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站内搜索:
网站首页 > 社会调查 > 专题调查 > 阅读信息
【求是调研】亦庄产业工人生存现状
点击:  作者:清航    来源:华大学求是学会  发布时间:2015-12-19 11:49:54

  

编者按近日,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协会对于北大后勤工友的调查引起了社会的一定关注,很多人可能第一次了解到即使在最高学府中也有令人震惊的种种不公正现象存在。但是,话一说回来,北大工人之所以受关注,其实在于北大在人们的心目中,是一片神圣的土地,不会有不公的存在。而在华夏大地千千万万被忽略的角落,这样的事情却从未停过。

        今天,我们刊登一篇求是学会会员通过实践搜集材料撰写的文章,读者可以对我国目前工人阶级的生存问题有更深的认识。

 

亦庄产业工人生存现状

 

  1前言

 

       众所周知,我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国家。作为国家的主人翁,工人阶级理所应当享有尊重与重视。然而在当今社会,这么一个庞大的群体,却饱受忽视乃至歧视。近日周秀云一案开审,更是将这一问题引到了舆论之上。这一矛盾这不禁让我们思考,是政治课上教错了,还是我们的社会在向另一个方向发展?

 

       改革开放后,随着包产到户的推行,农村生产力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同时也解放出了大量的剩余劳动力。这些剩余劳动力来到城市,成了新生代农民工,希望在城市谋得自己的一席之地。据统计,截至2014年5月12日,中国有农民工2.69亿人。有了这些“廉价劳动力”,中国凭借着这样的比较优势,在世界上取得了世界工厂的地位。应该说,中国经济的飞速增长、城镇化的快速进行,新生代农民工做出了很大的贡献。然而,这样一个群体是绝不可能用“廉价劳动力”这个简单而卑微的词语来概括的。他们的生存现状是什么?他们有什么想法和诉求?这些,对于当今中国的发展之路是至关重要的。

 

        基于这些思考,我们小组深入地研究了亦庄产业工人的生存现状。我们集中学习了马克思的《剩余价值理论》,于4月30日去往亦庄进行了为期一天的打工体验,于5月30日去亦庄进行了关于工人们文化生活、心理状态等方面的调研。最后,总结调研结果,形成翔实的调研报告,以期得到对中国当今工人现状的清晰认识。

 

2说明

 

       这一部分是为说明我们的调研对象在全国内是有代表性的,是一个普遍现象。

亦庄,位于北京市东南的通州区,全称为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又称亦庄开发区。国家在建设亦庄时,将其定位为京津城际发展走廊上的高新技术产业和先进制造业基地。同时,亦庄又是北京最大的产业工人聚集地,有工人大约20万人。这些工人大多都是外来务工人员,背井离乡来到这里,为了赚钱养活家人。

 

        可以说,亦庄可以算作中国制造业基地以及新生代农民工生活环境的一个缩影。

 

        我们调研小组于4月30日在亦庄进行了为期一天的打工,4个人分别在印刷厂和京东分拣处工作。我们的工作是否具有代表性呢?求是学会时常会组织去亦庄进行打工体验,因此我们能够得到之前的一些信息。另外,我们随机采访了街头上的一些工友、超市老板,也查看了一些相关的资料,各个来源所得的信息和我们所经历的大致相同。因此,可以说我们调研所得的情况是比较有代表性的。

 

  3工人现状

 

  被严重克扣的工资

 

        工作最重要的当然是工资。下图是从北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官方网站截取的图片:

 

        我们在亦庄找到的两份工作都是80元,工作时间为12小时。在中介我们了解到,夜班也是80元,与白班并无差别。另据当地人透露,最近甚至连一天(也是工作12小时)6、70元都有人做。

 

        12小时80元,每小时就是6.6元,远远低于国家规定的9.89元每小时。另外,实际上这12小时中的4小时,理论上应该是算作加班时间的,但并没有加班工资这一说法,夜班也并没有特殊津贴。工厂每天都在招人,因此在节假日工资也并没有提高。去年国庆节时,印刷厂的夜班工资是80元,富士康的工资是100元。

 

        关于五险一金,根据我们对工人的采访,对于厂里的正式员工,是签订了劳动合同并购买了五险的,但大多数并没有公积金。至于临时工,连劳动合同都没有,更没有五险一金了。

 

       因此我们可以看到,在亦庄,最低工资标准根本没有得到执行,这对工人的权益是极大的损伤。

 

