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站内搜索:
网站首页 > 学术探索 > 理论研究  > 阅读信息
李成龙 剧永乐:《共产党宣言》的当代价值
点击:  作者:李成龙 剧永乐    来源:昆仑策网【原创】  发布时间:2018-05-25 16:11:50

 

 1.webp (7).jpg

 

 【摘 要】《共产党宣言》虽然已经发表了170周年,但至今仍然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这就是它所蕴含的全球化思想必然指向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它所阐述的党建理论必然要求全面从严治党,它所展现的理论自信必然能成为树立“四个自信”的理论依据。

 

  《共产党宣言》是马克思主义的百科全书式的经典之作。它用“天才般透彻而鲜明的语言”描绘了新的世界观,为人类指示了一条迥异于资本主义的前进道路。它是用革命的烈火淬炼出的思想之剑,它的诞生和传播标志着以改造世界为己任的马克思主义开始强有力地介入历史的进程。虽然共产主义运动几经潮起潮落,但是“这个《宣言》中所阐述的一般原理整个说来直到现在还是完全正确的”。今天,我们在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在为构建和衷共济互利共赢的人类命运共同体而努力,《共产党宣言》所揭示的理论依然有着强烈的现实意义。

 

  一、《共产党宣言》与全球化的前途选择: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自从麦哲伦等探险家开始环球大航海以来,人类社会的一个显著特征就是全球化。在《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对近代以来全球化的运动及本质有着深刻的阐释。

 

  第一,全球化的强大动力是资本主义的扩张。寻求资源、扩大产品销路的需要“驱使资产阶级奔走于全球各地”,它“必须到处落户,到处开发,到处建立联系”。资产阶级逐利的活动无意中成了全球化的主要推手。


  第二,全球化的历史作用是“消灭了生产资料、财产和人口的分散状态”。由于世界市场的开拓和形成,资产阶级使“一切国家的生产和消费都成为世界性的了”。从而,“过去那种地方的和民族的自给自足和闭关自守状态,被各民族的各方面的互相往来和各方面的互相依赖所代替了。”


  第三,全球化具有负面效应。近代的全球化的主体奉行的不是互利共赢的准则,而是经济上的剥削、政治上的压迫和国际间的霸权主义。如此一来,全球化势必加深阶级之间的矛盾、农村与城市的矛盾、落后的民族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矛盾,无可避免地造成负面效应。

 

  第四,全球化的前途是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资产阶级主导的全球化发展了生产力又为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制造了障碍,从而锻造了置自身于死地的武器。全球化还产生了世界性的无产者,从而为资本主义的全球化培养了掘墓人。随着大工业的发展,资产阶级赖以存在的基础被挖掉了,而无产阶级却是大工业本身的产物。因此,“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是同样不可避免的”。

 

  近两百年世界历史的发展验证了马克思的科学论断。一方面航海、铁路、航空等交通工具和网络技术的兴起让人们的联系日益便捷,国际大分工和大贸易让经济的融合越来越深入,人员往来的密切、文化交流的广泛、国际秩序的建立使得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前景呼之欲出。另一方面,全球化虽然抹去了地域的界限、消除了经济文化的孤立分散状态,但是战争的危险、疾病的流行、贫富的分化和社会结构的固化等情况也十分严重。近年来,民族主义、民粹主义、贸易保护主义的抬头,为全球化蒙上了阴影,也有着把人类引向不确定未来的危险。

 

  全球化本身是历史进步的表现,是人类发展的必然。但资本主义主导的全球化在推动全球化的时候把资本主义内在的矛盾也全球化了,从而造成了人类发展的种种危机。为此,我们在坚持全球化立场的同时反对资本主义主导的全球化,这体现为十八大以来的党中央旗帜鲜明地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它的内涵是:“在追求本国利益时,兼顾他国的合理关切,在谋求本国发展的同时促进各国共同发展,建立更加平等均衡的新型全球发展伙伴关系,同舟共济,权责共担,增进人类共同利益。”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有着马克思主义共同体思想的深厚基础,也有着中华文化“天下大同”理念的深远渊源,是当代中国“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和“和谐世界”等外交理念的升华,是中国智慧为实现人类可持续发展贡献的中国方案。

