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站内搜索:
网站首页 > 时事聚焦 > 深度评析 > 阅读信息
长河红阳丨北京很重要,民国为什么不建都?《邪不压正》点透了蒋介石政府的病根!
点击:  作者:长河红阳    来源:察网  发布时间:2018-07-19 11:37:57

 

      【摘要】:北京很重要,但是,蒋记民国、蒋介石限于本身不可克服的短板——只依赖外来帝国主义势力,敌视压制本国人民的买办资产阶级基因,它是绝对与北京无缘的!

周末看电影,原本打算看“药神”的,可是售票员递出的门票却是13日全国首映的《邪不压正》。将错就错,占个先看看这个全国首映日的电影吧。

电影么,当然好看,红火热闹。不过,我最有感觉的却是电影的一些“边角余料”,比如一开头美国人向一心回国复仇的李天然交代回国任务时的一段话。当然,我在这里写下的是大意:

【北京很重要,南京不过是蒋介石兼并收购来的,可是他的股东们各个心怀鬼胎……】

这是我看这部电影最有感觉的地方,既让我震惊也让人觉得失笑,震惊者:如果不是把中国初唐之后的中国历史看明白了,把当时中国的情势看明白了,说不出这样的“行内话”,而且还不失幽默!

一、南京不过是蒋介石兼并收购来的,可是他的股东们各个心怀鬼胎

先说这句话:“南京不过是蒋介石兼并收购来的,可是他的股东们各个心怀鬼胎”。这句话意指双关:

语中的“兼并和收购”是一句资本市场常见的用语。而据李敖《蒋介石评传》上册(中国友谊出公司20048月第1版,38-48页)说,蒋介石初发迹时,在上海开设过股票交易所,做过股票掮客。他开设股票交易所的本钱是孙中山先生从某日商那里“商定办法”来的。孙要蒋介石经营股票交易所的目的就是为革命所需拓展一条来钱的路子。革命不可能是议会桌上的争吵,是要付诸于暴力行动的,所耗费的钱财多多,多方拓展财路不可免。炒作股票的所得除了革命开销也有盈余,盈余怎么处置?《陈果夫文集·先生二十九岁》有个交代:

【以其盈余为救济革命先烈遗族之用】

但是,李敖先生的记述中,先烈林觉民的遗族里竟有被饿死的!所以,蒋介石经营股票生意的所得,到底去了哪里,很让人怀疑。蒋介石一开始经营股票生意,还有戴季陶、张静江两人与他联手。这三人联手开初是挣了大钱的,于是上海仿效者蜂起,大大小小的股票交易所冒出多多,竟达一百四十余家。跟从者一多,冷门的赚钱生意马上就成了热门的赔钱卖卖,一九二一年股票市场大动荡,一九二二年三月,各股票交易所宣布停业。蒋介石们的纸上富贵走到了头。《邪不压正》的美国人的话语里那四个字“兼并收购”,是指在股票投机上有过大起大落的蒋介石在为政风格上有炒作股票的掮客作风。具体来讲,什么都可以成为一桩买卖,什么都可以作为交换的的筹码,一切以自己在意的东西的得与失、多与寡为转移。蒋介石定都南京就是一桩买卖,就是是和帝国主义国家做过肮脏交易后,得到这些国家的支持才做这样的选择。这个肮脏交易,就是蒋氏用反共、反人民,镇压国内一切反帝爱国势力做条件交换西方列强的支持的勾当。这是“兼并收购”一层意思。

“兼并收购”二层意思:南京不是一个专指地名,还指一个政权——南京政府/蒋记民国。这个政权被冠以“兼并收购”那就指它不是一刀一枪打出来的,而是由各方逐利集团/势力为着利益妥协拼凑起来的。就是一个“股份制公司”。按着实力大小,以利益分肥原则进行运作。整个中国是一个产业,被这个“股份制公司”的各方势力/股东割取势力范围弄得一盘散沙,“公司”内部山头林立、派系繁杂,为了利益争夺内斗不止、内讧频频。民国的“内斗内行、外斗外行这是祸根。真是美国人的话:

