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站内搜索:
网站首页 > 国策建言 > 国防军事 > 阅读信息
卢胜君:打造一流海军,我们应该怎么做
点击:  作者:卢胜君    来源:国防参考  发布时间:2016-05-07 11:12:00

【摘要】为了捍卫中国的领土主权和尊严,必须打造一支世界一流海军,建立真正意义上的大海军,从而实现中国海权的根本转变。

围绕解决南海争端、走向深蓝,我们已经讲了很多了。当前的斗争形势,我们分析了;总体的斗争方略,我们提出了;斗争的基本原则,我们确立了;斗争的指导方针,我们设计了;斗争的敌友划分,我们明确了;斗争的法理依据,我们梳理了;具体的应对策略,我们也都分析了。

那么,还有什么问题呢?同志们,还有一个问题,也是最关键的问题,这就是中国海军在走向深蓝的国际斗争中发挥何等作用的问题,这就是中国海军应该怎样认识自己、发展自己、展示自己,担当中国崛起重任而不致失败的问题。

为了捍卫中国的领土主权和尊严,必须打造一支世界一流海军,建立真正意义上的大海军,从而实现中国海权的根本转变。

1中国建设大海军——刻不容缓的战略需求

中国东北部、东部、东南部和南部海域以及陆地,攸关中国巨大的安全利益和战略纵深。一旦被有关国家切割或者占据,中国东部和东南部的战略安全大门将被关闭,如果届时中国进出自己的领海却要经过他国的允许,整个国家和民族将陷入严重被动,且中国的海洋国土也面临被他国窃取的岛链所包抄和分割的危险境地。

威慑侵略势力,捍卫国家安全。从我国周边海洋安全角势看,从北至南,分别有俄罗斯太平洋舰队、美国太平洋舰队、日本海军、韩国海军、东盟国家海军、印度海军等,这些国家不同程度与我有历史和现实的利益冲突,对我构成潜在性威胁极大。

面临霸权主义强大海军的威胁和严峻复杂的海洋战略环境,只有建立一支强大的海军力量,才能确保我国海上安全,有效维护领土主权和海洋权益。

早在1953年,毛泽东就提出要建设一支强大的海军,他首次视察海军时题词:为了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我们一定要建立强大的海军。在视察海军部队时,他说:过去帝国主义侵略中国大都是从海上来的。现在太平洋还不太平。我们应该有一支强大的海军。

20149月,中国海军第十八批护航编队特战队员开展直升机悬索滑降训练。

在谈到国际斗争形势时,他又说:帝国主义如此欺负我们,我们要争气,要认真对付。我们的海岸线这么长,一定要建设强大的海军。”1970年,在和外宾谈话时又提到:现在一些大国欺负我们,……太平洋都被他们霸占着。

毛主席三讲太平洋,从世界和平和国家安全的高度告诫我们,必须关注海洋。当前,我与部分海上周边邻国之间存在岛屿归属和海域划界的矛盾,一旦引发冲突将严重影响我国海上方向的安全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延缓我建立海洋强国的进程。

海军司令吴胜利曾明确指出:人民海军始终坚持国家利益的重心发展到哪里,战斗力建设的重点方向就跟进到哪里;坚持国家利益的领域拓展到哪里,战斗力建设的能力范围就延伸到哪里;坚持国家利益的威胁来自哪里,战斗力建设的核心能力就指向哪里,不断提高应对多种安全威胁、遂行多样化军事任务能力。

巩固战略方针,提升防御能力。建设大海军是加大海洋防卫纵深和加强海上防卫力量的海洋防卫战略的需要,深刻地体现和反映了国家军事防卫战略的内在要求和海洋方面军事斗争的客观实际,并不与积极防御的战略方针相矛盾。

从地缘战略看,中国是一个海洋地理相对不利的国家”“中国海区呈半封闭状,外有岛链环抱,通往大洋的通道多数为岛链遮断,中国进出大洋在一定程度上受制于人,在战时很有可能被敌方拦腰堵截。” 

冷战时期,美国曾围绕西太平洋岛链对中国进行战略封锁,对我海洋战略空间构成了强劲的挤压态势。从防御战略而言,中国不需要霸权式的全球性海军,但中国海军必须具备全球作战能力,并在总体上保持地区性海军的定位。战略方针是防御,不是进攻;防卫范围是远海,不是近海。

