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站内搜索:
李克勤|伟人:孤独,而不孤单?
点击:  作者:李克勤    来源:济学微信号  发布时间:2025-04-03 23:14:24

 

李克勤(jixuie)题记:毛主席的想法,在开始出现的一个时期,对于很多人来说是奇特的,往往会不被理解,因此毛主席会感到孤独。孤独不是孤单,孤单是器层面处于孤立的一个人状态,孤独更多是道层面独自一人的感觉。孤独往往是杰出领袖的常态。

 

然而杰出领袖却能设法让别人--下属(群众)逐渐从想不通过渡到想得通。这样领导者来自既有实践--孤独的思考后提炼出指导决策的思想(由器而道),通过道器变通之变,使得这样的思想成为团队可接受的规划(由道而器),进而团队再由器而道,达成更深层次的共识,这样才有集体性的推而行之谓之通--完成一个阶段性道器变通--这是领导行为的一个完整过程。这是领袖不孤单的一个方面,一个主要方面的特征。

 

还有另一个方面,杰出领袖会在同类人物中间找到朋友,甚至是知音。以毛主席为例,别的不说,就说法国总统戴高乐将军,和我们的毛主席,虽说没有见过面,且属于对立的两个阵营,然而两位伟人为何能彼此了解得如此迅速,理解得如此深刻?毛主席虽未去法国,却胜过去法国的人,这都是毛泽东文化里奇特现象,足以证明毛主席在国际上,在国家领导人这个层面不孤单。

 

下面重点谈谈毛主席和戴高乐将军的关系。

 

从青年时代起,毛主席一直没有停止研究世界各国的各种事物。在革命队伍里,毛主席经常在不经意之间发表一些极其惊人,格外令人感受启发的说法,这样的说法往往会成为一个战略实施的起始步骤。

 

1956年在党的八大召开期间,毛主席曾同参加会议的驻巴基斯坦大使耿彪、驻印度尼西亚大使黄镇、驻挪威大使王幼平等驻外大使谈话。

 

毛主席向驻外大使推荐了戴高乐的一本书:

 

这是一本值得一读的书,其中有很多提法很有意思。例如,戴高乐承认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相互关系是大鱼吃小鱼。这个话很有辩证法,它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的本质,也揭示了资本主义国家关系的实质。但是,戴高乐有独立性,在一些国际问题上,他不同意美国的一些观点和做法,不愿意让美国牵着自己的鼻子走,也不愿意让法国听从美国的控制和摆布。所以,美国可以指挥其他的资本主义国家,却指挥不动法国。

 

如何理解伟人的话?如何学习伟人的教导?

 

从这段话可以看出毛主席独具慧眼的说法。

 

当我们重新审视毛主席处理中国与外国的关系,驾驭国际事务的能力时,发现他这个出国不多,相对缺少外国经历的人,却拥有非凡的,超一流的国际经验,远胜过像王明那样有长期外国经历的人。

 

经历”≠“经验,这是常识,却容易被忽视。

 

到外国去过,意味着有外国经历,却未必有外国经验,未必就能把外国的事情搞明白。经历,主要是感性认识多一些,处在道器变通的初级阶段,往往只有对现存器物的感觉,不一定能够悟道。

 

经验则是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结合,经验也会有不好的经验,但不管什么经验,都是经过一般思考之后,得出的较为理性的东西。也就是说,不仅有所悟,而且将感悟的东西器化为有形的想法(思想理论),或者说法。

 

也就是说,如果一个人到外国去过,他哪怕吃过大亏,如果不认真总结,第二次再出国,还会吃同样的亏。

 

这就是典型的虽有外国经历,却缺乏外国经验的事例。

 

经历不会自然变成经验,这是很多人容易忽视的。

 

毛主席恰恰在这个方面有着独特优势。

 

那些在外国人面前像奴才的人,却往往对毛主席极其不尊敬的人,其思维方式上的形而上学是明显的。把经历等同于经验,这是片面性的表现。

 

且不说尼克松、艾德礼、田中角荣、施密特,等等,只说一下第一个决策与新中国建交的法国第五共和国总统戴高乐将军吧,他对毛主席的评价,那估计以前很多人是不太重视的。

 

01

 

 

介绍戴高乐的视频

 

197099日,戴高乐将军已经从总统职位上退了下来。这一天他与将前往中国担任外交官的姪女玛丽戴蕾丝·戴高碧(法国前驻华大使馆参赞)谈到中国。

 

戴高乐说:惟有毛具有在中国实现巨大变革的权威,而且只有他领导的政权才能使中国走出目前的这种不发达和无政府状态。

 

戴高乐将军并不是一个左翼政治家。他坦承,他会告诉毛泽东,尽管他非常欣赏毛政权实现的种种变革,但他太尊重个人而不会成为一个共产党人。当然,我必须能同毛主席会晤。这将是法国和中国以戴高乐和毛泽东为代表的会晤

