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需要重写经济的规则,以确保普通公民能够受益。任何无视这一教训的美国和他国政治家,将为此付出代价。
作者:斯蒂格里茨(Joseph E Stiglitz);来源:国风观察
在最近几个星期的环球访问行程中,人们总会问我两个问题:唐纳德·特朗普会有可能赢得美国总统大选吗?他的竞选之路为何能走到今天?
关于第一个问题,虽然预测政治比预测经济更困难,但希拉莉·克林顿的胜算原本是极高的,然而两人的支持率竟能如此接近(至少直到最近)则令人费解:希拉莉是美国最具资格且准备最充分的总统候选人之一,而特朗普却是最不够格且参选最仓促的人之一。此外,尽管特朗普表现出众多出格言行,但其选举之路却依然延续,要是在过去他早就走不下去了。
为什么美国人愿意去玩这么一场特朗普可能拥有六分之一胜选机会的俄罗斯轮盘死亡游戏?美国以外的人都想知道答案,因为虽然他们无从左右大选,但这一结果却会影响他们。
这就为我们带来了第二个问题:美国共和党为什么提名一位连党内领袖都表示反对的候选人?
很明显,有众多因素帮助特朗普击败了另外16位共和党主要挑战者。比如个性就很重要,有些人似乎对特朗普在电视真人秀中所展现的个人形象非常受用。
但几个基本因素似乎也促成了两位候选人势均力敌。首先,许多美国人在经济上确实比他们在四分之一个世纪前更为窘迫。全职男性雇员的收入中位数低于42年前的水平,而对于那些教育程度不高的人来说,找到一份能拿到足额工资的全职工作也越来越难了。
事实上,那些位处收入分配底部群体的实际(扣除通胀因素后)工资,依然停留在约60年前的水平,因此当特朗普指出经济状况不断恶化的时候,他立刻就能找到了一个庞大的听众群体。但问题在于,特朗普对于这一症结的诊断和所开出的处方都是错误的。
美国经济作为一个整体,在过去60年中表现良好: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了近六倍,只是在大规模减税政策之下,这些增长成果落到了位于收入金字塔顶端的一批人手里,比如特朗普,而他还会将此继续延伸和深化下去。
与此同时,政治领导人承诺的将惠及所有人的改革,例如贸易和金融自由化却未能兑现,甚至遥遥无期。于是那些生活水平陷入停滞或衰退的人,就会得出一个简单的结论:美国的政治领导人要么不知道自己在说什么,要么就是在说谎(或者两者兼有)。
特朗普想把美国所有的问题都归罪于贸易和移民,但这是不对的。即使贸易不走向自由化,美国也依然会面临去工业化:由于生产力的增长超过了需求的增长,全球制造业的就业人数一直都是在下降的。
在那些贸易协议失效的领域,并不是美国遭到了贸易伙伴的抛弃;而是因为美国的贸易议程被大企业利益所左右。美国企业的表现一直以来都很好,人们也致力于确保那些因受贸易协定影响而陷入困境的美国人,可以分享发展收益,但这些努力却遭到了共和党人的长期阻挠。
因此,许多美国人感觉自己受到了超出他们控制之外的力量的冲击,并导致了明显不公平的结果。一直存在于人们心中的那种“美国是个充满机会的热土,每一代人都比上一代人活得更好”的图景,也因此遭到了质疑 。
对许多选民来说,全球金融危机可能是一个转折点:他们的政府营救了那些使美国陷入破产边缘的富有银行家,对失去工作和家园的数百万普通美国人则似乎弃之不顾,该体系不仅产生了不公平的结果,而且似乎是故意被操纵去这样做的。
对特朗普的支持至少在部分程度上,是基于对政府失去信任而产生的广泛愤怒。然而特朗普所提出的政策,会使情况变得更为糟糕。如他所承诺的,他那套滴流经济学(trickle-down economics)如果再施行一轮,给几乎所有美国富裕阶层和大企业都进一步削减税负,可以肯定效果会和上一次尝试一样,好不到哪里去。