在后文中,我们会分析这样低的工资对工人来说意味着什么。

 

    中介问题

 

      中介是亦庄的一个特色。

 

        在亦庄,工厂一般并不直接招人,而是通过中介招人。在用人的需求很大的时候,在路边能够看到大大小小的中介。稍微正规一点的有门面,招牌上还写着“人力资源市场”的字样。次一些的,往往就是一个人在路边竖起一块木板,上面写着招工信息。不过近段时间经济形势有所下滑,实体经济受到冲击,故而我们这次并没有看到这样的场景。

 

        对于临时工(只工作一天)和短工(工作一星期左右)而言,中介并不跟工人签订合同。工人要想找到工作,需要登记自己的身份证号,并且把自己的身份证暂时交给中介管理。等一天工作完毕,中介再发放工资并返还身份证。我们并不清楚如果出现了意外,会怎么解决。不过我们可以参考一些建筑工人维权的案例。在建筑工地发生了工伤的事件,需要工人自己提供证明劳动关系的材料,而这个过程往往是非常困难的,很多工人拖不起,就放弃法律途径而选择私了。

 

        而这次经历告诉我们,许多看似正规的中介,其实包含了许多违法的因素。

 

        这次打工,两名同学是在一家叫做“博达盛业”的中介找的工作。中介的门面很大,看似是很正规的中介,前台有两个工作人员负责接待工人。但一天完了之后,两名同学想要要回自己的身份证,对方却以没有找到为借口不发还。同学A一拍桌子,很愤怒地说:“不行!今天一定要拿到身份证!”而中介方面则说,身份证还在厂区那边(厂区在离亦庄车程一小时左右的固安县),要我们第二天来拿。我们相信了中介的话,但我们当晚就得赶回学校。幸运的是,第二天正好有求是学会的同学来亦庄实践,于是我们连夜联系上了他们,让他们帮忙拿身份证。但是第二天,中介再次让我们隔一天再来拿,这时我们才意识到,中介是在敷衍我们。其时,同学的父母在北京,去报了警,由于警方的介入,中介才发还了身份证。(事实上,中介根本就没有搞丢身份证。因为就在我们离开的第二天,该同学的父母就去要回了身份证。当时中介是直接拿出一大堆工人身份证让他们认领,而并非像其之前所说的,身份证在另一个地方,需要第二天来取。)

 

        中华人民共和国身份证法规定,非法扣押他人居民身份证的,由公安机关给予警告,并处二百元以下罚款,有违法所得的,没收违法所得。但在亦庄,临时工和短期工工人的身份证被扣押却是常事,想想真让人心惊!

 

         工作地点

 

        正如之前所言,亦庄的定位是京津城际发展走廊上的制造业基地。所以,亦庄及周边有很多制造业厂区。但这些厂区并不足以容纳那么多工人。因此很多时候,工人是被拉到距离亦庄约一小时车程的地方工作。譬如,我们这次4名同学,就分别在廊坊印刷厂和在固安县的京东分拣中心工作,离亦庄的距离都是大约一小时车程。工人在打工之前,知道自己要去做什么,但之后完全按中介安排。不过很多在当地长期打工的工人对各个厂区已经十分熟悉了。

 

工人来回厂区的接送都是由工厂提供,而不同的工厂的接送情况是不一样的。印刷厂用的是专门的大巴车接送,而京东分拣中心则用的是普通的面包车,一辆面包车装了13个人。

 

       两种管理模式

 

        在两处打工的同学们,分别经历了两种模式的底层管理。

 

       一种是像京东分拣那样的简单粗暴的镇压式的管理。在京东分拣,对临时工的歧视非常严重。临时工会被发放一件红色的马甲,代表临时工的身份,最没有身份的一种人。中介经理、京东正式员工对临时工态度一般都很差,动辄骂人。与此相对的是,这些临时工/短期工在车间是大多数,约为七成。工作中,身上手表和手机是不允许带的,进厂之前会被收走,而进出厂房会进行严格的“安检”。工人工作到点了,多干了时间也不提醒。另外,临时工带水和出入都要被限制,口渴难耐也没有办法。上厕所需要向正式工借用出入证。

 

