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当美国、日本和欧洲精心策划的TPP(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TIP(跨大西洋贸易与投资伙伴协议)遇阻的时候,在亚洲大陆上一个新的“朋友圈”诞生了!
昨天,中国发改委发布了《建设中蒙俄经济走廊规划纲要》。
这份文件一开头,就说明了建设“中蒙俄经济走廊”的依据:中国的“丝绸之路经济带”,俄罗斯的“欧亚经济联盟”和蒙古的“草原之路”。
“丝绸之路经济带”大家耳熟能详,这是中国当前的对外经济战略。但任何一个国家都不会被动地纳入其他国家的发展战略,即便纳入也需要提出自己的概念和内涵,以示独立、自主。
所谓“欧亚经济联盟”,是俄罗斯应对欧盟、北约东扩,以及美国TPP、TTIP提出的概念,是想以独联体成员国为基本队伍,尽可能多地团结欧亚、特别是亚洲国家,拉起一个以俄罗斯为核心的朋友圈。目前加入的有:俄罗斯、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亚美尼亚、吉尔吉斯斯坦等。在普京的眼中,朋友多多益善。
“草原之路”是蒙古针对中国的“丝绸之路”提出的自己的概念,目的不是为了跟“丝绸之路”竞争,而是对接。其中包括至少5项比较大的铁路、公路等基本建设项目。
也就是说,“中蒙俄经济走廊”被放置在了三个国家不同的战略框架内,看似目标不尽相同,但事实上要干的就是同一件事。
“中蒙俄经济走廊”,说穿了就是一个三边的自贸体系。目前这个阶段,经济走廊是以基础设施的合作为中心,其中包括:铁路、公路、航空、港口、口岸、电信、输油管线等,此外还涉及人文、旅游、知识产权、生态等诸多领域的合作。
应该说,中蒙俄经济体量差距是非常大的;目前俄罗斯的人口只有中国的十分之一强,经济总量如果以美元计价,则跟广东相当;蒙古的总人口只有306万,大概相当于北、上、深一个下属区的人口;2015年蒙古国的GDP为119亿美元,相当于苏州下面的昆山市的四分之一。当然,这跟蒙、俄两国近年来持续的货币贬值有关。
俄罗斯经济结构单一,主要依靠石油、天然气、军工、重工业立国;蒙古的经济层次就更低一些,除了畜牧业就是工矿业。其中,蒙古国对中国经济的依存度超过了60%。
面对两个经济上的小弟弟,中国为什么要力促“中蒙俄经济走廊”的合作呢?主要原因如下:
1、俄罗斯仍然是当前的政治、军事强国,是联合国5大常任理事国之一,第二核大国,军事实力虽然下降仍然雄厚。在中美的全球博弈中,俄罗斯是一张必须抓到手里的牌。就如同冷战时代,美苏争霸,中国就成为另外一张最重要的牌一样。
2、蒙古国历史上是中国的一部分,中国理应从战略上保持对蒙古的影响力。而经济合作,是维系影响力的最好方式。
3、俄罗斯、蒙古拥有比较丰富的石油、天然气和其他矿产,缺乏轻工业产品,跟中国经济有天然的互补性。
4、中国希望建立全球的高铁系统,其中穿越亚洲大陆到欧洲的铁路,是中国的重要战略目标。目前连接中国和西欧的线路,以通过俄罗斯、蒙古两国的最为可靠,其他地区多战乱或者政局不稳。
5、近年来,辽吉黑、内蒙、山西等省份经济面临沉重的下滑压力,通过中蒙俄的深度合作,可以给这些地区的经济发展带来新的机遇。
换句话说,中国希望跟蒙古、俄罗斯建立的经济走廊,固然是一个三边的合作体系,但背后有着更为宏大的、受益人口更多的战略目标。
(刘晓博)
TPP已成风中残烛 奥巴马再难阻止中国崛起
来源:参考消息
韩国《中央日报》网站9月7日刊登《即使美国国会通过TPP,也无力遏制中国发展》一文,作者为美国经济战略研究所所长克莱德·普雷斯托维茨。文章全文如下:
TPP成风中残烛
美国总统奥巴马大力推动的《跨太平洋(601099,股吧)伙伴关系协定》(TPP)现已成了风中残烛。不仅共和党总统候选人唐纳德·特朗普反对TPP,就连执政党民主党的总统候选人希拉里·克林顿也公开对其表示反对。因此,奥巴马正使出浑身解数,争取在任期最后几个月里使TPP获得国会通过。
奥巴马打算在数周内前往国会发表演说,敦促国会通过TPP。他打算在演说中明确讲明其推动TPP的理由,即“它不是为了经济利益,而是为保护美国免受中国威胁的武器,所以一定要签订TPP”。
所有美国总统都会在政治上打出安保牌,奥巴马也如此,就连TPP能硬撑到今天恐怕也是得益于安保这张牌。不过,几乎没有TPP对美国安保确有帮助的依据。
在TPP推出初期,也就是2009年,我曾在白宫就TPP的实效性与官员们进行过讨论。我当时指出,已表明愿参加TPP的七个国家中,有三个国家都与美国签署了自由贸易协定,余下四国则经济规模极小,美国在贸易协定上的获利微不足道,且这七国均是在亚太地区推进自由贸易的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的成员国。我问道,既然这样,为什么非得再签一个TPP呢?
