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站内搜索:
网站首页 > 资料库 > 其他综合 > 阅读信息
韦 巍:三封遗书,品读烈士“初心”
点击:  作者:韦 巍    来源:民心智库  发布时间:2016-10-02 08:07:37

 

        【写在前面】2014年,我国以法律形式,正式将每年的930确立为烈士纪念日,这是一个国家对历史最大的尊重,是一代人对牺牲最深刻的理解,也是一个民族对忠魂最深沉的告慰。对于远离战争的我们这一代人来说,很多时候只能从历史课本和红色影片中寻找对烈士的认识,而我,则打小对这个词有着特殊的经历和感触。又一个烈士纪念日到来了,很多记忆再次涌入脑海,向我诉说着那段不能忘却的纪念,尤其是烈士留下的厚重精神遗产—— 

三封遗书,品读烈士初心

37年前,他为国捐躯英年早逝,将生命永远定格在25岁 ;

37年来,他精神永驻历久弥新,感染激励着越来越多的人。

韦章友近照

      ,就是父亲的亲密战友、我的伯父韦章友,与我没有血缘关系,却胜似我的亲人。《中共合肥市委志》上,这样记载着他短暂却荣耀一生:韦章友,中共党员,安徽肥西县人,197411月入伍,35505部队61分队班长,19792月在中越边境自卫还击战中光荣牺牲,荣立二等战功。

19792月,中越边境线上乌云压阵,面对越南的屡屡挑衅,对越边境自卫还击作战的大幕正式拉开,大量兵力迅速向云南边境线集结。作为从原济南军区67200599团选拔抽调补充到前线部队的优秀骨干,韦章友和我的父亲一同登上了开赴前线的闷罐车。

父亲和韦章友是同年入伍的老乡,一路上,面对即将到来的战争,他们没有丝毫畏惧,谈的最多的就是参军目标和入党初衷。他们约定,一定要奋勇杀敌立下战功,夺取最后的胜利,让远方的父母亲人和父老乡亲过上美好的生活,让祖国神圣的领土不受任何侵犯。车厢里,不时飘荡着他们豪迈自信的歌声《边疆的泉水清又纯》:“军民联防一条心,一条心保边疆,锦绣河山万年春……”

韦章友(左一)和父亲是亲密的革命战友

来到前线后,他们各自积极备战,直到半个多月后的213日,才一次见面。此时,韦章友已经被确定为主攻连主攻排尖刀班的一员,他向我父亲道出心事:“上战场我不怕为国捐躯,唯一牵挂的,是我父母只生我一个儿子,如果我牺牲了,希望你常去看看他们。”父亲想都没想就答应下来:“你放心,你的父母就是我的父母。我家中除了我还有其他子女,如果我牺牲了,父母还有人赡养,你有时间就代我探望一下。”

217日,韦章友所在连奉命攻打某高地。战斗中,他表现格外英勇,第一个冲进敌人的掩体,端起冲锋枪一口气消灭了五六个敌人。3天后,在随部队转进途中,韦章友再一次与我的父亲相遇,说起自己在战场上英勇杀敌的经历,韦章友格外激动和自豪,他告诉父亲,部队马上就要攻打551高地,他要再接再厉,多杀几个敌人,不断扩大胜利果实。父亲也为他感到十分高兴,临别时还不忘提醒他多注意安全,保护好自己。

谁也未曾想到,这短暂相聚的几分钟,竟是两人的最后一面。221日,在攻打551高地的战斗中,身为班长的韦章友一马当先,带领战士们连续攻克了几个阵地,眼看即将突破最后一道防线,却不幸遭到敌人的偷袭。从敌人极其隐蔽的工事里射出的一连串罪恶的子弹,让韦章友永远倒在战场上,付出了年仅25岁的宝贵生命。

3天后,我军重新组织进攻,一举攻克了551高地。当战友们找到韦章友的遗体时,发现他依然怒目圆睁,手里死死地抓着冲锋枪,倒向敌人阵地的方向……烈士直到牺牲,仍然保持着战斗的姿态。这一幕,让所有人都震撼不已,泪流满面。