        而另一种是像印刷厂那样的稍微温和,却也十分有效的管理——罚款。一上大巴车,工头就向我们强调工厂的各种纪律——玩手机罚款20元,偷懒罚款20元,吸烟罚款500元,吃饭限制在半个小时,如若违反听候工厂处置。事实上这样的罚款制度是被严格执行了的,工厂内有一块展板上贴着的告示就是罚款的公告。工人一天的工资就只有100左右,当然经不起这样的罚款,就只能乖乖遵守纪律。

 

但总而言之,两种管理方式都是把工人看作是“敌人”来对待,极其不信任,以非常严格的方式监督工人工作。不过按照市场的逻辑,老板要使用劳动力,就必须保证其充分的使用,不能有浪费。而像工厂里这样简单重复的劳动,工人也是很难有自觉性去完成的。

 

 流水线上的简单劳动

 

       工人在进入工厂之前,就知道自己的工资是多少,但并不知道自己要做什么工作。做什么工作,完全是在进厂之后由工头决定,并且在工作的过程中还可能被调去做其他工作。但有一点没有变,就是无论这些工作是什么,都是简单重复的、任何人都能做的工作。我们以印刷厂为例来形象地说明流水线上的工作情况。京东的情况与之类似,甚至对临时工有着更严苛的限制。

 

        印刷厂的工作环境非常恶劣。厂内非常闷热,并充斥着叉车尾气和油墨的味道。机器的声音震耳欲聋,就算是两个人挨得很近,说话也基本得靠吼。

 

1.jpg

 

        这是偷拍的流水线的照片。由于照片是偷拍的,所以拍得比较模糊。这条流水线是用来装订《三年高考,两年模拟》的课后试卷的。流水线上的工作,便是把摆放在流水线前面的一沓沓试卷码齐放在机器上,机器一份一份地把试卷吞走,人就不停的把新的一沓试卷放在机器上。这个工作看似简单,但实际上,把试卷码齐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而机器相对比较粗糙,所以稍微不齐,装订的时候就会出问题,轻则试卷不会被传送走而掉下来,重则机器卡住,需要把机器打开清理一下。每沓试卷大概有40份,机器每秒大概会吞走2.5份试卷,也就是说,每16秒就得码齐一沓试卷放到机器上。机器高速运转的时候,人根本就停不下来。稍微停顿一下,机器可能就会空掉,整个流水线就会停止运转。就连喝水也得很快。如此重复的工作,做了一小时便觉心情烦躁。而到后来,整个人真的就麻木了,完全就只知道做固定的动作,也根本不会思考。整个过程都一直是站着,最多也就在机器坏掉的时候蹲下休息一会。机器坏掉是工人最想看到的,因为那是唯一可以停下来的时候。流水线上一共有4个人,一个老师傅,3个临时工。老师傅会修机器,每次机器卡住的时候,他就来修。老师傅手上全是创可贴,不知是不是被机器割伤的。我问了问他的工资,他也没个数,估算了一下也就一天一百多。

 

        下面这张照片是三二的半成品:

 

1.jpg

 

        简单计算一下。机器每秒吞走2.5份试卷,一分钟就是150份,一小时就是9000份。假设白班机器有效运转时间为10小时,那么一个白班就能装订约9万份试卷,其生产力是非常强大的,但就个人而言,这样的工作根本就没有成就感。自己做的只是简单的、毫无创造性的工作。脱离了工厂,我什么都干不成。

 

        午饭和晚饭都由工厂提供,但质量很差。吃饭的时间被严格限制在半小时内,半小时后回到流水线上继续工作,一刻也不停。

 

 七点钟的时候,工头来验收。他让工人们签了字,代表今天一天确实为工厂干了活,可以领工资了。验收之后,大家就开始磨洋工了。大家都没有积极性工作了,反正工资都已经到手了。老师傅叫临时工们扫扫地,整理一下试卷,然后接下来就基本坐着休息了,然后倒数还有十五分钟、十分钟、五分钟、两分钟就可以逃离这个地狱一般的地方。当真是度日如年!

