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站内搜索:
网站首页 > 时事聚焦 > 深度评析 > 阅读信息
“内鬼”与英金融大鳄内外勾结,剪断清政府最后一根救命稻草!
点击:  作者:海外眼    来源:公众号【海外眼】  发布时间:2018-04-05 11:14:49

 

      今天,海外君带你回顾一段血腥历史:在19世纪,英国是如何通过金融殖民,成功搞垮了中国的经济体系,并使中国成为其金融奴隶的。

清朝晚期,西方列强在中国展开激烈角逐,英国也是其中之一。之前,英国已取得了印度为殖民地,但如果想像控制印度一样控制中国,可能性是非常小的。于量,英国就想到以金融手段,使中国一步步落入英国的金融陷阱。

提到英国对中国的金融掠夺,不得不提英国汇丰银行。

第二次鸦片战争之后,香港成为西方国家对华贸易的中心,虽然有几家总行设在英国、印度的银行进驻,但本地金融汇兑机构欠缺,尚不能满足对华贸易的实际需要。

当时的香港总督罗便臣,希望成立一家总行设在香港本地的银行,既可以满足贸易需求,又能为港督殖民政府的公用事业出力。

正在这个时机,汇丰银行诞生了,它的成立讲起来也有点偶然。

汇丰银行:洋人抱团牟利的产物

一次,大英轮船公司驻香港的业务总监托马斯·苏石兰在乘坐轮船驶往东南沿海的途中,看到船上一本杂志,上面有关于银行业的介绍。他预感到这会是一个非常好的赚钱机会。

后来,在与船长的交谈中,他得知,一些在孟买的商人已经成立了一家中国皇家银行,在印度招股2/3后,打算在中国招募余下的股份。看来,有人和他的想法不谋而合。

时间就是金钱,为了争分夺秒,当晚苏石兰就拟定出汇丰银行成立的 计划书。

为了使事情进展顺利,第二天,他把这份计划书拿给当时香港有名的律师波拉德看。

波拉德人脉广泛,在他的帮助下,包括宝顺、琼记、大英、沙逊等等当时香港著名的十四家英国、美国、法国、德国洋行,都在计划书上签字,为银行背书。

为什么大家都这么痛快的签字呢?

因为在汇丰银行的发起书上有这样一段文字:

“在过去几年中,香港以及中国和日本通商口岸的内外贸易增加得这样迅速,使人们感到新增银行业务,已刻不容缓。······目前在中国的外国银行,只是总行在英国或印度的分支机构,它们的目的,局限于本国和中国之间的汇兑活动,很难满足本地贸易的需要,而这种贸易和过去几年比较,已经变得这样的广泛和复杂。汇丰银行就是要弥补这个缺陷。

它在这个殖民地上所要取得的地位,实际上犹如印度管区银行在印度或者澳大利亚银行在澳洲所处的地位。因此,预料这个企业的成功,这是完全有根据的。中国境内其他外商兴办的本地企业兴隆旺盛的情形,清晰的表明这些公司已经获得了最优厚的利润,它们拥有本地利益集团的业主和股东,它们的支持,构成了获利的一个主要因素”。

于是,汇丰银行正式成立,成了当时惟一的一个总行设在中国、资本也以在中国通行的银元为单位的外国银行。

为了共同的利益,为汇丰背书的各国洋行抱成一团,他们既是汇丰的发起人,又是它的客户,彼此亲密无间,默契合作。

洋人抱成一团共同算计清朝,而清朝内部仍然是勾心斗角,四分五裂。

利用清廷内部派系斗争 以华制华

晚清政局分为洋务派和保守派,彼此相互斗争,而洋务派在曾国藩死后,又分化为湘系、淮系等若干派别。

不同派系之间各自为政、互不隶属,而且相互之间也存在着竞争甚至发生攻讦的现象,相互之间形成一种掣肘。

英国人利用清朝内部的不团结,特别是洋务派内部的派系争斗,玩“以华制华”,得心应手,无往不利。

汇丰的第一笔政治借款,是1874年提供的福建台防借款,这也是清政府进行的第一次大规模借款。

左宗棠西征阿古柏叛乱中,汇丰银行又先后三次向其提供借款。这个阿古柏原本就是英俄争霸中亚的棋子,既收英国人的钱,又收俄国人的钱,两国都怂恿其向新疆扩张,以蚕食中国的领土。只不过后来俄国对阿古柏控制更深,英国不爽了,于是向左宗棠提供贷款,借中国人的手教训俄国人。

由于这些借款,汇丰银行拉近了与湘系集团的关系。湘系集团的人以为汇丰集团借款是帮自己排忧解难,不疑有它,却没想到一步步掉进了精心设计的陷阱。

左宗棠收复新疆之后,曾国藩的儿子曾纪泽以签订《中俄伊犁条约》而闻名天下,根据这一条约,俄国将已经占领的伊犁归还清政府。

没想到,此举得到了英、法、美等国异口同声的夸赞,大赞曾纪泽是天才外交官、创造了一大奇迹云云……

曾纪泽

实际上,真是这样吗?

