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年前,一个籍籍无名、公司负债累累的英国商人以“罗斯柴尔德家族掌门人”的身份成为中国商界、政界、教育界、慈善界各种活动的“座上宾”。直到不久前见过清华大学校长后, 其身份才被揭穿。那么,是什么让这个山寨继承人在中国如鱼得水?真正的罗斯柴尔德家族又在中国做些什么?
变形记
所谓罗斯柴尔德家族的第九代继承人
今年2月1日,清华大学校长邱勇在该校知名的工字厅西厅接见了一个名叫奥利弗·罗斯柴尔德的人。清华大学发布在校园网上的通稿显示, 他是“罗斯柴尔德家族的第九代继承人之一,罗斯柴尔德家族英国系的核心成员和主要管理人。他是国际金融投资家、企业战略家,同时也是国际慈善家,曾任联合国儿童基金会、英国红十字会等十多家公益基金会和慈善组织机构负责人。”
这也是奥利弗·罗斯柴尔德最后一次在中国的公开场合露面。北京《经济观察报》报道,或许是这次他见到的人物影响力太大,此后,质疑之声四起,直到英国罗斯柴尔德集团公开发表声明:“奥利弗·罗斯柴尔德并不是罗斯柴尔德家族的成员,也就是说他不是内森·梅耶·罗斯柴尔德的男性谱系后裔,他更不涉足我们集团的任何业务。”
纪录片中的罗斯柴尔德家族成员
至此,“山寨罗”蒙骗中国各界的劣迹,终于浮出水面。奥利弗在英国的公司不但规模小,且严重资不抵债,负债约8万英镑。不仅如此,奥利弗曾参股并任职的9家公司,5家被强制取消注册,2家自行注销,1家更被清算破产,仅剩1家正常运作,但同样是欠债累累。
英媒对奥利弗在网络晒出的担任英国高校“企业会员”、“大使”等履职信息进行求证。伦敦时装学院、埃塞克斯大学等校发言人纷纷回应: “他和我们学校没有任何关系。”
当英国媒体人到访奥利弗位于伦敦北部戈尔德斯格林地区的家时,开门的一位年轻人答道:“他没有在这,或许离开英国了吧。” 3月25日,奥利弗在被质疑身份后唯一一次公开回应,是接受英国《金融时报》的电话采访。
对于舆论上的风波,他表示“很吃惊”,坦言“从没自称过来自那家银行”,至于在华的诸多活动中“外界冠以的头衔”,他表示一无所知,但并不否认朋友们说错自己的身份。“我不知道他们用一种我不懂的语言和文化说了什么,我完全处于不 利地位。”当《金融时报》记者追问替他安排活动的“某些朋友”是谁时,奥利弗再一次避而不谈了。
此后,在中国红极一时的奥利弗突然销声匿迹。之前与奥利弗有过交集和往来的十几位政界、商界、教育界、媒体圈中人士都对他目前的行踪讳莫如深,也有人说他在英国或香港。总之, 这位曾经到处登堂入室的大红人突然从中国消失了。
两年赶场17次到底谁把他认错的?
目前可查到的奥利弗在中国媒体“首秀”,是2014年6 月12日在浙江大学。
浙大教授周生春回忆称,活动邀请的本是柏年基金会主席王柏年,奥利弗随王一起来。周问过奥利弗若干问题,“得出的结论是他并非英国内森·罗斯柴尔德家族的成员”。
浙江大学官方网站的介绍(曾用)
同年9月20日,奥利弗·罗斯柴尔德出席由中国国际技术转移中心、亚洲产业科技创新联盟主办的国际金融与产业科技创新合作座谈会。这次他的身份是“国际金融家”,来自“罗斯柴尔德国际金融家族”。而2014年10月《中国慈善家》专访文章《罗斯柴尔德:寻求商业慈善平衡之道》中,他被正式报道为罗斯柴尔德家族核心成员。
接受《中国慈善家》专访
文章称:“奥利弗现在是罗斯柴尔德家族英国系的核心成员和主要管理人,每周平均至少要会见30家企业或组织机构的负责人。”此次采访之后,笼罩在畅销书 《货币战争》中所谓金融世家罗斯柴尔德家族的光环之下,享受着“国际金融投资家”、“企业战略家”、“国际慈善家”的头衔,奥利弗的商业行程渐渐“扎堆儿”。
据不完全统计, 2014 年6月至今,奥利弗在中国的赶场活动至少有17场。
始于慈善和教育界难道是热心肠和读书人都太天真?