 

 永不停歇的工厂

 

        有一个很值得注意的现象,那便是在整个一天里,机器几乎不会停。早上,大巴车送我们到工厂,同时这辆车把上夜班的人接回去;晚上,大巴车来接我们,同时也带来了一批上夜班的工人。除了中间吃饭的一个小时,整个工厂都一直在运转。对于工厂而言,要想在最短时间内获得最大利益,这种做法是符合其逻辑的。

 

 亦庄的生活

 

        尽管亦庄位于北京,但其面貌让人很难相信在北京竟会有这样的地方——脏、乱。 晚上的时候,路边有很多摊贩,地上随处可见垃圾。它更像是二三线城市的城乡结合部。

 

1.jpg

 

        亦庄有两个大型的工人公寓——青年公寓和永康公寓。除此之外,大多数工人都住在租金约为200的月租房。在一些小巷子里,还有一些旅馆,一般刚到亦庄的工人会暂时在旅馆住。这些旅馆价格一般人均20,房间很小,大多数没有外窗,门是塑料门,从房间外可以很容易看到房间里面。厕所基本上都是公共厕所。

 

1.jpg

 

2.jpg

 

3.webp.jpg 

 

        亦庄的物价总的来说比较低,每餐消费在10元左右。路边有卖烧饼的摊,烧饼都是以斤为单位计算。

 

        一般来说,工厂里面会提供饭菜。但是,很多长期在亦庄打工的工人并不会在工厂吃饭,而会选择出去吃,因为工厂的饭菜质量的确不好。这张图片便是印刷厂提供的午饭:

 

4.webp.jpg

 

        我们可以看到,午饭为芹菜炒豆腐干和炒白菜,一点肉星都没有。晚餐的肉末烧茄子还稍微有一点肉。 工厂为临时工提供餐盘,这些餐盘要自己洗,水龙头处甚至没有洗洁精。而很多人是并没有洗干净的。我们去领餐盘的时候,还可以看得到餐盘上有油渍。当我们吃完饭洗完盘子后,又把盘子放回领餐盘的地方,让后来的人来领。我们可以看到,工厂在卫生条件方面,根本没有任何作为。而这,使得疾病的传播成为了可能。

 

  4分析

 

  算一笔账

 

        在搬出理论之前,我们先来算一笔账。

 

        正常情况下,一个长期工一个月能拿到的工资是三千元多一点,我们按3500算。假设夫妻俩都在亦庄打工。我们不考虑夫妻俩有晋升为中级管理层的可能——亦庄有20万产业工人,大多数人一生中不会有那样的机会。那么一个月的稳定收入大约是7000元。每人得拿出1000元赡养老人,200元付房租,加餐我们假设要1000元,平时享受花600元(这并不算高,如果把烟酒算上,以及平时偶尔出去吃一顿好的),其它地方可能花掉200元,那么一个月能结余3000元,一年就是3万6。对于对钱没什么概念的我们来说,这看起来是一笔不小的数字。但是, 把一个孩子培养成重点大学的学生,正常情况下(不考虑孩子特别努力,特别懂事什么的,我们考虑城里面正常的情况),网上计算得,花费得上百万。而一不小心生一场病,也可能花费大量积蓄。事实上,长期在流水线上工作,身体是很有可能出状况的。另外,每个人都需要一个安乐窝,就是房子,但房价居高不下,此事就免了。

 

        因此,亦庄的工资,大概也只能够维持人的基本生存。

 

        我想起了厄普顿·辛克莱的《屠场》。主人公怀着美国梦——即每个人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过上好的生活——从家乡来到美国打工。每一次他看似攒到了很多积蓄,看似有着满满的希望,但总会有一场突如其来的厄运将主人公一家击倒。我们看到工人的工资或许还算过得去,但到了现实中或许是另一回事。

 

        最近在网上流行一篇知乎上的文章——《中国真的有很多穷人吗?》。文章讲了一个中产阶级家庭,收入颇丰,但家里两名老人经历了突如其来的病痛之后,家里的日子也过得紧巴。在病痛面前,人们不堪一击。在文章的最后,作者提到,我们都在世间修行。

 

 然而,修行并不是我们的目的。许多人在这苦难的世间挣扎,但我们不能把这种挣扎看做理所当然,看做修行,看做无需改变的现状。这样,我们就失去了修行的意义。我认为,我们应该追求的是让更多的人不再进行这样无止境的修行。

 

  简单劳动力背后的鲜活的人

 

        共产党宣言指出,由于推广机器和分工,无产者的劳动已经失去了独立的性质,因为对工人也失去了任何吸引力。工人变成了机器的单纯的附属品,要求他做的只是极其简单、极其单调和极容易学会的操作。因此,花在工人身上的费用,几乎只限于维持工人生活和延续工人后代所必需的生活资料。

 

        这段话真是对亦庄产业工人的状况准确的描述!

