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站内搜索:
网站首页 > 时事聚焦 > 深度评析 > 阅读信息
视频|新消费时代来了?
点击:  作者:梦娇    来源:求是网  发布时间:2016-06-22 21:08:32

 

 

      访谈嘉宾:马忠玉(国家信息中心副主任)访谈主持:梦娇

 

    【编者按】2015年11月,国务院出台相关意见,明确服务消费、信息消费、绿色消费、时尚消费、农村消费和品质消费六大领域作为消费升级的重点领域和方向。“新消费”,这个亮眼的新词今年频频活跃在公众视野。“新消费时代”的到来,正在催化着中国消费的新变局。

 

    那么,什么是新消费?它对我们的生活将产生什么影响?《求是访谈》特邀国家信息中心副主任马忠玉,为我们详细介绍我国的新消费时代。

 

    求是网:随着科技的发展,我们的消费方式正在发生改变,消费也变得越来越便捷,您认为什么是“新消费”?

 

    马忠玉:

 

    新消费应该分为三个层次。

 

    第一,新技术引发的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人们对新产品所进行的消费。

 

    第二,新技术,包括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与服务业融合一起,产生新消费模式。新消费模式增长速度非常快,预计在“十三五”时期,这类消费的增长速度应该超过40%,将会影响到5亿人左右。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领域,在教育、金融、旅游、养老、健康等各个服务业领域都会出现。

 

    第三,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后,消费必须改变与升级。七八十年代,我国首先解决了温饱问题,然后转向住房、汽车、电子产品等消费,这叫做“波浪式消费”。如今这类消费已接近尾声,我们正在进入新的消费领域,特别是服务型消费,旅游、教育、医疗、健康、养老、交通方式等都在改变。服务业消费要比产品消费的发展速度快很多。

 

    中国城市的服务消费在整个消费比重中是40%,在“十三五”时期要达到50%,东部比较发达的城市要超过60%。新消费有几个特征,个性化消费、时尚消费、品质消费。它的消费特征表现为,种类越来越多,规模越来越大。在经济特征上表现为,潜力较大,带动作用较强,也就是对经济的拉动作用较强。这类消费就叫做新消费。

 

    求是网:2015年11月23日,国务院发布相关意见,明确将服务消费、信息消费、绿色消费、时尚消费、农村消费和品质消费六大领域作为消费升级的重点领域和方向。这六大消费领域当中哪一种消费更引人瞩目?它有哪些新特点?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哪些变化?

 

马忠玉:

 

    中国的新消费水平已进入迅猛发展的阶段,在这六大领域当中,尤其引人瞩目的是信息消费。ICT产业技术催生的消费增长速度非常快,这两年都是以30%到40%的速度增长。

 

    信息消费前景更为广阔,也会给大家的生活带来更多的变化。信息消费包括各种内容消费。在依托百度、谷歌等等搜索引擎形成的大数据将会为我们的生活提供各种各样便利。我举几个简单的例子,如果大家去国外旅游,只需要使用GPS定位,就会享受到位置服务或其他相关附加服务。

 

    如果未来大数据与金融对接以后,这将会对每个人的信用或企业的信用级别都能精准画像。如果大数据跟工业融合后,未来的产品功能会更为精准,有更多的智能家居将进入老百姓的生活当中。这些都属于未来发展前景非常广阔的新消费。

 

    求是网2015年11月11日零点,我国各大电商平台发起的“双十一”购物狂欢节拉开帷幕。截至11日24时,天猫交易平台交易额超912亿元,创历史新高。就在同一天,李克强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以改革创新破除制约消费扩大的体制机制障碍。您认为我国目前发展新消费面临着哪些制约因素?

 

马忠玉:

 

    目前我们所面临的制约因素还很多。第一,新消费涉及到了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新模式,由于现在很多新产业处在发展初期,所以缺乏行业规范和产品的标准。未来必须通过改革创新,让相应制度迅速到位,以规范行业发展。

 

    第二,现有的一些制度、政策适应不了新消费的需求。比如,有些审批的项目,必须要有相应的土地证,还有环境影响评价报告等批文,但在新消费方面,有些网络平台上其实并不需要这些批文,所以政府应积极改革。再比如,有些城市在专车发展初期都在限制这类消费的发展,因为专车的出现冲击到了传统的出租行业。

 

    当前的户籍制度改革某种程度上也限制了新消费的发展。户籍制度改革严重滞后,限制了城市人口规模的扩大,同时也限制了新消费的发展。因为城市人口生活水平、消费水平都超前于农村,所以对新消费的推动作用较大。将来在制度方面也需要加快推进改革创新,以便适应新消费的发展。

 

    当前我国的消费环境还不够健全,它的质量与监管体系标准都不够完善。中国整个信用体系没有完全建立起来,对企业、个体消费者,如果没有相应的信用道德规范,就会伤害到消费者的利益,所以必须要有相应的法制法规来规范。目前,发改委建了中国社会信用网,其中包含了社会信用体系库、数据库等。

 

    未来全国都可以用一张数据网把信用体系建立起来,任何违反消费规则的人,可以实行限制他乘坐飞机、高铁等措施,包括限制他贷款,限制他经营等。

 

    第三,现在的消费基础设施有制约,满足不了新消费的发展需求。如果人们想去一个地方旅游,当地的酒店设施、休闲度假等的相关产品都应该配套,否则旅游发展方式很难转型。政府还需要加大投资力度,投资方式可以针对一些短板领域进行精准投资,将短板补起来,促进新消费的发展。

 

    另外要努力发展经济,让老百姓的收入尽快增长起来。新消费的一个主要群体就是中等收入群体。我国现在的中等收入群体大概占总人口比重的20%,一方面要尽快发展经济,另外还要调整我们的收入分配结构,缩小收入分配差距,这样对促进新消费的健康发展也非常重要。

 

    第四,鼓励促进新消费发展的优惠政策还不到位。现在有利于消费升级、产业升级的政策体系机制也没有完全建立起来。未来要在土地、财政、投资与金融等领域都要逐步建立起来。

 

责任编辑:红星
特别申明:

1、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

2、本站属于非营利性网站,如涉及版权和名誉问题,请及时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做相应处理;

3、欢迎各位网友光临阅览,文明上网,依法守规,IP可查。

作者 相关信息

  • 视频|新消费时代来了?

    2016-06-22
  • 昆仑专题

    热点排行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建言点赞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图片新闻

    友情链接
  • 北京市赵晓鲁律师事务所
  • 186导航
  • 红旗文稿
  • 人大经济论坛
  • 光明网
  • 宣讲家网
  • 三沙新闻网
  • 西征网
  • 四月网
  • 法律知识大全
  • 法律法规文库
  • 最高人民法院
  • 最高人民检察院
  • 中央纪委监察部
  • 共产党新闻网
  • 新华网
  • 央视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国新闻网
  • 全国政协网
  • 全国社科办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军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人民日报
  • 求是理论网
  • 人民网
  • 备案/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5015626号-1 昆仑策咨询服务(北京)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举报邮箱:kunlunc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