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站内搜索:
网站首页 > 百姓话题 > 学习教育 > 阅读信息
​王元珍:乡村书院的复兴及其当代意义——福建蓝田书院的经验启示
点击:  作者:​王元珍    来源:昆仑策网【作者授权】  发布时间:2019-11-27 07:30:10

 

1.webp (2).jpg

重建后的福建古田县蓝田书院

书院在我国教育史、思想史、文化史上具有独特地位和作用。近代以来,由于鸦片战争后的国内国际形势,传统书院在进入二十世纪后逐渐被各级学堂和后来的学校所取代,作为教育组织形式的书院就此退出了历史舞台。近年,随着国家综合国力提升,民族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增强,书院复兴成为当下中华传统文化创新发展的一个热点,全国各地涌现了许多新建的书院,也复建、修缮了许多历史上的传统书院,对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发挥了积极作用。

福建蓝田书院始建于唐天福二年(937年),是一所有着千年历史的古老书院。自2012年复建以来,其以植根乡土,服务乡村、乡民为旨;以开展公益性“读书、教书、出书”活动为本;因地制宜,规划和参与农耕合作社运营,沟通城乡,带动当地农耕经济复兴的实践探索等,体现了乡村书院的文化传承和实践创新。本文在考察蓝田书院历史与现状的基础上,探究其复办以来的运营模式和经验启示,以期对当代书院的建设发展有所启发和助益。

1.webp (3).jpg

蓝田书院旧照(资料图片)


一、传统书院现代转向中面临的若干问题


历史上的多数书院因自然和人为原因已经湮没消失,现存传统书院大多是史上重修、复建而遗存至今,也有一些是近年在旧址上复建、修缮而成。其中,有的书院变身成为旅游观光的文化景点,或被赋予博物馆、展览馆的功能,有的重拾传统书院的讲学、祭祀、藏书等方面的规制。作为旅游观光型和博物馆、展览馆的书院,除了保留书院之名和书院建筑,不再具备传统书院原有的功能。而承续古代书院传统,开展传统文化相关文教活动的书院,则面临规制规划和精神文化方面如何汲取和借鉴传统书院的经验,实现创造性传承和创新性发展的问题,具体包括:

(一)书院的功能定位

早在北宋时期,书院已形成讲学、藏书、祭祀、学田四大基本规制,即书院的四大事业。此四大事业中,讲学、藏书、祭祀同时是传统书院的主要职能。作为儒家的道场,书院的讲学围绕儒家思想文化倡导内圣外王之道,注重学人士子的人格养成和道德实践,对社会的人才培养和道德教化发挥了重要作用。清末书院改制,其原有的讲学、藏书功能被后来的学校、图书馆取代,祭祀则在新中国成立后的一段时间内被作为封建迷信和落后文化遭到否定和批判。历经百年的沉寂之后,由于传统文化本身的生命力和历史发展的内在逻辑,书院所蕴含的以修身为本的教育和传道济民的人文精神,在今人的反思和文化自觉中被重新唤醒,传统书院的复建由此成为当下文化建设中一个引人注目的现象。

复建的书院全面恢复旧时的功能既无可能,也不必要。但结合当下教育体制和教育内容,探究如何弥补现行学校教育在传统文化方面相对不足的有效路径和方式方法,为人才培养和大众精神文化素质的提高提供中国式的文化和情感支持,是复建的传统书院需要深入探讨和明确的首要问题。

(二)书院的经费保证

传统书院能够在历史上长期存在的一个关键因素,是维持书院得以正常运转的书院“学田制”,即由官府或民间提供田产作为学田,其营收所得为书院各项支出提供必要的经费支持和经济保障。作为书院的四大基本规制之一,学田是书院得以存在和发展的物质基础,也是书院其他事业得以顺利进行的前提和保证。