 

        然而,光是这样的描述,自然是不足以概括工人们的生活的。工人们作为“人”,也是不能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的简单劳动力”所能总结的。

 

        说起农民工,可能大多数人的反应是四十多岁的建筑工人。但事实上,亦庄的产业工人与我们年龄比较相仿,小一些可能也就十六岁左右。工友们都是很友善、很好交流的。从亦庄繁华的夜生活来看,工友们也是非常热爱生活的。但是,局限于他们所在的阶层,他们所能接触到的圈子,他们的娱乐多为撸串、泡网吧等能够放松、发泄、消遣的方式。这并不是在批评他们的生活方式不好,而是说这样的生活方式,在这样的大环境下是一种必然。

 

        流水线工作极其简单而枯燥。就单从体力消耗上来说,流水线上工作比不上工地搬砖。但从对身体的摧残程度上来说,工地工作并不比流水线严重。在流水线上,工人只能重复做一个动作。久而久之,无论在身体上还是在心理上,都会产生麻木。这并不是主观臆断,这是我们亲身经历所体验到的。尽管流水线生产力很高,但工人们也不会有什么成就感。马克思对流水线生产有一个形象的比喻叫做“机器使用人”,即机器的人格化和人的物化。本来是人使用机器,但在上班的时候,只要机器不停止运转,人就停不下来。这样看来,反倒更像是机器在使用人了。人还是在使用机器,但并不是机器在使用人,而是机器背后的生产资料所有者,在使用人罢了。

 

       因为自己工作性质的原因,也因为自己社会地位的原因,农民工也很难对自己的身份产生认同感。在一个工友的QQ空间里,全是转载的关于创业的文章,关于马云的讲话之类的东西,其中不乏这样的措辞:“打工是最差的投资,要自己做自己的老板。”

 

        在很多农民工的眼中,老板就是在各个方面都高自己一等的。身为劳动者的自己,反倒低人一等了。本来,工厂主的利润都是工人创造了,但在生产资料归工厂主所有时,反倒就像工人必须依附于老板了。

 

        在这里说了这么多,并不是想要否定流水线。流水线的确带来了巨大的生产力的提高。但若这种提高反而带来了某个群体生活质量的下降,那么我们应该追问背后的逻辑。流水线有存在的合理性,但工人的工作日可不可以减少?能不能隔两个小时就换一条流水线,而不是在一条流水线上连续做十几个小时?能不能改变一下工作环境,至少在流水线上给条板凳?当然,若是资本家这样考虑,便不符合其利润最大化的逻辑了。并不是在指责某个资本家道德问题,只不过在其位谋其政罢了。

 

        现在很多经济学家都喜欢拿“供求关系”、“看不见的手”这样的经济规律来说事。但主流经济学供需理论只是一个实证性的理论,不能把它当做价值。另外,供求关系不仅是由供给和需求决定,还由买卖双方的力量强弱决定。工人处于弱势的一方,在进行博弈时很多时候只能是工资的被动接受者了。

 

 况且,若是一种制度,虽然遵从某种规律,但是连劳动者群体的基本权利都得不到保证,我们是否应该对这个制度本身进行质疑呢?

 

        阶级再生产

 

         在上一节,我们大致分析了资本再生产的过程。但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不仅仅是资本再生产的过程,同时也是阶级再生产的过程。

 

 我们之前分析过,工人的工资也就只能维持自己的生活,这还是工人每天工作12小时作为代价的。在这样的条件下,工人是否能给子女的培养提供一个充裕的经济条件?以及,工人在工作之余,是否还有精力和耐心来照看自己的子女?

 

        现在,我们逐渐发现,优秀的孩子家里面条件通常(我指的是通常,不代表个例)家庭条件都比较优越,并且各方面也都能全面发展。而这,很多时候是上培训班拿钱砸出来的,是鱼肝油喂出来的,是母亲陪出来的。穷人家的孩子走向成功可以当做是一个励志故事,但不能代表普遍现象。因为穷人和富人家的孩子,从来都不在一条起跑线上。穷人家的孩子要想赶超上来,就必须先跨过阶层之间的一道鸿沟。

 

        因此,对于工人来说,若是社会结构仍然保持这样稳定的状态,那么他们的子女大多数以后仍然只能做产业工人,仍然只能把一生交付给流水线。这就是马克思所说的,阶级再生产的概念。

 

 如今,无论是流动儿童还是留守儿童,都存在着很多严重的问题。而很多时候,他们被看做是“麻烦的制造者”。但是,抛开这样的感情因素,从阶级再生产的视角去看,会不会更引人深思呢?