对此,白宫官员立刻做了回答,“根本原因是政治”,中国或许会将美国推下(领导)宝座并取而代之,因此必须通过TPP来筑起一道防波堤。官员们认为,如果在亚太地区没有一个能显示美国存在的组织,则中国显然会趁虚而入扩大影响力。
但我反驳称,我并不这样认为。美国从未在亚太地区让位,美国第七舰队在二战结束以来的70多年里一直掌控着亚太海域,同时亚太地区还驻扎着10万美国陆军。而且,美国不惜忍受着长期的(贸易)逆差来维系与亚洲国家的大规模贸易。若在这种情况下,亚洲国家仍感到不安的话,那么即使缔结了TPP,情况也不会有所改变。时至今日,我的想法依然未变。
难阻中国改规则
奥巴马认为,缔结了TPP就可阻止中国在国际贸易领域掌握主导权,但在美国开始就TPP展开协商时,中国也开始与参加TPP的七个国家以及韩国、印度、泰国和印尼等就《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展开了磋商。这些亚洲国家还在就TPP展开磋商的同时,加入了中国主导的亚投行。这一事实明确证明,TPP不能阻止中国改变世界贸易的规则。
事情到了这般地步其实是因为美国无法给予亚洲国家更多的利益。在“美国治下的和平”时代,美国通过贸易协定和同盟条约展现了巨大实力,与美国结盟的亚洲国家在美国的核保护伞下获得了安全保障,并进入美国的巨大市场获取了利润,还获得了美国企业的技术和工厂,不能不说是获得了巨额好处。
这样的好日子过去了。当今的美国市场几乎已向所有国家开放,美国的技术和知识资本仍然领先,但已非过去垄断式水平。曾几何时,世界的所有贸易商船都驶向美国,而现在的美国只是全球供应链中的一部分。更严重的是,美国在全球供应链末端的位置上只停留于最终消费者的角色。
美国对全球基础设施的投资就不必说了,就连国内的基础设施也懒得去投资。美国是全球市场上的最大负债国,在全球市场担任的角色大多不是生产和出口,而是借贷和消费,且美国在获得贷款和消费资本方面大大依赖于中国。倘若美元不是世界基本储备货币、美国财政部无法随意印制美元的话,美国恐怕早已破产。
反观中国,现在是世界上最大的经济大国。外汇储备总额达3万多亿美元。且中国决定实施“一带一路”项目,将在数十年内投资几万亿美元修建一条将中国与中东、欧洲和中亚相连的丝绸之路,这一项目已开始付诸实施。另外,中国还在中南美洲、非洲和中东地区作为最大投资国呼风唤雨。它还是对澳大利亚和欧洲许多国家的最大投资国。
奥巴马关于需采取特别措施来抗衡中国日渐增强的影响力的观点完全正确。但若认为,通过老套的TPP之类的贸易协定,而不是去赶超中国的生产效率及投资意愿就可以阻止中国崛起,这是一个极大的错误认识。
中蒙俄经济走廊规划公布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作者:定军
中蒙俄之间的双边贸易有望快速增长。
9月13日,国家发改委公布《建设中蒙俄经济走廊规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这标志着“一带一路”框架下的第一个多边合作规划纲要正式启动实施。
《纲要》系此前6月,上海合作组织塔什干峰会期间,中蒙俄三国政府共同签署,为三国加强发展战略对接、深化务实合作搭建的顶层设计平台。
《纲要》重点关注促进交通基础设施发展及互联互通、加强口岸建设和海关、加强产能与投资合作、深化经贸合作、加强生态环保合作等七大方面。
内蒙古社科院经济所所长于光军认为,未来中蒙俄边境地区可能都会建设跨境经济合作区,随着合作进一步深化,将有升级到双边国家自由贸易区的可能。
发改委官网显示,中国连续多年保持对蒙最大经贸伙伴地位,同时也是俄罗斯第五大出口市场和第一大进口来源地。2015年,中蒙、中俄两国贸易额分别达到73亿、642亿美元,中国企业累计对蒙古国和俄罗斯投资分别达到40亿、330亿美元,相关的一批重大项目合作正在积极推进。
交通合作居于首位
根据国家发改委公布的《纲要》,未来中蒙俄经济走廊的合作主要有7个领域,交通合作居于首位。
