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李克强记者会,2小时候“激烈交锋”干货版
3月16日(星期三)上午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闭幕后,李克强出席记者会并答问。二马三工(微信号:guankuitianxia)给您梳理了一下发布会干货版:
开场白:李克强:主持人说时间有限,那就单刀直入吧。
路透社记者:金融面临问题多,怎么办?李克强:你就把股市汇市等金融市场问题当“当头炮”可以理解;去年一系列降息、降准、定向降准等措施,这不是量化宽松;金融机构决不能脱实向虚。深港通力争今年开通。
新华社记者:中国经济会一路下滑,甚至会击穿6.5%这条线吗?李克强:你让我同意说中国经济完不成已经确定的主要经济目标,那是不可能的。通过推进改革,就可以顶住中国经济下行的压力。
NBC记者:应该采取什么措施来改善中美关系?李克强:中美经贸关系的发展从来都是双赢的,这一点美国的商人们心里最清楚。美国正在举行大选,很热闹,吸引眼球,但是不管花落谁家,最后谁当总统,中美关系向前发展的大势不会改变。
中新社记者:地方养老金发放出现困难,中央政府是坐视不管还是准备为他们买单
李克强:只要地方政府尽力了,中央政府是会给予补助的。老有所养绝不是一句空话。
彭博新闻社:在化解过剩产能过程中会不会出现下岗潮?李克强:我们必须做到产能要去,但大量职工的饭碗不能丢,而且争取让他们拿上新饭碗。
人民日报记者:简政放权后群众反映,现在很多事办起来还很难,在办理的过程当中有找不到门,怎么办?李克强:我们要用减政府权力的“痛”来换得企业、群众办事的“爽”。还有不少证照是没有必要的,今年也要砍掉一半。
西班牙埃菲社记者:美国重返亚太是否已给中国造成问题?李克强:我们完全可以维护地区的稳定,至于域外国家,像美国,可以说从来就没有离开过亚太。
国际在线记者:中国这么大,要解决的问题这么多,政府的工作又这么忙,文物保护这个问题有这么紧迫吗?李克强:现在经济领域有不少大家诟病的问题,像坑蒙拐骗、假冒伪劣、诚信缺失,这些也可以从文化方面去找原因、开药方。
凤凰卫视记者:香港的出路到底在哪里?李克强:以后再有人问你香港怎么了,你就这么说,香港会保持长期繁荣稳定。
财经杂志记者:“新经济”概念对缓解当前经济下行压力有什么作用?李克强:如果把亿万群众的创造力、积极性调动起来,可以形成投鞭断流的气势,再加上背水一战的意志,就可以顶住经济下行的压力,促进经济的转型。
今日俄罗斯国际通讯社记者:中国投资者并未大量进入俄罗斯,这是为什么?
李克强:中俄在经济方面也是有升温趋势的,去年我们从俄罗斯的石油进口又增加了800多万吨。
中国日报记者:医保全国联网有没有一个时间表?李克强:今年基本解决省内就医异地直接结算的基础上,争取用两年时间,使老年人跨省异地住院费用能够直接结算。
台湾中天电视台记者:台湾政党轮替,大陆会不会继续推出促进两岸经济合作新措施?李克强:对台湾投资企业已有的优惠政策不得改变,要给定心丸。我们为什么这么做?因为我们是同胞啊。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记者:信息公开一些地方和部门不够“给力”,你怎么看?李克强:人在做、天在看,现在是云计算的时代,权在用、云在看。行使权力不能打小算盘。
日本经济新闻记者:中方对今年的中日韩领导人会议有什么样的期待?李克强:我们还应该本着双方对历史问题的原则共识,而且做到言行一致。我可不愿意看到再走回头路。
中央电视台记者:职工月入8000块钱,到手不到5000块钱,您准备怎么具体地解决它?李克强:去年就工伤、失业、生育保险实际上已经下调了它的缴存比例。“五险一金”从总体上看还是有适当调整的空间,总的是让企业多减轻一点负担,让职工多拿一点现金。
李克强:中间有一位女士老举着“农民”两个字,让我这个当过农民的人确实感到于心不忍,我们是很重视农民的。
农民日报记者:中央出台新的玉米临储价格,价格差不多降了二成多,但是农民确实损失惨重。对这个事情怎么看?
