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站内搜索:
网站首页 > 学术探索 > 人文历史 > 阅读信息
于轩 | 三件红色文物的故事
点击:  作者:于轩    来源:《中国纪检监察报》  发布时间:2019-07-29 21:15:02

 

于都,这片充满红色记忆的红土地,见证了当年毛主席、党中央和中央红军在苏区浴血奋战的峥嵘岁月。

 

1.webp (1).jpg


一件厚重的羊皮袄


在中央红军长征出发纪念馆的馆藏文物中,有一件厚重而破旧的羊皮袄,军绿色的棉布内是厚厚的羊毛,胸前一排整齐的扣子……羊皮袄的主人是于都籍老红军曾广华,正是这件不寻常的羊皮袄,陪着他爬雪山、过草地,经历了枪林弹雨。

 

1.webp (2).jpg

图片:肖星

 

曾广华是于都县银坑镇琵琶村人。1932年,28岁的他在于都县“扩红”征兵中踊跃报名,成为了一名光荣的红军战士。他先是被分到游击队担任班长,后来分到红一方面军23师担任通讯员。在一次战斗中,由于表现出色,上级奖励他一件羊皮袄。他将这件羊皮袄当作自己的功勋,十分珍惜。

 

 1934年10月,中央红军主力部队从于都出发,踏上了漫漫长征路,曾广华也跟随中央红军离开了家乡。此时,曾广华是炊事班的一名战士,负责部队的饮食。1935年6月,部队到达四川省境内的夹金山下,曾广华在附近的乡镇采买粮食,当地的一位老人得知他们要翻越夹金山,便叮嘱:“夹金山是座雪山,越往上越寒冷刺骨。翻山一定要多带衣服,在山上绝不能说不吉利的话,再累再冷也不能停下来……”

 

 “过雪山时,这件羊皮袄救了我父亲的命。”曾广华老人的儿子曾昭梁回忆着父亲告诉他的往事,夹金山山路崎岖狭窄,常年积雪,最浅地方的雪也能没过膝盖,刺骨的寒风吹得人浑身发抖,山上不时会有碗大的冰块夹杂着泥土滚落。一路上,不断有战友陷入积雪中,同伴伸手施救也跟着陷进去;有的战友想稍作休息,一坐下去就再也无法起来……再悲痛再疲惫,也不悲观不停步,曾广华靠身上的羊皮袄,最终翻越了雪山。

 

 

长征结束后,曾广华留在延安,参加过南泥湾开荒,之后参加了辽沈、平津战役。1950年,从军18年的曾广华主动要求复员回家种田。1992年10月,老红军曾广华走完了他平凡而又辉煌的一生。羊皮袄、复员军人登记表、复员军人证明书、革命伤残军人证,是他留给后人最宝贵的财富。


一只珍贵的小摇篮


在中央红军长征出发纪念馆里,收藏着一只小藤篮。长31.7厘米,宽9.5厘米,高18厘米,系藤编织而成,呈长条形,有底无盖。篮子提手底部已脱离篮筐,篮子多处断裂、虫蛀,篮底霉烂严重,已形成两个大窟窿。

 

1.webp (3).jpg

图片:肖星

 

这是中央红军长征出发前,红军后方医院医务人员用来育婴的摇篮,是革命的摇篮,原本有五只。它的背后,有着一段感人的往事。

 

那是1934年的夏天,国民党军队眼看就要推进到中央根据地的腹地,形势严峻、战斗激烈,前线红军的伤病员大批地向设在于都县新陂乡车脑村的红军后方医院转来。

 

一天傍晚,护士二组组长宁蓝安顿好几个新进的伤病员后,又毅然接下了院长安排的特别任务——照顾婴儿,“这些都是英雄的孩子,要好好照顾他们”。看着五个睡梦中的婴儿,宁蓝和同组的姐妹觉得身上的担子更重了。

 

护士二组共五个人,原本就承担了四五十个伤病员的护理工作,每天都要量体温、打针、上药、抢救、外出找药配药……现在,又多了几个婴儿,更是忙得不可开交。

 

夜深了,医院渐渐安静下来。宁蓝做好最后一遍医护检查后,又像往常一样摸着黑,往刘阿婆家走去。只是这次,背上多了个孩子。村里的刘阿婆孤苦伶仃,几年前儿媳妇因难产离开了人世,前些日子又把儿子送去参加红军。宁蓝知道老人体弱多病、无依无靠,每天安顿好伤员后都会到刘阿婆家帮忙做一些家务。

 

 “又要照顾病人,又要照顾孩子,可累着你们了,以后就别来照顾我这个老婆子了。”“阿婆,我不累,您照顾好自己就行了。孩子除了我带的这个,还有四个呢。”宁蓝把刘阿婆的房间打扫干净后,又安抚她睡下。

