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站内搜索:
网站首页 > 环球聚焦 > 深度评析 > 阅读信息
吴启兴:中国文化传承发展和对世界文明发展的贡献
——习主席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讲话学习有感(一)
点击:  作者:吴启兴    来源:昆仑策网  发布时间:2023-07-09 13:17:29

 

6月2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北京出席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这是座谈会前,习近平1日下午在中国国家版本馆考察。新华社记者 姚大伟 摄

 

202362日,习近平主席在北京出席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发表重要讲话指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有很多重要元素,共同塑造出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只有全面深入了解中华文明的历史,才能更有效地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更有力地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一、中华文明中国文化发展的连续性

 

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先进文化的积极引领,没有人民精神世界的极大丰富,没有民族精神力量的不断增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可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习近平主席说:“我们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自信、道路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说到底还是要坚持文化自信。”因为“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

 

第一,中华文明的渊源

 

研究要究理于事物始生之处,研理于心意初动之时。龚自珍说,欲要亡其国,必先亡其史,欲灭其族,必先灭其文化。语言文字,是人们用以交流思想的工具,是文明和文化的主要工具和载体。

 

1、文明和文化的关系。语言文字对于一个民族和国家,有着定国神针之用。语言用以意念、思想的表达。天人感应,感而遂通,意念意理呈现。语言文字不仅用以交流思想,还能展现人的思维方式方法,确定思想内容和明确思想成果。就文明和文化来说,简而言之,文明是文以明之,文化是文以化之。

 

经过几代学者接续努力,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等重大工程的研究成果,实证了我国百万年的人类史、一万年的文化史、五千多年的文明史。

 

当一个民族、一个社会(或组织)需要文以明之的时候,文以明之的思想内容,就是这个文以明之之时的民族、社会(或组织)的大多数人认可的认识(共识),明(显示)示了这个民族、社会(或组织)的文明进(展里)程和文明()()度。文明的思想内容显示(标明)了文明的程度和高度。

 

共识一旦形成,就会作用于社会实践,引领指导实践。当一个民族、社会(或组织)文以明之的思想内容确立后,这个文以明之的思想内容,就为确立之时和确立之后的民族、社会(或组织)的人,在思想和行为诸方面,起到制约、引领和促进作用,进入人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潜移默化,起到文以化之的文化作用。久而久之,积淀为民族意识,文化意识,成为明确的文化內容。文明与文化,两个概念相通相融。

 

2、“文明”语词的产生。在中国的古籍文献中,发现最早的是《易经》中的“见龙在田,天下文明”。如同现在社会产生的语词,一定有其相对应的内容一样,文明语词的出现,也会有相应的内容。当时的“文明”语词,虽具体内容现代人仍不详,但文明语词的出现,说明当时的中国社会的发展,文明已是当时社会发展所需,文明的内容是当时社会族群许多人的共识,能够体现当时社会这一地域的人的自然观,历史观、价值观,文明内容将根植于这一地域内的人的行为中,更多地以精神的传承而实现代际延续。

 

3、“文化”语词的产生。在《周易》中,有“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之语。人文与化成天下紧密联系,以文教化的思想已十分明确。西汉刘向《说苑・指武》中,有“圣人之治天下也,先文德而后武力。凡武之兴,为不服也,文化不改,然后加诛。”这是“文化”语词最早出处。 《旧唐书・音乐志》三有“经纬两仪文化洽,削平万域武功成。”“既荐羽旌文化启,还呈干鏚武威扬。”这里文化与武功、武威相对,是“文以化之”之意。 《清史稿・饶应祺传》:又规复丰登书院,创修府志,文化蔚兴,士民为立生祠。这里文化见其教育之意。 《清史稿・属国传一・朝鲜传》:琉球自入清代以来,受中国文化颇深,故慕效华风如此。《清史稿・文苑传三・林纾传附严复传》:穷无所之,日人聘讲东方文化,留东数年,归。 这里的“中国文化”、“东方文化”等提法,已与当今文化之义相合。

 

4、中国文化的本质。中国文化民为邦本。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最早的文献之一中的《尚书》提倡民惟邦本,本固邦宁。《尚书·夏书·五子之歌》云:“皇祖有训,民可近不可下。民惟邦本,本固邦宁。”夏朝以前的先祖,就已传下训诫:对于人民宜可亲近而不可轻视,唯人民是国家根本,根本牢靠,国家安定。《尚书》分别记载了皋陶“安民”、盘庚“重民”、周公“保民”的思想。春秋时期管子说:“政之所行,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管子·牧民》)老子说:“圣人无常心,以百姓之心为心。”孔子则说:“民之所欲,天必从之。”战国时期孟子是民本论的突出代表,他提出了著名的“民贵君轻”说,阐明得民心者得天下,“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孟子·梁惠王下》)孟子的“民贵君轻”思想,毛泽东主席的为人民服务思想,习近平主席的人民至上、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等,都深深植根于中华文明的这些奠基性的文化基因中,是一脉相承。

 

5、中华文明的称谓。人类历史的前期,今人称之为古文明,如曾经的世界四大古文明一一西亚两河流域的古巴比伦、北非尼罗河流域的古埃及、南亚印度河流域的古印度、中华大地的古中华文明。

 

中华文明又称华夏文明。黄河中游是中华文明发源的核心区域,黄河在中国南北方的大河和大江中居于中部,主要的中华史前文化分布在黄河流域中游。从五帝时代,经夏商周至秦汉、魏晋南北朝再至唐宋,历代王朝的都城均在大中原地区,中华民族“择中立国”,称为中国。宋代以后金元明清王朝建都北京,仍然是择中立国,大金王朝的都城就称为中都,认为“燕京乃天下之中”。

 

农业是文明之母,中华民族从伏義氏、神农氏、黄帝时就爱耕种土地种粮且爱花(北魏以前没有“花”字,华就是花。黄河岸边的石峁遗址皇城台,有竖立着的长石雕圆立柱。立柱为中型,立柱上面雕有花纹,意为大地母亲,彰显王权。现在的全国各地也大都有“市”花)。到夏朝时,称为“华夏”。周朝认为自己是黄帝的后裔,自称为“有夏”,也自称“华夏”,后又将周王朝分封出去的诸侯国称作“诸夏”或“诸华”,成为华夏民族。中原地区后来和燕山脚下的龙图腾标志的部族,形成了中华文化的共同体,成为中华民族。