《纲要》提出,在交通领域,要共同规划发展三方公路、铁路、航空、港口、口岸等基础设施资源,加强在国际运输通道、边境基础设施和跨境运输组织等方面的合作,形成长效沟通机制,促进互联互通,推动发展中国和俄罗斯、亚洲和欧洲之间的过境运输。
提升三方铁路和公路运输潜力,包括推进既有铁路现代化和新建铁路公路项目,加强产能与投资合作,深化经贸合作。发展中蒙俄定期国际集装箱运输班列,建设一批交通物流枢纽。
同时要在跨境运输领域协商制定规则,提供良好的技术和关税条件,促进国际通关、换装、多式联运整体衔接等。
《纲要》未提出该经济走廊的具体线路。
对此,黑龙江当代中俄区域经济研究院院长宋魁认为,《纲要》主要是实现中国的丝绸之路,与蒙古国的草原之路,以及俄罗斯欧亚经济联盟战略对接, 核心是要促进经济一体化,在有良好的通道的基础上,实现产业集聚和经贸的发展。
“经济走廊涉及到了通道,但是强调的是经济合作。”他说。
21世纪经济报道获悉,目前中国的丝绸之路经济带中,有几条往欧洲的线路,涉及到中蒙俄。一条是国内城市经二连浩特到蒙古国,再走俄罗斯西伯利亚铁路到欧洲。
另一条通道是通过满洲里,西向联接西伯利亚铁路,再到欧洲。也有黑龙江城市经俄罗斯东部省市,直接通过西伯利亚铁路发货到欧洲。
于光军认为,现在中蒙俄经济走廊强调的更全面的合作,未提出哪一条线,那么所有的边境地区都可以进行经贸合作。
建跨境经济合作区
产能合作方面,《纲要》提出加强三方在能源矿产资源、高技术、制造业和农林牧等领域合作,共同打造产能与投资合作集聚区,实现产业协同发展,形成紧密相连的区域生产网络。
在经贸方面,《纲要》提出,发展边境贸易,优化商品贸易结构,扩大服务贸易量;拓展经贸合作领域,提升经贸合作水平。其中,将建立跨境经济合作区,以及引导边境贸易向加工、投资、贸易一体化完善。
中国社科院财经院国际贸易投资室副主任夏先良认为,建设跨境经济合作区有利于促进贸易快速扩张。“最初可能是小额贸易,随着大资本进来,将越来越向大额度的贸易过渡。”
21世纪经济报道了解到,跨境经贸合作区形式多样。
比如双方各划出一块地共同建设贸易中心,属于一种模式。在他国开办产业园,吸引企业前去投资也是一个模式。还有利用自己国家的资源,在另一国进行加工等。如俄罗斯木材多,但是缺乏加工设备,于是有企业选择到绥芬河保税区进行加工。
于光军表示,这些跨境经济合作区,也可以做跨境电商的交易。有数据显示,黑龙江黑河跨境电子商务产业园区建成一年就吸引100多家企业入驻,去年线上交易额实现2.6亿元。
《纲要》也进一步提出,充分发挥各地比较优势,推动地方及边境地区合作,建设一批地方开放合作平台,适时编制本国地方参与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实施方案。 据悉,目前二连浩特和满洲里的跨境经济合作区正在建设之中。
《纲要》显示,将“研究过境蒙古国的中俄原油及天然气管道的合理性”,宋魁认为,未来俄罗斯与中国的跨境经贸合作也可以更加深入,“比如俄罗斯的石油管道不只是输入中国,俄罗斯企业可在中国建立加工厂,甚至销售公司,这样双边经贸合作会进一步深化。”
1、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
2、本站属于非营利性网站,如涉及版权和名誉问题,请及时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做相应处理;
3、欢迎各位网友光临阅览,文明上网,依法守规,IP可查。
作者 相关信息
内容 相关信息
• 昆仑专题 •
• 十九大报告深度谈 •
• 新征程 新任务 新前景 •
• 习近平治国理政 理论与实践 •
• 我为中国梦献一策 •
• 国资国企改革 •
• 雄安新区建设 •
• 党要管党 从严治党 •
图片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