事实上,如按照特朗普所扬言的,发动针对中国、墨西哥和其他美国贸易伙伴的贸易战,将令所有美国人更贫穷,并为解决如伊斯兰国、全球恐怖主义及气候变化等问题的全球合作,制造新的障碍。使用本可投资于技术、教育或基础设施的资金,在美国和墨西哥之间建一堵墙,就是一种两败俱伤的浪费资源方式。
美国政治精英们应该从此接收到了两个信息。首先,在过去40年中塑造了多项经济政策,简单化的新自由市场原教旨主义理论,是存在严重误导性的,而国内生产总值(GDP)的增长,正是以不平等状况的恶化为代价。滴流经济学理论无论在过去还是将来都不会发生作用。市场不存在于真空中。撒切尔-里根“革命”重写规则和重组了市场,只造福了社会顶端阶层,极大地增加了不平等,但它促进增长的使命彻彻底底以失败告终。
这就引出了第二个信息:我们需要重写经济的规则,以确保普通公民能够受益。任何无视这一教训的美国和他国政治家,将为此付出代价。变革意味着风险,但特朗普现象以及欧洲出现的几个类似的政治走向,揭示出如果不注意这一信息,将带来更大的风险,即社会分裂,民主败坏,经济走弱。
(注:作者Joseph E Stiglitz是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哥伦比亚大学教授,罗斯福研究所首席经济学家。他的最新著作是《欧元:共同货币是如何威胁欧洲的未来》)。
孙成昊:贫富差距扩大助推美国大选乱象
作者:孙成昊 ;来源:光明日报
美国大选即将尘埃落定,从党内初选直到两党对决,“混乱”“无序”“比烂”似乎已成这次大选的关键词。无论是竞选人、两党大佬、选民还是媒体,都毫无防备地被裹挟进这一场史无前例的大戏。
在这一系列乱象中,“特朗普现象”以及“桑德斯现象”成为媒体和学界关注的焦点。特朗普和桑德斯分别作为共和党、民主党内的“反建制派”或“非主流”异军突起。特朗普在十七个共和党竞选人中突出重围,在不被大部分政客和媒体看好的情况下成为与希拉里对决的共和党总统竞选人,其在党内制造的分裂与混乱延续至今。而自称是“社会主义者”的桑德斯在初选中差一点儿将势在必得的希拉里挑落马下,随后希拉里爆出的“邮件门”丑闻也让民主党内部一度分裂。实质上,这些现象都根植于美国当前在政治、经济和社会领域遭遇的多重困境。大选进程犹如一部不知疲倦的“扩音器”,把问题的一面和民众的愤怒不断叠加,呈现在世人面前。
在诸多问题中,贫富差距不断拉大尤显突出,“不平等”甚至在某种程度上定义了这一次的美国大选。直观地看,美国正出现富人越富、穷人越穷的现象。美国国家经济研究局2012年的报告显示,美国最富有的20%的人拥有超过84%的财富,而最贫穷的40%的人一共才拥有0.3%的财富。另外根据美国人口普查局2016年9月公布的数据,2015年美国最富有的5%人群的收入是最底层的17倍。
更能体现这一情况的是美国出现了中产阶级整体缩水的历史性变化。四十多年来,美国一直是中产阶级发挥中流砥柱作用的“橄榄型社会”,但根据皮尤研究中心的一份研究报告显示,这一结构在2015年年初跨过了“临界点”,属于中产阶级的人数约为1.208亿,而在之上或之下的人数总和已经达到1.213亿左右。也就是说,这颗“橄榄”已经变形,正朝着“水桶”甚至“小蛮腰”的方向奔去。客观地讲,这种变化并不意味着美国经济没有发展。不过值得注意的是,中产阶级萎缩,上下两头扩展,但上端的扩充大于下端,收入从中产阶级大量转向更上一层的人群,推动了“富人越富、中产缩水、穷人更穷”的现象。根据皮尤研究中心的数据,2014年美国民众总收入的49%集中在中产阶级以上的人群,这一比例相较1970年提高了29%。此外,在2015年,20%的美国成年人属于最低收入人群,相较1971年提高了16%;9%的成年人属于最高收入人群,是1971年4%的两倍多。