 

6、对文明的研究。人类发展的历史,从多侧面多角度来看,是生产逐渐发展的历史,是经济逐渐发展的历史,是文化逐渐发展的历史,是文学逐渐发展的历史,是科学技术逐渐发展的历史,是哲学逐渐发展的历史,是美学逐渐发展的历史,是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逐步发展的历史,是政治发展的历史,是各个国家国家机制、制度发展的历史,是社会意识形态逐渐发展的历史等等。人类发展的历史,涵盖人类历史发展的方方面面,含有人类现有的所有学科和以后产生的所有学科的内容。对所有学科的学者来说,人类发展的历史,含有所有学科都能研究整理出来的、各个学科的学科萌芽和学科发展史。

 

7、对人类发展历史规律的研究。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人类历史发展的规律是顺规律者昌逆规律者亡。世界各个国家各个民族的发展是如此,整个人类社会的发展也是如此。人类社会的发展史,在国家层面上来看,是在国家治理和社会治理过程中,寻找解决各种棘手问题和深层次矛盾的过程。哪个族群哪个国家能够找到相对公平公正的系统治理方法,哪个族群哪个国家就会发展得好。

 

8、文明、文化的交流。族群中民族中国家中,两种或几种文化相互学习和借鉴,往往能发展出更先进的文化。人类发展史就是一部各族群文化不断融合发展的历史。中国发展的历史,世界各国发展的历史,整个人类发展的历史,从文明和文化层面来看,也都是文明、文化发展的历史。都是不断地在治世和乱世之间循环、波浪式前进,螺旋式上升,探索和确立更适合人类生存发展的治世模式,探索走向人民幸福的和平盛世的途径。各个文明的萌芽、发展、昌盛和衰落,各个国家各个民族的发展、昌盛和衰落,从其文化发展中就能展现。而世界文化的内容,则记录、展示了各个国家各个民族的各种探索的进展里程,发展的程度与高度。

 

第二、中华文明与世界文化

 

在人类社会发展的上古时期,世界各个民族是各自独立发展(后来互相影响),形成了人类历史上光辉灿烂光华四射的四大古代文明。但是西亚两河流域的古巴比伦、北非尼罗河流域的古埃及、南亚印度河流域的古印度,这三个古文明,后来都由于外族入侵和其他的原因而中断了,只有古中华文明没有中断,延续发展至今。探索其他古文明中断的诸多的原因之中,都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文化中断的原因。

 

1、世界文化的国别划分。世界文化(地球文化)按国别划分,包括中国文化、印度文化、伊朗文化、俄国文化、英国文化、法国文化、美国文化等等国家文化,不一一列举。世界文化按洲别划分,包括亚洲文化、欧洲文化、非洲文化、澳洲文化、南北美洲文化。世界文化按东西半球划分,包括东方文化、西方文化。

 

2、世界文化的内容。世界文化由各国优秀文化而组成。世界上有二百多个国家和地区,两千多个民族以及多种宗教。人类文明因此多彩多姿。每一种文明都有自己赖以生存和繁荣的土壤,都凝聚着一民族之智慧、一国家之精神。各个国家的文化,都是由各国所居地域的生存状况所需而生成,随经济发展制约而发展,逐步形成发展到现在的文化程度。各个国家的文化,都是由其优秀的文化逐渐淘汰非优秀文化而形成的。文明的多样性是人类社会存在的客观现实,是当今世界的基本特征,也是人类进步的重要动力。世界文化宝库由世界各国文化的优秀部分来组成,世界各国人民的发展历史进程中所积淀下来的优秀文化内容,既充实了各国的文化宝库,也充实了世界文化宝库,成为全世界人民的宝贵的精神财富。

 

3、世界文化的共识价值。世界各国人民共同认识和认可的价值,叫共识价值(或称普世价值)。共识价值就产生在世界文化宝库里、产生在世界各国文化中(而不是只能产生在某一个国家文化中)、产生在文化的过程中。如《马太福音》记载耶稣曾说“无论何事、你们愿意人怎样待你们、你们也要怎样待人。”这句话被认为是具有共识(普世)价值的行为化认识、是行为规定道德义理的实践化要求,是人们为人处事应该遵守的金科玉律。但当罗马传教士来到中国,看到孔子的名言“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时,他们目瞪口呆,因为耶稣比孔子要晚整整五个世纪,而耶稣与孔子的价值观却如出一辙。如今德国柏林得月园的入口处,矗立着两米多高的大理石孔子像,孔子像花岗石基座上刻着的正是孔子“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句名言。

 

第三、中华文明中国文化的承续发展

 

绵延数千年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也是当今中国发展的丰厚滋养。中华民族之所以是现代世界各民族中具有最悠久历史的民族,是因为中国文化始终是一种博采众长、海纳百川、具有人类普遍适用性的包容性和开放性文化。

 

 ()、中国文化的人文性最具有人类普()()性。在世界文化的中国文化中,“人文”一词古已有之,《周易》有:刚柔交错,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

 

 “天文”,即天道运行的自然规律。“人文”,指人伦事理的社会规律。治国者须观察天文,明了时序之变化;须观察人文,使天下之人均能遵从文明礼仪,行为得当社会和谐,人民幸福。人文与化成天下紧密联系,以文教化的思想已十分明确。比西方社会文艺复兴时提倡的人文主义,早了大约两千年。

 

中国人不仅最早提出了人文概念,而且和天文对举,天文讲自然之序、属于自然科学,人文讲人伦事理、属于人文科学,两者互补、相辅相成,形成了人类科学、形成了中国的“天人合一、自然和谐”的思想文化体系。

 

谈文明或文化,首先要谈古代文化,因为人类最早产生的文化内容,就是生存行为化规定的内容,表达着最深刻彻底的维护生存的意愿,这也是传统文化的价值所在。因为最早产生的生存行为化规定,决定了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最初和今后的发展方向和如何长久地生存延续。在人类自然演化的进程中,不同的族群所组成的社会结构虽有不同,但无论个体行为有何差异,都受族群约束,其行为都会指向实现自身和群体的生存发展的稳定性。越原始的东西,越具有奠基性,决定性与稳定性。

