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站内搜索:
网站首页 > 学术探索 > 人文历史 > 阅读信息
这样的县长哪里找?
点击:  作者:新青年2020    来源:“新青年8341”  发布时间:2022-10-04 16:48:21

 

上个月,《我的县长父亲》一文引发了负面舆情,网友们看到这个标题就想吐,误认为作者是在炫耀自己当县长的父亲,一边倒地批评作者。

 

认真看完这篇文章,我既理解广大网友的批评,更觉得作者父亲的伟大。

 

按照现在人们对县长的理解,他的儿女应该算是官二代了,官二代的“人设”是坍塌的,“我爸是李刚”、“我叔叔是金国友”、“你对严书记女儿就这么说话?”,这就是官二代们的口头禅。

 

以次类推,这个官二代应该也好不到哪里去。显然,网友们犯了经验主义的错误,但是这不怪网友。

 

在于现在一些官员形象不好了,加上网友们对毛时代的干部缺乏基本的认知,用现在的干部来套当年的干部,必然会出现误会。

 

1.jpg

那么,作者的父亲是怎么当县长的呢?

“无情”:母亲生病了,父亲却忙着和百姓秋收秋种,扔下一句话:“我不是大夫,回去也帮不上什么忙”。

“抠门”:作为儿女,从没体会到县长子女的“风光”。“大姐上中学时,从城里南街到辛店上学,每个星期都要步行走七八十里路,姐姐要求父亲给她买辆自行车,父亲不给买,说‘你看看,你同学们都有自行车吗?等你同学们都有自行车的时候,我就给你买一辆,你不能搞特殊’。父亲就是这么‘抠门’。”

“一根筋”: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几位亲属本可以通过父亲打招呼得到更好的工作安排,但都被父亲拒绝了。组织上为了照顾父亲的身体,提出安排一名子女在身边工作,父亲却说“组织上调动他的工作,子女掺和啥”,“父亲就是这样的‘一根筋’。”

“穷大方”:困难时期,我家穷得揭不开锅,大伯要饭,父亲腿肿得一按一个坑,却因为对烈士任荣贵的一个承诺,1960年和1961年两年汇出35元给任荣贵的表舅。父亲的‘大方’造成我们家‘富裕’的假象,1963年县委一名干部,到我们家求父亲要救济。可当他看到我们家里的摆设,一个木头箱子、一张床、一张桌子和几个凳子,再看看饭桌吃的是麸皮窝头时,再也不好意思张口,转身离开了。

于志明去世时,才59岁。他的日志中出现频率最多的字眼就是种树、打井、抗旱、改碱等,他一门心思地想着如何改变沙碱地,让百姓吃上饭,他的一生没给子女留下任何物质财富。

于志明认为:做一名真正的共产党员不是那么简单容易的,首先要树立起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一观点,在这个根本问题上解决不好,就很难说真正加入了党组织。如果半心半意为人民服务,那也只是加了引号的党员。

现在看来,于志明似乎有些“迂腐”,但是他这样的干部却是毛时代的领导干部的一个缩影,那个时候的干部大多就是参加劳动、不搞特殊化、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

县长,是人民政府的县长,应该和群众打成一片,全心全意依靠群众、服务群众。

要当好人民政府的县长,首先就是要把自己当做群众,而不是当成一个什么官。如果,只强调分工不同,而刻意地强化县长的执政功能,那么一定是会脱离群众的。

现在有些人讲什么,县长就是要干好本职工作,开好会、指挥好大家干就行,自己冲到一线,这个叫做“越位”。

这个观点是片面的,只把县长当做一个“指挥长”是狭隘的,是要犯官僚主义错误的。

毛主席经常讲:干部不参加劳动,就可能变成国民党。

领导干部就是要干工人的事,干农民的活,混迹于市井之中,才能了解老百姓的生活。

现在对领导干部都有一套固化的标准:那就是“局里局气”、“厅里厅气”,要穿黑夹克,背着个手,说话要霸气,说一不二,开会要阔气,出去调研最好后面跟一堆人。

这样怎么行呢?!

判断一个领导干部是否脱离群众,最简单的标准是:这个领导的直系亲属还有几个在摆地摊?几个在当工人?要好的朋友几个还在种地?几个被房贷压得喘不过气来,几个没有钱出去旅游?几个没进过五星级酒店?几个还喝的是几十块钱一瓶的白酒?抽的是几块钱的烟?

因为,自己的亲人在摆地摊,他就最懂得小商小贩的不容易,他也就会想办法整体地解决这个问题;自己的儿子当工人,他才会体会工人的辛酸苦辣、所思所想,才会想办法整体地提高工人的待遇;自己的朋友在种地,自己的女儿被住房、医疗、教育压得喘不过气来,他才想着要改变。

陈永贵同志就讲过这么一句话:领导干部富起来容易,让群众富起来难。

如果一个领导干部的亲朋好友是“非富即贵”,儿子在金融机构赚大钱,女儿嫁给了富豪,兄弟是大老板,外甥接了他的班,在深化改革的今天,这样的领导干部即使不贪不坏,又能为人民做什么事呢?

长期混迹于这样的圈子,出入豪华会所,觥筹交错,喝的是茅台,抽的是华子,他的日子过得好得很啊,哪里还管老百姓的酸甜苦辣。老百姓嘛,只要有口饭吃,那就行了。老百姓过得不好,那基本归因是老百姓没能力、没本事。然后再摆一摆自己的功劳簿——“我当年也是读书考大学奋斗出来的”,以此来为自己的阔绰生活、优厚特权来正名。

在9亿人月收入低于2000元的当下,如果领导干部的亲朋好友是非富即贵的话,这样基本可以判定,这样的干部是脱离群众的,他去扶贫的话,也是为了完成任务,他的执政方针必然也是会出偏颇的,因为这是阶级立场问题。

因为,他已经不属于“劳动群众”这个圈子了。

这就是为什么,我欣赏《我的县长父亲》的原因:于志明同志不为子女搞特殊、调工作,留巨额财产,这是在维护自己和群众的血脉联系啊!

今天,我们再来看毛时代的县长父亲,不禁令人感慨万千,短短四十年,沧海巨变······

致敬,我的县长父亲!

责任编辑:红星
特别申明:

1、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

2、本站属于非营利性网站,如涉及版权和名誉问题,请及时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做相应处理;

3、欢迎各位网友光临阅览,文明上网,依法守规,IP可查。

昆仑专题

高端精神

热点排行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建言点赞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图片新闻

    友情链接
  • 北京市赵晓鲁律师事务所
  • 186导航
  • 红旗文稿
  • 人大经济论坛
  • 光明网
  • 宣讲家网
  • 三沙新闻网
  • 西征网
  • 四月网
  • 法律知识大全
  • 法律法规文库
  • 最高人民法院
  • 最高人民检察院
  • 中央纪委监察部
  • 共产党新闻网
  • 新华网
  • 央视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国新闻网
  • 全国政协网
  • 全国社科办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军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人民日报
  • 求是理论网
  • 人民网
  • 备案/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5015626号-1 昆仑策研究院 版权所有 举报邮箱:kunlunce@yeah.net
    携趣HTTP代理服务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