 

  二、《共产党宣言》与共产党的历史担当:全面从严治党

 

  在阐述了全球化及其必然结果后,《共产党宣言》接着就指出了共产党在这种世界历史大事变中的作用。资本主义主导的全球化把无产阶级推向历史的前台,让无产阶级担当旧社会的掘墓人和新秩序的建设者。但是无产阶级获得阶级的自我意识是通过共产党的教育而实现的,无产阶级作为一个阶级而行动是通过共产党的领导而实现的。没有共产党这个无产阶级的先锋队,无产阶级就没有主心骨,从而无法完成其历史使命。因为:在理论上,共产党“胜过其余无产阶级群众的地方在于他们了解无产阶级运动的条件、进程和一般结果”;在实践上,共产党“始终代表整个运动的利益”,是“最坚决的、始终起推动作用的部分”。可见,共产党是历史发展中巨大的能动力量。为了保持这股力量的先进性和战斗性,加强党的建设就是必要的了。这是《共产党宣言》给予我们的深刻启示。

 

  为承担历史赋予的伟大使命,马克思主义政党历来极端重视党的建设。列宁之所以能夺取十月革命的胜利,关键就在于他打造了一个能够翻转沙俄的党组织。列宁还把党的理论建设摆到突出的位置。他说:“没有革命的理论,就不会有革命的运动”,“只有以先进理论为指南的党,才能实现先进战士的作用”。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整风中建立了完整的建党学说,并且用这个学说来教育我们全党、全军和人民,使我们建立了这么一个好的党,从而为夺取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胜利提供了坚强保证。进入新世纪,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中央围绕“建设一个怎样的党和怎样建设党”,提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重申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立党宗旨,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保持了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根据世情国情党情的重大变化,不断提出新观点新思想新战略,治党治国治军呈现出新气象。

 

  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党中央提出了“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其中,“全面从严治党”是关键的一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一个光荣而宏伟的目标。“历史使命越光荣,奋斗目标越宏伟,执政环境越复杂,我们就越要增强忧患意识,越要从严治党”。全面深化改革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中国共产党发挥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作用,集中一切力量突破思想观念的束缚和利益固化的藩篱,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全面依法治国离不开党的领导。社会主义法治的本质是党的领导、依法治国和人民当家作主的有机统一。要落实全面依法治国的战略,必须强化党的建设。

 

  落实“全面从严治党”战略,需要多管齐下。在思想上,坚持理论创新。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根据新的理论,强化理想信念教育,切实解决好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个“总开关”的问题。在作风上,厉行反“四风”。拥护党的事业的千百万群众是真正的铜墙铁壁。保持党和群众的血肉联系是保持党的生命力和战斗力的根本。作风不是小事,不良风气不纠正,任其自然,就会把党和人民群众隔离开来,从而使党失去根基、血脉和力量。在制度上,建立制度管党的长效机制。信任不能代替监督。党员数量庞大,结构和成分发生了重大变化,为了防止软弱涣散和腐化变质,为了保持党的无产阶级先锋队的性质,必须在制度上强化治党管党。

 

  三、《共产党宣言》与白热化的理论竞争:“四个自信”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共产党成立95周年纪念大会上提出,共产党人要坚持“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就要坚持“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共产党宣言》所蕴含的道理为我们坚持“四个自信”提供了理论渊源。

 