除了在赶场活动中与政府官员、高校领导、企业家、媒体有了泛泛之交外,奥利弗还与部分外籍人士、公关公司和本土商人形成了更为密切的小圈子,这些人在不同场合频繁出现,或邀约,或引荐,或直接合作组织各类活动。
综合《北京青年报》、参考消息网报道,慈善圈和教育圈是奥利弗在中国活动的最初踏板。在带领奥利弗亮相浙大后的两年里,王柏年与奥利弗在不同场合有多次交集。也有当事人回忆,是王柏年将奥利弗介绍给了媒体,形成了《罗斯柴尔德:寻求商业慈善平衡之道》这篇报道。
但王柏年在接受采访时表示自己与奥利弗大约两年前通过“朋友介绍” 而认识,一直是“普通朋友”关系,但自己“很喜欢他”。王始终表示自己与奥利弗并没有“任何生意上的往来”,也没有“利益关系”。
王柏年 图片来源:罗博人物
王还称奥利弗已经把他从微信好友中删除。不过,根据柏年基金会官网信息显示,该基金会“是由王柏年先生个人创立,致力于在中国资助贫困落后的教育,并向世界宣传推广中国的艺术与文化的社会公益机构”。在基金会的赞助方一栏,奥利弗·罗斯柴尔德的名字被放在了第一位。
另外,一个叫做中盟磐合家族办公室的机构,也和奥利弗关系密切。据该机构官网显示,该机构某位负责人曾与奥利弗同台分享家族财富传承的经验。同时,官网还宣称该机构已与罗斯柴尔德家族的私人银行建立起合作关系。
除了为各种论坛“站台”,奥利 弗经常成为企业宣传路演的活跃分子。今年1月底,一场企业路演上,奥利弗作为论坛嘉宾,向一群高净值人群慷慨发表了“当前经济形势”的演讲。
2015年6月初,奥利弗曾出现在于深圳福田举办的亚洲环保创新论坛上,一场以“罗斯柴尔德”命名的早餐会也成了该论坛宣传的一大噱头,被渲染成“深圳版巴菲特早餐会”。当地媒体的报道称,该论坛由“欧洲社会创新教父”迈克尔·诺顿发起,知名投资专家奥利弗积极响应并参与。
此次早餐会的竞拍起价是1万元人民币,根据规则,出价最高且全额付款的前5名才能获得早餐券。
伙同外籍人士一起忽悠?“我没骗中国人,他们自己搞错。”
对奥利弗在中国轨迹进行梳理后可以发现,在奥利弗的朋友圈里,有一群也同样以中国为圆心,并相互往来密切的外籍人士。奥利弗从2014年6月在中国出现后,很少提及自己所经营的企业。而从2015年9月开始,奥利弗的身份突然变成了环球趋势集团董事长。
从中国和海外企业注册系统,无法查到环球趋势集团的注册信息。而在上海市工商局和美国弗吉尼亚州州政府官网,却能查到一个叫做美国未来趋势国际集团的企业。
而企业的总裁是一位叫做华赞的美籍伊朗人。华赞在中国的活动时间比奥利弗 更长。百度词条里,华赞被称为知名社会活动家,拥有国际友好城市促进委员会会长等一系列头衔。然而在中文检索系统里,也查不到“国际友好城市促进委员会”这个组织。上海未来趋势集团一名女工作人员称,她听说过奥利弗这个人,去年曾帮助老板华赞与奥利弗联系业务。
左一为华赞
梳理网上信息可以看到,从去年开始,华赞和奥利弗开始在中国出席各种政商活动。例如,去年9月16日,据大众网报道,奥利弗和华赞在淄博市领导的陪同下考察调研,华赞被称为未来趋势集团总裁,而奥利弗·罗斯柴尔德被称为环球趋势集团董事长。华赞表示,他是2015年3月在迪拜的一个投资大会认识奥利弗的,之后他们成为“兄弟兼合伙人”。
华赞说,环球趋势集团是一个还没有成立的公司,已经构思半年。对于环球趋势集团与未来趋势集团的关联,华赞的解释是:“是我主动建议他和我联合成立公司,理所当然,他们愿意起一个与我的‘未来趋势’ 品牌接近的公司名字。”不过,华赞否认两家公司开展过共同业务。