当前,复建的传统书院中,既有政府出资、政府相关部门主导的书院,也有由民间人士提供资金支持的书院。就前者而言,因多数纳入文物保护范畴,大多无经费之虞。由民间人士支持复建的书院,多与出资人的主观意向、兴趣爱好和财务状况相关,其未来发展存在较多不确定因素。从长远看,如何为各类书院提供可持续发展的资金和制度支持,是书院、社会和政府需要共同关注的一个现实问题。

(三)书院的未来发展

从中国书院的缘起和发展历程看,唐开元年间官办的丽正、集贤修书院,是我国最早的书院。而位于福建省漳州市浦南镇的松洲书院,建于唐中宗景龙二年(708年),被一些学者看成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所真正意义上的教书书院。宋元明清几代,书院几度兴毁。在清末书院改制后的百余年时间里,关于书院改制的反思和重续书院文脉的实践持续不断,如1949年钱穆、唐君毅等人在香港开办新亚书院,岳麓书院与现代高等教育的融合等。

据邓洪波教授的研究,截止2016年9月,我国传统书院和新建书院的数量保守估计有2000家,达到明代的辉煌态势【1】。纵观历史上书院的几度兴衰,在倡导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的时代背景下,当代书院如何谋划发展,在今日及未来中国发挥什么样的作用和留下怎样的文化印记,是复兴中的中国书院需要理性思考并付诸行动的一个理论和实践问题。

二、民办官助:福建蓝田书院的运营机制和模式


福建蓝田书院位于福建省古田县杉洋镇杉洋村,由唐员外郎永贞(今福建省罗源县)县令余仁椿创建。作为杉洋余氏家族的私塾,历史上几经翻修、重建、扩建,延续至今已过千年,对古田县和闽东一带文教发展以及朱熹理学的传承传播发挥了积极作用。文革后期,书院在一场大火中被毁。2012年9月,余仁椿第33代裔孙、厦门大学经济学博士余云辉先生独立捐资在书院原址全面复建蓝田书院,2013年1月9日,重建后的蓝田书院接续传统,开院办学。与时下众多政府、企业投资复建的传统书院变身为博物馆、旅游景点的做法不同的是,复建后的蓝田书院立足乡村实际,开展国学文教活动,其运营机制和模式是:

(一)民非组织的运营机制

民非组织的全称是“民办非企业单位(组织)”。我国《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规定:“民办非企业单位,是指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其他社会力量以及公民个人利用非国有资产举办的,从事非营利性社会服务活动的社会组织。”福建蓝田书院由个人独立捐资兴建,注册性质为“民办非企业单位(组织)”,即书院以非营利运营的方式,开展国学相关活动,如:常年免学费招收杉洋镇在读小学生,利用周末和寒暑假时间,文武兼修,教授国学经典、写作、书法和当地传统武术——龙桩拳等课程。自2012年复建以来,书院已先后接纳600多名学生学文习武。因教育教学效果显著,短短几年时间里,书院已经成为当地学生和乡民心目中的一个文化圣地,吸引越来越多的人到书院接受熏陶和教育。

(二)民办官助的学田模式

学田是书院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和保证。公元937年,蓝田书院创建者余仁椿告老还乡,“相地宜创学馆,萃山川之秀,额以蓝田”,同时置田产70亩作为“油灯田”,以田租收入供给族中子弟上学费用,作养人才,“二百年间簪缨间出,子孙显荣,皆由此始。”【2】此后,书院几度重建,其中既有余氏后人的努力,也有来自官方的支持。如,宋乾道二年(1166年),以余端卿为首的余氏族人“鸠财僦工,复于旧址,披榛划棘,营建而鼎之。”重建后,书院“规模宏壮,万瓦鳞鳞,焕然一新。”南宋时期,书院因朱熹两度讲学,声名大振,成为八闽最高学府之一。元明清时期,蓝田书院多次重修,其中可称为盛事的一次重建是清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时任福建学正的朱珪、古田县令万友正亲自主持重建工程。

