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站内搜索:
网站首页 > 环球聚焦 > 深度评析 > 阅读信息
项立刚:第1代海外回来的互联网人为什么再也不能成功?
点击:  作者:项立刚    来源:立刚科技观察微信号  发布时间:2025-02-23 12:14:44

 

这两天公司开誓师大会, CEO做了两个小时的发展报告,报告的水平非常高,我也讲了新一年的战略方向,大家在下面自然要讨论一下产业,各个市场的特点、热点、机会,也讨论各个企业的特征,我们应该学习的榜样。

 

于是我们就发现,中国第一代互联网人,只要是从国外回来的,就没有继续发展的能力,基本特点是越做越差,已经被挤出主流的位置,移动互联网,海外回来的人基本上已经没有什么作为,智能互联网更是毫无希望,必须是自己培养的人,才能有所作为。海外回来的人,只能参与一部分技术工作,打个下手,领导者完全不能寄希望他们。

 

原因在什么地方?海外回来的这批人,他们肯定是智商没有问题的,很多人上了世界顶尖大学,为什么做不成功?

 

其实认真看一看,传统互联网的时代,那些从海外回来的人,还是带了最先进的理念,那个时候互联网,对于中国人是一个全新的概念,一切互联网的理念、技术、产品,都是美国领先世界,那个时候在中国创办的互联网公司,名字都有国外大厂的痕迹,基本的模式就是把国外的这些优秀的企业,抄到中国来,把美国优秀的产品抄到中国来,记得20年前,有一波中国人,天天盯着美国有什么新的东西,然后在中国复制一个。大家还记得人人网吗?还记得开心网吗?还记得博客这样的产品吗?

 

移动互联网开始出现,其实中国的移动通信网络的基础要更好,中国的智能手机更便宜、更普及,中国移动互联网的用户更多,移动互联网还要照抄美国,还是自己干出一个东西?

 

记得当时我和传统互联网界有很多冲突,曾经还到北邮去做过大辩论,相当一批人想的是要把美国的理念和传统互联网的模式搬到移动互联网上来,那个时候我是不相信免费是未来的模式,这和当初很多做互联网的人产生了冲突。今天我们回头看,移动互联网已经从一个信息传播,转向了生活服务。中国无疑是领先于世界的,美国总体来说是落后我们10年左右,很多的中国公司都取得了成功,这里面没有一家是从海外回来的人创办的。

 

道理并不是多复杂,在这样一个转折的过程中,其实大家都在挣扎,没有谁更聪明一些,海外回来创办互联网公司的人,当然更愿意看美国是怎么发展的,想向美国学习。那些国内创办互联网公司的,美国的资源不多,靠的是自己误打误撞,就有找到了一条自己的路,终于有所成。那些还想抄国外的,抄着抄着发现那是一条歧路,浪费了大量资源。渐渐自己就失去了心气,也不想把企业做好了。

 

无论是从理念,还是产品力,美国的互联网业务和中国的互联网业务相比,美国差不多落后10年左右,中国已经进入到移动互联网向智能互联网转换的节点,美国还是停留在移动互联网阶段,移动互联网能力还没有发育好,智能互联网对于美国普通大众而言,基本上还是想象中,中国已经开始转换。

 

海外回来的跟不上的道理就很清楚了,因为学习的东西总体来说是落后的,移动互联网的技术架构、商业模式、业务体系、系统支撑、基础的能力,美国已经全面落后中国,在激烈的竞争中,只要你回头去看一眼,放慢自己的节奏,就会跟不上。10年做成世界一流企业,以前不敢相信的事情,现在就已经有生动的例子放在面前。

 

今天面向智能互联网,对于中国的创业者而言,你要想等着学习别人,你一定就完蛋了,只能向前跑,因为你已经没有学习的榜样了,你不想做领导者,你只能是失败者。

 

作者:项立刚 ;来源:立刚科技观察微信号

责任编辑:向太阳
特别申明:

1、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

2、本站属于非营利性网站,如涉及版权和名誉问题,请及时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做相应处理;

3、欢迎各位网友光临阅览,文明上网,依法守规,IP可查。

昆仑专题

高端精神

国策建言

热点排行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建言点赞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友情链接
  • 人民网
  • 央视网
  • 新华网
  • 求是
  • 中国军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中国科技网
  • 中国共产党历史和文献网
  • 红色文化网
  • 观察者网
  • 参考消息
  • 环球网
  • 毛泽东思想旗帜网
  • 红旗文稿
  • 红歌会
  • 红旗网
  • 乌有之乡
  • 橘子洲头
  • 四月网
  • 新法家
  • 中红网
  • 激流网
  • 宣讲家网
  • 中共党史网
  • 国史网
  • 全国党建网
  • 中国集体经济网
  • 中国延安精神研究会
  • 西北革命历史网
  • 善之渊
  • 俄罗斯卫星通讯社
  • 赵晓鲁律师事务所
  • 烽火HOME
  • 备案/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5015626号-1 昆仑策研究院 版权所有 举报邮箱:kunlunc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