未来中国海军必然从近海走向远洋,具备在西太平洋海域执行战略任务的能力:能粉碎任何危害中国领土主权完整和海洋权益的企图;能为国家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提供一个安全与稳定的海上战略环境;能有效地维护中国的世界大国地位和保持对亚太地区足够的影响力;能遏止来自海洋方向的侵略和打赢针对中国的战争;能迅速在危机地区做出反应,以此显示保卫国家利益的力量;能达到对等威慑的能力,你威胁我的航道安全,我也可以威胁到你的各种安全;保持有效的海上核威慑与核反击能力等。

利益无界性决定军事力量发展的必要性,因而防御性不排斥发展的外向性。

20105月,海军陆战队进行登陆作战实兵实弹演练。

扩大防卫纵深,确保制海目标。制海权实质在于对敌方海上兵力进行有效的遏制和威慑,使其打消进攻企图。随着国家海外贸易、海洋运输和资源开发的日益发展,尤其是我国管辖海区的扩大和海洋战略环境的变化,近海防御显然已不适应国家利益拓展的需要。

应依据国家发展战略、军事战略方针及未来海上斗争形势,扩大防卫纵深,分阶段有步骤地实施制海权,实现由近海向远洋防卫转变。掌握制海权、战略威慑、力量投送和显示力量是海军战略的关键环节和目的。

海上防御是海军的重要职能,海军战略攸关国家海洋战略。海军占据优势,不仅能有效确保海上交通线,而且还能确立一国海权的优势地位。

近期目标,实现区域性海权,全面提高近海综合作战能力和执行各种海上战役的能力,加快发展海上大型作战平台和海军中远程精确制导武器,有效控制第一岛链以内的近海海域的战略目标,具备在以第一岛链为前沿的近海海域夺取制海权的实力、打赢高技术条件下海上局部战争的能力,进而实现控制海洋、利用海洋和由海制陆的能力。

远期目标,发展全球性海权,以实现战略制海权、绝对制海权、大洋制海权为根本目标,提升中国海权的强制能力,全面发展远洋型海军,形成以大型海上作战平台为核心的兵力结构,能担负西太平洋海域和印度洋部分水域甚至其他大洋海域的战略任务,具备与世界军事强国争夺并分享制海权的能力,确保中国的大国地位和海洋权益。

2强化大海军的威慑能力,确保海上方向安全

必要的战略警惕、战略准备和充分的战略能力,是国家安全的最核心前提条件和战略保障。应对南海争端,必须有计划有重点分步骤地加强战略预置,妥善应对可能发生的海上冲突,切实维护能源安全、海洋权益和战略通道的顺畅,有效提升中国海军的战略威慑力。

在海军兵力结构设置上,应形成以大型海上作战平台为核心的海上打击力量,在西北太平洋和南海两个战略方向上形成大纵深的战略防御体系。

目前,中国海军的兵力结构还很不合理,尽管兵种齐全和拥有核潜艇,具备在近海海域执行多种作战任务的能力,但与未来担负的使命任务相差甚远,尤其是在中、远海担负作战任务的兵力兵器方面量少质差,战略、战役使用很不配套。

因此,必须抓住当前的战略机遇期,尽快形成结构合理、战略战役使用配套的海军兵力结构,努力建成信息化程度较高的大型航母战斗群,以便形成一支强大的远洋型海军力量。

中国海军两栖战车和橡皮艇进行海上泛水训练。

此外,还应加强海军陆战队的规模建设。根据未来中国海军担负的使命任务、作战环境、战略需求等情况,中国海军现代作战体制和战略防御体系可作相应调整:收缩战线,突出东、南两大舰队建设,即中国东海舰队和南海舰队,专司海上战略防御。

两支舰队将分别担负西北太平洋的战略防御和南海及马六甲海峡的战略防御任务,其兵力结构建设方向以高技术的大型多用途航母战斗群为核心,并相互进行战略协同与配合,确保海上战略防御任务的完成。

在海军兵器装备发展上,目前战机航程有限是我在南沙水域保持军事存在的重要掣肘,这使我们很难在南海保持长期的战机巡逻和威慑。

尤其是对于最南端的曾母暗沙一线海域,一旦有事,我们很难及时迅速到达事发海域。今后要加快推进三沙市、海南岛和广东、广西沿海地区联合保障力量和基地建设。着重发展大型海上作战平台和武器系统,全面提高海军远距离机动能力、远程精确打击能力和远距离探测预警能力。