 

第二天傍晚,宁蓝在医院里看见了刘阿婆。因脚踝肿起了一个大包,刘阿婆被乡亲送到医院,来的时候还带来了五个小竹篮。原来,刘阿婆知道医院来了五个英雄的后代,一早便拄着棍子上山扯藤编篮子,不小心从半山腰跌了下来,摔伤了。

 

 

 “把孩子放篮子里,躺着舒服,你们也安心。”刘阿婆呵呵地笑着:“不用管我,我老了,照顾好孩子们。”上完药后,阿婆在几个乡亲的搀扶下,拖着伤腿回了家。看着阿婆远去的背影,宁蓝的眼睛湿润了。

 

在乡亲的帮助下,五个篮子都用粗绳子拴着,稳稳当当地挂在病房的角落。这样,孩子们就有了自己的“婴儿床”。打针、上药、晃篮子……护士们在照顾伤病员的同时,又能照看到房内的婴儿。

 

两个月后,后方医院随着中央红军的大部队转移,摇篮和摇篮里的孩子们曾先后辗转到了于都县的银坑、宽田等地……


一口带枪眼的行军锅


在中央红军长征出发纪念馆的展品中,一口锅格外显眼,锅是铜质、圆形、敞口、平底,口沿处铸有两个铜环拉手。

 

1.webp (4).jpg

图片:肖星

 

行军锅的故事追溯到1935年元宵节后的一天。一大早,驻扎在于都县黄麟乡井塘村的中央分局负责人项英把房东钟伦扬叫起来,说部队要奔赴新的战场了,临走前要把一口行军锅送给他:“老钟,我们这次行军要轻装上阵,这几天给你们家添了不少麻烦,这口锅就当是红军的一份礼物送给你们了。”推让再三,钟伦扬最终收下了这口行军锅。没想到红军走后不久,国民党军队气势汹汹地进了村,把全村的老表赶到晒谷场上集中训话,命令大家主动交出红军的伤病员和物品,否则一旦查出格杀勿论。见老表都不吭声,国民党兵决定挨家挨户进行搜查。为了不让这口红军锅落入敌手,钟伦扬偷溜回家,从灶台上取下还热着的锅,背上它就往屋后的大山跑。

 

 “站住,站住,再跑就开枪了!”国民党兵发现有人往后山跑,举枪就朝钟伦扬开了一枪。只听“当”的一声,子弹打在锅上,钟伦扬应声倒地,国民党兵以为他被打死了,便没再追上来。然而,子弹穿过锅并没有击中钟伦扬的要害,他只受了点轻伤。

 

国民党军撤离后,钟伦扬把被枪打了个洞的锅背回了家,由于无法再使用,他便把这口锅保存起来做纪念。直到他去世,他的儿子钟正予把这口锅交给了于都县博物馆。为了一口红军锅,于都人民不惜牺牲生命。难怪当年周恩来总理说:“于都人民真好,苏区人民真亲!”

 

2.webp (1).jpg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关注“昆仑策网”!


(来源:“党建网微平台”,原载《中国纪检监察报》 2019年6月28日第7版,本文有删减) 

 

2.webp.jpg


     【昆仑策网】微信公众号秉承“聚贤才,集众智,献良策”的办网宗旨,这是一个集思广益的平台,一个发现人才的平台,一个献智献策于国家和社会的平台,一个网络时代发扬人民民主的平台。欢迎社会各界踊跃投稿,让我们一起共同成长。

  电子邮箱:gy121302@163.com

  更多文章请看《昆仑策网》,网址:

    http://www.kunlunce.cn

    http://www.kunlunce.com

责任编辑:红星
特别申明:

1、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

2、本站属于非营利性网站,如涉及版权和名誉问题,请及时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做相应处理;

3、欢迎各位网友光临阅览,文明上网,依法守规,IP可查。

作者 相关信息

  • 于轩 | 三件红色文物的故事

    2019-07-29
  • 昆仑专题

    热点排行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建言点赞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图片新闻

    友情链接
  • 186导航
  • 红旗文稿
  • 人大经济论坛
  • 光明网
  • 宣讲家网
  • 三沙新闻网
  • 西征网
  • 四月网
  • 法律知识大全
  • 法律法规文库
  • 最高人民法院
  • 最高人民检察院
  • 中央纪委监察部
  • 共产党新闻网
  • 新华网
  • 央视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国新闻网
  • 全国政协网
  • 全国社科办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军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人民日报
  • 求是理论网
  • 人民网
  • 备案/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5015626号-1 昆仑策研究院 版权所有 举报邮箱:kunlunc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