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站内搜索:
网站首页 > 昆仑专题 > 国资国企改革 > 阅读信息
梁军:被严重误解的“政企分开”——国企改革再评论之十
点击:  作者:梁军    来源:昆仑策网【作者授权】  发布时间:2020-07-22 08:41:26

 

1.webp (18).jpg

原打算出一本书,书名叫《国企改革再评论》。把十年间公开发表的国企改革评论文章集合呈现,再以现在的观点与视角,对旧文所涉题材逐一进行二次评论。也许是因为批评味太浓,没有出版社愿意接单。在此连载,给听得见、听得进批评意见的人,留下值得深思的话题。

 

2012年12月28日,我在《南方日报》发表了一篇评论文章,题目是:《以“大国资”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是6篇关于“大国资”评论文章的第二篇。

大家不要被这个类似政治学习的题目给吓住了。建议关注国资国企改革的朋友,尤其是搞理论研究和政策设计的同志认真看完附在后面的原文。题目虽然“高大上”,但是内容一点都不枯燥,更不会脱离现实。内容虽然非常严肃,但是我的表述保持通俗易懂的风格。还是那句话,看不明白,或看了没有感觉、没有收获,算我输。

今天这篇“再评论”说的是“政企分开”。我敢打赌,就这个“政企分开”的概念,会有不少人搞错,包括我们国资系统自己的同志。

长久以来,某些势力搅动社会舆论,以“政企分开”的名义,抨击国资委的监管工作,将国资委正常的履职工作,即“管人管事管资产”的“管”,解读为“政企不分”。国资委少管,最好不管,似乎就“政企分开”了。殊不知,成立国资委的本义,或者说国资委的定位,恰恰就是为了实现“政企分开”!

1.webp (19).jpg

国资委是“直属特设机构”,不是政府的“政”,与“政企分开”的“政”不搭界。各位有兴趣的话,可以去任何一家政府官网上,看一看政府所属部门的结构图。国资委是单独排在一个位置上的,绝对不会与财政、发改、教育、科技、卫生、公安等政府组成部门排在一起。甚至,连名称都不许叫“局”!据说在某一年(2003年国务院国资委成立以后),深圳单方面将国资委的名称改成了“局”。国务院国资委领导带队前往做工作,好说歹说,说服了深圳改回用“委”的称谓,那是有政治智慧的。为什么如此小题大做?就是要和政府的“政”严格区别开来。当然,区县一级将国资与财政混在一起,很多也叫“国资局”,那是另外一回事(有机会我会专门撰文探讨)。

普及一下基本常识。政府机构分为:办公厅、组成部门、直属特设机构、直属机构、办事机构、直属事业单位、部委(部门)管理机构,等等。其一,其他部门都是十个八个几十个的排列,唯有直属特设机构单列。为什么?因为是“特设”,必须与众不同;其二,也有叫直属机构的,但不能叫“特设”。只有国资委独此一份。为什么?还是为了区别对待。你可以理解为“因特殊情况而设”“须特别对待而设”“政府部门中的特例”。总之就是要表明,这个机构很特殊,虽然设在政府序列里,但是与行使社会管理公权力的政府部门属性不同。

1.webp (20).jpg

政府的组成部门,可以通过出政策、发文件,管理包括国企在内的任何企业、机构、社会组织,它们拥有强制性管理整个社会的“公权力”。而国资委,只能作为政府的代表,受政府委托,监管自己的那几十家出资企业,它所拥有的,是依据《公司法》而形成的出资人法定“权利”(不是权力)。正是为了实现“政企分开”,避免那些具有公权力的政府组成部门与政府出资企业产生“权力”关联,所以才“特设”这么一个只有“权利”而无“权力”的机构,借以形成与“权力”的隔断。你也可以形象地理解为“政”与“企”之间设立的防火墙。要是说得极端一些——国企与民企在法律面前是平等的,国资委与民企的出资老板,在法律面前也是平等的。国资委就是国有资产的大BOSS!政府组成部门与国资委的关系,也可以理解为官员与“老板”的关系。只不过,政府组成部门与国资委同归属政府领导,貌似同在一个“政”里面,但是性质、功能、定位都有天壤之别,本身就是分得清清楚楚的。这样解读,您该彻底明白国资委就是“政企分开”的产物了吧?

那么,国资委怎么会被误解为“政企不分”呢?其实很简单,那是说国资委监管出资企业的方式,带有较强的行政化色彩,没有严格按照市场化出资人的定位科学行使责权利,习惯于党政机关的审批管理方式,错把“权利”当成“权力”来行使。这是行政化的“政”(属于动词或形容词),而绝非政府的“政”(名词)。这就是深化改革要解决的问题。这就是关于“政企不分”的全部答案!结果,我们自己的同志,立场不坚,稀里糊涂,也跟着误导的节奏怼自己。被舆论批评政企不分,被出资企业抵触埋怨,还真把自己当成“政”的角色来寻找改革思路。要么,搞充分授权,好像授权足够充分,就跟“政企分开”撇清关系了;要么,搞清单管理,结果清单罗列得越具体,监管边界越清晰,监管的行政化色彩越浓。

以上陈述,就是为了讲清楚所谓“政企分开”,对于国资委以及国资国企来说,根本就是一个伪命题!而“大国资”体制所要求的经营性国有资产集中统一监管,才是解决那些尚未实现“政企分开”且愈益强化和固化,并导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不完善、不彻底问题的根本目的所在

在这个问题上,同志们尤其是国资系统的同志们糊涂不得!

话匣子一打开,收都收不住。其实还有很多道理没讲完,留待以后有机会再说吧!

说一说《“大国资”体制研究》这个课题,以及附后的这篇发表于2012年的评论文章。

刚刚接受课题委托时,以为这是一项苦活、累活、政策活,没有独立撰写评论文章那么自由自在,那么天马行空、不管不顾。答应了领导,接受了委托,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