清中国虽收回了伊犁附近的领土,但仍割让了塔城东北等7万多平方公里的领土。只不过是经过曾纪泽讨价还价,割的少了些。

当然,这在当时清廷其他外交官平均水平十分低下的情况下,曾纪泽就显得有些突出了。

而西方人大加夸奖曾纪泽,抬举他的地位,是另有目的。

什么目的呢?

汇丰银行在1881年发行钞票,请曾纪泽在钞票上书写题词,将他的功绩拔高,就可以增加清朝百姓对钞票的信任,从而顺利掌握发钞权。

大清子民一听,汇丰的钞票是我清朝的大功臣曾纪泽背书的啊,那肯定没问题,用这个钞票就是爱国行为,于是放心使用汇丰的钞票。

清朝民间的资本汇聚到汇丰名下,进一步增强了其对清朝发动金融攻击的能力。

正如第二次英法百年战争中,法国人大量购买英格兰银行发行的国债,而这些资金大多成为英军的经费,英国金融资本实际上是借助了法国人自己的力量打倒法国。

经过一百多年的进化,英国金融业进步了很多,但还是万变不离其宗:汇丰银行借助中国人的民间资本形成的金融力量,通过金融手段打击中国。

盛宣怀与汇丰银行勾结 斗倒胡雪岩

882年,与左宗棠结盟的红顶商人胡雪岩与欧洲贸易商对赌生丝贸易,大量囤积生丝,却被精心设计的虚假消息诱入陷阱。

胡雪岩

英国金融资本为了让胡雪岩上套,借助他们控制的上海《申报》(《申报》的幕后老板就是汇丰的老板)疯狂制造舆论,炒作生丝市场的火爆行情。当时清朝的洋务派工商企业也开始发行股票,《申报》连续发表评论,给予股票正面评价,炒高股市行情。

当时的媒体信息十分匮乏,《申报》基本就是了解股市行情的唯一渠道,大清子民哪见过这种阵势,以为这是天赐的发财机会,纷纷将压箱底的资金都投入股市,甚至不惜向银行借贷炒股,市场上流动性充裕,一片乐观气氛。

(插一句,1720年,英国金融资本就是依靠炒作南海公司的股票,制造所谓的“南海泡沫”,一举洗劫了英国传统贵族阶层的财富,令大量老牌英国贵族一夜之间倾家荡产,令金融资本家不费吹灰之力,掌握了英国的政治大权。

连大科学家牛顿都被深套,巨亏了一大笔钱。这么多年玩下来,金融资本家操纵股市抢劫财富的招数,早已玩得炉火纯青。)

胡雪岩再精明,也不是在金融危机的大风大浪中弄潮多年的外国金融家的对手,很轻易地堕入圈套。在耗尽自身的资金后,向汇丰银行借了650万两银子,定了7年期限,每半年还一次,本息约50万两。次年,他又向汇丰借了400万两银子,合计有1000万两。这两笔贷款,都以各省协饷作担保。

胡雪岩的悲剧是,他不光被老辣的外国金融家算计,洋务派内部还有人出卖他。出卖他的人就是李鸿章身边的红顶商人盛宣怀。

盛宣怀

盛宣怀费劲心思,打探到胡雪岩资金内幕。为了斗倒政治对手,他在胡资金最紧张的时刻,通知汇丰银行动手,正中胡雪岩的要害。

《申报》一改前阵子的乐观看多论调,开始疯狂唱衰中国股市,股市应声而跌。

头一次炒股的中国股民哪见过这种阵势,市场恐慌蔓延,流动性骤然收紧。胡雪岩的钱庄迎来挤兑风潮,外资银行也向他收贷,只能折价抛售生丝囤货,庞大的胡氏商业帝国连锁倒塌,巨亏一千多万两白银!

这还不算,由此引发了连锁的金融危机,从上海开始,波及京师、汉口、天津、宁波、杭州等地,仅上海一地,78家钱庄银号关闭了68家,而停业的商业行号也有三四百家之多。

金融崩盘的后果立刻危及各地商业、农业和手工业等,对社会经济造成了很大破坏,史称“1883金融风潮”。

此次金融风暴一下子抽干了清政府的流动资金,胡雪岩郁郁而终,清政府迅速堕入英国编织的金融罗网之中。

胡雪岩故居

盛宣怀倒是从此之后平步青云,实现了控制轮船招商局的夙愿,并应张之洞之邀,复返湖北筹办汉阳铁厂。之后,盛宣怀又受命担任商务大臣、邮传部尚书等职,成为洋务运动的真正掌舵人。

去年四月份,保监会党委书记项某被查的时候,李总理就说了一句很重的话:“个别监管人员和公司高管监守自盗、与金融大鳄内外勾结等非法行为,必须依法严厉惩处、以儆效尤”。

你看看,这也不是什么新鲜事嘛,一百年前已经有先例了!