 

人的行为准则,在动物亲缘社会和人类原始社会,属于后人所称谓的伦理、道德类的内容,有了这些行为化规定,才能使得这种自然的家长式的社会结构,稳定地存在和延续发展。人们必须按照这种规定方式执行,否则你和你的()族群()将会被自然淘汰。

 

中国文化的人文性,使中华民族形成了“天下为公、天下大同的社会理想,民为邦本、以政为德的治理思想,多元一体的大一统传统,修齐治平、兴亡有责的家国情怀,厚德载物、明德弘道的精神追求,富民厚生、义利兼顾的经济伦理,天人合一、万物并育的生态理念,实事求是、知行合一的思维方法、讲信修睦、亲仁善邻的交往之道”等诸多人类优秀的理念与方略。

 

()、中国文化的内容方面。中华民族与世界各国各民族一样,文化中既含有各民族共有的文化成分,也有着自己特有的文化成分,有着中华民族处理各种关系所特有的方法和途径,是中华民族对生活生存的秩序及意义的一种特殊的把握。因而也形成了特有的问题意识、解决方式方法和特有的价值目标。中国传统文化,各个国家的传统文化,都是在其过去的特定的自然生存境遇和历史条件下形成发展起来的。

 

1、中国文化依据身份担当责任。中华文明、中国传统文化,注重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依据身份担当责任。从《周礼》到孔孟之道的礼制,“亲亲、尊尊、长长”等,都特别重视责任。父母对子女的责任,子女对父母的责任、兄弟姐妹之间的责任、夫妻之间的相互责任、家族中集体中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责任等,从家庭到社会都有一种责任。西周以宗法等级制度为核心的礼的思想,成为中国古代社会正统思想的核心。到汉代以后转变为社会生活层面秩序塑造和维持的机制,但礼的基本原则,亲亲、尊尊、长长,孝敬父母、尊长爱幼,并未发生改变。责任本身是一种美德,是具备良好道德品质的人所具有的。中国文化认为自私不是好品德,中国文化不像西方社会那样,提倡个人利益高于一切的自私自利。自私自利是西方“民主、自由、人权”追求者的追求。

 

2、国家利益高于个人利益。中华文明、中国文化,始终注重家国情怀,对国家利益的推崇,永远高于个人利益,也成为个人应具有的美德。比如提倡“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个人应以国家利益为重,国家为首要服务目标。三国时期的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表明了个人为国家利益献身的精神。宋代范仲淹“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在朝廷为官为百姓忧虑,身处江湖就为君主忧虑,体现了范仲淹的忧国忧民思想。他“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始终将国家利益置于个人利益之上。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表现出他的民族气节和舍身取义的生死观,感召了后代多少志士仁人为国家正义事业而英勇献身。这些人成为中华民族永远的道德楷模。

 

3、家族利益高于个人利益。中华文明、中国文化,维护国家的利益,家族宗亲的利益也放在个人利益之上。商、周时期就有文献记载“三年之丧,天下之通丧也”(《论语·阳货》)。“三年之丧,齐疏之服”(《孟子·滕文公上》) “守孝三年”的传统要求人们,父母去世之后,子女需要在家守孝三年,其间不能工作,不能进行娱乐活动,将家族宗亲利益置于个人之上,这已经将家族孝道传统,转化成为了个人的道德行为准则。中国文化,从个人修身到关爱他人、奉献社会,遵循孔子所设想的至善之路——从个人、家庭到国家和天下,而实现至善的关键在于各尽其责,在井然有序中尽好自己的职责。

 

4、公平和谐公私兼顾。中华文明、中国文化,“公平、公道、和谐、责任”是最具哲理又符合人们向往追求的共识价值(普世价值)。社会既重视每个人的个人利益,个人的个人利益又都不能凌驾于别人的利益、社会的利益与国家、人类的利益之上,是较之西方社会更合理、更具普世文明的共识价值理念。《礼记》中的“礼运”篇,记载了孔子对人类未来大同世界的精彩描绘:“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孔子提倡仁爱与仁政,提倡“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与孔子思想一脉相承的孟子则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关爱人性是人类永恒的需要,是中国文化中从古至今一以贯之的追求。

 

5、去恶扬善文治教化。中华文明、中国文化认为人性本善、强调文以化之去恶向善。人文区别于自然,有人伦之意。人文区别于野蛮,有文治教化之义。人文一词的产生,标志着人类文明时代与野蛮时代的区别,彰显着人之所以为人的人性。恩格斯说过:“人类是从野兽开始的,因此,为了摆脱野蛮状态,他们必须使用野蛮的、几乎是野兽般的手段。”人类发展的历史,就是逐步摒弃野蛮、逐渐走向更加文明的历史。中国文化中普遍的道德观点认为,自我本位与他人本位是人性的两面。春秋战国时的孟子主张“人性本善”,通过学习修身永保善良。荀子主张“人性本恶”,但是也是强调学习、修身养性去恶向善。善与恶是寄生在人类思想中的两个对立面。但孟子与荀子都认为要以文化之、提倡且重视人的后天的教育。

 

人们生活在社会群体之中,无法离开社会环境单独生活,过度的自我本位,在集体生活中的弊端会被无限放大。而个人本位的自私自利者,在中国社会始终无法得到社会和人民群众的认可。比如“人不为己,天诛地灭”为君子所不齿、成不了社会主流,曹操的“宁教我负天下人,莫教天下人负我”这一类的理念信条,让曹操一类的人成为了各大戏曲舞台上的白脸人物。

 