  第一、《共产党宣言》蕴含了“道路自信”的依据。《共产党宣言》根据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相互矛盾斗争的原理揭示了资产阶级必然灭亡和无产阶级必然胜利的历史走向,为我们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提供了依据。《共产党宣言》的论述说明了社会主义制度代表着人类的未来,具有更大的优越性。发展中国家可以借助社会主义的制度、借助党的领导减少发展的代价、缩短发展的痛苦。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就选择了社会主义的道路,使得经济社会各方面的建设取得飞速的发展。改革开放后,我国确立“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定位,既符合不发达的实际,又坚持了社会主义的道路和方向。近四十年的发展成就足以说明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第二、《共产党宣言》蕴含了“理论自信”的依据。恩格斯指出,贯穿《共产党宣言》的核心思想是:“每一历史时代的经济生产以及必然由此产生的社会结构,是该时代政治的和精神的历史的基础”。这个思想就是唯物史观,它的理论意义不亚于达尔文发现的生物进化规律。有了唯物史观,社会历史领域的研究有了自然科学般的精确性。中国共产党正是掌握了唯物史观这个马克思主义的看家本领,才能够找到革命和建设的道路。在新的时期,面对新的伟大斗争,我们要坚信唯物史观的科学性,用好这个理论武器。另外,在唯物史观的透视下,《共产党宣言》还批判了资产阶级的意识形态:法律、道德、宗教“全都是资产阶级的偏见,隐藏在这些偏见后面的全都是资产阶级利益”。而以唯物史观为理论基础的无产阶级运动却是“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这同样是我们建立理论自信的依据。

 

  第三、《共产党宣言》蕴含了“制度自信”的依据。《共产党宣言》激烈地批判了资本主义的所有制,主张“同传统的所有制关系实行最彻底的决裂”。《共产党宣言》主张这样一种制度:“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而这种制度的所有制基础无疑是公有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正是对《共产党宣言》的主张的继承。为落实“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基本经济制度,要理直气壮地做大做强国有企业。

 

  第四、《共产党宣言》蕴含了“文化自信”的依据。《共产党宣言》认为:“任何一个时代的统治思想始终都不过是统治阶级的思想”。作为无产阶级的行动纲领,《共产党宣言》激烈地批判了与资本主义相适应的思想观念,主张同资产阶级的观念“实行最彻底的决裂”,树立无产阶级的世界观。我们要有文化自信,根本的就是保持无产阶级的、马克思主义的文化自信。另外,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是我们独特的战略资源,经过马克思主义创造性地转换而古为今用,也是我们树立文化自信的底气。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二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作者:李成龙系湘潭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生导师;剧永乐系湘潭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马克思主义理论硕士;来源:昆仑策网【原创】

 


  【昆仑策研究院】作为综合性战略研究和咨询服务机构,遵循国家宪法和法律,秉持对国家、对社会、对客户负责,讲真话、讲实话的信条,追崇研究价值的客观性、公正性,旨在聚贤才、集民智、析实情、献明策,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欢迎您积极参与和投稿。

  电子邮箱:gy121302@163.com

  更多文章请看《昆仑策网》,网址:

    http://www.kunlunce.cn

    http://www.kunlunce.com

责任编辑:红星
特别申明:

1、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

2、本站属于非营利性网站,如涉及版权和名誉问题,请及时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做相应处理;

3、欢迎各位网友光临阅览,文明上网,依法守规,IP可查。

昆仑专题

热点排行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建言点赞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图片新闻

    友情链接
  • 北京市赵晓鲁律师事务所
  • 186导航
  • 红旗文稿
  • 人大经济论坛
  • 光明网
  • 宣讲家网
  • 三沙新闻网
  • 西征网
  • 四月网
  • 法律知识大全
  • 法律法规文库
  • 最高人民法院
  • 最高人民检察院
  • 中央纪委监察部
  • 共产党新闻网
  • 新华网
  • 央视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国新闻网
  • 全国政协网
  • 全国社科办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军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人民日报
  • 求是理论网
  • 人民网
  • 备案/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5015626号-1 昆仑策咨询服务(北京)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举报邮箱:kunlunc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