父亲和韦爷爷(右一)在云南韦章友烈士墓前

亲密的革命战友为国捐躯,我的父亲心像刀绞一样疼,耳边更时时回响起战友的嘱托。4月份,得知噩耗的韦爷爷千里迢迢从安徽来到边防前线,一到儿子的坟前就瘫倒在地失声痛哭:“我的儿啊,你怎么这么狠心抛下我们老两口走了,你是我们唯一的孩子啊,你走了,谁来给我们养老送终……”

父亲强忍悲痛把韦爷爷扶起来,对他说:“大伯,从今以后我会像章友一样来照顾你们!”在烈士墓前,他郑重立下誓言:“亲爱的战友,你安息吧,我一定替你尽到做儿子的责任!”

战场上的“生死约定”,让父亲与烈士双亲结下了不解之缘,也开始了一场持续30多年的“亲情长跑”:在部队时,他隔三差五就给老人写信寄东西嘘寒问暖,每次休假第一件事都是去看望老人;转业回地方工作后,只要一有时间就到家里探望,风吹雨打从不间断。不光是父亲,这些年来,周围的很多人都深受烈士精神的感染,也在通过各种方式关心照顾着两位老人,想方设法帮助他们抚平内心创伤,安享幸福晚年。

父亲深知,不能儿孙满堂是韦爷爷最大的遗憾。1985年我出生时,父亲逐一给家里人做工作,让我随韦家的姓,取名为“韦巍”,一来是纪念烈士,二来是与在朝鲜战场写下《谁是最可爱的人》的著名作家“魏巍”谐音,提醒我不要忘记战争岁月,不要忘记为国捐躯的烈士们。这些年,我也始终把韦爷爷韦奶奶视作亲人,不但休假探亲经常去陪伴他们共享天伦之乐,结婚找对象也先征求他们的意见,举办婚礼时特意把二老同家中长辈一起安排在主桌。今年初,我的第二个孩子出生,取名时又把“韦”字嵌入其中,让我们两家的亲情以及对烈士的思念,以这种特殊的方式一代代地延续下去。

父母经常带我去探望两位老人,这是小时候的我和韦奶奶(左一)、母亲的合影

随着时间推移,两位老人年龄逐渐增大,各种病痛也随之而来。都说久病床前无孝子,但只要两位老人身体有恙,父亲哪怕再忙再晚也要赶过去看看情况。我清楚记得,2012年,外公身患重病住院,正赶上韦爷爷也因为心脏问题住进医院,两家医院相距几十公里,放在别人身上,肯定是以自家人为重,但父亲还是坚持两头跑,一起照顾。同韦爷爷一个病房的其他病号都感叹:“你老的儿子儿媳孝顺体贴,孙女孙女婿通情达理,真有福气!”

为照顾烈士双亲的种种付出,在别人看来轰轰烈烈,父亲却始终认为是家庭生活中的普通小事,是晚辈对长辈应尽的责任和义务。这让我心底的疑问与不解日渐增长:毕竟是非亲非故,是什么力量,让父辈们能够默默坚持30多年不求任何回报?韦伯父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离开这么多年之后仍然被人铭记,受人尊敬? 

直到那次很偶然的机会,我看到了烈士的三封遗书,疑问才得以解开。

韦爷爷住的小区比较老旧,房间采光通风不好,比较潮湿。每隔一段时间,父亲总要帮他们晒晒衣物被褥。那天,父亲忙着翻箱倒柜整理东西,一叠从木箱中取出的用塑料袋包裹的东西引起了我的注意。父亲告诉我,这是韦章友牺牲前留给亲人的三封绝笔遗书,一直被韦爷爷韦奶奶当成宝贝珍藏着。

第一封信写于79年元月16日。信很短,其中有这么一段话:“……根据连队的实际情况,我们目前很忙。上级通知我们今年复员的人数很少,每个连只有23人,这样就轮不到我了,也就是说我今年复员的可能性不大……你目前若在想办法解决复员后的问题,就不必要了。待我这里有什么变动,我再来信告诉你。”