6、克己修身严于律已。中华文明、中国文化提倡克己修身、严于律己。自我本位意味着自私、贪婪,而这些行为和传统文化的“仁、义、礼”等观念相背离,为无数文人墨客所唾弃、为主流文化所不齿。 “观乎人文”是道德义理的人文化,宋代朱熹在《白鹿洞书院教条》中说,“古昔圣贤所以教人为学之意,莫非使之讲明义理,以修其身,然后推己及人。”他说:“古之圣王,设为学校,以教天下之人……必皆有以去其气质之偏,物欲之蔽,以复其性,以尽其伦而后已焉。”朱熹认为,要克服“气质之偏”、革尽“物欲之蔽”,社会上的人都释放出人性中所具有的善性,人类社会才能和谐,人们的生活才能幸福。

 

7、天人合一、自然合谐。中华文明、中国文化,提倡天人合一、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人类是从自然界进化而来的,人类的历史就是逐渐摒弃野蛮、逐渐走向更加文明的历史。人类必须永远遵循自然规律而生活,否则就是自取灭亡被淘汰而成为地球的过客。在地球产生以来的运行中,从三十五亿年前地球上出现生命以来,已有五亿种生物生存过,如今绝大多数早已消逝。如2.5亿年前的三叶虫、6500万年前的恐龙,它们都已经成为地球的过客就是对人类的教训。

 

自然科学,是人类对于自然万物存在规律的真实存在性的认识。人文科学,是人类遵循自然规律生活的经验智慧结晶真实存在性的认识。“观乎天文”注重自然规律,是中华民族周代以前就认识到,至少从《周易》产生的时代就已经开始用文字表明,就已经懂得了人类需要了解自然规律、掌握自然规律、遵循自然规律而生活,人类才能生存延续、人类才能生活幸福、而绝不能违背自然规律而生活。春夏秋冬二十四节气,就是中华民族自古以来认识自然,遵循自然规律生活的明证。顺应天时的自然科学的研究目的,就是要更多地认识自然规律、使人都越来越自觉地遵循自然规律,使人类社会的生活更加美好。人类取得的一切科学技术成果,不是人定胜天(谁也改变不了自然规律)、而是人定顺天(认识自然规律遵守遵循自然规律、利用自然规律),是更积极主动地顺应自然。

 

8、人人合睦、社会合谐。中华文明、中国文化提倡合睦、人与社会和谐。“观乎人文”注重社会规律,是中华民族周代以前就认识到,至少从《周易》产生的时代就已经开始用文字表明,就已经懂得了人类需要解决、需要处理好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处理好个人与家庭、个人与家族、个人与村落(部落)、个人与民族、与社会、与国家的关系,懂得处理好族群与族群,民族与民族、族群与国家、国家与国家的关系,人人平等、和谐、合睦、和平,社会才能和谐和平,个人才能生活幸福,人民才能生活幸福,人类才能生活幸福。

 

9、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中华文明、中国文化,强调个人的修身律己是管理家族、管理国家的前提和根本条件。以个人的修身,和对社会伦理、政治的关注为归宿,是孔子儒家思想最根本的两个方面。《大学》中提出的“三纲领”(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和“八条目”(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强调修己是个人生存于社会的前提,是治国的前提,修己能治国平天下,说明治国平天下和个人道德修养的一致性。这是中国传统文化不同于西方文化的根本之处。

 

继孔子之后,孟子对修己有了更加充分的发展。孟子的“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基本上成为了封建社会读书人的基本信条,唐代诗人白居易就是如此。以修身为本而构建的一整套理论体系,被称为儒学。而将儒家这一套学说结合时代、社会、政治的需要,以求治国平天下的实践被称为儒术。儒家学问体用合一,儒学与儒术是体和用的辩证统一。儒家学问自身的这种特性,使从管理者到普通百姓的一切人的个人道德修养,及现实政治实践都能找到明确的路径。无论是在乱世还是在治世、无论是在道德自觉修养还是现实政治实践,儒家学问都存在相应的进路。

 

10、主张天地之序、百物皆化、人和为贵。《礼记·乐记》有云:“乐者,天地之和也;礼者,天地之序也。和,故百物皆化;序,故群物皆别。”西周开国元勋周公在古代圣贤制作的古礼的基础上,创造了礼乐制度——周礼。用礼的方式,制定行为规范,进行礼乐文化,把歌、乐、舞与礼紧密联系在一起,乐舞、乐曲、乐章等,也必须体现艺术表演内涵,建构起一套礼乐文明。春秋时期,随着社会形态的演变和政治格局的变迁,逐渐出现了礼坏乐崩的局面。孔子以克己复礼为己任,在周公制礼作乐的基础上,逐渐建立以礼与乐为核心的儒家思想体系,宣扬“礼之用,和为贵”的礼乐文化。

 

此后,孟子、荀子等先秦儒家自觉继承问礼、学礼、复礼、传礼,把礼、乐作为伦理道德的载体,构建儒学政治思想和社会伦理思想。古老的礼乐观念,逐步升华被全社会普遍接受和认可,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内容之一,对后世的政治生活、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礼乐文化体现了中华文明的博大精深,体现了中国传统音乐的深刻内涵。在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今天,对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扩大中华文化影响力,引领人类和平发展等,都具有特殊的时代价值和深远意义。

 

 ()、中国文化的经世致用性,在中国传统文化发展中一以贯之。《庄子·齐物论》:“春秋经世,先王之志。”中国的传统文化,从《周易》哲理到孔孟之道、经汉尊儒术到唐纳四方、再经宋朱(熹)理学对孔孟之道的坚守、一直到明朝郑和下西洋与世界各国各民族的自由贸易的平等、尊重与不扩张,中国文化一直坚持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坚持不掠夺自然、不掠夺社会、不掠夺其他国家与民族的“天人合一、自然和谐”的人文思想文化体系。

 

第四、中国文化发展的渊与流

 

中国的上古时期,与世界各个民族一样各自独立发展,形成了人类历史上光辉灿烂光华四射的古代文明。但是西亚两河流域的古巴比伦、北非尼罗河流域的古埃及、南亚印度河流域的古印度、还有稍后欧洲南部的古希腊,这些古文明,后来都由于外族入侵和其他的原因而中断了,只有东亚华夏地区的古中华文明一直没有中断而延续至今。

 

中华民族虽也历经波折、但至今仍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其根本原因是什么?是因为中华民族自觉地遵循自然规律、坚持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坚持不掠夺自然、不掠夺社会、不掠夺其他国家与民族的“天人合一、自然合谐”的人文思想体系。

