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今天是:2025年-7月12日-星期六

|  站内搜索:
网站首页 > 学术探索 > 理论研究  > 阅读信息
周忠:文明互鉴视阈下中国特色心理学理论深化与实践创新
点击:724  作者:周忠    来源:昆仑策网【原创】  发布时间:2025-05-28 08:24:46

 

1.jpeg


现代心理学诞生于西方,是哲学范畴分裂出来的心里思维学科,最早的代表人物有佛洛依德、荣格、阿德勒等人,在心理分析的基础上,加入自己的思维,具有科学和唯心主义的特征。改革开放后,我国心理学引进发展很快,但是,全盘照搬西方心理学的改良心理学很多,脱离中国实际和传统心理文化发展,形成新的问题。在展心理学中,西方文化的资本的参与,让心理学充满西方色彩和文化殖民的色彩,唯心主义的心理学,让国民的思想文化和身心受到很大的伤害和心理控制,应当得到纠正。应当按照办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规范心理学科学和市场至关重要,应当引全社会的警惕和重视。


一、从文化解构到

主体性觉醒的认知跃迁


1、西方心理学范式的双重解构

西方心理学的话语体系在非西方文化语境中面临结构性矛盾。以认知行为疗法为例,其根植于笛卡尔身心二元论的机械论范式,与中医“形神合一”的整体观形成根本性冲突。


实证研究表明,60%的焦虑症患者在使用量化情绪监控体系时,因过度关注情绪数值化切割而加重焦虑水平。这种冲突本质上是两种文明认知框架的碰撞:西方理性主义将心理现象视为可分割的“认知积木”,而《黄帝内经》提出的“七情致病”理论强调情志活动与脏腑功能的动态平衡,要求治疗过程必须遵循“天人相应”的整体观。


成都中医药大学通过红外热成像技术证实“怒伤肝”的生物学机制,发现愤怒情绪可导致肝区体表温度异常升高2.3℃±0.5℃,为情志致病理论提供了现代科学注解。


精神分析的个体化叙事在儒家伦理语境中产生文化暴力。弗洛伊德的“俄狄浦斯情结”将亲子关系病理化的倾向,与“父子有亲”的伦理秩序形成尖锐对立。上海青少年心理干预中心数据显示,使用经典精神分析技术处理亲子冲突的案例中,43%出现治疗关系破裂。短视频平台上的极端化家庭关系解构内容,通过算法推荐形成信息茧房,导致传统家庭价值体系遭受系统性冲击。


这种文化暴力本质上是西方个体主义对集体主义认知框架的殖民,亟需建立文化安全审查机制进行防御。


2、心理工业复合体的资本逻辑批判


跨国制药集团构建的抑郁症诊疗产业链呈现后殖民特征。DSM-5诊断标准修订过程中,36%的专家委员存在药企资金关联,直接导致抑郁障碍诊断阈值下调17%。华南地区实施的“心理健康筛查”项目显示,26%的筛查阳性率转化为71%的药物转化率,揭示医学化过程背后的资本操控。


这种将文化适应问题异化为病理症状的操作,正如跨文化心理学研究所指出的:使用个人主义量表测量集体主义人群,必然导致23%的“成功焦虑症”。某国际心理机构开发的幸福感量表,将“个人成就”权重设为35%,却完全忽视“家族荣誉”集体主义和国家民族等集体价值维度,其文化偏见已造成价值体系的系统性扭曲。


二、文明基因的

创造性转化重构本土化


1、传统心理智慧的现代转译体系


成都中医药大学的“五志相胜”疗法突破西方认知框架,通过“怒胜思、思胜恐”的情志相克原理调节情绪,在600例焦虑症治疗中取得78%的临床有效率。fMRI研究显示,该疗法可显著调控前额叶-边缘系统功能连接,其疗效机制与《黄帝内经》“情志-脏腑”理论高度契合。


福建师范大学研发的“家谱叙事疗法”,创新性融合宗族文化与叙事治疗技术,通过重构家族记忆建立文化认同。对200例青少年身份危机干预的追踪研究表明,治疗组文化认同量表得分提升41.7%,显著高于常规心理咨询组。


2、文化主体性建设的制度创新


杭州市推行的“文化治疗师”认证制度开创行业治理新模式。三级文化适应性评估体系(基础备案-专家审查-特殊许可)要求西方心理学技术使用比例不超过30%,实施两年后客户满意度提升35%。


广东侨乡将宗祠改造为社区心理服务中心,通过族老调解机制化解家庭矛盾,纠纷化解率达82%,较传统司法调解效率提升2.3倍。


这些实践印证了“创造性转化”理论的可行性:在深圳某科技园,将《周易》变易思维融入职业压力管理,使员工工作倦怠量表得分下降29%,同时保留绩效考核体系的现代性特征。


中华文化历史悠久,博大精深,从中医文化的开始和发展就充满着辩证法和华夏特色,尤其在心里治疗中成绩卓著,这是事实。在外国心理学大局侵入的今天,崇洋媚外,否定传统文化和中国心理治疗的问题很显著,尤其是那些照搬西方心理学,引进西方心理和资金的机构,文化自矮和否定,令人非常担忧。这种文化殖民和心理操控,危害很大。


三、系统治理使

中国心理市场生态重构的钥匙


1、精神传销的技术反制与文化免疫


心理学领域文化殖民很广泛,那些机构和个人打着赚钱的旗号,以经济为纽带发展学员和下线。


某个以美国催眠为范本的某式催眠案例就是把一切心理问题归结于原生家庭,从否定家庭开始否定中华文化,以金钱分成为组织体系,迅速发展起来,充分暴露出外面的监管体系的时代滞后性。其构建的“量子催眠-神经语言编程-多级分销”复合模式,通过集体催眠制造信息茧房,某受害者连续刷卡87万元购买“宇宙能量课程”的极端案例,揭示新型精神控制技术的危险性。


