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站内搜索:
网站首页 > 国策建言 > 国防军事 > 阅读信息
胡冬梅 于乐:军民融合边海防温暖工程建设措施和建议
点击:  作者:胡冬梅 于乐    来源:昆仑策网  发布时间:2016-12-05 13:15:02


1.webp (6).jpg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同志高度重视军队后勤工作,2016年11月9日在中央军委后勤工作会议上指出,强国强军必须强后勤。随着国际军事竞争格局深刻变化,国家利益和军队使命任务不断拓展,后勤建设越来越成为影响战争胜负的重要因素,越来越成为赢得战略竞争主动的重要力量,在强国强军进程中使命重大,在党、国家、军队事业发展中地位重要。习近平同志强调,“要着力推进后勤军民融合,依托国家主渠道、借力地方政府、融合社会力量,打造一批军民融合创新示范工程,把国家实力转化为强大的保障力”,这为后勤强军指明了前进方向,是新的时期军队后勤建设的根本指导思想。

 

  近年来,我们与军队和地方有关方面合作,集合国内优势企业高新技术和产品,针对边海防部队的实际需求,提出了建设军民融合边海防温暖工程的设想,并已开始付诸实施。这是整合高新技术和产品,对边海防后勤建设提出的整体解决方案,是科技强后勤的一个创新探索。本文将对这一工程做一些粗浅的分析。

 

  一、建设军民融合边海防温暖工程是适应边海防新形势、新任务的客观需要

 

  党中央对当前国际大势和时代特征作出基本判断:“国际战略形势保持总体和平、缓和、稳定的基本态势,同时影响世界和平与发展的不确定因素在增加。” [1]

 

  由此可见,求和平、谋发展、促合作、寻共赢已成为时代潮流,但国际形势和世界格局正在发生深刻变化,国内边海防地区发展态势展露新特点,我国安全和发展的国内外环境更加复杂,维护国家统一、领土主权、海洋权益和社会安全稳定利益的任务仍然十分艰巨。建设军民融合边海防温暖工程,是在适应边海防新形势、新任务,践行军队后勤保障现代化、社会化建设,推进科技强后勤军民融合发展的客观需要。

 

  我国边海防部队承担使命任务发生重大变化。世界发展态势总体和平稳定,但依然面临诸多难题和挑战。地区冲突和动荡此起彼伏,霸权主义、强权政治和新干涉主义有所上升,军备竞争、海盗活动、恐怖主义、网络安全等传统安全威胁和非传统安全威胁相互交织,小战不断、冲突不止、危机频发成为新常态,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依然任重道远。随着我国改革开放深入推进,国家利益不断向海外延伸,经济发展对外依存度逐步增大,我国安全和发展已经同外部世界更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国际局势动荡、恐怖袭击等都可能对我国安全和发展利益构成威胁,我国面临的国际安全环境日趋复杂。这种大环境,对边海防部队提出新要求,不但要守得住,而且要管控好,成为稳边、固边、强边、兴边的中坚力量。建设军民融合边海防温暖工程,是着眼于边海防部队新使命、新任务而提出的一个后勤解决方案。

 

  新技术的广泛应用,对我国边海防建设提出了新要求。美国重返亚太实施“再平衡”战略影响我国安全,尤其是海洋安全。美国在亚太地区加大海空军力量部署,积极寻求新的军事基地,升级武器装备和技术手段,提高军事侦察、预警和监控力度,提出“空海一体战”作战构想,频繁举行联合军事演习,加强对菲律宾、越南等国的军事援助,使我国面临的安全环境更具复杂性可变性。在美国战略重心东移背景下,部分国家调整海洋政策策略,频繁在海上挑起事端,加大对我岛屿主权和海洋权益的侵蚀力度。由于新的侦察技术、卫星技术、雷达技术的广泛应用,对我国边海防建设提出了严峻挑战,如何用科技强边,成为我国边海防建设的一个重大课题。建设军民融合边海防温暖工程,以高科技引领后勤保障建设,是增强边海防部队作战和防御能力的重大探索。

 