 

1、大同理想的融通发展。中国文化中,作为主流文化的儒家大同理想与现代民主制度相通相融。儒家的大同太平理想,与现代民主社会虽不全然相同,但两者本质一致。大同太平理想在许多数国家已得到局部实现,如民主选举制以保证“天下为公、选贤举能”;健全的福利制度保证“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博爱精神支配着人们的思想和行为,维系着讲信修睦的人际关系,使整个社会互助互济、扶弱救贫和睦相处。

 

2、民本思想的融通发展。儒家民本思想与民主思想、在义理上一脉相承。儒学肯定国家社会以民为本,就是肯定了人的生存权、发展权。《尚书》中的“民为邦本,本固邦宁”、战国时代孟子的“民贵君轻”思想、唐代柳宗元《封建论》中的“君由民举”、明代黄宗羲《明夷待访录》中关于“君臣皆为民立”的思想等,都是相当成熟的社会契约思想。《明夷待访录》是一套基本完整的制度设计,体现了黄宗羲复兴儒家政治理想的努力。

 

清末的谭嗣同,在《仁学》中畅言:“生民之初,本无所谓君臣,则皆民也,民不能相治,亦不暇治,于是共举一民为君。夫曰共举之,则非君择民,而民择君也……夫曰共举之,则且必可共废之。”这些论述都是儒家人民性民主性的思想精华,是民主宪政题中应有之义。梁启超说:“儒家舍人生哲学外无学问,舍人格主义外无人生哲学”。儒家重视人、关心人、尊重人,肯定人的价值和人格尊严。毛泽东主席的为人民服务,习近平主席的人民至上以人民为中心皆是如此。

 

3、重民尊民思想的承续发展。传统文化重民尊民,重视集体、重视社会。儒家认为自我理想只有在社会中才能实现,理想人格是能在群性与个性之间维持平衡的人。儒家富有体己度人的道义关怀,孔子提倡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提倡己欲立立人,己欲达达人。十分重视个人自主的独立品格和对自由意志的坚守。孟子认为“道惟在自得”、“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都是对人的独立性和主动性的充分肯定。

 

4、责任使命忧患意识的承续发展。中国历史上绝大多数大儒和大理学家极富忧患意识、责任意识、使命意识及尊严意识。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不断高涨的尊严意识、道德意识、责任意识和使命意识,必定要在人的行为上寻找出路,在理论和实践中逐步走向反对专制、追求民主的大道,这是道德心性逻辑发展之必然。

 

5、天下为公思想的承续发展。采取了共产主义公有制理念建国的新中国建立以后,新中国的创始人、开国元勋毛、周、邓等第一代领导人,对中华民族文化遗产,按照“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古为今用、推陈出新”的原则,继承优良传统并超越传统而发展,普及民众并推向世界。

 

毛泽东主席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指出:“革命战争是群众的战争,只有动员群众才能进行战争,只有依靠群众才能进行战争”“真正的铜墙铁壁是什么?是群众,是千百万真心实意地拥护革命的群众。这是真正的铜墙铁壁”。毛主席认为,“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在纪念革命战士张思德的追悼会时,就号召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要“为人民服务”,“彻底地为人民的利益工作”。建立的新中国叫“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人民政府”,军队是“人民解放军”,法院是“人民法院”,检察院是“人民检察院”,广播电台是“人民广播电台”,货币称“人民币”,中央级银行是“中国人民银行”等等不再赘述。

 

6、人民至上的发扬光大。习近平主席新一代领导人,仍然承续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继续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发扬光大。习主席的人民至上、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一带一路”、“人类命运共同体”等理念的提出和实施,既是继承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是共产主义理想应时而生的具体的现代性实践,走出了一条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也是深深植根于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之中,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应时而生与时俱进的现代化显现。

 

习主席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在同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具体实际、具体实践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过程中,进一步深化了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开辟发展了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的新发展,也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从孔子时期就产生出的大同世界思想的实践化的理论升华和发展完善。

 

二、中华文明中国文化发展中的创新性

 

中华文化的长盛不衰,是因为中华文化海纳百川博采众长、主动学习各个兄弟民族的长处的文化包容性、开放性和创新性。距今四五千年前或更早,中国不同区域间已有普遍的文化交流,中华文明在今天的中国地域范围内,史前时期每一个地理单元或地区如燕辽地区、海岱地区、长江中游、长江下游、中原地区等,都有着各自区域内文化与社会相对独立的发展过程。但同时这些区域文化之间也存在互动交流。

 

 ()、文化发展过程中的学习交流

 

文化互动的结果,直接表现为周边诸文化先进因素不断汇聚与融合发展,使中国文化在创新中发展,在发展中创新。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带来了中国文华的繁荣。中国文化在春秋战国时期,就产生了儒家、道家、法家、农家、墨家兵家、医家、杂家、名家、纵横家、小说家、阴阳家等包罗社会方方面面学说的诸子百家,发展出和而不同、百家争鸣的文化繁荣,既有符合管理社会的最科学的社会秩序管理学说的儒家,还有本就崇尚自然科学进行各种工具制作的墨家,制作先进农具进行深耕细作的农家等等,否则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指南针、造纸术、印刷术、火药,还有古历法、浑天仪、造船技术、先进农具等,一直到产生早于哥伦布航海技术的明代的郑和下西洋,怎么能够经济发展科技领先世界千年?