【南京不过是蒋介石兼并收购来的,可是他的股东们各个心怀鬼胎……】

这样一句话,把中国当时的“中央政府”看了个通透——一个做过股票掮客的投机政客领着一群一心只为自己利益拼斗的政治投机者们搭建的一个草台班子。按理,一个国家的领袖,要么是一个坚决捍卫本国利益的斗士,再么是一个为民众福祉殚精竭虑的建设者,或者是两个角色并重的杰出者。可是,1949之前的民国却是一个政治掮客领着一群极端利己的投机者们杂凑的“合股公司”式的草台班子,中国的国运多舛答案在这里。

二、北京为什么很重要

再说“北京很重要”。

北京的重要不仅仅在于它是元明清三个统一正统王朝的建都之地,更在于从初唐之后,涵盖现在北京的“幽燕”之地就成为了中原王朝镇抚东北亚安定秩序的最要紧的战略要冲。而且,也正是那个时候,这个涵盖现在北京的“幽燕”最要紧的镇抚目的——东北就日益成了搅动东北亚秩序安定、关乎中原政权安危的一个不夸张的“火药桶”。中原王朝如果不把现在北京在内的幽州牢牢掌握,那么,国运的衰颓绝不可免。关乎唐朝兴衰的“安史之乱”不就是唐朝中央政府对这里的控制权被安禄山巧妙夺取后,利用崛起于东北的契丹、奚族军队做帮凶从这里爆燃的?

唐朝之后把中原政权——北宋折磨的死去活来的契丹辽,就是被安禄山利用过的,崛起于东北的契丹族么!而且,这一地方政权也是在占据了以北京为中心的“幽云十六州”后才能充分利用这里经营农耕的汉族人民的财富支持,才有充裕的财力与北宋对立比肩的么。而且,宋太宗与契丹对幽州的争夺先胜后败之后,北宋再也没有与契丹主动争锋的勇气。宋徽宗时候,同样崛起于东北的女真金崛起攻伐辽朝,愚蠢的北宋与虎谋皮,打算用钱赎买被女真金攻下的包括现在北京的幽州,却被人看穿了虚软的“内瓤”,一鼓作气灭了北宋。

有感于现在北京为中心的“幽燕之地”的要紧,尽管金朝有五个国都(上京,东京,西京,北京和中都),但是雄心勃勃的金主完颜亮把金朝的第一国都定在名为“中都”(现在北京)的地方。他就是看重、看中了这里向北可达东北老家,西望晋冀,西北控扼蒙古,向南直下鲁豫的形胜。北京很重要!金朝的不可遏制溃败也是从放弃中都(北京)南迁南京(开封)开始的。

会打仗的蒙古人也知道北京的要紧,他们把统治全国的政治中心设在金朝的燕京旧址上,固然元朝不止一个国都(还有上都、一个残破不堪用的中都),但是元朝把北京为中心的由中书省直接管辖的相当于现在的河北、山西和河南、山东以及内蒙的一部分地域叫做“腹里”,将这些地方直接当做要命的心腹所在。作为中心的北京,那就毫不夸张的被视为心脏。北京也就有了当时一个很响亮的专称——大都。

明朝有点奇葩,开国建都在南京,但是朱元璋也在这里屯扎重兵由朱棣镇抚北面的东北多事之地。也就是这个驻防北京的朱棣把建文帝轰下台自己做了皇帝。同时,朱棣更有感于北京的重要,干脆迁都在北京,来个“天子守国门”,利用国都的特殊政治地位,把全国最优的军事、经济资源集中到北京,应对从唐朝开始就“折腾劲儿”极大的东北、和势力仍然强劲的蒙古确保江山永固。北京当时的地位就不仅仅是政治中心,更是控扼东北、蒙古草原的第一战略要冲。不过,尤其具有讽刺意味的是,明朝的灭亡多一半的原因还就是因为东北那个“多事之地”崛起的女真势力。这个努尔哈赤建立的多民族联合的部族势力发展为后金,再嬗变为清朝,对本身已经腐朽的明朝进行多次的攻掠袭扰,而明朝也在疲于应付中逐渐地消耗着被自身腐败耗尽无多的残余“灯油”。无论是自身腐败,还是应对东北的后金,都是建立在对农民杀鸡取卵式的疯狂压榨上,最后的最后,由农民起义在形式上捅了明朝一刀,明朝完蛋。怕什么就有什么,防什么却被什么祸害,朱棣建都北京既有先见之明,但是人亡政息的中国王朝时代的铁律让他生前的苦心付之东流!北京的要紧可见。