1.webp (4).jpg
蓝田书院原址上残存的朱熹手书石刻

民间教育得到官方支持,是我国古代书院绵延千年、弦歌不绝的重要原因。蓝田书院的复建,一方面受益于余氏后人为书院重建和持续运营提供经费;另一方面离不开地方各级政府的重视和支持,如:书院所在地的市、县、镇、村领导,高度重视蓝田书院的重建工作,为书院的重建“不仅倾注了最大的努力,而且倾注了最大的热情。”【3】民间社会和政府合力,民办官助,是福建蓝田书院得以顺利重建和持续运营的关键和保证。

(三)以“读书、教书、出书”为主的功能定位

回看中国书院的历史,不论是作为民间士子读书、讲书之处,还是官府修书、刻书、藏书之所,书院无不与“书”相关。书,是书院的特色。书院,离不开书。

复建后的蓝田书院立足乡村社会,结合乡村教育的实际和书院传统,开展“读书、教书、出书”活动。“读书”,即诵读经典。书院招收当地品学兼优的小学生,由国学教师教授诵读《大学》《论语》《中庸》《诗经》等传统文化经典。有“读”必有“教”。“教书”,是书院的主要工作,也就是通过上述经典诵读,培养乡村学童对优秀传统文的兴趣,以期在朗朗书声中潜移默化,达成敦品励学的目的。“出书”,则是书院支持和资助专家学者开展对乡村教育和传统文化研究成果的出版发行。截止2018年,书院已经资助传统文化领域相关学者出版学术专著10余部。

除了开展“读书、教书、出书”活动,蓝田书院还结合今人的实际,尝试恢复传统书院的祭祀文化和藏书功能。书院以朱子理学为宗,纪念朱熹。杉洋是朱熹的老师李侗的祖籍地,朱熹一生两度到蓝田书院讲学,尤其晚年身陷“庆元党禁”之祸,在门人弟子陪同下潜居蓝田书院,在当地留下“朱子一日教九斋”的美谈和乡民对朱熹的崇拜敬仰。公元1200年农历三月初九日,朱熹去世,杉洋百姓自此之后每年都在朱熹忌日汇集到蓝田书院举行祭祀,以表达对先贤的崇敬之情。复建的蓝田书院秉承传统,创新思路,在书院前方广场上设立朱熹铜像彰显书院与朱子理学的渊源关系,同时表达了书院对朱熹及其过化之功的纪念。此外,书院复建之时,还在书院旧址附近建成藏书楼一座,现已收集各类图书上千册,未来书院还将在藏书方面探索乡村书院的新功能。

(四)因地制宜,沟通城乡,助力乡村生态农业的发展

蓝田书院“环列诸山”,门前沃野绵延,地势开阔。近年随着乡村大量劳动力进城务工,书院周边土地撂荒问题凸显,不少农田长期荒芜,乏人问津。蓝田书院在发挥书院教化育人、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作用的同时,通过为城市家庭提供体验农耕活动、乡村生活和书院教育的平台,沟通城乡,助力乡村生态农业的发展和美丽乡村建设。

以蓝田书院命名的蓝田传统农耕社成立于2015年,是古田县“人才兴村富农三年双倍增”工程项目,其运作模式是:农耕社吸收杉洋镇10户老农为社员,承包山区成片抛荒梯田100多亩,以最传统的农耕方式种植水稻,【4】通过“互联网+微信+众筹+快递”的方式,为60个城市家庭提供无污染的优质稻米;城市家庭则以众筹方式平摊农耕社生产的大米和其他农作物。农耕社承包的100多亩山地梯田“不仅是这60个城市家庭的稻米主粮基地,也是他们一家大人和孩子的梦想田园。他们可以在假期领着孩子到蓝田书院读经习武,也可以到自己众筹的的稻田里体验耕种的艰辛和乐趣。”【5】可以说,农耕社借助“互联网+微信+众筹+快递”的方式,完成了经济学意义上生产、分配和消费的同时,更依托书院吸引城市家庭走进书院和乡村,感受传统书院文化、农耕文化的厚重以及人与自然的和谐共融,增进他们对乡村的情感共鸣和价值认同。经过四年的实践探索,参与众筹的城市家庭由原来的60个已增加到百余个,农耕土地面积也扩大到150多亩,农民获得感显著提升,生产积极性提高,对乡村农耕经济的自信得到恢复和加强。

