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站内搜索:
网站首页 > 时事聚焦 > 新闻热点 > 阅读信息
周碧华:大力发展网络文艺释放什么信号?
点击:  作者:周碧华    来源:昆仑策研究院  发布时间:2015-09-16 08:37:57

 

 1.jpg

 

  据媒体报道,中共中央政治局9月11日召开会议,在审议通过的《关于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的意见》中,特地提到要“大力发展网络文艺”,广大网民欢呼雀跃,“网络文艺的春天来到了”成为这两天微博微信中的热门话题。

 

  政治局的会议提到要“大力发展网络文艺”,足见这一议题已成为国家层面的话题,并随之会在文艺工作和文艺创作中得到体现,那么,为何中央要吹响繁荣网络文艺的号角呢?

 

  一是力促传统文艺创作传播方式转型。新中国成立以来,文艺作品的传播方式除了电影电视戏曲等形式之外,很大的一个途径是通过刊物发表和书籍出版的形式,并渐渐生成“以刊物级别论作品优劣”、“以大奖论精品”的腐朽形式,比方发表诗歌就要以发表在中国作协主办的《诗刊》为荣耀,发表中短篇小说就要以发表在《人民文学》《当代》《小说月报》等老牌刊物上为成功标志,有的地方政府、地方文联,为了鼓励作者,甚至出台了奖励措施,按国家级省级市级来奖励作者,这种价值标准必然会使文艺创作走向歧路,近年来屡见不鲜的评奖丑闻就是证明,以今年评出的“茅盾文学奖”为例,如果随机抽样调查,究竟有多少国民读过那些获奖作品呢?反之,现在有许多业余文学爱好者,不以发表在纸质刊物上为追求目标,而是在网络平台上自娱自乐,倒赢得了不少读者。以碧华先生为例,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我在国家级和省级刊物上发表了数百首诗歌,如果继续投稿,这20多年因为“脸熟”也会发表上千件的作品,但我放弃了走这条路线,从2006年起在自己的网络平台上发布作品。2008年5月12日汶川大地震后,13日晨我第一个在博客中发表了地震诗《悼四川死难师生》,随后三天里,我又发表了《谁在地狱点亮太阳》《搂紧我,爱人》《那只手,那支笔》,被网民们激情转载,其中《搂紧我,爱人》阅读量超20万,如果将我所有的博客平台和网民们转载数、报纸杂志转载后产生的阅读量加起来超百万人次,试问,国内有几个名诗人的诗歌在刊物上能产生如此大的阅读量呢?特别是当年6月1日,我应央视一套邀请亲自朗诵自己的诗歌《那只手,那支笔》为灾区儿童募捐,这难道不比获大奖更有价值?不可否认,许多严肃创作的作家们创作了大量优秀作品,但因为根深蒂固的旧思想的制约,只“认”有级别的纸质刊物,而使自己的心血并没有被广泛接受,因为许多刊物印刷量只有数千册,有的刊物印刷量上万册那也是财政买单然后发给各级作协会员,是典型的在圈子里传阅和陶醉。因此,优秀的文艺工作者只有与时俱进,转换传播方式,才能让自己的作品真正影响人、陶冶人,否则只是浪费了纸张,不利于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

 

  二是让已有的网络文艺得到过滤。当下一方面是传统的作家优秀的作品束之高阁,一方面是网络小说之类特别“繁荣”,这些被称为“写手”的人纯粹为了生存和利益,终日在键盘上敲打着文字,日造万字以上。有个统计是吓人的,网络写手每年排名前十的人,收入都在千万元以上,制造者主要是年轻人,阅读者主要是年轻人,巨大的利益诱惑,使不少网站开通了付费阅读功能,大肆招揽网络写手,国内竟发生过写手累死在键盘前的悲剧。恕我直言,大部分“畅销”的作品,除了玩一些小技巧之外,纯属胡编滥造,绝大多数“作品”语言关都未过,更谈不上布局谋篇,写手自身的人生阅历和文化修养决定了“作品”的品位。这不能责怪我们的年轻人,年轻人在网上读不到更优秀的作品,当然就给了以次充好的“作品”以趁虚而入的机会。现在,政治局提倡大力发展网络文艺,如果我们的优秀文艺工作者善于利用新媒体新平台发布自己的作品,则会使网络上鱼龙混杂的局面渐渐得到改变,目前,已有一些传统的纸质文艺刊物建立了自己的电子版,并通过微信公众号等形式加大传播,虽然传播技巧还有待提高,但毕竟在走这一步,这也是践行中央大力发展网络文艺精神的表现。

 

  三是实现中国梦必须让中国精神成为社会主义文艺的灵魂。现在,中国的手机上网用户接近7亿,通过手机,不仅可以欣赏音乐作品、视频作品、电影电视戏曲,还可以阅读大量的文字作品,阅读什么成为至关重要的问题,如果我们的国民经常阅读的是大量颓废的甚至是与社会主流价值观相违背的内容,则对社会根基起到摧毁性作用,实现中国梦又从何谈起?更重要的是,青少年都在网络上,如果失去了青少年这个庞大阅读群体,就失去了未来。因此,阵地建设特别重要,要让体现中国精神的作品成为文艺作品的灵魂,让这类振奋民族精神凝聚人心同时又能愉悦心灵的作品占领网络,同时推动优秀文艺作品走出去,走向世界,让打上鲜明“中国印”的作品为世界人民所喜爱。既然中国在许多网络产品开发方面走在了世界前列,技术上已不存在问题,那么,我们有理由相信,优秀的文艺作品搭乘高科技的快车与时代同步,则并非奢谈。

 

  (作者单位:常德日报传媒集团;来源:作者来稿,昆仑策研究院编发)

 


  【昆仑策研究院】作为综合性战略研究和咨询服务机构,遵循国家宪法和法律,秉持对国家、对社会、对客户负责,讲真话、讲实话的信条,追崇研究价值的客观性、公正性,旨在聚贤才、集民智、析实情、献明策,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欢迎您积极参与和投稿。

  电子邮箱:gy121302@163.com

  昆仑策网:http://www.kunlunce.cn

       http://www.kunlunce.com

责任编辑:昆仑侠
特别申明:

1、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

2、本站属于非营利性网站,如涉及版权和名誉问题,请及时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做相应处理;

3、欢迎各位网友光临阅览,文明上网,依法守规,IP可查。

昆仑专题

热点排行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建言点赞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图片新闻

    友情链接
  • 北京市赵晓鲁律师事务所
  • 186导航
  • 红旗文稿
  • 人大经济论坛
  • 光明网
  • 宣讲家网
  • 三沙新闻网
  • 西征网
  • 四月网
  • 法律知识大全
  • 法律法规文库
  • 最高人民法院
  • 最高人民检察院
  • 中央纪委监察部
  • 共产党新闻网
  • 新华网
  • 央视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国新闻网
  • 全国政协网
  • 全国社科办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军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人民日报
  • 求是理论网
  • 人民网
  • 备案/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5015626号-1 昆仑策咨询服务(北京)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举报邮箱:kunlunc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