接下来的清朝也知道北京的重要性,而且,比之同一族系(不是同一民族!)建立的金朝更甚:金朝的国都有五个,清朝进关后的国都只有一个——现在的北京。这时的北京作为国都,已经不仅仅有军事上的形胜考虑,更有从金朝开始到明朝的历史、文化积淀了。而且为了在北京的中央政权的顺利运作,清朝不惜消耗重要资源竭力维护一条物资补给生命线——京杭大运河。因为北京所处的河北平原的粮食根本不够北京中央政府的皇族、官员、军队、百姓的消耗。单就养活北京的八旗官兵、家属每年要经由京杭大运河从江南运输的粮米的数额就有三百万石。如此费心竭力只因为北京太重要!而当太平天国运动爆发,太平军攻陷南京后,京杭大运河断绝。江南的粮米供应工作停摆,清朝为了让京杭大运河再运作起来,保障更要紧的北京的物资需求,宁可和洋人合作也要把太平天国绞杀,北京有多重要可见。

在《邪不压正》故事展开的1937年的北京,对于日寇一样很重要。日寇侵华第一步就是先割取了台澎列岛,接下来又借由日俄战争取得了在东北的驻军权,到“九一八”事变后成立了傀儡伪“满洲国”。但是,这仅是日本侵华的起始,日本“盘稳”了东北后,就是欲染指华北。而染指华北,第一个要拿下的就是京津,其中又以北京为重点。拿不下北京,日本全面侵略进占华北就是一句空谈。对于日寇来讲,北京很重要。日本以战争为恐吓手段,迫令蒋记民国签定《塘沽协定》承认对东北、热河的侵占;恐吓南京政府指令地方势力与之签订《秦土协定》承认日寇对察哈尔的侵占;后又以《何梅协定》迫令蒋记民国撤出河北平津地区的党部以及驻河北的有相当实力的东北军、与象征中央的中央军和宪兵第三团,等于说在中国领土上日军不战而驱逐了在平津的大部分中国军队!整个河北京津地区对于日寇来讲近乎于不设防。这三个条约的签订,就是为攻取京津扫清外围,这也为后来的“七七”事变中,面对日军的凌厉攻势中国军队的节节败退预设了败局。

北京很重要!无论对中国,还是对侵华日寇,都很重要!

《邪不压正》开头由美国人说出的这句话,是一个看明白当时中日对阵局势以及看懂了中国历史的行家才能说出的“行内话”。倘若这句话真是当时美国人说出来的,那么,对于美国如何能借由二战迅速崛起,再由二战崛起的势道宰制、操弄世界七八十年,我们要有充分的敬意——他们能把世上最难搞清趋势的中国历史都看得这么明白,确实有过人之处!

不过呢,我宁可抱有侥幸的认为,这不过是中国的编剧先生们翻烂了史书后得出的“后见之明”。我真盼着是这样,七八十年前就看明白了中国历史的美国人要比现在有后见之明的中国人更高明,当然也令人恐惧!

三、兼并老板蒋介石为什么不定都位置很重要的北京?

那么,话题来了,从中国历史上看北京很重要;从日本人的盘算中,北京也很重要,为什么蒋记民国没有象明朱棣那样把国都建在北京,却选在南京?

关于这个要紧话题,民国时期的学者们早有争论。早在蒋记民国定都南京时,就很有些学者不以为然。依“旧派”——传统史家意见,中国定都于长江之南的政权绝大多数都是与孱弱、偏安、苟安联系在一起的,最后的下场都被北方的强势政权攻灭。仅有的例外就是朱元璋的明朝。但是,在朱棣夺位之后,国都很快回到北方。对于建都的地理选择,早有唐朝史学家刘知己作了总结,一个王朝是否堂皇,国都为中心的统治核心地区的选址要“地涵华夏”——一定要在华夏文明的中心地域——黄河中下游才合适,其他的地方不行的!