三、传道济民,返本开新——福建蓝田书院的经验启示


宋时著名理学家、岳麓书院山长张栻在《潭州重修岳麓书院记》中论及重修岳麓书院的目的时指出:“盖欲成就人才,以传道而济斯民也。”【6】成就人才,传道济民,是古来书院的目的和宗旨。蓝田书院以非盈利性“读书、教书、出书”为本,因地制宜,沟通城乡,助力乡村生态农业建设,表明书院对传道济民使命的自觉和担当。因为这样的自觉和担当,使其免于“两耳不闻窗外事 一心只读圣贤书”的书斋式教育,赋予当代书院新的内涵和责任使命,书院由此不单是现代人学习经典、体认中华文化的场所,它同时还是沟通城乡经济和文化生活的桥梁,对当前振兴乡村战略的实施具有积极意义,其对当代书院建设的启示,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传承传统书院精神,重视书院内涵建设

我国书院在上千年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独特的书院制度和书院精神。书院制度以“书”为特色,“是中国读书人围绕着书,开展包括藏书、读书、教书、讲书、著书、校书、刻书等各种活动,进行文化积累、研究、创作和传播的文化教育组织。”【7】蓝田书院的“读书、教书、写书”实践,正是继承了这一传统,使书院免于徒有建筑而无书声、书香的空心化、形式化流弊。当代书院仍然需要把“书”——传统文化经典的教育与传播作为主要内容,重视书院课程、活动和研究等方面的内涵建设,以书声、书香构建书院的文化特色;需要把以传道济民为己任的书院精神作为目标理想,避免走向纯粹商业化、趋利化的极端,使当代书院与历史、与传统保持一脉相承的品格和记忆,确保中国书院的当代复兴,不单单只是“书院”名称的复兴,而是书院气质、精神、作用的实质性传承和创新发展。

1.webp (5).jpg

(二)坚持社会效益优先,参与地方文化建设

时下书院虽然数量庞大,形式多样,但从运营目的上看大体可以归纳为事业型和企业型二类,前者是我国文化事业的组成部分,以社会效益为准绳;后者则多以文化公司、教育机构的形式开展业务,注重经济效益。2015年9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推动国有文化企业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的指导意见》指出:“文化企业提供精神产品,传播思想信息,担负文化传承使命,必须始终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这一意见虽然是针对国有文化企业而言,但结合我国书院的历史、书院的文化属性和当前文化建设的实际,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是显然是必要的。蓝田书院始终坚持把社会效益作为唯一目标,主动参与地方文化建设,在开展公益性国学教育教学活动的同时,开门迎客,吸引国学爱好者、传统文化研究领域专家学者前往观光、考察和举办学术活动。目前,蓝田书院已成为当地的文化地标和重要的教育基地,“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8】其运营模式和经验表明,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优先位置,是当代书院可持续发展的一个有效路径和可靠保证。

(三)发挥乡村书院在乡村振兴中的融合和推动作用

在人类文明的进程中,与乡村农耕生活渐行渐远的工业化和城市化并不意味着乡村丧失了存在和发展的必要性、合理性。习近平总书记在2012年12月12日至13日召开的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上明确指出:“要体现尊重自然、顺应自然、天人合一的理念,依托现有山水脉络等独特风光,让城市融入大自然,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这个“乡愁”所指称的意义就是,“无论怎样的发展,都不能抹杀乡村精神,不能抹杀传统文化和自然生态,既要留住青山绿水,又要传承传统文化。”【9】乡村是现代人安放“乡愁”的物质和文化家园,在农耕基础上形成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根脉。

