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站内搜索:
网站首页 > 学术探索 > 科技前沿 > 阅读信息
今天凌晨,中国干了一件不得了的大事!将惠及亿万人!
点击:  作者:记者    来源:人民日报  发布时间:2016-08-16 16:45:23

 

 1.webp.jpg

 

  中国健儿正在奥运赛场上争金夺银,而在科技的赛场,中国又拿了一个世界第一!

 

  8月16日1时40分,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成功将世界首颗量子科学实验卫星(简称“量子卫星”)发射升空。我国空间科学研究又迈出重要一步!

 

 

  这颗卫星被起名为“墨子”,就是为了纪念那位生活于2000多年前,崇尚科学的中国古代思想家。他,是世界上第一位开展光学实验的科学家。

 

    量子科技很“接地气”

 

  量子科技虽然听起来“高大上”,可实际上很“接地气”。从常见的CD唱片机到庞大的现代光纤通信系统、从无水涂料到激光制动车闸、从医院的磁共振成像仪到隧道扫描显微镜……量子技术早已渗透到人们的生活中。

 

  “随着量子技术的发展,未来五年,量子科技将在金融、通信等领域率先得到应用,十年后大的机构可能会参与进来,也许十五年后,可以做量子加密芯片惠及大众,届时银行转款等都不用再担心账号被盗用或遭遇黑客攻击。将来在人类生活中,来自量子世界的果实会无处不在。”量子卫星首席科学家潘建伟说。

 

2.gif

 

    “墨子号”的三大“独门绝技”

 

  专家介绍,“墨子号”拥有一项独步天下的本领:量子通信!量子通信的最大特点是所有的数据和信号传输都绝对保密,再也不必担心信息被窃取。

 

  不仅如此,“墨子号”还有三大“独门绝技”。

 

      绝技一小身材有“量”乃大

 

  640公斤的量子卫星,在卫星家族中只是不起眼的小瘦子,不过娇小的量子卫星可并非以重量碾压群雄,它的获胜法宝是3个神奇装备。

 

  激光器。激光器的作用就是生成单个的光量子。量子是能量等物理量的最小单元,光量子也就是光的最小量子单元。

 

  量子纠缠源。和激光器不同,它的使命是制造出一对对处于纠缠状态的光量子。大家可以把纠缠状态想象成一对互相吸引的磁铁,不同之处在于,纠缠中的量子即使相隔万里也能心灵相通,其中一个状态发生改变,另一个也会相应改变。爱因斯坦把这种现象形容为“如幽灵一般的远距离作用”。

 

3.webp.jpg

 

  量子密钥通信机和量子纠缠发射机。这两个仪器相当于发射器,都是负责把光量子发射到地面实验站。密钥通信机是一对一,发射单个光量子到单个地面站,纠缠发射机则是一对二,把成对的纠缠光量子分别发射到两个地面站。

 

      绝技二星地间驾驭微观精灵

 

  500公里开外的太空上向地面的实验站发射光量子,这是史无前例、世界首次。首先要把卫星上的光轴和地面实验站的光轴对准,然后再把肉眼根本看不见的光量子从天下打下来。而这个对准精度比普通卫星的对准精度高出了十倍,堪称针尖对麦芒。

 

4.webp.jpg

 

  不仅要从卫星上发射光量子到地球,雄心勃勃的科学家们还要从地球发射光量子到卫星上,然后利用远距离的量子纠缠效应,实现光量子状态在星地间的传输。一旦实现,时空穿越便不再是梦。

 

    绝技三史上最安全全球通信网

 

  为什么跑到天上去做量子实验?答案是为了地球人通信更安全。

 

  量子天生就是个防窃听神器,它有两个基本特性:不可分割、不可复制。再加上连大科学家们都无法解释的超远距离的量子纠缠效应,使它足以担当保镖的职责,护送着机密的信息一起发送给接收方。即便窃听者的计算能力再强,破解密码技术再高,一旦碰上了量子密钥,便会原形毕露,被抓现行。

 

5.gif

  

  其实我们已经建成用光量子传输的京沪通信干线,但是光量子在光纤线路中的传输距离较短,每100公里便需要一个中继器来帮助它完成接力赛跑。但在大气层中,它却可以一次性传递几千公里,所以中国的科学家们决定用天上的卫星来帮助光量子实现更大范围的传输。日后,科学家们还会尝试发射更多的量子通信卫星,以此构建包含国防、金融、政务、商业等领域的绝对安全的全球量子保密通信网。

 

    “墨子号”的“星路历程”

 

  “墨子号”作为我国自主研制的全球首颗量子科学实验卫星,从最初酝酿和前期技术贮备到如今成功发射,前后历时十多年。下面,让我们一起了解一下它的“星路历程”。

 

     2003年,潘建伟提出量子科学实验卫星计划。

 

    ◆  2011年1月,中科院空间科学先导专项启动,量子卫星纳入其中。

 

      2011年12月,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工程启动。

 

      2012年12月,转入初样研制阶段,卫星开始成形。

 

      2014年12月,转入正样研制阶段,卫星开始成熟。

 

      2015年12月,完成星地光学对接试验,达到科学目标要求。

 

      2016年2月,完成大系统联试,协调匹配性得到验证。

 

    ◆  2016年7月,量子卫星和长征二号丁火箭从上海运往酒泉。

 

      2016年8月16日,发射成功。

责任编辑:红星
特别申明:

1、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

2、本站属于非营利性网站,如涉及版权和名誉问题,请及时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做相应处理;

3、欢迎各位网友光临阅览,文明上网,依法守规,IP可查。

内容 相关信息

昆仑专题

热点排行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建言点赞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图片新闻

    友情链接
  • 北京市赵晓鲁律师事务所
  • 186导航
  • 红旗文稿
  • 人大经济论坛
  • 光明网
  • 宣讲家网
  • 三沙新闻网
  • 西征网
  • 四月网
  • 法律知识大全
  • 法律法规文库
  • 最高人民法院
  • 最高人民检察院
  • 中央纪委监察部
  • 共产党新闻网
  • 新华网
  • 央视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国新闻网
  • 全国政协网
  • 全国社科办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军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人民日报
  • 求是理论网
  • 人民网
  • 备案/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5015626号-1 昆仑策咨询服务(北京)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举报邮箱:kunlunc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