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站内搜索:
网站首页 > 时事聚焦 > 深度评析 > 阅读信息
杨金鸢:“从政风险大”是个伪命题
点击:  作者:杨金鸢    来源: 新湘评论  发布时间:2016-09-21 21:01:15

 

640.webp (1).jpg

中共湖南省委宣传部副部长  杨金鸢


          人类社会为了有序地运行,让其成员过上和谐安宁的生活,必须进行社会分工。在一个国家,有的人是管理者,有的人是被管理者;有的人当思想家、哲学家、艺术家,有的人从事工业、农业、第三产业生产。没有这种分工,天下就会大乱,也无法延续。谈到行业风险,恐怕每个行业都有风险。工人生产可能出废品,农民种田可能失收,金融投资可能血本无归,行医可能出现医疗事故,做艺人可能一辈子也成不了名。那么,从事行政管理工作也就是做官有没有风险呢?当然是有的,但是会不会比其他行业风险更大呢?恐怕也未必。没有风险的行业和职业是没有的,关键是看你以什么样的理念和什么样的态度从政,看你如何趋利避害。

为什么很多人独独感叹“为官不易,风险太大”呢?从政风险是一种对官员出事概率的心理预期。在从严治党的背景下,反腐肃贪这个天平砝码的轻重,被越来越多的官员所感知。谈从政风险,首先要弄清从政这一职业的属性和特点。从政做官就是根据个人德、能、勤、绩、廉情况和民意情况,通过规定的组织秩序,选任某人负责某个方面的工作。其实质是受人民群众的委托行使某种公共权力,管理者就是群众的公仆,他的职责和义务是按照党和政府的要求,按照法定的程序维护公共秩序,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官要正派、要清廉,这是起码的职业操守,绝不是什么“苛求”。忠心耿耿、服务得好,是应该的,任性用权、服务得不好就是失职或渎职。按照这个逻辑,只要你对党忠诚、敢于担当、个人干净,是不会有什么意外风险的。还没有听说过一个遵纪守法、勤勉务实的官员无缘无故被处分了。

 

如果说“官”不好做,处处受监督,容易“出事”,指的是很多贪官懒官被问责、降级、通报批评甚至判刑,这就已经偷换了概念。贪污受贿、失职渎职,对于哪个行业的从业者都是不可饶恕的,被处分甚至坐班房是咎由自取,哪能理解为从政的风险呢?难道因为有人犯罪受到法律的制裁,就推断做人的风险大么?只能说当贪官风险大,当太平官风险大,当懒官庸官风险大。这种风险是必须有的。不然,当官的都不作为或乱作为,社会管理一团糟,经济社会如何发展?百姓如何获得安宁和福祉?苍蝇不叮无缝的蛋,凡是在官场栽了跟头的人,一定有其沾惹风险的逻辑起点,要么是贪钱财,要么是贪权位,要么是贪美色,每一款风险都有其对应的欲念。有因必有果。一个官员如果什么都想要,欲壑难填,还想不担惊受怕,还想从容度日,还想安稳入睡,天底下哪有这样的便宜和好事?这样的官员如果舒坦了,结果一定是老百姓不舒坦了,一定是政治生态出问题了。清官好官受人拥戴,被人赞誉,贪官污吏受世间唾弃,难以善终,这是天经地义的事。与职业风险有什么关系呢?一些官员之所以焦虑甚至抑郁,多数情况下是内心深处有见不得阳光的东西,立身处世做人有经不起历史和群众检验的东西。所以,不要夸大所谓“从政风险”。党和人民对贪官庸官“零容忍”,这是一种官场健康常态的理性回归,是政治清明的重要标志。陈毅元帅说得好,“手莫伸,伸手必被捉。众目睽睽难逃脱”。还是那句老话“不作死就不会死”。

要想避免做官的风险,其实也很简单,清正廉洁、兢兢业业就是最大的法宝。为官就要敢于担当、敢于负责,当官就要为人民办实事、办好事。当官就不能发财,想发财就不要当官。有些人做官的动机本来就不纯,是来谋利的,是来入股的,是来耍威风的,如此这般,哪有不触礁翻船的道理?

 

每一个从政者都要认真审视自己的职业特征,保持为官的定力,调试好内心的预期。作为领导干部,确实要有从政的风险防范意识,如权力风险、职务犯罪风险、决策失误风险、问责风险、舆论风险等等。从政为官首先要坚定理想信念,弄清楚“我是谁、为了谁”这个根本问题,树民本思想,谋大众福祉。正确对待手中的权力,正确对待名誉职位,珍重自己的人格,珍爱自己的声誉,珍惜自己的形象,始终保持人民公仆的本色。不可以有私心杂念,不可以胡作非为。要敬畏权力、敬畏法纪、敬畏百姓,以如临深渊、如履薄冰的心态履职作为。同时要切实加强党性锻炼和修养,不断提高自身的免疫力和抗腐性,时刻检点自己的言行,守住内心的底线,真正做到自重、自律、自省、自警,慎独、慎微、慎欲,既洁身自好,又自觉接受群众监督。忠诚履职,奋发有为,这样才能真正提高从政的“保险系数”。

 

 

 

 

责任编辑:天山
特别申明:

1、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

2、本站属于非营利性网站,如涉及版权和名誉问题,请及时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做相应处理;

3、欢迎各位网友光临阅览,文明上网,依法守规,IP可查。

作者 相关信息

  • 杨金鸢:“从政风险大”是个伪命题

    2016-09-21
  • 昆仑专题

    热点排行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建言点赞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图片新闻

    友情链接
  • 北京市赵晓鲁律师事务所
  • 186导航
  • 红旗文稿
  • 人大经济论坛
  • 光明网
  • 宣讲家网
  • 三沙新闻网
  • 西征网
  • 四月网
  • 法律知识大全
  • 法律法规文库
  • 最高人民法院
  • 最高人民检察院
  • 中央纪委监察部
  • 共产党新闻网
  • 新华网
  • 央视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国新闻网
  • 全国政协网
  • 全国社科办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军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人民日报
  • 求是理论网
  • 人民网
  • 备案/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5015626号-1 昆仑策咨询服务(北京)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举报邮箱:kunlunc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