中国海军建设的主要矛盾是海军现代化程度和作战能力,与信息化条件下海战的需要存在较大差距,表现为主要作战平台和武器系统远距离机动能力、远程精确打击能力、快速反应及出动能力和远距离、大范围的探测预警能力不足。

随着空海一体战概念的出现,中国海军在争夺制海权斗争中,将面临更加严峻的挑战。在关键信息技术领域和项目上,要超越常规发展有威慑力的舰队,研制对付敌信息程度高的杀手锏 

加大以大吨位滚装船、集装箱船、综合补给船等为主体的海上投送力量建设力度,完善船艇码头设施设备,形成紧密结合、相互衔接的远程立体投送体系。

突出海上机动保障和伴随保障能力建设,可建立3~4个海区岗位保障队、2~3个穿梭保障队、若干浮动保障基地,形成各层次能力互补、各专业合理搭配、各工种有机组合的抢救抢修体系。

加强应急保障需求评估,合理设置后方仓库和医院建设布局,完善军交运输网络,增加物质储备品种和规模,以海南、粤西及桂南地区重要交通枢纽和大中城市为重点,建设野战食品、被装、战备药品等物质器材储备保障基地,提高体系支撑能力。

与此同时,中国还需从国家安全和战略平衡的现实出发,重点投入,发展中国海基战略核力量,以便对军事强国形成强大的核反击能力,慑止军事强国和霸权国家对中国可能发动的侵略战争。

在海战场体系构筑上,目前,大陆在南沙海域,既无机场,又无航空母舰,制空权是软肋。没有制空权,就谈不上制海权。

20111219日,海军新型医疗救护舰载直升机在演练中将伤员送到和平方舟号医院船。

因此,今后我方应加强南海方向的战场建设,东部形成以舟山为中心、青岛和三都为两翼的海战场体系,南部形成以榆林为中心、西沙和湛江为纵深的海战场体系,形成东西交错、南北衔接、攻防兼备的立体化战场体系,并以南沙为前沿支撑、西沙为前进基地、海南岛及华南地区为后方依托的三线布局,立足陆海空三军联合作战筹划设计和建设使用,加强海空军力量建设,在航空母舰未形成战斗力前,我南海舰队和南部战区的空军实力应该前伸,按照中央军委要求,拓展训练空间,加大训练力度,强化南沙海域训练,吓阻和制止某些国家破坏南海宣言的行为,使外国石油公司或开发商怯于在这片海域开发。

围绕打赢信息化条件下海上局部战争的目标,及防御性海军战略要求,海战场建设须解决点多线长的状况,应收缩点线、突出重点。

在海战场总体布局上应调整为,以东、南为重点战略方向,并在东、南两大海战场建成相对独立、完善配套和相互呼应的海战场体系,使之能有效支撑中国海上战略防御前沿前移,保障中国海军兵力在南海和西太平洋海域活动。

在南沙方向,依托我驻七礁八点,加强侦察预警体系建设,增设直升机着陆点,增强运载保障功能,稳固我军事前伸触角。西沙方向,重点是扩建机场、码头和后勤、装备、生活设施,完善西沙防御体系和海域管控保障体系,拓展中继保障功能,成为海空力量南海作战、兵力投送和维权斗争的前出据点。

广东、广西、海南沿海三省区,积极拓展立体交通保障格局,提速跨海信道工程,推进粤海铁路、环岛主要港口、码头平战结合建设,逐步形成衔接有序、功能完备、满足需求的战场体系。

3推进海洋和谐,彰显中国海权文明

陆权时代与海权时代,军队均是和平的捍卫者。海洋文明与和谐,需要海权力量的正义运用和有力彰显。海洋和谐思想替代海洋霸权思想将成为历史必然。在称霸性、单向性、无限性海权面前,必须塑造中国式的武力文明,让自控性、融合性、有限性海权成为中国海权的真正代言。

超越称霸性海权,塑造自控性海权。文明是永恒的社会形态。中西差异归根结底在于两种不同性质的文明系统。西方文明,无论是爱琴海文明、地中海文明,还是大西洋文明,均因航海事业的发达、海洋商贸的繁荣而产生。

西方海洋文明由其军队扩张特性表露出来,而中国海洋文明始终体现其和谐的特点。郑和七下西洋,不掠夺一地一物,就是对和谐海洋理念的深刻诠释,和谐思想早已融入中国的国民心理和思想认同。