1.webp (6).jpg

党的十九大提出乡村振兴战略。乡村振兴既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还要坚持城乡融合发展原则,加快形成工农互促、城乡互补、全面融合、共同繁荣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一起抓。从精神文化的层面看,乡村对“吸取城市文明及外来文化优秀成果”的需求和城市“融入大自然,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需求,都需要借助于乡村文化建设得以实现。近年,在数量上呈现增长势头的乡村书院,是乡村文化建设的一支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虽然目前尚无关于乡村书院的统计数据,但其数量上的增长趋势却是一个不争的事实。蓝田书院的实践表明,书院不仅可以通过国学教育促进人才培养和乡风文明建设,还可以沟通城乡,搭建起农业、农村、农民和城市生活的桥梁,发挥促进城乡互促互补和融合发展的作用,这就为如何更好地建设乡村书院,以及发挥乡村书院在乡村振兴中的作用,提供了可供借鉴的经验和启示。

概言之,福建蓝田书院立足乡村、服务乡村的公益性运营机制,民办官助的学田模式,以“读书、教书、出书”为本的功能定位;因地制宜、沟通城乡,助力乡村生态农业发展的经验,对当代书院建设具有启示和借鉴意义。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随着民族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的增强,当代书院如何更好地传承书院精神,接续书院“传斯道”的文教传统,因时而动,因地制宜,探究“济斯民”的现实路径,还有待于书院建设者进一步的实践探索和研究者的理论总结。

参考文献:
【1】邓洪波.当代书院已达明代辉煌 警惕被钱财奴隶 2016-09-12
https://www.rujiazg.com/article/9061[OL]
【2】朱熹.东斋记
【3】余云辉.蓝田书院:墨香千载 光摇北斗[C],余增福编.蓝田书院 墨香千年[M],第17页。
【4】李国镔,许巧清.博士组建“农耕社” “人才兴村”助脱贫,2016-04-19
http://www.gtxww.cn/gtxww/xwzx/fwsn/2016/0419/16526.shtml[OL]
【5】余云辉.微型城乡经济共同体——创建宜居乡村的完美范本,
http://www.360doc.com/content/16/0319/08/13434918_543501877.shtml[OL]
【6】张栻.潭州重修岳麓书院记。
【7】邓洪波.晚清书院改制的新观察,中国书院 第八辑[[M],第8页。
【8】余新锋.蓝田书院 万古流芳[C],余增福编.蓝田书院 墨香千年[M],第53页。
【9】刘忱.乡村振兴战略与乡村文化复兴,2018年04月20日
http://theory.people.com.cn/n1/2018/0420/c40531-29939018.html  2019.2.26 [OL]

 

(作者系厦门理工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当代中国书院教育与书院发展研究;来源:昆仑策网【作者授权】,有修订)

 

2.webp (1).jpg

 


 

【昆仑策研究院】作为综合性战略研究和咨询服务机构,遵循国家宪法和法律,秉持对国家、对社会、对客户负责,讲真话、讲实话的信条,追崇研究价值的客观性、公正性,旨在聚贤才、集民智、析实情、献明策,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欢迎您积极参与和投稿。

电子邮箱:gy121302@163.com

更多文章请看《昆仑策网》,网址:

http://www.kunlunce.cn

http://www.kunlunce.com

责任编辑:红星
特别申明:

1、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

2、本站属于非营利性网站,如涉及版权和名誉问题,请及时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做相应处理;

3、欢迎各位网友光临阅览,文明上网,依法守规,IP可查。

昆仑专题

热点排行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建言点赞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图片新闻

    友情链接
  • 186导航
  • 红旗文稿
  • 人大经济论坛
  • 光明网
  • 宣讲家网
  • 三沙新闻网
  • 西征网
  • 四月网
  • 法律知识大全
  • 法律法规文库
  • 最高人民法院
  • 最高人民检察院
  • 中央纪委监察部
  • 共产党新闻网
  • 新华网
  • 央视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国新闻网
  • 全国政协网
  • 全国社科办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军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人民日报
  • 求是理论网
  • 人民网
  • 备案/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5015626号-1 昆仑策研究院 版权所有 举报邮箱:kunlunce@yeah.net
    携趣HTTP代理服务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