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站内搜索:
网站首页 > 环球聚焦 > 新冠疫情 > 阅读信息
医学大师相继离世:大疫三年,他们最难
点击:  作者:刘娜    来源:闲时花开微信号  发布时间:2022-12-23 10:59:43

 

 

大疫三年,人人都难。

 

但最难的,是医护人员。

 

01

 

时光的残忍在于,它终将带走每个人。

 

疫情的残忍在于,不管是功勋等身的英雄,还是籍籍无名的老农,都难以逃脱它魔爪的蹂躏。

 

前天,先生的外婆病逝。

 

老人这半年身体都不太好,一直在医院治疗。

 

又碰上这波疫情的大爆发,终究没有挺过这个寒冬。

 

不孝的我们都在外工作,也一个个都阳了,高烧的高烧,咳嗽的咳嗽,没有回去送外婆最后一程。

 

唯一欣慰的是,身边尽孝的家人告诉我们,老人走时安详,就像睡着了一样。

 

今早,浑身酸疼的我,强撑着起床给咳嗽不停的孩子做早餐时,手机上弹出这样一条消息:

 

近一个月来,我国多位医学大师相继离世。

 

他们是:

 

我国重症医学的开拓者陈德昌先生;

我国著名胸心外科专家李泽坚先生;

我国风湿免疫学开拓者之一蒋明先生;

我国著名口腔医学教育家王邦康先生;

我国著名药剂学家魏树礼先生;

我国著名医学影像学家李果珍先生……

 

这些堪称国宝级的专家,要么是所擅长学科的奠基人,要么是所醉心领域的领路者。

 

 

大师一路走好

 

以陈德昌先生为例。

 

他不仅是我国著名的医学家、教育家,而且是我国重症医学的奠基人和开拓者。

 

1982年,他筹建了中国第一个外科ICU,将ICU 独立成为国内第一个重症医学临床科室——加强医疗科。

 

2003年“非典”暴发时,71岁的他多次参加危重病人会诊,集中治疗“非典”危重病人以降低病死率,为抗疫做出重要贡献。

 

 

陈先生生前照片

 

大医远去,风范永存。

 

疫情岁月之下,大师们的相继离开,总让人在悲伤中感慨:

 

我们又告别了一群英雄,我们又送走了一个时代。

 

可叹的是,我们还在疫情里徘徊。

 

医学大师们的集体辞世,让正和病毒过招的我们,不由得想起我们身边的那些医护人员。

 

大疫三年,人人都难。

 

但最难的,是医护人员。

 

不信,我们来看这样5组照片——

 

02

 

第一组:

 

1221日,四川广元一医院。

 

 

 

有病号前来问诊,询问自己对症的科室在几楼。

 

站在导医台前的医护人员,因带病上岗,浑身疼痛,站都站不稳。

 

见状,病号只好反过来安慰医护:“不着急,慢慢说啊。”

 

医护人员使出全身力气,用沙哑的“宝娟嗓”,一字一顿地说:“在……四……楼……”

 

病号得到答复后,心疼地说:“在四楼啊,你也要照顾好自己啊。”

 

网友看了,纷纷泪目:

 

医生也是病号,病号也能疗愈人。

 

第二组:

 

重庆一医院。

 

 

 

身穿防护服的医护人员,阳了后浑身疼痛难受,走路都成困难。

 

即便如此,疼得直不起腰的她,还是摇摇晃晃、小步慢走地在科室里跑个不停。

 

据她说,目前整个科室,只有3个人没有阳,其他人都是带病上岗。

 

很多人看了这组照片后,纷纷打出这样的弹幕:

 

“辛苦了,请允许我给你深深鞠一躬。”

 

第三组:

 

看不清楚是在哪里,反正是在中国大地的某家医院。

 

 

 

只知道排队看病的病号,在旁边坐了长长一排。

 

就在这时,正在看病的医生,突然晕倒在诊台上。

 

几个病人赶紧跑过来,把医生架离诊台,去旁边抢救。

 

这一幕,让此刻都很艰难的我们,不由想起那个词:

 

医患互助。

 

第四组:

 

江苏某医院的夜间诊室。

 