信的内容看上去很平淡,背后的故事却不同寻常。“他不是没有机会复员,而是主动放弃了复员回家,选择了上阵杀敌。又不想父母知道后担心,这才找了个理由隐瞒了实情。”父亲说, 打仗免不了流血牺牲,所以当时抽调骨干去前线时,除了要求本人是党员、专业骨干外,还有一条特殊的要求——家中还有其他子女。因此,父亲顺利入选,但身为独生子的韦章友却没被批准。但铁了心上前线的他,咬破手指写下血书,找到领导积极要求参战,最终如愿以偿。这封信,就是在他即将奔赴前线之前写下的。

第一封遗书

随信一起的,还有两张寄回物品的清单,上面列出的除了一些军装之外,还有酒、红糖、白糖和大枣。父亲告诉我,这在当年都是很难买到的东西,原本是韦章友精心准备计划探家时孝敬父母的。但是当战事来临,他毅然放弃了原本属于自己的复员名额和探亲机会,选择了上战场报效国家,也选择了把牺牲和危险留给自己。看似普通的一封信,字里行间却充满了一名革命军人的忠诚与大义,折射出一名优秀党员的牺牲与奉献。

如果不知道背后的故事,很难读出这封遗书之中隐含的深意,而随后写下的两封遗书,更把已经作好牺牲准备的韦章友的思想境界体现得淋漓尽致——

元月31日的遗书中,他动情地写到:“敬爱的爸妈,我无限感谢您们抚养了我二十多年,也进(尽)到了您们对下一代义务。在今天的社会主义时期,个人的孩子是国家的财富,您们在心里不应把您们精心教育的孩子作为私有财产……自己是个党员,受到部队几年的培养教育,在这样的时刻应为党和人民勇敢地贡献自己的一切。”

最后一封信写于79212日,也就是他牺牲的前8天。 信中再一次表达了他不怕牺牲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现在我们正在作战前的准备工作,这里的条件极端困难,生活上就更不用说,交通不便,山高路远,全靠人背马驮。这次战斗不会太长,胜利也是有信心的……敬爱的爸爸,要奋斗就会有牺牲,这是不奇怪的,望您不要难过……为了全国人民,为了您的安全,我要用鲜血和生命来战斗。没有少数人的流血,就不会有大多数人的幸福,您也不要把您的儿女作为私有财产,我是党的人,是国家的财产……” 

睹文思人,在生命的最后时刻,韦章友对流血牺牲没有丝毫的畏惧,字里行间充满了大无畏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他眼前浮现的,是正义的战争必将取得胜利的黎明曙光;他耳畔回响的,是誓死为祖国和人民而战的铮铮誓言;他留给家人的,是“不要把子女当作私人财产”的凛然大义。正因为此,在信的结尾,他不无豪迈地写下了“树长箩粗进窑门,人活千年终究死”的诗句,以革命者的洒脱姿态毅然决然走上了战场。

最后的遗书中,韦章友对个人私事并没有过多提及,却唯独没有忘记提醒父母一件事:“在原部队我欠老乡徐明华5元,欠新兵赵得洋3元,都是因人不在家未还。”父亲深有感触地说,韦章友一直为人忠厚善良,哪怕到了生死未卜的战场上,仍然没有忘记还没有还上的欠款,不让自己的良心留下一丝遗憾。事情虽小,却正折射出烈士高尚道德的光芒。也正是这样许许多多看似简单的细节,让英雄的形象更加有血有肉,让英雄的精神更加丰富厚重。

37年前,韦章友把这两封遗书连同自己的被褥衣物一起打成包袱留下,拿起冲锋枪走上了战场,从此再也没有回来。直到他牺牲后,在整理个人物品时才被发现。与遗书一起的,还有一张写有“谢谢您同志,把信发出去”的纸条。可以想象,当他写完这最后一封遗书时,内心早已把生死和安危置之度外,早已坚定了为祖国抛头颅洒热血献出生命的决心。这是一种多么崇高的精神境界!