再进一步分析,两个具体维度上的贫富差距对“成就”特朗普和桑德斯功不可没。一是地域上的贫富差距明显。美国大部分经济相对困难的人口集中在东北部和中西部。根据“经济创新集团”2016年的报告,经济较为困难的人群只集中在美国80个城市,其中“锈带地区”的城市正承受人口、工作岗位、商业机会的多重流失。相反,美国多数繁荣城市集中在加利福尼亚州、得克萨斯州等地的一些科技中心和新兴城市。此外,地区之间的贫富差距或繁荣水平同样呈现差距拉大的情况。二是代际间的贫富差距不容忽视。尽管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美国中产阶级的发展就已经陷入停滞,但有一个现象始终存在,那就是下一代的生活水平总能超越上一代。不过从收入上看,大致从2009年开始,也就是金融危机之后的奥巴马政府伊始,这一趋势开始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现在,教育水平更高的年轻一代,其经济状况甚至不如自己的父辈,产生了“一代不如一代”的沮丧和不满之情。
对于大部分即将失去、已经失去和早就失去中产阶级地位的人来说,贫富差距不断拉大、阶级固化等已成为他们无法承受之重。他们对美国经济所谓的“温和复苏”势头着实无感,对今天的生活状况、社会现实失落沮丧,对华盛顿低效政治充满愤怒,对台面上的传统政客满腹怀疑。不同收入群体或不同地区、代与代之间的矛盾与分歧集中爆发,为“特朗普现象”和“桑德斯现象”的孕育提供了绝佳环境。特朗普提出的“让美国再次伟大”“把工作岗位抢回来”等极富煽动性的口号符合蓝领白人等群体的胃口,而年逾古稀的桑德斯则以“不平等”斗士的形象牢牢抓住“美国梦碎”的年轻人。
大选即将结束,美国即将迎来新总统。太阳照常升起,日子却没法照样过。竞选人之间斗得再激烈,握手言和也并不难,正如奥巴马能够“一笑泯恩仇”邀请曾经的对手希拉里出任国务卿一样。然而,竞选人背后的支持者却没有办法暂时失忆、放下争执,原本的分歧由于大选而被放大和固化,最后甚至可能引发整个社会的对立甚至分裂。大选本应是选贤任能,尤其在国家面临深刻危机时,选出的领导人更应能够带领国家和民众舔舐伤口、弥合分歧、继续前行。现在看来,希拉里和特朗普恐怕都难负重任。
(作者单位: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美国所)
(来源:昆仑策网编发)
【昆仑策研究院】作为综合性战略研究和咨询服务机构,遵循国家宪法和法律,秉持对国家、对社会、对客户负责,讲真话、讲实话的信条,追崇研究价值的客观性、公正性,旨在聚贤才、集民智、析实情、献明策,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欢迎您积极参与和投稿。
电子邮箱:gy121302@163.com
昆仑策网:http://www.kunlunce.cn
http://www.kunlunce.com
1、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
2、本站属于非营利性网站,如涉及版权和名誉问题,请及时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做相应处理;
3、欢迎各位网友光临阅览,文明上网,依法守规,IP可查。
作者 相关信息
内容 相关信息
被隐去的特朗普讲话内容是什么?金灿荣:特朗普的亚太政策还没有成型
2017-11-12鲲鹏友:亲爱的同胞!听完特朗普外孙女背唐诗,你还欠空军节一次致敬!
2017-11-12• 昆仑专题 •
• 十九大报告深度谈 •
• 新征程 新任务 新前景 •
• 习近平治国理政 理论与实践 •
• 我为中国梦献一策 •
• 国资国企改革 •
• 雄安新区建设 •
• 党要管党 从严治党 •
图片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