 

特别是秦始皇统一中国后,书同文,车同轨,行同伦,统一度量衡,加强了经济文化交流和军事控制,促进了民族融合,有利于统一国家的进步和发展。而且废除分封制,建立郡县制,有了大一统的成熟的国家机构机制,为以后各朝各代所沿用。文化互动带来文化的创新发展,在中国历史上屡屡出现。

 

 ()、文化发展过程中的容纳百川

 

1、春秋战国时期的胡服骑射。赵武灵王看到胡人在军事服饰方面有一些特别的长处,为了富国强兵,赵武灵王提出了“着胡服、习骑射”的主张,决心取胡人之长补中原之短、毅然发布了“胡服骑射”政令,国民的生产能力和军事能力大大提高,在与北方民族及中原诸侯的抗争中起了很大作用。文化互动的结果是在吸收的基础上对其他文化与社会的文明因素有所扬弃、改造或创新,使自身的文明发展程度更高。

 

2、汉代汉武帝时的张骞出使西域,到了大宛、康居(今乌兹别克斯坦和塔吉克斯坦境内)、大月氏、大夏、安息、身毒(今印度)、于阗(今和田)和周边地区。乌孙也派遣了使臣和向导、翻译送张骞回国。乌孙使臣随着张骞来到了汉朝,看到汉朝的繁盛景象,其它国家的使臣也陆续跟着汉朝使团来到了汉朝。汉朝与西域各国的交往从此日趋频繁。开拓了后世闻名的丝绸之路,促进了中国与西域之间的政治,经济和军事,文化的交流,丰富了汉朝人民的文化生活,促进了人类文明的发展。

 

3、唐代的唐僧取经。唐朝僧人陈讳,法号玄奘,唐太宗时玄奘从长安出发,经我国新疆和中亚等国,到达天竺国即今天的印度,学习了许多语言,研究了大量佛经,同天竺各地的一些名僧一起研讨佛经,回国时带回佛经六百多部。玄奘还和他的弟子合写了一部《大唐西域记》,详细记载了当时的一百多个国家的情况,成为今天研究印度、尼泊尔、巴基斯坦、孟加拉等国以及中亚等地古代历史地理的重要资料。

 

秦汉时期,来自印度的佛教已有流传,经唐僧取经引入的佛教,更丰富了中国境内的佛教内容,促进了佛教的传播,佛教也更深融入了中华文化之中,儒、道、佛并列,成为唐代以后的中华文化的一部分。中亚、南亚许多国家与民族文化的长处也自然纳入到博采众长的中华文化之中、使中华文化开始具有了亚洲文化的内涵、成为东方文化的代表。

 

4、在唐、宋、明、清时代,基督教和伊斯兰教也传入我国。在晚清时期,西学大规模传入,也极大地丰富了中国文化,促进了中国文化的发展。文化交流的意义在于互相借鉴,超越自我,共享一切文明成果,文化互动的发展过程,都是不断迈向更加文明的过程。

 

5、明代郑和下西洋纳入多国文化元素

 

明代郑和下西洋是15世纪末欧洲地理大发现的航行以前、世界历史上规模最大的海上航行。郑和七次下西洋,远航西太平洋和印度洋,拜访了30多个国家和地区,目前已知最远到达东非、红海。

 

郑和下西洋通过多种形式与当地开展双边贸易,平等互利,互通有无。把中国的丝绸、瓷器、茶叶、漆器、麝香、金属制品和书籍等运往国外,换回当地的香料、药材、动植物、珠宝及生产瓷器所需原料等多种货物,推动了中国和这些国家的经济发展。郑和下西洋传播中华文明,促进了中外文化的双向交流和共同进步。也把这些国家和民族的先进文化元素,纳入到博采众长的中国文化之中。

 

6、清末洋务运动学习资本主义。到了十九世纪六十年代,中国的清代的洋务运动开始学习西方的资本主义。清政府在与入侵中国的帝国主义国家的军队联手对抗太平天国和第二次鸦片战争的过程中,看到了外国先进科技的好处,有了学习外国科技的欲望,六十年代后,清政府引进西方科技、买西方的机器、造轮船、修铁路,开始电报、新式邮政等。江南制造总局,金陵制造局、天津机器局、福州船政局,汉阳枪炮厂相继开办。纺织工业,兰州织呢局、上海机器织布局、华盛机器纺织总厂相继开办。汉口办的湖北织布官局实际上包括织布厂、纺纱厂、缫丝厂和制麻厂四局。洋务运动对于中国资本主义的发生发展在客观上起到了进步作用。

 

7、二十世纪初引入马克思主义。到了二十世纪初期,俄国十月革命后开始学习西方马克思的共产主义。洋务运动经过中日甲午战争、经过八国联军进攻北京的帝国主义侵略破产了。实践证明,科技落后的国家,学习西方发达国家的工业化机械化的资本主义之路是走不通的。因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是以先进剥削落后为前提为基础、是以强者剥削弱势群体为前提为基础的。落后的国家都发达了,先发达的国家它剥削谁?

 

新中国成立前一百多年的时间里,中华民族始终处于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救亡图存的斗争中,现代化的努力举步维艰。这让中国人认识到,资本主义的贪婪和剥削本性,让积贫积弱的国家发展不了资本主义,也不可能实现现代化。而共产主义则是号召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提倡一切受剥削受压迫的人联合起来,是弱势群体联合对抗强势群体、追求公平公道的哲学与思想体系。二十世纪初俄国的十月革命,给中国送来了共产主义,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使即将被西方列强瓜分的中华民族,又重新自强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8、新中国的改革开放。新中国成立后使行了公有制,到了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新中国开始了改革开放。中华民族同世界各个国家各个民族交流合作、互相学习、博采众长,根据中国的实际、充分学习一切国家的一切长处,而又避免走他们的弯路,使中国的经济发展走向了快车道,在世界的排名越来越往前。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迅速崛起,不仅能够解决中国自身发展中出现的各种问题、而且能够抵御并且化解西方社会出现的经济危机、帮助世界许多国家化解经济危机。

 

 ()中国自然走向中国式现代化道路

 

中国经历了一百多年的艰苦历练,已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又像汉、唐、明代一样,走到了世界舞台的中央。我们用几十年时间,走完了发达国家几百年走过的工业化历程,走出了一条在国家宏观经济发展目标统领下、国营企业、中外合资企业、私营企业、个人中小微企业并存发展的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充分展现了社会主义制度集中力量做大事的优越性。相对于中国历史,相对于资本主义制度的西方社会,体现了中国文化、国家制度体制的创新性发展。

 

中国社会从孔子时的大同世界的集体主义,到与传入中国的马克主义的共产主义的大同世界的集体主义相契合相融合,使在西方社会产生的马克思主义,在中国落地开花结果,长足发展而生成中国式的马克思主义道路,也使得中国文化中的集体主义与时俱进,自然走向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