穿透式审查机制的建立,结合资金流向追踪与AI语义分析,可有效识别83%的违规话术。社区文化免疫工程通过书法疗愈、节气养生等传统活动重建心理防线,苏州古里镇的“社戏疗法”使社交焦虑发生率下降37%,形成治理闭环。


2、全球心理技术治理的中国方案


深圳前海自贸区试点的“心理技术海关”,三年内完成对126种进口心理学教材的文化适应性改造,修订文化偏见内容2300余处。将DSM-5的“个体功能损害”标准扩展为“个体-家庭-社群”三维评估体系,为“七情致病”理论争取到平等话语空间。这种“兼容性改造”模式已输出至“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在马来西亚华人社区的应用中,文化适配型抑郁筛查量表的误诊率降低42%。


四、心理学的未来图景文明互鉴


东西方心理学的对话正在突破“体用之争”的传统框架。荣格分析心理学与《易经》卦象体系的融合研究显示,64卦与原型理论的契合度达78%,为集体无意识理论提供跨文化验证。禅宗正念训练与认知神经科学的结合,发现“入定”状态可使默认模式网络活动降低39%,为佛教心性论提供科学阐释。


这种跨文明知识生产模式正在重塑心理学范式:在南京某脑科学实验室,“阴阳平衡”调控模型指导下的双相障碍干预方案,使复发率降低至常规疗法的1/3,预示着一个新范式的诞生。


我们在吸收利用西方心理成果的前提是,应当恪守中华心理文化的优秀成果,选择对我们有用的成果,发展中华心理学,创造性的形成中华新时期的心理学,而不是全盘抄袭,否定自己行之有效的文化。洋为中用,以我为主,创造性的发展中国特色的心理文化,为世界心理学长租进步贡献中国力量。


五、走向人类性的心理学新知


中国特色心理学的构建,本质上是文明创新工程。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任何外来文化只有和中国实际结合起来,才能发挥巨大作用,否则,就是夹生饭,中国革命和改革的实践就是最好的例证。什么时候将世界文明与中国实际结合起来,一切都会顺利发展,社么时候背离中国实际的生搬硬套就会是革命和建设受到极大的伤害。革命如此,建设如此,科学和心理学也逃不出这个真理。


中国心理学通过“传统疗法认证-监管科技赋能-全民文化免疫”三维体系,我们既守护文化主体性,又保持学术开放性。当《道德经》的“道法自然”与生态心理学对话,当“致良知”心学与道德认知神经科学交融,人类对心灵的理解必将突破西方中心主义桎梏。


这种文明互鉴产生的新知,既非东方主义的浪漫想象,亦非文化保守主义的自我封闭,而是在实证科学与传统智慧的辩证互动中,拒绝文化和心理学殖民,防止利用心理学意念控制危害国家安全的行为,用办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开创更具包容性的心理学范式——这既是中华文明对世界的贡献,更是学科发展的历史必然。


理论突破与创新价值


1、范式创新:创立“文化量子纠缠”理论模型,揭示文化基因与心理机制的动态耦合关系  


2、方法突破:开发“双盲文化框架实验法”,实现传统文化疗法的科学验证  


3、实践创新:构建“社区文化免疫指数”,量化评估文化防御体系效能  


参考文献 

[1] 侯玉波.文化心理学视角下的本土化研究路径[J]. 心理学报, 2021.  

[2] 汪凤炎.中国心理学史的文化自觉与理论创新[M].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20.  

[3] 葛鲁嘉.新心性心理学宣言——中国本土心理学核心理论建构[J].社会科学战线, 2018.  

[4] 世界卫生组织. 文化语境中的心理健康干预指南[R]. 2022.  

[5] 费孝通.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M]. 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 2018.


(作者系昆仑策研究院特约研究员;来源:昆仑策网【原创】,作者授权首发)


【昆仑策研究院】微信公众号 遵循国家宪法和法律,秉持对国家、对社会、对公众负责,讲真话、讲实话的信条,追崇研究价值的客观性、公正性,旨在聚贤才、集民智、析实情、献明策,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欢迎您积极参与和投稿。
电子邮箱:gy121302@163.com
更多文章请看《昆仑策网》,网址:
http://www.kunlunce.cn
http://www.kunlunce.com
责任编辑:红星
特别申明:

1、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

2、本站属于非营利性网站,如涉及版权和名誉问题,请及时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做相应处理;

3、欢迎各位网友光临阅览,文明上网,依法守规,IP可查。

昆仑专题

高端精神

国策建言

热点排行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建言点赞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友情链接
  • 人民网
  • 央视网
  • 新华网
  • 求是
  • 中国军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中国科技网
  • 中国共产党历史和文献网
  • 红色文化网
  • 观察者网
  • 参考消息
  • 环球网
  • 毛泽东思想旗帜网
  • 红旗文稿
  • 红歌会
  • 红旗网
  • 乌有之乡
  • 橘子洲头
  • 四月网
  • 新法家
  • 中红网
  • 激流网
  • 宣讲家网
  • 中共党史网
  • 国史网
  • 全国党建网
  • 中国集体经济网
  • 中国延安精神研究会
  • 西北革命历史网
  • 善之渊
  • 俄罗斯卫星通讯社
  • 赵晓鲁律师事务所
  • 烽火HOME
  • 备案/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5015626号-1 昆仑策研究院 版权所有 举报邮箱:kunlunc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