但是,蒋记民国对这样的意见不理不睬,就是要在南京定都,原因?

最要紧的原因早被揭示,那里最靠近西方帝国主义列强利益丛集的上海,也是当时中国资本势力最雄厚的买办资产阶级扎堆的地方,可以就近取得政治、军事(武器装备)的支持与资金援助。当然,光鲜的说辞也有:那里是中国经济版图上最有影响、最富庶的地方,在那里定都,“不缺钱”。蒋记民国统治中国绝不需要中国人自己的力量——最广大的民众的拥护力量,蒋介石这只“海龟”他不相信中国人的力量可以拯救中国。他只相信洋人的强大中国人奈何不了,他只依靠洋人的势力做背后的支持统治中国,所以越贴近洋人它越觉安全、稳妥,他把国都设在南京。

另一方面,洋人也需要蒋介石这么一只肯于“忠心护主”的狗子,对此,帝国主义国家是有“心痛”的教训的——第一次北伐期间,广州的国民政府(未被蒋介石篡权、架空的红色国民政府)在192610月开始用军队做后盾有力的支持了武汉、九江人民的反帝爱国运动,并在人民的支持下于19272月收回了两地的英租界。史称“汉浔事件”。这固然是对帝国主义势力的一次有力的打击,但是,不甘失败的美、英、日、法也调兵遣将,“公开做好了使用武力”保护在华利益的准备。这时,做惯了股票投机营生的掮客蒋介石适时的与江浙买办势力联系,秘密与帝国主义国家勾结:在19271月下旬通过王正廷向美国驻沪总领事保证:

【北伐军可以不在上海驻军】

紧接着又亲自接见日本驻九江领事,表示

【将尊重现有条约并保护外国人的利益】

当美国人向并无对外交涉权力的蒋介石故意递交“维护上海租界中立”的照会后,蒋介石又通过中间人与美国秘密接洽讨价还价,要列强向他提供武器弹药,以换取他

【同鲍罗廷决裂,制止其反帝国主义反资本主义的暴力活动】

对日寇,蒋介石又表明不打算马上废除不平等条约,也不打算用武力收回上海租界的态度,并保证:

【苏俄制度不可能在中国再现】

做好了与帝国主义国家的肮脏交易之后,蒋介石的屠刀砍向毫无防备的反帝革命势力——“四一二”。

这样一条能用狗粮安抚驯化的听话狗子远离自己的“狗绳”可控范围是不可以的,他离得越近越好。两下里都有共同的心思,那么,在近在咫尺的南京安下狗窝定都南京,就是蒋记民国的必选了。

当然,定都南京,只要“认真找”,就还有矫情、娇虚的“原因”——民国“国父”孙中山不就是在南京就任民国临时大总统的么?那么,把国都建立在南京,不就有了承继“总理”遗绪的“法统”正确性了么?

当然,建都南京更显示蒋介石没有胆略的政治庸才的本色。在当时,建都北京要比建都南京更需要胆略——胆量与谋略。日寇为什么要在蒋介石二次北伐时制造“济南惨案”?用意就是恐吓蒋介石的“北伐军”不要经由济南再向北了!排挤出一战战败国德国的势力后,山东是它日本的,岂能容蒋介石占领济南建立对山东的统治?再者,日寇不希望这一股得到其他西方列强支持的新兴的武装力量进入北京,进而统治华北再把其他西方势力更深入地再引进华北。它还想着独霸中国呢!在它最先下手的东北,它还“委委屈屈”地受限于条件不成熟,“痛苦”地与张学良、依附在中东铁路上苏联势力“共享”东北;那么,蒋介石的北伐进京再把其他西方列强势力进一步引进华北,它的独霸目标猴年马月能实现?所以,日本在济南制造血案恐吓蒋介石远离它控制的山东最重要的都会济南。毫无胆量、谋略的蒋介石也就知难而退,选择绕过济南继续他的所谓北伐。但是,绕过济南等于他承认山东是日本的势力范围,他绝不敢触碰,那么,由老巢南京建立一条通向北京的兵力输送捷径就告吹了。没有这么一条兵力输送捷径,蒋介石南兵北运加强对平津、华北控制那只是纸上空谈。建都北京么,更不能提。蒋介石在“济南事变”中不敢迎难而上硬碰硬,注定北京与蒋记民国无缘。当然也埋下了将来日本攻掠华北的伏笔。