 

 

两个还刚刚下班的女医生,累瘫在医院里,让同事加班加点地给自己输液。

 

其实,她们病得并不比病人轻,但白天病人太多,忙得像陀螺,根本停不下来。

 

只有趁换班的时候,赶紧给自己输液,明天还要强撑着上班为病号治疗。

 

这真是:

 

上班时化为天使,下班后也是凡人。

 

第五组:

 

当下的农村。

 

 

 

每天早上,天不亮,村里的诊所就有很多父老乡亲,排队等候看病。

 

每天晚上,天黑了,排队看病的人群,还在寒风中等待。

 

诊室太小,医生忙得脚不连地,只能想出一个方法:

 

有车的病号,都开车在外面的路上排队,坐在车上输液。

 

这样,既能减少诊室的压力,也能给病情严重的老人孩子腾出病床……

 

这让人在心酸中,不由得想起那句话:

 

自古以来,中国劳动人民的智慧都是无穷的。

 

03

 

从一线城市,到乡土中国。

 

从顶级医院,到村镇诊所。

 

我们的很多医护人员,在“小刀割嗓、水泥封鼻、无麻醉开颅、全身骨头重组”的病毒蹂躏中,承受着巨大的工作强度和压力,坚守岗位,治疗病号。

 

更需要直面的是:

 

大疫1000天,对我们很多人来说,是战战停停的1000天,但对医护人员来说,是一直战斗的1000天。

 

只有我们的医护,从新冠病毒袭击这片土地的那刻起,就裹上白衣铠甲,再也没法脱下:

 

驰援各地,坚守一线,有家不回,带病上岗,听从命令,服从大局,牺牲自我。

 

 

白衣执甲,向险而行,奈何他们也是血肉之躯,也是某家的儿女。

 

宵衣旰食,风餐露宿,奈何他们会患病倒下,也有软肋牵挂。

 

身为医生,他们多少人自己买不到退烧药和止疼药,但依然坚持上班;

 

为抢救病重的阳性病人,他们多少人又将自家生病的父母、孩子和爱人置于不顾……

 

一味的讴歌和赞美,一味的拔高和呐喊,只能证明现实的悲壮和口号的苍白。

 

我们需要从制度层面,制定出更科学更合理更人性化的措施,这样才能从心理层面,给透支过度的医护人员归属感和安全感。

 

说一千道一万,都不如物质奖励更实在。

 

真心建议国家和各级政府,对大疫三年,始终坚守一线,用生命营救生命的医护人员,涨资加薪。

 

金钱和物质,不足以证明他们所有的牺牲和付出。

 

但如果金钱和物质都只字不提,那么总是牺牲和付出的他们,将会更加无助。

 

比病毒更可怕的,是信心的溃散。

 

而信心的建立,需要现实温暖反馈而来的获得感和价值感。

 

给坚守一线的医护人员实在又及时的温暖,刻不容缓。

 

 

作者 | 刘娜;来源闲时花开微信号

 

责任编辑:向太阳
特别申明:

1、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

2、本站属于非营利性网站,如涉及版权和名誉问题,请及时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做相应处理;

3、欢迎各位网友光临阅览,文明上网,依法守规,IP可查。

昆仑专题

高端精神

国策建言

热点排行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建言点赞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图片新闻

    友情链接
  • 人民网
  • 央视网
  • 新华网
  • 求是
  • 中国军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中国科技网
  • 中国共产党历史和文献网
  • 红色文化网
  • 观察者网
  • 参考消息
  • 环球网
  • 毛泽东思想旗帜网
  • 红旗文稿
  • 红歌会
  • 红旗网
  • 乌有之乡
  • 橘子洲头
  • 四月网
  • 新法家
  • 中红网
  • 激流网
  • 宣讲家网
  • 中共党史网
  • 国史网
  • 全国党建网
  • 中国集体经济网
  • 中国延安精神研究会
  • 西北革命历史网
  • 烽火HOME
  • 俄罗斯卫星通讯社
  • 赵晓鲁律师事务所
  • 备案/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5015626号-1 昆仑策研究院 版权所有 举报邮箱:kunlunc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