 

戴高乐甚至已经私下确立了访华的日子:1971618日。这正是他在伦敦广播电台发表著名的自由法国演说31周年纪念的日子。毛主席也准备在北京迎接他。

 

十分遗憾,两个月后,1970119日,戴高乐将军不幸与世长辞。全世界都确信将会震撼历史的毛主席戴高乐将军之晤终于没有发生。

 

请注意1970年这个时间点,想一想接纳被美帝走狗推翻的西哈努克亲王及《五二零声明》,想一想乒乓外交,想一想基辛格秘密访华,想一想尼克松总统访华,等等,毛主席主导的这一系列重大事件,难道是偶然的吗?如果至今依然不能深刻理解毛主席的想法说法做法的朋友,不妨了解一下戴高乐将军,也许会顿悟的。

 

执迷不悟者除外。

 

02

 

 

毛主席视戴高乐将军为遥远的朋友”:

那是在孤独时存有的朋友

 

在毛主席心目中,戴高乐是占据着特殊地位的,是一位遥远的朋友”——特殊朋友。

 

196583日,毛主席会见了法国总统戴高乐将军的特使国务部长安德烈·马尔罗。

 

毛主席和马尔罗交谈时讲了一番话,继续折射了毛泽东重上井冈山后这段战略思维的厚重痕迹。

 

马尔罗是法国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著名的反法西斯老战士,也是一个中国通,早在中国大革命时期,他曾来中国进行过活动。他向毛主席讲到参观延安后的一些感悟。

 

 

毛主席特别强调了民主政治,意味深长。在谈到苏联的现状时,毛泽东主动联系到我们国家,谈到走马列主义道路和走修正主义道路的两重性。谈到中国存在修正主义广泛的社会基础。

 

 

……

 

 

从毛主席和马尔罗的对话,可以看出两人谈得很投机,可以想象在马尔罗来华前,毛主席肯定研究过马尔罗。目前还不知道老人家如何评价马尔罗的思想。

 

不过,我们进一步了解马尔罗的一些观点,也许对我们理解戴高乐派的这位哲学家兼艺术理论家来华的意图,以及理解尼克松对这位法国人的重视的原因,进而对毛主席、戴高乐、尼克松这三位20世纪中、法、美三国领导人的深入了解,进而理解当年的世界格局,都是不可或缺的。

 

这里还要说个细节,毛主席在与法国国务部长马尔罗在人民大会堂长谈之后送他出来,两人在大会堂的台阶上挥手告别。

 

马尔罗写道:“……在列宁之后,还没有任何人像他那样撼动历史……中国的时代开始了。但马尔罗感觉到了伟人的孤独。

 

他写道:毛说,我是孤独的。接着他笑了,但我总算还有几位遥远的朋友:请代我向戴高乐将军致敬。’……”

 

后来马尔罗曾对尼克松说:你将会晤的毛泽东是一个命运奇特的人。

 

 

戴高乐将军是最懂毛主席的外国总统吧

 

李克勤后记:戴高乐将军和毛主席虽未见面,为何能深交、神交?这个问题很有意思。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毛主席原本也要去法国勤工俭学的,但后来改变主意,决定继续留在国内研究中国国情。周总理是去法国勤工俭学的海归派里的杰出代表。要论对法国文化了解的广度,海归派有优势,但是,要说对法兰西文化理解的深度,尤其是对法国事物综合分析判断的高度理论自觉,恐怕海归派在毛主席面前会不得不自愧不如了。

 

来源:济学微信号

责任编辑:向太阳
特别申明:

1、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

2、本站属于非营利性网站,如涉及版权和名誉问题,请及时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做相应处理;

3、欢迎各位网友光临阅览,文明上网,依法守规,IP可查。

内容 相关信息

  • 李克勤|伟人:孤独,而不孤单?

    2025-04-03
  • 昆仑专题

    高端精神

    国策建言

    热点排行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建言点赞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友情链接
  • 人民网
  • 央视网
  • 新华网
  • 求是
  • 中国军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中国科技网
  • 中国共产党历史和文献网
  • 红色文化网
  • 观察者网
  • 参考消息
  • 环球网
  • 毛泽东思想旗帜网
  • 红旗文稿
  • 红歌会
  • 红旗网
  • 乌有之乡
  • 橘子洲头
  • 四月网
  • 新法家
  • 中红网
  • 激流网
  • 宣讲家网
  • 中共党史网
  • 国史网
  • 全国党建网
  • 中国集体经济网
  • 中国延安精神研究会
  • 西北革命历史网
  • 善之渊
  • 俄罗斯卫星通讯社
  • 赵晓鲁律师事务所
  • 烽火HOME
  • 备案/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5015626号-1 昆仑策研究院 版权所有 举报邮箱:kunlunc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