蒋介石的北伐实际上在“济南事变”后就纯粹成了形式——盘踞北京的奉系张作霖自动出关回老巢——奉天,主力并无大的损失。只是半路上被日本人给炸死了。假如蒋记真的大局进兵和奉系硬打斗起来,鹿死谁手不好说。所以,就算蒋介石真在平津布下重兵全力经营,他也要面对奉系的压力,蒋介石没这这胆量。

当然还有个势力是蒋介石如芒在背的——苏联的势力。蒋记民国是在背叛苏联革命重托、驱逐苏联在国民政府中的代表,进而反共屠杀中国民众的血泊中建立的。蒋介石的“北伐”越接近北京,就离长城线越近。蒋介石会不会有这样一个忧虑:在他经营平津、在华北展开势力的时候,已经在外蒙古取得控制权的苏联会不会由外蒙古出兵进中国越过长城线在华北北部敲他一家伙?

事实上的苏联在西方面临西欧帝国主义列强的围困无暇东顾,绝不会找他的麻烦为自己添乱,可是,以蒋介石的小人心态去看待他人,对苏联越境敲他,他未必不加提防。冯玉祥的势力曾在苏联军事援助的在支持下得到了大幅扩张(薛衔天《民国时期中苏关系史·上册》143-148页,中共党史出版社200910月第1版),苏联对冯玉祥部的支援从苏联-外蒙古一直延伸到张家口!那么,既然有这样一个通道可以联系苏联和中国内陆,那么,倘若蒋介石在华北经营势力,苏联人通过这个途径越境敲打他不是办不到的。张学良易帜之后,打着反共旗号对中东铁路上的苏联人下黑手,蒋介石是支持、打气的。这,一方面是他一贯的反共立场决定着的,另方面蒋氏的算盘,把苏联人的恨意与怨气引向东北张学良那里,让苏联人的注意力向东再向东,让张学良背一口大大的“反苏”大锅也有这样的考虑。从这点小心眼看,蒋介石也是没胆子在华北有多大作为的。

所以,平津没有多少“中央军”的势力,却成了北洋失意、失势政客和各路地方势力来回进出的乱斗场,这个倒是日本人不排斥的,这些地方势力在平津为核心的华北斗得越厉害,它分而治之的离间谋划也就越容易得逞,从中寻找日后的傀儡代理人也就越容易。

总之,抗战前北京与蒋记民国无缘。

四、与北京无缘背后,是蒋介石政府作为帝国主义提线木偶和走狗的先天基因病

抗战结束后,为什么没有在北京建都?日本人也完蛋了,其他各路军阀也在抗战中灰飞烟灭,除了看得见的势力还不如它的中共,中国就数它大,在北京建都不是有了机会了?而且,就在抗战结束前到结束后,国内学者就这个抗战胜利之后国都是否要迁移,有过长达5年的热烈讨论与论战——《抗战后期建都论战的重新审视》。蒋记民国应该有从善如流的准备么,可为什么蒋记民国没接受学者们的讨论建议呢?学者们的意见不对么?当然不是!很明白的,学者们对南京是否还有必要成为国都普遍持怀疑态度,这样的怀疑是有充足根据的——抗战初期轻易的陷落,对中国的抗战信心、士气绝对是个重大打击。还应重演那样的悲剧么?当然不应该!但是,蒋记民国对学者们的讨论意见置若罔闻不采纳!

在那场论争里,学者们提出了多达十个的国都选址名单。当然,这其中还有顽固坚持还都南京的别有居心者的搅局。最后论争的结果:中国未来国都的理想城市——西安、北京,而还都南京虽有蒋记民国政府支持,但是,在论争中处于绝对的劣势,可见南京作为中国首都有多不堪的形象!

按说,这样的论争结果,蒋记就算不采纳,也要高度重视其他两城的建设与经营。但是,这个蒋记民国并无长远用心,还都南京之后又开打内战,可见这个政权不可救药至深!