 

 法律的意义

 

        通过亦庄的调研,我们可以看到,无论是工厂还是中介,都存在许多违法的因素。其实在中国,针对劳工的法律其实是相对比较完善的。若是能够完全地被遵守,工人的生存状况可以改善不少。但是为什么法律并没有得到很好的遵守呢?

 

        很多人会以“执法不严”作为理由,这当然是其中一个原因。但是为什么会执法不严?按照传统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法是统治阶级意志的表现。换句话讲,法律的实际情况,反映了社会中阶级力量的对比。英国的“10小时工作日法案”是英国工人经过了流血事件才得到的。而在亦庄,甚至是在中国,工人阶级的力量是比不过资产阶级的。而对于政府来说,若是想追求绩效,多半会倾向保护资本,而不是保护劳工,因此也就没有了“执法必严”的动机。

 

 这一切都是那么的符合逻辑,但结果却并不让人安心。

 

全球视域下的资本主义

 

        现在我们经常会提全球化。而全球化的过程,在大多数时候,指的是资本的全球化。

 

        20世纪初美国工人的境遇,甚至比亦庄的工人还要凄惨很多。但如今的美国,工人阶级的生存状况却得到了很大的改善。这一百年间发生了什么样的转变?我认为全球化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

 

        一方面,美国工人阶级生存状况得到很大改善,但另一方面,美国本土很少有低端的制造业。随着资本全球化的进程,低端的制造业都转移到其他国家——譬如中国、东南亚国家、非洲国家去了。从而,环境问题、阶级矛盾问题也转移了。

 

        因此,当我们在谈论“世界工厂”、“廉价劳动力”、“人口红利”的时候,是否真正意识到了其背后的含义?是否注意到了工人阶级做出的牺牲?

 

        现在,据说中国的工人也不那么廉价了,制造业会转移到更加落后的国家去。但地球毕竟是有限的,矛盾不可能无限制地转移下去。

 

        从全球范围内考察资本主义,我们会发现,矛盾并没有真正消失。

 

 6结语

 

        这次调研,我们发现了都市角落中不为人知的一面,也让人心情沉重。这样的事情,不仅发生在亦庄,也发生在深圳、东莞,发生在中国的每一个角落。

 

        这次调研,我们发现了问题。但发现问题当然是不够的,我们还要力图去解决问题。

 

        我们一直在追求社会公平,但什么是公平?我们所讲的“机会公平”,就是每个人能够得到自由的发展。每个人,付出相同或者相差不太大的努力就能获得更好的生活。而很明显,我们离这样的公平还很远。

 

        我们要如何达到这样的公平?激进的革命当然是一种方法,但它真的能彻底解决问题吗?毛主席发动文化大革命,想要解决党内官僚主义问题和路线问题,但这些问题,无论在文革过程中还是在文革之后,都没有得到解决。历史是有惯性的,许多意识形态上的、观念上的改变,真的需要一代一代人的努力。

 

         但我们仍然相信,在或许遥远的未来,会有这样一个社会,不再有压迫,不再有人为的苦难。我们,也愿意朝着这个方向去努力。

 

 附录 同学们的打工感受

 

 同学A:

 

 不得不说,生来第一次打工,便觉得非常痛苦。

 

为了找到临时工作,我们5:30就起床收拾,赶往中介所找活。在那个点,可以看到睡眼惺忪的人吃着早饭,等在中介所外。登记,点名,上面包车,一个小小的面包车里载满13个人,熟练的工人飞快的上车占好了座位,我们则只能坐地毯上,,车出发了,伴随着车里燥热的空气和工友们一阵阵的笑声,打工的一天开始了。

 

 到了工厂,我们被派去分捡包裹,就是平常网购时我们拿到的那种。在我的想象中,打工应该是很简单的重复劳作,然而,事实确实是简单的重复劳作,但是一天12个小时下来,眼睛得分辨包裹上序号,手得把包裹投入相应轨道,快速的流水线让你目不暇接,根本谈不上让你思考包裹归属地的时间,一切就像设定好的程序一样运行,工头还时不时来查岗,威胁临时工们不准坐着休息,工人去喝水,还要遭受小领导的欺侮。工人们是很好交流的,他们跟我们年龄差不多,17-29岁的都有,最可恨的不过那些工厂小头头,自己不干活,在一台电脑前装排场,还想方设法把工人的工资拿走,比如说工人的午饭是10元一顿,而成本最多3元,一片肉,零零碎碎的鸡蛋和几片洋葱,而虚伪的工头还要到处问工人好吃吗好吃吗,这种菜,是人都不会觉得好吃,拿人家钱还要装大气,简直是卑鄙至极。

