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站内搜索:
网站首页 > 环球聚焦 > 新冠疫情 > 阅读信息
孙玉良:把“躺平”式防疫当改革,这不是殊为可笑吗?
点击:  作者:孙玉良    来源:昆仑策网【作者授权】  发布时间:2022-12-23 11:00:49

 

1.jpg

 

刚刚从一个最好的同学处得到噩耗,他的大舅撒手人寰了。我同学说,死于“基础病+感染病毒,医疗资源匮乏,无力回天。不感染,不会这么快,慢性病多年了”。对于他的说法,我深表认同。我家里也好不到哪去,母亲病重,岳母也感染了奥密克戎饮食不进,上吐下泻,我和妻子只好“分兵迎敌”,一人照顾一个老人。问题是,我们自己也“羊”了,咳嗽难受,现在是“小羊人”照顾“老羊人”,病人照顾病人。听我在医院的一个同学说,他们医院的医护人员也大多“羊”了,有的请假,有的带病上班,乱作一团麻。

 

孩子他大舅因为感染咳中带血,咨询了医生叫“血丝痰”,是症状之一。因为岳母病情比较严重,他不得不忍着病痛,将岳母往医院拉,结果到医院后,连个床位也没有,在走廊里又怕“二次感染”了,不得已又拉了回来,到村诊所打了一针应急。这是发生在我自己身上的事,没有一点水分,说明现在奥密克戎疫情已严重到什么程度。医疗挤兑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是医护人员感染,造成医护人员严重匮乏;二是药品、床位匮乏,病人得不到有效的治疗。

 

广东也没有好到哪去,并不是像传说中“解封”了就一片人间烟火气,广东某医院里,一个男子因为挂错号给医生下跪哀求给发烧的孩子看病的视频火遍全网,“火”在医生也“回跪”了,她哽咽地回复是“老人和孩子都在等”。

 

2.jpg

 

心酸不?任你铁石心肠,也会被泪水软化了心脏。但毫无办法。医生不是不给治,是他们分身乏术。我们的医院,本来就是“人满为患”的地方,现在感染者这么多,挤兑是难免的事。虽然舆论一直在呼吁无症状和轻症的居家治疗,但“专家”说的话并不是那么太靠谱,新闻里不断播出讣告,讣告里老年人多,但也不乏年轻人。吃瓜群众是最务实的,一看到有死亡的,还有年轻人,难免慌了手脚,唯一救命的地方就是医院。

 

这个时候,能到医院瞧病有个床位,那真的有点本事。我的一个同事,网络大V陆弃,通过微博为“老革命”郑树敏求救,就得到了北京市卫健委的响应,协调办理了住院手续。郑树敏92岁了,是抗美援朝老战士,原北京八一学校教师、曙光中学校长,新冠病毒感染后引发双肺感染,发烧3天仍不退烧,再不抢救就有生命危险了,不得已通过网络求救。他是网络大V,又有同是网络大V的朋友帮助转发,因此问题最终得到了解决。但那些不是网络大V的人呢?又该通过什么方式求救呢?

 

3.jpg

 

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有“神通”的自然可以过海,没“神通”的,就只有落在“海水”里挣扎了。这就是现状,凄凄惨惨戚戚。

 

中国目前这种惨状,最乐的是美西方国家和“躺平派”。外国的研究机构说,中国的本轮疫情,也会死100多万人,超过美国因感染新冠而死亡的人数。虽然有些耸人听闻,但看着新闻里每天都有的讣告,不得不担心这种情况或许会成为现实。

 

“解封”了,哪里有什么“人间烟火气”,不管是城里还是乡村,街头皆冷冷清清,人们都缩在家里瑟瑟发抖,发烧的发烧,不发烧的在发烧的路上,病态的国家和病态的人民能刺激经济?这种设想乐观得有点早。

 

“躺平派”的可恶之处在于,它巧妙地利用了人的劣根性,专门跟党和政府对着干。每个人都会站在自己个体的角度看问题,既想要“自由”,想怎么着怎么着;又想要健康,盼望着出去瞎逛也不会有事。但世界上哪有这么便宜的事,当不幸的命运降临到“封控不如死”的头上时,他才会知道生命的珍贵,但为时已晚。

 

4.jpg

 

同样可恶的还有官僚主义。国家实行“动态清零”政策时,这些人利用权势搞“一封了之”,好像只有“层层加码”过度防疫才能显出他们的权威。本来按科学的逻辑来说,封个十天半个月的,就能够隔绝疫情的传播,结果一封一个月、两个月甚至三个多月,弄得民不聊生,次生灾害超过了新冠灾害,疫情仍在;而当国家出台防控“新20条”“新10条”时,同样是这些人,又搞起了“层层减码”,好像不减到“躺平”了,就没有“改革”的勇气。把“躺平”式防疫当作第一个吃螃蟹,这不是殊为可笑吗?这还需要什么胆量吗?美西方世界已经“躺平”了三年了,这样的“改革”还需要鼓足勇气吗?

 

曾子说:吾日三省吾身。面对这场疫情灾难,每一个中国人,都应该有一种“三省吾身”的精神,好好反思一下,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了,我们哪里办错了?不要歌功颂德了,不要在灾难面前说那些“纵做鬼,也幸福”一样的狗屁话了。吃瓜群众要反思,为什么党和政府一直三令五申,要你们戴好口罩、保持社交距离,就是不听呢?而我们的防控指挥机构也要反思,造成这种医疗挤兑的真正原因是什么呢?不要说我们做得够好了,不要表功。有一颗寻找工作差距的心,才会少犯错误,才会令群众更满意。

 

(作者系昆仑策研究院特约研究员;来源:昆仑策网【作者授权】,转编自“良评”,修订发布)



【昆仑策研究院】作为综合性战略研究和咨询服务机构,遵循国家宪法和法律,秉持对国家、对社会、对客户负责,讲真话、讲实话的信条,追崇研究价值的客观性、公正性,旨在聚贤才、集民智、析实情、献明策,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欢迎您积极参与和投稿。
电子邮箱:gy121302@163.com
更多文章请看《昆仑策网》,网址:
http://www.kunlunce.cn
http://www.kunlunce.com
责任编辑:红星
特别申明:

1、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

2、本站属于非营利性网站,如涉及版权和名誉问题,请及时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做相应处理;

3、欢迎各位网友光临阅览,文明上网,依法守规,IP可查。

昆仑专题

高端精神

国策建言

热点排行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建言点赞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图片新闻

    友情链接
  • 人民网
  • 央视网
  • 新华网
  • 求是
  • 中国军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中国科技网
  • 中国共产党历史和文献网
  • 红色文化网
  • 观察者网
  • 参考消息
  • 环球网
  • 毛泽东思想旗帜网
  • 红旗文稿
  • 红歌会
  • 红旗网
  • 乌有之乡
  • 橘子洲头
  • 四月网
  • 新法家
  • 中红网
  • 激流网
  • 宣讲家网
  • 中共党史网
  • 国史网
  • 全国党建网
  • 中国集体经济网
  • 中国延安精神研究会
  • 西北革命历史网
  • 烽火HOME
  • 俄罗斯卫星通讯社
  • 赵晓鲁律师事务所
  • 备案/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5015626号-1 昆仑策研究院 版权所有 举报邮箱:kunlunc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