  “三股势力”及“五独”活动对边海防建设提出严峻挑战。目前,我国边境地区政治稳定、经济发展,但“三股势力”(民族分裂主义势力、宗教极端势力、恐怖主义势力)在西方敌对势力支持怂恿下,制造破坏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的分裂活动,使边疆地区社会稳定受到威胁,出现“台独”、“藏独”、“疆独”、“港独”、 “蒙独”五独合一的新情况。他们通过内外勾结,偷渡出境接受培训,潜入境内制造混乱和骚乱,使边海防斗争更加复杂与紧张。建设军民融合边海防温暖工程,集合全社会优势资源参与边海防后勤现代化建设,充分利用国内自主可控的传感技术,互联网技术等,实施科技强边方略,改善边海防部队作业环境,是建设强大的现代化后勤,确保和促进边海防地区社会安全稳定的客观需要,是增强军队后勤保障能力创新设计。

 

  习近平同志指出,后勤保障是战斗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能打胜仗的基础。边海防是国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捍卫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和海洋权益的安全屏障和前哨阵地,是维护社会安全稳定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有力保障,是打赢未来信息化条件下局部战争的战备前沿,在国家战略全局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2]。建设军民融合边海防温暖工程,加快改善边海防部队的生活条件,确保边海防部队住房绿色环保、坚固适用,饮水符合标准,肉菜新鲜充足,用电保障正常,供暖安全可靠,切实稳定戍边将士思想,使官兵时刻以良好的状态,投入到日常执勤训练工作中去。

 

  二、边海防后勤保障建设成就与问题

 

  军旅生活历来艰苦,边海防地区更甚。在古代“发配边疆”,将罪犯放逐到边远地区是我国沿用历史最悠久的一种刑罚之一。唐代王之涣《凉州词》中“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即描述了唐代边塞生活黄沙、风雪、寂寞荒凉、戈矛搏击的主旋律。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巩固边疆都是国家安全防御的重点,而“人马未动,粮草先行”,也突出的体现了军队后勤保障能力对作战取得胜利的重要作用。至明代,为防倭患, 逐渐开始在沿海构筑寨堡、设置卫所、发展水师。鸦片战争之后,中国有史以来第一次遭受外敌从海上来的侵略,海防建设逐步成为中国国防建设的重点。经过海防大讨论,从拱卫京都安全、防御日本的侵略出发,清政府确定优先发展北洋海防的方针,北洋海防建设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因为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 海防建设没有发达的社会经济做基础等各种原因,甲午战争中,北洋海军覆灭,北洋海防遭到严重破坏。但值得肯定的是,政府在北洋海防建设中所进行的各项工作,尤其是北洋海军的成果和天津、旅顺、威海三大海军基地的建立以及海军后勤供应体系的革新,对加强北洋海防实力,产生了重要作用,也为后来中国海军基地的建设提供了基础,对清末中国军事的近代化,都起了积极的推进作用 [3]。

 

  经过几十年的建设,边海防后勤保障取得长足发展。从红军时期到解放战争时期,毛泽东同志在把军民融合思想发展到高峰, 并在军队后勤保障建设中得以全面应用。从后勤就是把“一切为了部队”、“一切为了前线”、“一切为了胜利” 作为根本指导思想的提出,到抗日战争时期大力发展经济, 保障供给并确保经费物资最大限度地用于部队建设和战争需要,再到解放战争时期人民军队后勤紧紧依靠地方政府和人民群众的大力支援,采取就地取给和后方补充相结合的供应方式,较大提高了部队的综合保障能力,较好地保障了军队发展壮大和全国解放战争的胜利[4],这些都是军民融合和军队后勤保障社会化的实例典范。

 

  新中国成立60多年来,边海防后勤保障建设取得显著成就。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积极推进边海防各项建设,边海防部队生活和工作条件大大改善。各级后勤把驻守在边防、海防、高原、沙漠等艰苦地区的部队,作为重点保障对象,在物力、财力的配置上向作战部队倾斜、向边海防和艰苦地区部队倾斜、向基层倾斜,千方百计地为基层特别是条件艰苦的单位排忧解难,努力创造拴心留人的环境,通过卓有成效的工作,各级后勤把军委、总部对广大官兵的关心落到实处,有效地增强部队凝聚力[5]和打仗保障能力。

 