 

        最后一天打工终于结束了,出了点小意外,我和另外一名同学的身份证被扣在了中介那里,中介说第二天还,但是第二天还没还,我们才意识到需要通过法律手段来追回。身份证被扣,意味着你们必须接受中介的指挥,在偏远而荒无人烟的工厂,你无法反抗任何压迫,这便是我体会到的。

 

  同学B:

 

  简而言之,一个字,累;两个字,很累;三个字,非常累。不仅身体累,心也很累。

 

  身体累,因为站了接近十二个小时,弯腰两百次以上,搬运了一万多份测试卷。厂房里没有开电扇,就更别提空调了,幸亏敞开的大门通风还不错,但是里边的空气还是很糟糕,弥漫着刺鼻的印刷味和机油味。中午和晚上吃的是不卫生的饭菜,还用的是专为临时工准备的未洗净的餐盘,有一种被喂猪的感觉。

 

  心累,是因为太枯燥无聊。重复着单一的动作,还要和机器保持一致的频率。老天爷,我可是有血有肉的人好不好,又不是机器,你就算不给它喂卷子它还可以在那儿不知疲惫地转个一天,可是我就的确成了“人肉机器”,不停地弯腰,伸手,收卷,摞齐,搬运,直腰……我觉得是机器操控我,或者说我就真的是机器。

 

  怪不得马原课老师说大工厂时代精神疾病患者远远超出以往任何一个时期,长期这样下去,不得精神疾病真是老天眷顾我了!农民种地也累,可是他们接触的是活生生的大自然啊,而且还可以忙里偷闲唱支歌,吹吹牛,聊聊家常什么的。可是现在,我们面对的是冷冰冰的人造机器!或许有一天,机器能开口说话就好了,这样我们还可以跟它聊聊天。

 

        如果说我以后当老板,我一定要把我手下的员工生活搞得好好的,不然都得精神疾病了,还怎么开工哩!不过成本问题也值得考虑,恩。

 

       后记

 

本文为作者上学期毛概课的期末论文,后来在课堂上展示,受到了同学们的广泛关注。在展示末,作者说了一段话。

 

  应作者要求,将这段话展示如下:

 

  “ 在象牙塔里呆久了,是该出去看看。我们会发现,贫困并不仅仅存在于偏远山区,也存在于我们所居住的城市的角落。

 

  “平日里,我们会谈公平,谈民主,谈自由。但看到了现实,我却总有一种感觉,那就是公平、民主、自由在现实中是那么软弱无力。我也不禁思考,我们所说的公平,真的是为大多数人的公平,还是只是站在自己的立场所做的说辞罢了?

 

        “ 我曾经把我的故事说给别人听,有说“幸好我不是工人”的,有觉得很惊讶但只是作为一种猎奇的,但真正关注这样一个群体的人很少。更别说做出行动改变现状了。我亦不知今日之所言,究竟能产生多少回响。我能做的,也就只是给大家打开这个窗口。

“ 以及,在求索的道路上龃龉前行。”

责任编辑:昆仑侠
特别申明:

1、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

2、本站属于非营利性网站,如涉及版权和名誉问题,请及时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做相应处理;

3、欢迎各位网友光临阅览,文明上网,依法守规,IP可查。

作者 相关信息

  • 【求是调研】亦庄产业工人生存现状

    2015-12-19
  • 昆仑专题

    热点排行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建言点赞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图片新闻

    友情链接
  • 北京市赵晓鲁律师事务所
  • 186导航
  • 红旗文稿
  • 人大经济论坛
  • 光明网
  • 宣讲家网
  • 三沙新闻网
  • 西征网
  • 四月网
  • 法律知识大全
  • 法律法规文库
  • 最高人民法院
  • 最高人民检察院
  • 中央纪委监察部
  • 共产党新闻网
  • 新华网
  • 央视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国新闻网
  • 全国政协网
  • 全国社科办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军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人民日报
  • 求是理论网
  • 人民网
  • 备案/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5015626号-1 昆仑策咨询服务(北京)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举报邮箱:kunlunc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