而蒋记还都南京的选择,还是早先定都南京的思路:利用江浙的财源:买办资本家的财源、江浙人民的税赋,以及帝国主义国家在军事上、经济上的“输血”——美援,以及政治上的支持。但是,上海作为财源的“龙头”地位的可耻原因被经济学家齐植璐看得明白:

【过去中国没有重工业,而只有“模仿工业”和“买办工业”,在不能自主的经济环境下也只有沿海,特别是上海发展。上海在国内的领导地位,可以说,都是由外资的力量所促成。】

而张君俊干脆直指

【东南之繁荣,不是民族之福】

丘良任先生的意见:

【殊不知上海为资本主义对华侵略的大本营,上海的繁荣完全建筑在洋行买办阶级上,如果我国财政不能脱离对上海的依存关系,就永无自力更生的机会】

这样的指斥和意见实际要说的潜台词是:藉由新国都的重定与建设,摈弃依赖外资与买办资本主导经济发展的旧路径,重新布局规划经济版图,确定发展路径,“建设完全独立自主的民族工业,实现国家在政治、经济上的独立”。

但是,这样的以变更国都为契机发展独立自主经济的良心意见,蒋记民国绝不采纳,“很重要的”北京依然不会成为新都,南京这个最不适宜做中国首都的城市还是被蒋记民国定位战后首都,并堂皇“还都”。之所以蒋记民国还要还都南京,原因仅仅是彼时的蒋记民国,还在依赖洋人势力维持自己统治。可是一旦中国的国是和外国拉上关系,并仰仗外国势力做支持的后盾,那么,中国办什么事情都要看外国人眼色行事,都要考虑外国人的利益布局。这等于说中国不是中国,而是外国的一个大的行政区!当时的蒋记民国就把中国,至少是国统区变成了帝国主义国家的行政区。只不过这时候,只依赖二战中最大的胜家——美国。最明显的例证就是借美国的舰船、飞机从云贵川向日寇投降后处于权力“真空”、“半真空”的沦陷区大规模运送兵力接收地盘。但是这样一来,美国支持的民国“接收”失地的动作却触怒了苏联。

苏联与美国在雅尔塔会议上就它们两个在中国的势力范围做了明确的划分:长城线以北是苏联的范围,长城线以南是美国的势力范围,作为缓冲区的长城线两侧,苏联是绝对不允许美国势力进入的。

如果蒋记民国迁都北京,势必美国人也跟着蒋记进北京,把美国势力深入到长城边上,这对苏联人是个威胁,苏联人会给它好看的!据蒋经国回忆,在19451230日,斯大林就通过蒋经国明确的告诉蒋介石:

【你们中国人要明白:美国人想要利用中国作为满足他的利益的工具,他必要的时候,是会牺牲你们的!苏联愿意把本国生产的机器、汽车,以及中国所没有的东西供给中国;同时,也希望中国能把自己出产的矿物、农产品供给苏联。苏联又可以帮助中国在东北建立重工业,并发展新疆的经济;但是,我再三声明,也是我最大的一个要求:你们绝不能让美国有一个兵到中国来,只要美国有一个兵到中国来,东北问题就很难解决了。

(张文木《全球视野中的中国国家安全战略·(中卷·下)》山东人民出版社20109月第1581页)】

这并非斯大林虚声恫喝,而是他已经这么做了。当年九月,苏联得知美国军队帮助蒋介石运送部队北上,并且,美国海军陆战队直接在天津登陆,并且协助蒋介石占领平津地区;苏联还得知1013日,蒋军1352两个军在秦皇岛登陆,在美国军队帮助下向周边地区扩展;甚至美国海军陆战队还帮助蒋军抢修被中共破坏的从秦皇岛到山海关的铁路,并且执行护路任务,兵锋直指山海关。这些消息让苏联愤怒,将营口、葫芦岛等地交给中共李运昌的部队,摆明了就是要阻止蒋军在这里登陆。1027日,美军运送蒋军的运输舰先头梯队抵达东北葫芦岛海面,遭到中共李运昌部31 团的迎头阻击。美军舰掉头返回。