  一是基础设施建设得以加强,实现了从低层次到高水平、从单一型向多样化、从零散型到成规模的历史性跨越,信息化建设和综合保障能力也显著提高。

  二是生活条件大大改善,官兵喝上了“甘泉水”,用上了“长明电”,住上了“保温房”,洗上了热水澡,吃上了“四季菜”。

  三是戍边手段今非昔比,越野性能好、机动能力强的新型指挥车、巡逻车和运输车配发边防连队,边海防部队执勤从徒步、骑马巡逻为主,向乘车(艇)巡逻为主转变。

  四是信息化建设取得重大进展,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信息技术,广泛应用于部队信息化建设领域:集作战指挥、边防管控、信息服务于一体的边防信息化系统的应用,实现了卫星定位和信息实时传输。

  我国还不断加强边防的空中巡逻和警戒,从空中到地面,形成了立体防卫网,大大提高了边海防防御能力[6]。

 

  边海防后勤保障建设仍存在一些突出问题亟待解决。强大的后勤是建设强大军队的保障,建设强大的后勤是军队打胜仗的必要条件。受到各种自然条件的影响,很多地区仍面临大风、高湿、高温、高寒、高海拔、缺电、缺水、缺新鲜蔬菜等问题,与我国经济、科技发展水平极其不适应;例如,

  高原环境恶劣,生活条件艰苦,驻训期间作训任务重,严重影响官兵的心理和生理健康。

  边海防地区往往受到台风、风暴、雨雪、洪涝恶劣环境以及运输的困难,新鲜蔬菜等后勤补给对部队官兵来讲,仍然是一种奢侈,因缺维生素引发的疾病仍是困扰海边防官兵重要问题。

  海岛上淡水供给仍是驻岛部队官兵急需解决的重大难题。

  信息化建设与防御能力建设方面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

  这些严重影响了部队作战和打胜仗的能力。

 

  三、军民融合边海防温暖工程是暖军心强边防的创新探索

 

  军民融合边海防温暖工程,是针对我国2万多公里陆地边界线、18000多公里海岸边界线,地域分布广,环境条件差异大,边海防部队官兵吃菜难、饮水难、用电难、营房条件差、执勤巡逻任务重等特点,集合央企和民企优势企业的高新技术产品,提出的一个整体解决方案。主要内容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建设智能植物工厂,解决吃新鲜蔬菜难的问题。以无土栽培、人造光源、温湿度控制以及品种驯化等技术,为边海防就地提供自适应养殖设施,易操作、可落地、低成本的智能植物工厂,保障部队官兵可一年四季新鲜蔬菜供给,优化边海防地区部队官兵饮食结构,减少驻岛、守边战士因维生素缺乏带来的各种疾病,提高部队的战斗力,减少军需补给依赖性,尤其是运输的困难,同时也可为高原地区驻地提供新鲜氧气。

 

  二是建设、改造保暖营房,改善驻地高温、高寒的艰苦居住环境。以被动房的建设标准,辅以保温、绝热、阻燃和抗毁伤、新材料等新技术,建设集节能、红外隐身、防火、装配式建筑一体化或改造现有营房,在外部气温在50℃至-50℃的情况下,不增加能源消耗,依然保障室内温度维持20℃至25℃,改善西部边防地区高原低温、北部边防地区高寒、南海驻岛高温、以及干燥、潮湿等艰苦居住和工作环境,以保障边海防战斗部队的生存力、战斗力。

 

  三是建设以海水淡化、碱水提纯等水处理技术,保障饮用水安全,解决饮用水困难问题。以高科技海水淡化、碱水提纯、污水处理等水处理技术,综合处理海水、苦咸水(含氟)、雨水等,提高边海防地区驻岛官兵的生活饮用水质量,保障战士们的饮水安全和淡水生活,提高我军海边防部队的战斗力、凝聚力。

 

  四是建设风光电一体的能源综合保障系统,解决用电难的问题。综合利用风光互补、风能、光热、光电、地热、余热、冰蓄能、水能乃至潮汐能、生物质能等边海防地区优势能源资源,通过设计体系、工艺体系、负荷设计、可靠性设计共同打造能效增益、能效驱动、负荷随动的边海防能源综合保障系统,既节能环保,又能保障边海防生存的能源需求,满足军事设施的能源需要,更为我国国防建设探索多元化分布式能源战争需要提供重要的手段,将国家多年来发展的分布式能源技术、光伏技术等先进技术集成进入国防建设。