华赞的表述有时会前后矛盾,比如多次出现在他微信朋友圈里的奥利弗,被他称为罗斯柴尔德家族主席。但在接受采访时,华赞却说:“奥利弗是君子,他不是(罗斯柴尔德)金融家族,也一直在多场合如此表示,从没蒙骗过中国人。”
行骗土壤:中国新富人群向往贵族品质BBC则刊文称,其实从金融实力讲,罗斯柴尔德家族一年不及100亿美元的银行业务规模,早就无法同年营业额动辄数千亿的跨国公司和银行相比。
就中国而言,罗家的经营规模和利润根本无法同中石化、中石油、国家电网、中国铁路、工行这些国有巨头相提并论,连民营的华为也比不了。
文章还称,中国比较西方更频繁地经历了改朝换代,政治动荡使财富同政权的结盟不易持久,因而财富的家族延续不如西方国家。中国还有“富不过三代”的说法,因此豪门望族、大家闺秀在中国相对稀缺。物以稀为贵,中国不知有多少居民小区被起了“豪门”或“望族”的名字。
估计是奥利弗·罗斯柴尔德看准了中国人这种心理,从中看到了商机,于是自称是罗斯柴尔德家族的第九代继承人之一,多次访问中国,受到方方面面的礼遇。
中国几十年的经济高速发展积累了巨额物质财富,产生了庞大数目的富裕阶层。物质上的满足导致精神追求,新富人群开始向往高雅脱俗的贵族品质,欧洲王室和上流社会的各种消息受关注和追捧。
罗斯柴尔德到底是谁 屡屡成为阴谋论的对象和行骗招牌
每次“罗斯柴尔德”这个名字重回舆论中心,几乎都是靠阴谋论和假借名字的骗子。这也是由于该家族很少通过媒体主动曝光。
综合北京《公益时报》、中新网报道,“富可敌国”曾经是这个金融家族的真实写照:一手创建了整个欧洲的金融和现代银行制度;家族分支遍布全球。19世纪的德国诗人海涅曾说:“金钱是我们这个时代的上帝,而罗斯柴尔德则是上帝的先知。”当代英国历史学家尼尔·弗格森(Niall Ferguson)认为他们曾经是19世纪全世界最富有的家族。
这个发轫于德国法兰克福的犹太家族,曾经在19世纪达到巅峰。历经两个世纪的风风雨雨和历史变迁,昔日首屈一指的荣光已经略显黯淡,但它依然是世界上最显赫的家族之一。然而由于罗斯柴尔德家族神秘低调的行事风范,他们在这两个世纪里屡屡成为阴谋论的对象和假“罗斯柴尔德”们行骗的招牌。
罗斯柴尔德家族在英国白金汉郡的一处宅邸
讽刺的是,中国大众正是通过这两个渠道了解到了罗斯柴尔德家族。畅销书作家宋鸿兵在他毁誉参半的《货币战争》系列丛书中,将罗斯柴尔德家族描绘成了整个世界的主宰,其中许多“殊荣”和“劣迹”均是杜撰。以至于罗斯柴尔德家族的第六代掌门人大卫·罗斯柴尔德在2010年访华的时候,曾主动向采访他的央视提出要求,拒绝邀请宋鸿兵为现场嘉宾。
其实中国人对这个“古老而又神秘”的家族有很多误读,比如“罗斯柴尔德家族控制着美联储”、“家产相当于2066个王健林”。
1、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
2、本站属于非营利性网站,如涉及版权和名誉问题,请及时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做相应处理;
3、欢迎各位网友光临阅览,文明上网,依法守规,IP可查。
作者 相关信息
内容 相关信息
• 昆仑专题 •
• 十九大报告深度谈 •
• 新征程 新任务 新前景 •
• 习近平治国理政 理论与实践 •
• 我为中国梦献一策 •
• 国资国企改革 •
• 雄安新区建设 •
• 党要管党 从严治党 •
图片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