 

三、中华文明中华文化的统一性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中华民族数千年的文明孕育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中国在汉、唐、明各个时代,发展成就上都走在世界前列,在各个领域都取得了令人赞叹的成就,展现出了中华民族开拓创新、与时俱进、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是蕴涵着丰富知识、智慧、艺术的无尽宝藏,特别是现在的重新崛起,使中华民族重新坚定了文化自信,开始走向世界舞台的中心。

 

中国传统文化蕴含着经天纬地之智,是中华文明历经长期岁月演化融合而成、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是中华民族历史上各种思想精华、各种观念精华的结晶,为中华民族世世代代继承发展,是具有鲜明中华民族特色、历史最悠久、内涵博大精深的文化。

 

中国是一个大国,但中国并不是一开始就是一个大国。在两千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期,中国境内有许多民族,有许多的小国,空间上分布的广阔,覆盖了众多地理气候带,并因此产生了作物多样性、生活习俗多样化,文化多样性,文化多元性,出现春秋战国时期的和而不同、百家争鸣的文化繁荣。但那个时候出了思想家孔子,他招徒讲学,创立了儒家学派,建立了仁义礼智信这一思想文化体系,各族人民在这一思想文化体系中相互交流逐渐认同,最后许许多多小国逐渐并成了一个大国。特别是秦始皇统一中国后,书同文,车同轨,行同伦,统一度量衡,加强了经济文化交流和军事控制,促进了民族融合,有利于统一国家的进步和发展。而且废除分封制,建立郡县制,有了大一统的成熟的国家机构机制,为以后各朝各代所沿用。

 

为便于国家治理,秦始皇废弃儒术,但灭秦而兴的汉代却独尊儒术,使孔孟思想文化体系又兴盛延续发展。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有崇尚统一的家国情怀,在这个大国中,人们有着大致相同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尽管有时候因为利益的诉求也发生冲突以致于分裂,但是因为有这个相同的思想文化体系存在,过不了多久,分裂的国家又会统一起来。而且随着时间的进程,这一思想文化体系不断被周边地区认同,周边地区的人民也不断的加入进来,这个国家就越来越大了。中国历史上多次发生过中原政权被边疆少数民族政权夺取,如元和清,但无论哪一次边疆少数民族的夺取中国中原政权,无一例外地都反过来被征服,并不是被中原政权的武力征服,而是被文化征服。边疆少数民族武力征服中原政权,反而又被文化征服,使中国的版图逐渐扩大,中华民族大家庭也越来越大。

 

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统一性,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华民族各民族文化融为一体、即使遭遇重大挫折也牢固凝聚,决定了国土不可分、国家不可乱、民族不可散、文明不可断的共同信念,决定了国家统一永远是中国核心利益的核心,决定了一个坚强统一的国家是各族人民的命运所系。

 

四、中华文明中国文化的包容性

 

中国文化不同于西方的文化。中华文明中国文化海纳百川,中华民族容己容人与人为善,宰相肚里能撑船,与相同者不同者都能和平相处。善于学习、博采众长、海纳百川的包容性、使中华文明和中国文化对内、对外互相学习,善于学习,并且学为中用、取人之长补己之短,所学内容纳于自己文明自己文化体系之中。胡服骑射提高了中华民族的能力,张骞出使西域,中华文明中纳入了中亚西亚文化元素,唐僧取经学习了中亚南亚文化的可用之处,纳入了南亚文化元素,提高了中华民族的能力和文化内涵,郑和下西洋,中国文化中又增加亚非等多国多民族中的许多文化元素。洋务运动学习西方的资本主义,发展自己的经济和科技,学习西方马列的共产主义思想,都充实发展了中国文化。

 

习主席说,中华文明具有的包容性,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华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取向,决定了中国各宗教信仰多元并存的和谐格局,决定了中华文化对世界文明兼收并蓄的开放胸怀,也获得了世界各民族各国家的理解信赖,中华民族朋友遍天下。

 

中华民族善于学习善于创新,中国在学习世界各国的可学可用之处的过程中,明确提出了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即使是学习西方社会产生的共产主义,中国也提出和实行了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际具体实践相结合,在武装夺取政权时期,走出了不同于苏联的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产生了不同于世界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充分发展利用了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的集体主义精神,发展自己经济文化的同时,也在为世界发展做出贡献。自古以来,有着文化包容性的中华民族是在学习中发展,在发展中学习。一直在创新改进,一直在发展进步

 

五、中华文明中华文化的和平性

 

中国文化主张天地之序、百物皆化、人和为贵,不掠夺自然、不掠夺社会、不恃强凌弱,不掠夺其他国家与民族。这种“天人合一、自然和谐”的人文思想文化体系,一直具有和平性。

 

中国明朝的郑和下西洋时,那时世界上还没有强于中国的强国,按照西方的殖民理论与丛林法则,中国借此机会完全可以攻城略地、海外殖民、扩大势力范围。但中国没有那样做,中国完全尊重世界各国各民族自己的发展,绝不把自己的文化意识与做法强加给各国人民。反映出的是中华民族与世界各民族的互相尊重与仁慈善良,反映出中国文化的德仁厚重与以和为贵的和平性。

 

郑和下西洋通过多种形式与当地开展双边贸易,平等互利,互通有无。把中国的丝绸、瓷器、茶叶、漆器、麝香、金属制品和书籍等运往国外,换回当地的香料、药材、动植物、珠宝及生产瓷器所需原料等多种货物,推动了中国和这些国家的经济发展。

 

郑和下西洋传播中华文明,促进了中外文化的双向交流和共同进步。郑和向海外传播科学文化、典章制度、文教礼仪、宗教艺术等中华文明,将中国在建筑、绘画、雕刻、服饰、医学等领域的精湛技术带入亚非国家,向当地人民传授凿井、筑路、捕鱼技术,推广农业技术和农作物栽培方法,推行货币、历法、度量衡等。同时,亚非国家的文明成果也传入中国,亚非国家文明的长处也自然纳入到博采众长的中华文化之中。郑和下西洋推行亲仁善邻,巩固和发展了中国与亚非国家的友好关系。

 