 

  五是建设高科技环保垃圾处理系统,促进边海防地区形成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环境。以现代无害化环保科技手段综合处理边海防地区,尤其是海岛的固废垃圾和污水,建设可持续性发展的边海防小生态环境,保障边海防的生态可持续循环发展,边防既是国防功能,也是国家脸面,也是展现新态势下负责任的中国面貌。

 

  六是建设智慧型边海防,推进边防哨所的信息化建设。用物联网技术、虚拟现实技术,建设基于物联网的可视化监控系统、能效/电效管理、战略储备管理、以及边海防设备性能管理等,提升现代边海防管理的实战能力和服务水平。近期形成边海防的物联网、中期构建专家系统物联网、最后形成智慧型物联网,以国军标为基准,构建新型边海防广域物联网,便于统筹和管理,用现代信息工程手段对边防哨所的军事防御及生活环境进行评估,提出优化方案,提高哨所、营房、防御工事的抗打击、隐身能力等,进一步推进边防哨所的信息化建设。

 

  四、军民融合边海防温暖工程建设措施和建议

 

  建设军民融合边海防温暖工程,是地方一些高新技术企业为后勤强军提出的一个设想,体现了我们党拥军优属的优良传统。自该项目推出以来,得到了各方面的支持。中央军委后勤保障部列入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研究课题。北京一点公益基金会将军民融合边海防温暖工程列入捐助支持的重大项目,并已拨款捐助首个温暖工程项目的实施。中国拥军优属基金会将军民融合边海防温暖工程纳入明年支持计划,相关央企也积极筹组军民融合边海防温暖工程平台公司。中船重工军民融合与国防动员发展研究中心近期也将组建自觉自愿、能进能出的高新技术军民融合边海防温暖工程企业联盟,统一对工程负责。我们建议,联合军地相关部门和高新技术企业共同打造军民融合边海防温暖工程试点,为实现习近平同志打造一批军民融合创新示范工程,把国家实力转化为强大保障力的目标努力。

 

参考文献:

 

  [1]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胡锦涛国防和军队建设思想学习纲要;北京:解放军出版社,2013

  [2]李正伦,李昌琛;更新观念 强边固防;边防海防,2013,(7):47

  [3]史滇生;论清末北洋海防建设;军事历史研究,1991,(2):98

  [4]陈依工;80年人民军队后勤建设的基本经验;军事历史,2007(5):28

  [5]陈依工;80年人民军队后勤建设的基本经验;军事历史,2007(5):28

  [6]曹昆;从唐代边塞诗和当代军旅诗变化看边海防建设发展;解放军报,2012

 

  (作者单位: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军民融合与国防动员发展研究中心;【原创】来源:昆仑策网)


  【昆仑策研究院】作为综合性战略研究和咨询服务机构,遵循国家宪法和法律,秉持对国家、对社会、对客户负责,讲真话、讲实话的信条,追崇研究价值的客观性、公正性,旨在聚贤才、集民智、析实情、献明策,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欢迎您积极参与和投稿。

  电子邮箱:gy121302@163.com

  更多文章请看《昆仑策网》,

  网址:http://www.kunlunce.cn

    http://www.kunlunce.com

责任编辑:红星
特别申明:

1、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

2、本站属于非营利性网站,如涉及版权和名誉问题,请及时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做相应处理;

3、欢迎各位网友光临阅览,文明上网,依法守规,IP可查。

昆仑专题

热点排行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建言点赞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图片新闻

    友情链接
  • 北京市赵晓鲁律师事务所
  • 186导航
  • 红旗文稿
  • 人大经济论坛
  • 光明网
  • 宣讲家网
  • 三沙新闻网
  • 西征网
  • 四月网
  • 法律知识大全
  • 法律法规文库
  • 最高人民法院
  • 最高人民检察院
  • 中央纪委监察部
  • 共产党新闻网
  • 新华网
  • 央视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国新闻网
  • 全国政协网
  • 全国社科办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军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人民日报
  • 求是理论网
  • 人民网
  • 备案/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5015626号-1 昆仑策咨询服务(北京)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举报邮箱:kunlunc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