3封信都不长,我却看了一遍又一遍,3封信没有多重,我却感觉双手愈发沉甸甸。每看一行,我的心就受到一次强烈的震撼;每读一句,我的眼泪就止不住地往下落。与其说是在品读烈士的家信,不如说是在感悟烈士的“初心”,学习他用生命向党交出的答卷。

父亲告诉我,韦章友平时非常爱学习,在他送给我父亲的《毛泽东选集》扉页上,就写着他最喜欢的一句格言“学习学习再学习”。1979年国家恢复高考,有高中学历的他下定决心考上大学,所以学习更加勤奋了,不论是在农场干活还是训练间隙,一有时间他就捧着书本苦读,深更半夜还在打着手电看书。可以想象,如果不是这次“血书请战”,他很有希望走进大学的校园,开启另一段精彩的人生;他也可以像常人一样,拥有美满的家庭,安度幸福的人生。然而,当战争来临时,他没有任何退缩犹豫,作出了一名热血军人的唯一选择,义无反顾地奔赴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哪怕是在残酷的战场之上,他也从未动摇信念、畏惧死亡,始终认为“少数人的流血换来多数人的幸福”是值得的,始终坚信胜利终会到来。

第二封遗书

放在今天,或许有人会问:值得吗?傻不傻?但是对于当年的那一代人来说,生与死,进与退,个人与国家,这从来就不是一道选择题,国家的安宁强盛,人民的幸福安康,永远都是他们为之奋斗的不变初衷。“不要把您的儿女作为私有财产,我是党的人,是国家的财产……”正如烈士在信中反复写到的这句话,并不是用来拔高自己的大话套话,而是在面对生死考验面前的真心吐露。

时隔37年,我无法得知烈士当年的所思所想,但从这三封遗书中,我同样不难读懂烈士的“初心”。相比之下,生活在和平时代的我,太久远离战争,远离生离死别、炮火硝烟的考验,似乎从来未曾认真想过,自己到底为什么来当兵?为什么要入党?扪心自问,当战火燃起,我能不能挺身而出捍卫祖国的尊严?能不能牺牲小我换来大家的幸福……烈士的遗书,如同一个巨大的问号,深深地拷问着我的灵魂。

从烈士的信中,我也终于理解了父亲的所作所为。韦章友和我的父亲,一个英勇牺牲,一个负伤幸存,虽然战争改变了他们的生命轨迹,却没能改变他们那一代人的“初心”。父亲经常说,烈士长眠战场,他们这些活下来的人,没有任何理由不挑起战友们未竟的事业,好好工作,好好做人,为国家为人民多做贡献。

第三封遗书

支撑着父辈37年如一日照顾烈士双亲的,不光是烈士的那一句嘱托,更是那一代人的信仰和理想,那一代人的坚守和追求。他们做好事不图出名挂号、不捞“政治资本”;他们不占小便宜、不搞“歪门邪道”……这些在周围人看来显得有些“格格不入”的做法,其实正是他们那一代人共有的时代烙印。这些年,每当看到新闻中曝光个别人贪赃枉法、道德败坏之类的报道,父亲都眉头紧皱、脸色阴沉,痛心不已。他不止一次对我说,现在生活好了、社会进步了,但是有的人的道德却滑坡了,我们永远不要做这样的人,不要有任何私心杂念,要对得起良心、对得起牺牲的先辈、对得起部队的培养。

父辈的“初心”,也应当是我们青年一代的“初心”。我想,这3封遗书,正是一代代革命先辈为了理想浴血奋战的缩影和诠释,它将永远成为我们前进道路上的一盏指路明灯,时刻提醒我们不要忘记从哪里出发、到哪里去。

责任编辑:向太阳
特别申明:

1、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

2、本站属于非营利性网站,如涉及版权和名誉问题,请及时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做相应处理;

3、欢迎各位网友光临阅览,文明上网,依法守规,IP可查。

昆仑专题

热点排行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建言点赞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图片新闻

    友情链接
  • 北京市赵晓鲁律师事务所
  • 186导航
  • 红旗文稿
  • 人大经济论坛
  • 光明网
  • 宣讲家网
  • 三沙新闻网
  • 西征网
  • 四月网
  • 法律知识大全
  • 法律法规文库
  • 最高人民法院
  • 最高人民检察院
  • 中央纪委监察部
  • 共产党新闻网
  • 新华网
  • 央视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国新闻网
  • 全国政协网
  • 全国社科办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军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人民日报
  • 求是理论网
  • 人民网
  • 备案/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5015626号-1 昆仑策咨询服务(北京)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举报邮箱:kunlunc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