李克强:还是要推动新型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要让农民更多的进城,有条件的能够在城里留下来,这样也可以增加农民的收入。
相关新闻:
一分钟看完总理记者会上17个回合的问答
原标题:一分钟看完总理记者会上17个回合的问答
16日上午,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会见中外记者并答记者问。他主要谈了金融和资本市场、中国经济发展、养老金、全国医保联网、五险一金、农产品价格、去产能、新经济、简称放权、香港发展、中国周边关系、中美关系、中俄关系、中日关系、两岸关系等十七个方面共22项问题。
这场记者会持续了两个多小时,总理与记者坦诚交流,透露了不少“干货”,掷地有声的话语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凤凰新闻客户端对其中的要点进行了梳理,与大家分享。
李克强:时间有限,这就开始吧。
路透社记者:金融面临问题多,怎么办?
李克强:问题不大,都能解决。
新华社记者:我是新华社记者。
李克强:哈哈哈,去年那么多头衔,今年咋没了?
新华社记者:经济形势还是不太好啊。。
李克强:有困难,使了很多招,会好起来的。
NBC记者:怎么改善中美关系?
李克强:中美关系不坏,坏也坏不到哪去。
中新社记者:养老金缺口很大啊。。
李克强:地方上真不够了,中央会给补的。
彭博社记者:去产能引发下岗怎么办?
李克强:饭碗不能丢,会让他们端上新的。
人民日报记者:我是人民日报、人民网、人民日报客户端记者。
李克强:哈哈哈。
人民日报记者:简政放权后办事还是很难啊。。
李克强:简得不够多,还得继续简。
埃菲社记者:中国周边挺紧张的,担心吗?
李克强:邻里纠纷难免,大家都要冷静。
中央国际广播电台记者:这么多事要干,干嘛急着保护文物。。
李克强:以前对文化不够重视,才会有这么多社会问题。
凤凰记者:香港形势不太好,以后咋办啊?
李克强:香港主要得靠自己,中央会支持特区政府。
财经杂志记者:已经有“双创”了,又提“新经济”。。
李克强:新经济覆盖面更广,大小企业都在搞。
今日俄罗斯记者:中俄的经贸关系不够紧密,为什么?
李克强:是大环境影响,责任不在我们双方。
中国日报记者:网友最关心医保啥时全国联网。。
李克强:今年省内联网,争取两年全国联上。
中天电视台记者:蔡英文要上台了,两岸还深化合作吗?
李克强:和“同胞”的合作不会变,还会深化。
央广记者:有些地方和部门的政务公开不行啊。。
李克强:人在做、天在看。权在用、云在看。
李克强:该吃饭了,民以食为天。╮(╯▽╰)╭
日本经济新闻记者:中日韩首脑要会晤了,中日关系怎么看?
李克强:中日关系有点改善,大家一起赚钱吧。
央视记者:五险一金太高了,月入8000到手不到5000。。
李克强:各地情况不一样,可以考虑给降一降。
农民日报记者:种地的补贴政策能否更合理一些。。
李克强:扶持力度不会减,但解决三农问题不能光靠这个。
1、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
2、本站属于非营利性网站,如涉及版权和名誉问题,请及时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做相应处理;
3、欢迎各位网友光临阅览,文明上网,依法守规,IP可查。
作者 相关信息
内容 相关信息
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事迹报告会举行,会议传达了习近平重要指示和李克强批示。汪洋副总理出席并讲话。塘约村党支书左文学获脱贫攻坚创新奖
2017-10-11李克强:国有资产是全体人民共同财富,不是任人宰割的“唐僧肉”
2017-03-22• 昆仑专题 •
• 十九大报告深度谈 •
• 新征程 新任务 新前景 •
• 习近平治国理政 理论与实践 •
• 我为中国梦献一策 •
• 国资国企改革 •
• 雄安新区建设 •
• 党要管党 从严治党 •
图片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