这简直就是后来国共东北大战的预演。

美军出现在华北的目的主要是为蒋介石运送军队,但是,也只是这个目的,苏联就有如此强烈的反应,那么,如果蒋介石真的“迁都”北平,被苏联人认为美国人的势力也要大举深入华北并逼近长城线,那么,东北是否能有蒋军的存在很成问题!苏军驱逐蒋军,中共独占东北全境这个蒋介石认为的噩梦也是顺理成章地会有。东北地大物博,是著名的重工业、能源基地,更是个大粮仓,中共独占东北,蒋记民国完蛋的速度恐怕要用月来计数了。

有苏联的做事可见,又有斯大林的狠话在耳,类似“迁都北京”这路很可能大举引进美国军队势力的事情,蒋介石是不敢再做的!而且,美国人限于当时的《雅尔塔协定》,也绝不会“跟着疯子撒土”,真的替蒋介石出头去长城边上去挑战苏联的容忍极限。

北京很重要,但是,蒋记民国、蒋介石限于本身不可克服的短板——只依赖外来帝国主义势力,敌视压制本国人民的买办资产阶级基因,它是绝对与北京无缘的!

姜文的一个可贵之处在于,他自觉保持了对当下影视圈似乎很流行的“民国热”的警觉,并积极用自己的影视创作澄清事实,力图吹醒那些被现在美化民国、美化蒋介石的民国范作品迷得稀里糊涂的观众。正如他在接受《中国新闻周刊》采访时所说的那样:

【风花雪月和才子佳人那都是传说,民国其实没那么了不起。不过是一个半脏、半臭、半殖民地的社会,整个国家的GDP是很低的,国军也穿着草鞋,我真想不通哪里有任何理由让我们对那个社会保持着一丝留恋。那时候的知识界也不高明,确实有些新的探索,但整体而言都还是幼稚的。我不是说幼稚不好,只是说,把“幼稚”夸张到一种“范儿”,就有点让人觉得可笑了。

我举一个例子,我看梁实秋的一篇文章,其中写当时他们读清华学校的时候,很多学生连洗澡都不愿意,不是没有条件,而是不愿意,宁可让跟班去替他们洗澡。所以,你说这民国的味道,能好闻到哪里去呢?所以,我觉得所谓的“民国范儿”里,一定有一些长期不梳头的头油味、长期不洗澡的人身上令人不愉快的体味,也许还有一点小脚味,究竟能有多牛X呢?其实,“民国范儿”不过是让一些浅薄的人给误解了,那不是民国的错,是他们自己没想明白。】

《邪不压正》红火好看,打斗热闹,不过,我就觉得片子开头美国人的那段“北京很重要”的片段最有深意。不过,类似的深意话语还有,比如如下对话:

【“日本人靠不住”

“那我靠谁啊?”

“老蒋?”

“一个写日记的人。”

“正经人谁写日记啊?”

“你写日记吗?”

“谁把心里话写在日记里。”

“写出来的那能叫心里话?”

“下贱。”】

正儿八经搞政治的人谁写日记?那不是下贱么?蒋介石下贱,胡适下贱……捧着“日记”给谁谁谁吹喇叭的不就更不值钱了?是吧?

看看吧,这个片子挺好看的。

责任编辑:向太阳
特别申明:

1、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

2、本站属于非营利性网站,如涉及版权和名誉问题,请及时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做相应处理;

3、欢迎各位网友光临阅览,文明上网,依法守规,IP可查。

昆仑专题

热点排行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建言点赞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图片新闻

    友情链接
  • 北京市赵晓鲁律师事务所
  • 186导航
  • 红旗文稿
  • 人大经济论坛
  • 光明网
  • 宣讲家网
  • 三沙新闻网
  • 西征网
  • 四月网
  • 法律知识大全
  • 法律法规文库
  • 最高人民法院
  • 最高人民检察院
  • 中央纪委监察部
  • 共产党新闻网
  • 新华网
  • 央视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国新闻网
  • 全国政协网
  • 全国社科办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军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人民日报
  • 求是理论网
  • 人民网
  • 备案/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5015626号-1 昆仑策咨询服务(北京)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举报邮箱:kunlunc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