人类历史上也有很多大国,比如罗马帝国,波斯帝国等等,后来都灭亡了,为什么中国不会灭亡?因为罗马帝国和波斯帝国等帝国,都是靠武力征服建立起来的大国,武力统治是不能长久的,是不得民心的,所以最后必然灭亡。中国不是只靠武力建立起来的国家,中国从来不想消灭异己和不同的文化,对于不同于自己的民族和文化,中国坚持的是“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费孝通先生语)

 

 “各美其美”是尊重文化多样性,每个民族的文化都有自己的精粹。“美人之美”是尊重其他民族文化,承认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尊重不同民族的文化。在文化交流中,尊重差异,理解个性,和睦相处,共同促进世界文化的繁荣。

 

“美美与共,天下大同”。尊重文化多样性是实现世界文化繁荣的必然要求。世界各国各民族的文化,都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各民族文化都以其鲜明的民族特色丰富了世界文化,共同推动了人类文明的发展和繁荣。

 

中国坚持的是海纳百川互相学习,中国从来不想独霸全球,毛泽东主席在词作中把昆仑山裁为三截,一截遗欧,一截赠美,一截还东国。中国坚持的是百花齐放万紫千红,习主席提出的一带一路是互联互通互惠互利,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国自古以来就是靠文明、文化建立起来的国家。

 

中华文明中国文化的人文性人民性之根本,使中华文明发展之中的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和平性特点突出,紧密相连,密不可分。当谈论某一特性时,都还不可避免地含有其他特性内容,都还可见其他方面的内容,因此在分而谈论各特性时,前几特性论述较详,后几特性论述则显较简。其实是几特性的论述,能内容互文互现使之然。

 

中华文明具有的和平性,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国始终是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决定了中国不断追求文明交流互鉴而不搞文化霸权,决定了中国不会把自己的价值观念与政治体制强加于人,决定了中国坚持合作、不搞对抗,不搞“党同伐异”的小圈子,而是全球化的全世界人民共同体。

 

中华文明的发展始终建立在一个规律性的文化秩序基础上,而这个文化秩序始终建立在与自然规律息息相关的基础上,天行健而自强不息。中国西学为用的善于学习,在学习中发展的优秀文化传统,以及公平公正公道、不仅尊重个人利益、同时尊重他人利益和社会利益,已所不欲勿施于人,重视责任的优秀文化传统,自觉地遵循自然规律、坚持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坚持不掠夺自然、不掠夺社会、不恃强凌弱掠夺其他国家与民族的“天人合一、自然和谐”的人文思想文化体系,既能保持国家内部的合谐团结统一而不分裂,又能抵制外族的侵犯,永远自立自强于世界民族之林而长盛不衰。

 

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以来迅速的工业化和信息化,中国经济总量已经世界第二,工业门类齐全,军事、科技等领域已从原来的跟跑,发展成为并跑、领跑,逐步走到了世界舞台的中央,走出令世人欣羡瞩目的一条成功之路。中国人民已经坚定了自己的路道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文化和制度的力量,已被世界各国政界学界智者所公认,特别是被新冠疫情肆虐世界各国以来中国的抗疫硕果所震惊,再次证明了中华文明、中国文化的经世伟力。

 

六、中华文明创新发展对世界文明的贡献

 

中华文明、中国文化的持续创新性发展产生的中国式现代化,给世界文明的发展,提供了另一种发展模式,是对世界文明发展的另一重大贡献。

 

以资本为中心的西方现代化在现实运行中出现了越来越严重的贫富分化问题,如资本的积聚集中、劳动与资本的巨大分裂关系等都带来贫富分化问题,而造成无所不在的悖论性的原因,就在于资本主义制度与现代工业的对抗。在资本现代化进程中,资本主义物质生产实践愈发展,劳动者愈贫穷;而劳动者愈贫穷,愈发出现生产相对过剩问题,进一步引发周期性经济危机,抑制了经济社会发展。马克思思格斯早就发现其不可克服而断定资本主义制度的必然灭亡。

 

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中国式现代化是以人民为中心的现代化,与以资本为中心的西方式现代化存在根本性不同。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维护人民根本利益,增进民生福祉,不断实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让现代化建设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习主席指出:“共同富裕本身就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一个重要目标。我们不能等实现了现代化再来解决共同富裕问题,而是要始终把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实现现代化过程中不断地、逐步地解决好这个问题。”中国共产党一切为了人民的领导,决定了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性质,实现共同富裕是中国式现代化鲜明的特征和内在要求,为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提供了根本保证。也为世界文明的发展,提供了不同的模式,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中国式现代化的生成,形成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关于现代化问题的重大理论创新。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近代历史发展的必然选择,是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长期探索的重大成就,在新时代伟大变革中得到了进一步推进和开拓,深刻改变了中国和世界的发展格局,不仅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了坚实基础,而且推动形成和发展了人类文明新形态,在人类社会发展史上具有重大意义。

 

作者:吴启兴;来源:昆仑策网【作者来稿】图片来源网络 侵删

责任编辑:向太阳
特别申明:

1、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

2、本站属于非营利性网站,如涉及版权和名誉问题,请及时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做相应处理;

3、欢迎各位网友光临阅览,文明上网,依法守规,IP可查。

昆仑专题

高端精神

国策建言

热点排行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建言点赞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图片新闻

    友情链接
  • 人民网
  • 央视网
  • 新华网
  • 求是
  • 中国军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中国科技网
  • 中国共产党历史和文献网
  • 红色文化网
  • 观察者网
  • 参考消息
  • 环球网
  • 毛泽东思想旗帜网
  • 红旗文稿
  • 红歌会
  • 红旗网
  • 乌有之乡
  • 橘子洲头
  • 四月网
  • 新法家
  • 中红网
  • 激流网
  • 宣讲家网
  • 中共党史网
  • 国史网
  • 全国党建网
  • 中国集体经济网
  • 中国延安精神研究会
  • 西北革命历史网
  • 烽火HOME
  • 俄罗斯卫星通讯社
  • 赵晓鲁律师事务所
  • 备案/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5015626号-1 昆仑策研究院 版权所有 举报邮箱:kunlunc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