定价权落入英方手中

此后清政府越办洋务运动,外国金融家对清政府的控制越深,因为所有的大笔支出,都是通过向外资银行借款完成的。

由于大量的借款,加深了清政府对汇丰等外资银行的依赖。在庚子之变后,盛宣怀更是主张“东南互保”,使得清政府的统治基础进一步瓦解,并为后来的军阀乱世埋下了伏笔。

也就是说,盛宣怀其实就是清政府倒台的最大“内鬼”!

1877年,怡和洋行的大班凯瑟克加入了汇丰董事局,标志着主导清朝对外贸易的怡和洋行与掌握清朝金融命脉的汇丰银行,这两家最有实力的英资财团终于强强联手。

双方更为紧密的合作是在1898年共同组建了“中英银公司”,怡和的代表是凯瑟克,汇丰的代表是伦敦分行经理嘉莫伦。

这个公司后来改组为“中华铁路有限公司”,专门针对中国进行筑路借款,怡和洋行负责承包修建铁路、供应机车及铁路附属设施,财务上由汇丰银行负责。相继对沪宁、广九、沪杭甬、粤汉、京赣、以及津浦南段等铁路借款。

位于上海外滩的怡和洋行旧址

通过这些借款,英国控制了这些铁路沿线的大部分地区,操纵了这些地区的原材料和矿产资源。进入20世纪后,汇丰银行的实业放款已经广泛延伸到了面粉、机械、皮革、化学、五金等众多工业部门,进一步控制了中国的经济命脉。

当时英美实行的是金本位,中国自从1581年实行一条鞭法一直到1935年这354年间,都实行银本位。其实金银本身本无优劣高下,只不过相当于使用不同的货币而已。

但是,由于英国人掌握了贸易和金融的主导权,中英之间贸易的定价权完全操控于英国人之手,使得黄金成为强势货币,用白银定价的中国商品遭遇系统性低估。

再加上英国对中国大量输入鸦片,中国持续两千年的贸易顺差逆转,变成了大额逆差,加剧了中国的经济衰败。其他列强也纷纷转向金本位,加入到掠夺中国财富的游戏中来。

19世纪80年代开始,汇丰银行还掌管了中国海关总税务司的账户,其存款包括办公费用、罚款和没收款项、船舶吨位税、以及各种手续费和其他特殊款项。

汇丰银行成为外国金融势力控制中国的一个缩影。汇丰和当时在华拥有特殊地位的英国官方势力紧密结合起来,很快成为“大中华”地区金融资本之霸主,并成为大英帝国插在清朝身上吸血的管道,对于英国从中国进行金融掠夺,中国逐渐陷入积贫积弱的深渊,立下了永载史册的“汗马功劳”。

中国的第一条铁路——淞沪铁路,融资机构是汇丰;

第一次运用近代化后勤体制的大规模军事行动——左宗棠远征新疆,其“大总管”胡雪岩虽出身中国旧银号,但筹措资金的最大头却来自汇丰;

“同治中兴”、筹办洋务、建设北洋舰队、筹措甲午战争军费,同样少不了汇丰的影子;

辛丑条约清廷向八国赔款四亿五千万两白银,托收银行的第一家就是汇丰;

辛丑后清廷力图重振,向英、德、法、俄四国大举借债,承办行是汇丰;

清朝覆灭,民国“善后大借款”,承办行同样是汇丰。

甚至连辛亥革命前后,清朝王公权贵的资产纷纷向国外出逃,也大都是通过汇丰实现的。

外资银行的北京分行,基本都集中在东交民巷

随着不断借款,清政府的各项税收与财政权力纷纷落入外国人之手,已经彻底沦为僵尸政府。外国金融机构借助清政府这张皮,源源不断地从中国人民身上敲骨吸髓,中国沦落到比印度更加不堪的地位。

反观日本,通过组建日本人自己控制的财阀,逐渐摆脱了受外人欺凌的地位,从而主宰自己的命运。

通过甲午战争,日本从清朝赔款中进一步获得了大量资本,进一步走上了工业崛起之路。英国为了遏制俄国在远东的扩张,向日本大量输血,支持其实力进一步增强。后来美国为了挑战英国的霸主地位,又把日本当作打手,增强其实力,终于把日本打造成亚洲霸主。

历史,引以为戒!

责任编辑:向太阳
特别申明:

1、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

2、本站属于非营利性网站,如涉及版权和名誉问题,请及时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做相应处理;

3、欢迎各位网友光临阅览,文明上网,依法守规,IP可查。

昆仑专题

热点排行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建言点赞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图片新闻

    友情链接
  • 北京市赵晓鲁律师事务所
  • 186导航
  • 红旗文稿
  • 人大经济论坛
  • 光明网
  • 宣讲家网
  • 三沙新闻网
  • 西征网
  • 四月网
  • 法律知识大全
  • 法律法规文库
  • 最高人民法院
  • 最高人民检察院
  • 中央纪委监察部
  • 共产党新闻网
  • 新华网
  • 央视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国新闻网
  • 全国政协网
  • 全国社科办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军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人民日报
  • 求是理论网
  • 人民网
  • 备案/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5015626号-1 昆仑策咨询服务(北京)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举报邮箱:kunlunc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