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站内搜索:
网站首页 > 环球聚焦 > 深度评析 > 阅读信息
曾金华:2.6万亿“真金白银”!支持创新发展→
点击:  作者:曾金华    来源:经济日报  发布时间:2025-02-24 21:26:53

 

最新发布的数据显示,2024年,现行支持科技创新和制造业发展的主要政策减税降费及退税超2.6万亿元。一系列真金白银的财税政策,有力支持企业创新发展,推动我国新质生产力加速培育、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从火爆出圈的深度求索(DeepSeek),到具有突破性的我国首口超万米科探井完钻,近期一系列重大科研创新成果举世瞩目。这些成果的取得,一方面在于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充分调动企业、科研机构、科研人员的积极性。还在于我国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鼓励企业、高校和科研机构加大研发投入,为科技创新创造了良好环境。其中,财税政策对培育新质生产力、促进科技创新具有重要的支撑作用。

 

发挥财政资金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需要加大投入力度,优化配置创新资源。我国将科技作为财政支出的重点领域优先予以保障,2018年至2024年,财政科技支出从8000多亿元增长到超1.15万亿元,投入力度大、增速明显,有力支持了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特别是在基础研究领域,周期长、风险高、不确定性大,在短期内难有回报,社会资本往往望而却步,需要财政资金弥补这一空白,给予重点扶持。

 

税收杠杆发挥减轻负担增动力的作用。我国通过一系列税收优惠政策,支持科技创新和制造业的发展,有效减轻企业负担、激发创新活力。目前,支持科技创新的政策包括支持加大科技投入和成果转让的研发费用加计扣除、集成电路和工业母机企业增值税加计抵减、高新技术企业所得税优惠、先进制造业企业增值税加计抵减等,多层次、全方位支持企业创新发展。

 

税收政策具有重要的杠杆、激励作用,比如按照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在计算企业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时,对企业发生的研发支出,除可以按实际支出的金额扣除外,还可以在企业所得税税前多扣除一定比例。这对企业来说,意味着研发投入越多,享受的所得税优惠越大,无疑大大增强了科技创新的动力。

 

此外,财政投入的政府之手还可以和市场之手紧密结合,共同推动科技创新。政府投资基金聚焦重大战略、重点领域和市场不能充分发挥作用的薄弱环节,吸引带动更多社会资本,发展壮大长期资本、耐心资本,可以有力支持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加快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

 

创新无止境,政策支持也需要持续优化。财税力量支持科技创新,在力度和效能上仍有提升空间。在力度上,统筹财力、资源,加大科技投入力度,进一步向基础研究、国家战略科技任务聚焦,全力支持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在效能上,深化财政科技经费分配使用机制改革,提高资金使用绩效,充分发挥好财政资金四两拨千斤的撬动作用。研究完善重点支持科技创新和制造业发展的结构性减税降费政策,研究同新业态相适应的税收制度,推动政策更契合市场和企业诉求、提高政策精准性,促进政策红利直达快享,助力企业创新发展。

 

积力之所举,则无不胜也;众智之所为,则无不成也。充分发挥有效市场与有为政府作用,强大财力和投入作为支撑,科技创新更有保障和底气,令人振奋的创新成果也会不断涌现。

 

来源/经济日报(作者曾金华),原标题《用好财税政策提升科创底气》

责任编辑:向太阳
特别申明:

1、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

2、本站属于非营利性网站,如涉及版权和名誉问题,请及时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做相应处理;

3、欢迎各位网友光临阅览,文明上网,依法守规,IP可查。

昆仑专题

高端精神

国策建言

热点排行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建言点赞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友情链接
  • 人民网
  • 央视网
  • 新华网
  • 求是
  • 中国军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中国科技网
  • 中国共产党历史和文献网
  • 红色文化网
  • 观察者网
  • 参考消息
  • 环球网
  • 毛泽东思想旗帜网
  • 红旗文稿
  • 红歌会
  • 红旗网
  • 乌有之乡
  • 橘子洲头
  • 四月网
  • 新法家
  • 中红网
  • 激流网
  • 宣讲家网
  • 中共党史网
  • 国史网
  • 全国党建网
  • 中国集体经济网
  • 中国延安精神研究会
  • 西北革命历史网
  • 善之渊
  • 俄罗斯卫星通讯社
  • 赵晓鲁律师事务所
  • 烽火HOME
  • 备案/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5015626号-1 昆仑策研究院 版权所有 举报邮箱:kunlunc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