老子在《道德经》中揭示水的特性,这种特性就是水的柔性文明,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和谐海洋对应的是自控性海权,而不是称霸性海权,体现的是一种尚和思想,强调对和谐和睦、公平正义、相互尊重、正当权利的价值维护,反对侵略、瓜分式的扩张行为。

自控性海权属内敛约束型,重在克制与控制,对外不称霸,是对称霸性海权的超越,是高阶段高形态的海洋治理思想,体现的是一种普世观和尚和观。对于那些喜欢在南海问题上恶意鼓吹中国的国家,应矫正思想认知偏差,塑造和谐的海权观,有助于海洋争端的和平解决。

超越单向性海权,塑造融合性海权。单向性海权指单维度的海权,一个是和平制海权,一个是暴力制海权,其特点是单一性,缺少融合。融合型海权指在海权发展模式上,坚持综合吸纳原则,既有和平取向,也有暴力容收,不是绝对单一的模式,其好处是适应性强,对外界的挑战容易及时调整变化。

中国从传统农耕制向现代海洋制国家转型,海权战略选择不同于西方的武力夺取模式,难逃霍布斯的丛林法则。在两条道路及价值取向面前,实现中国海权战略,必须兼具暴力手段与和平手段的统一。

在对外交往中,维护领土主权与海洋权益,加强同外国海军的沟通与交流,促进海洋的和谐与合作,需融合性的海权观作指导。一个文明中的革新经常被其他文明所采纳

融合型海权实质仍是一种以和平为主,但不放弃暴力手段运用的海权模式,尤其是在海军力量的运用上,遵守防御性原则,不奉行进攻性战略,不对别国进行威胁。发展融合型海权,不是投入战争,而是最大限度的遏制战争,减少战争爆发的几率,最终目的是赢得永久的和平。

超越无限性海权,塑造有限性海权。无限威慑指权力的无限运用,没有节制和约束,任何情况下主张任意的进攻,是滥用权力的表现。有限威慑是指有目标有重点有限度地使用权力。

所谓有限性海权就是运用有限的力量做到精锐威慑。精锐威慑其含义是数量上不一定要多,但一定要使敌人怕,是不动声色的战略威慑,给对手造成威胁,产生畏惧心理,你能威胁到我的安全,我也能够威胁到你的安全,使对方不敢轻举妄动,进而达到不战而屈敌之兵之效。

精锐威慑是集中优势力量在局部范围上形成拳头,达到使敌人怕的威慑效果,其要素为体系优化、信息制导、力量整合、快速发力、形成震慑。

1979年,邓小平对海军说:我们建设海军基本上是防御,面临霸权主义较大的海军,没有适当的力量也不行。这个力量要顶用,我们不需要太多,但要精,要真正现代化的东西。

未来太平洋和印度洋地区必将是我进军深蓝、博弈深蓝的主要战略方向。为确保主要战略方向利益,就必须打造一支威慑性的海上力量。

建设一支强大且精锐的海军力量,意义在于实施战略威慑,以戈止武,提升反制力,一旦遇有海上威胁和侵略,在国际海战法许可范围内,利用公海的国际性和航行自由性进行积极防御,并施以必要的进攻行动,确保海权关系和谐,使中国海上安全利益免受侵犯,有力地捍卫中国国家尊严。

作者: 军事科学院    卢胜君   

(本文是从作者专著《深蓝经略——海上维权斗争的思考》第四章中选载的一部分,标题为本刊编者所加;《深蓝经略》全书34万字,20163月由长征出版社出版。)

责任编辑:向太阳
特别申明:

1、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

2、本站属于非营利性网站,如涉及版权和名誉问题,请及时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做相应处理;

3、欢迎各位网友光临阅览,文明上网,依法守规,IP可查。

昆仑专题

热点排行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建言点赞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图片新闻

    友情链接
  • 北京市赵晓鲁律师事务所
  • 186导航
  • 红旗文稿
  • 人大经济论坛
  • 光明网
  • 宣讲家网
  • 三沙新闻网
  • 西征网
  • 四月网
  • 法律知识大全
  • 法律法规文库
  • 最高人民法院
  • 最高人民检察院
  • 中央纪委监察部
  • 共产党新闻网
  • 新华网
  • 央视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国新闻网
  • 全国政协网
  • 全国社科办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军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人民日报
  • 求是理论网
  • 人民网
  • 备案/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5015626号-1 昆仑策咨询服务(北京)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举报邮箱:kunlunc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