当天的《纽约时报》上刊登全页广告启事“致美国卡特总统公开信”,全文用英文发表,旁边加了八个中文字:“亡羊补牢,犹未为晚”。
3、1979年1月30日,在华盛顿全美华人协会等组织举办的欢迎邓小平的宴会上,杨振宁致了题为“建造友谊桥梁的责任”的欢迎词。
4、杨先生极力推动中国基础科研(向毛主席建议要重视基础研究并被采纳)。
5、担任美国“华协”主席,极力促进中美科技文化交流。
6、参加发起了“全美华人促进美中邦交正常化委员会”。
7、在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发起组织CEEC(与中国学术交流会),资助中国学者去进修。
8、1982年,杨振宁直接写信给中国有关部门领导,对中国科技发展的战略再次提出建议。
9、1983年,杨振宁倡议的“冲山大学高等学术研究基金会”在香港组成,杨振宁任基金会董事会主席。
10、极力建议中国要优先发展生物技术与计算机技术
11、促成香港实业家刘永龄先生设立“亿利达青少年发明奖”、“吴健雄物理奖”、“陈省生数学奖”。
12、任邵逸夫奖基金会理事、评审会主席。
13、在陈省身先生所建立的南开数学研究所内建立理论物理研究室。
14、帮助清华大学建立高等研究院。
15、为清华大学高等研究院筹措大量资金,不久前还筹得1000万美元。
16、为清华大学请来姚期智这样世界顶尖的计算机科学家(华人世界唯一的图灵奖获得者)。
17、积极维护祖国统一,明确反对“台独”,指出“合则兴,分则衰”。
18、积极参于“保钓”活动。
19、为了中美关系正常化,杨振宁四处奔走,做了大量工作。每当“上海公报”签字的纪念日,杨振宁等便在美国各重要英文报纸上刊登巨幅广告,呼吁美国当权人遵守“上海公报”诺言;同时,他们还组织针对白宫、国务院及国会方面的游行示威,在电视、电台发表谈话,到美国各地演讲,向美国人民阐述美中关系正常化的重要性。
20.、20世纪80年代,在美国参众两院里没有华人的席位。在美国国家科学基金董事会里,有波兰人,有黑人,但也没有中国血统的人。杨振宁每想起这些,心中就非常不安。1984年,时任特拉华州立大学物理系教授兼校董事的吴仙标先生宣布竞选特拉华州副州长,这一举措得到了美国许多著名华裔人士的支持和赞助。杨振宁立即发起组织了一个支持吴仙标的委员会,其成员有:白宫出口委员会副主任陈香梅、电脑巨子王安、著名建筑师贝聿铭、加州州立大学校长吴家玮等。由于吴仙标的才华和许多华人的大力支持,他成功地成为当时在美国政坛上担任最高职务的华裔人士。
所以,上述五种说法都经不起推敲,而所谓的“晚节不保”才是某些人拼命攻击和谩骂杨振宁的最基本的原因。
(毛主席会见杨振宁)
一小撮人自己是性解放论者,还是卖淫嫖娼合法化的极力推动者,由他们来拿杨振宁的老少恋做文章等于打自己的嘴巴,何况也有类似的情况,1990年2月,22岁的邓文迪与53岁的Jake Cherry结婚。虽然没有杨振宁的婚姻的年龄差别那么大,但是纠缠这个问题只能是自讨没趣。
关键在于,杨振宁放弃的是美国籍并且加入中国籍,如果他原来不是美国籍,或者即使是放弃的是美国籍而不是加入中国籍,某些人也不会如此暴跳如雷,拍大腿骂街。
正如那位极端仇恨体制的网民“无眠”所咒骂的,他认为杨振宁晚年放弃美国籍加入中国籍是“晚节不保”, 是“把以前不敢做不能做的坏事,挨个做个遍”,体现在“和政府打的火热”, 因此“也就是一个老而不死的人贼。”
公知杨恒均也说出了关键所在——“他已经成为北京宣传人才归来报效祖国的图腾。”
那么是哪些人在煽动民众骂他,是为了达到什么目的呢?
是极端仇恨体制的那一小撮人在煽动民众咒骂他,因为他放弃美国籍的举动抽了那一小撮人煽动亲美和否定中国的谬论的耳光。说实在的,杨振宁这时候回国加入中科院,象征意义大于实际意义,但是对知识界的影响是巨大的,而且他本人即使是不能再从事研究工作,但是他仍然可以培养人才,这才是让一小撮人恨之入骨的根本原因。他们煽动民众咒骂他的根本原因并不完全是要对杨振宁本人造成伤害,相信杨振宁也不会理睬这一小撮人,关键在于一小撮人想借此吓阻那些受到杨振宁的影响也打算回国的中青年科学人才,如果说当年的美国还能够靠中情局的特务用卑鄙手段阻挠钱学森他们回国的的话,那么现在美国佬好歹还要保留“人权”的遮羞布,不敢强行阻挠,在中国逐步强大的今天,假如在杨振宁的影响下一些中青年科学人才回流,那才是美国及其在中国内部的代理人的噩梦。当然还有一个他们说不出口的理由,一个著名科学家的放弃美国籍加入中国籍远比1000个富商、明星放弃中国籍加入美国籍的影响大。
道理就这么简单,所以,其他的对杨振宁的责难经不起推敲,假如杨振宁不是放弃美国籍加入中国籍并且转入中科院,一小撮人即使是不高兴也不会如此气急败坏。而受到网络反共公知一小撮别有用心的人的策划性攻击,恰恰是杨振宁值得光荣和自豪的地方!换句话说,现在在大多数国人的心目中,某些人的态度已经成为反向使用的参照系,被这些人肯定的事情,往往是坏事;而被这些人反对甚至攻击的事情,则说明这件事是对的,起码说明杨振宁是值得信赖的——虽然与毛时代的钱学森、邓稼先相比,杨振宁是远远比不上的。钱学森、邓稼先是全心全意的爱国者,全心全意的共产党人,而杨振宁仅仅保留了部分的爱国精神。然而,在当今这个时代,杨振宁反而成了难得的少有的爱国者。
网络舆论被反共公知操纵,远远比不上钱学森、邓稼先的杨振宁因为保留的部分爱国情操而被反共公知们操纵的网络舆论咒骂,这是时代的荒谬,时代的悲哀。
1、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
2、本站属于非营利性网站,如涉及版权和名誉问题,请及时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做相应处理;
3、欢迎各位网友光临阅览,文明上网,依法守规,IP可查。
作者 相关信息
内容 相关信息
• 昆仑专题 •
• 十九大报告深度谈 •
• 新征程 新任务 新前景 •
• 习近平治国理政 理论与实践 •
• 我为中国梦献一策 •
• 国资国企改革 •
• 雄安新区建设 •
• 党要管党 从严治党 •
图片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