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站内搜索:
网站首页 > 时事聚焦 > 深度评析 > 阅读信息
安庆仁:印度,一个泥塑的大汉
点击:  作者:安庆仁    来源:昆仑策网  发布时间:2017-07-24 11:39:03

 

 1.webp.jpg

 

  一、印度社会结构和改革的目的

 

  印度有20个大家族,其中14个家族在《福布斯》杂志首度公布亚洲50大富豪家族排行榜时上榜,排行榜前十印度占了三席,安巴尼家族以215亿美元净资产排名第三,普莱姆基家族以170亿美元净资产排名第七,密斯特里家族以149亿美元净资产排名第十。


  印度政治、经济就控制在20个大家族手里,例如,2014年《华尔街日报》通过对旁遮普邦财政与政府文件的查阅以及相关采访了解到,由于印度没有不成文的习俗或是成文法律规定公职人士不能有商业利益,人口2800万的旁遮普邦更像帕卡什·辛格·巴达尔家族的私人领地,政府任何决策均对其家族企业有利。《华尔街日报》同时还指出,印度1%的人口即1500万人合计拥有全国一半以上的财富。

 

  当然,单凭《华尔街日报》这篇文章或许说明不了什么问题,因为在当今世界,财富高度集中并非就印度一个国家,美国、日本、新加坡、韩国也这样,中国也好不到哪去。但是,我们如果对印度废钞事件有了足够的研究,就会明白印度经济为什么会被中国甩在后面那么远,为什么绝大多数国民会那么穷,并且甚至都可以说这是印度社会的一个天大秘密,这个秘密除了牢牢掌控印度社会那20个家族,其他人绝不会知道甚至也不会往那个方面去想。这个秘密就是:这20个大家族不允许印度有中产阶级这个群体存在。哪位读者若对此一说法有怀疑,我们不妨在此共同研究一下印度政府颁布废钞令的方式和废钞令的内容。

 

  2016年11月8日晚,印度总理莫迪代表政府和中央银行突然发表电视讲话,宣布废除500和1000卢比的大额钞票,新版的2000和500元面值的卢比将投入流通。如果居民将价值25万卢比(约合2.5万人民币)以下的旧币存到银行时,政府不会予以追问。但超过这个限额后,如果居民的存储与合理收入范围不符,则将面临高达60%的惩罚性税收。身在境外的印度人存兑期过后,印度政府将对持有旧钞者处以1万卢比或5倍旧钞面值的罚款。莫迪提出,此项举措是为废止那些广泛用于资助恐怖主义的钞票,同时在印度国内打击洗黑钱。废钞令还可以减少腐败(例如在家中大量藏现金)、毒品交易、走私等社会现象。

 

  这次废钞令的颁布就连银行事先也没有得到通知,毋庸置疑,这是印度政府打着反恐、反黑、反毒、反腐败、反洗钱的幌子针对印度中产阶级的一次有预谋的突然袭击,因为在当今这个印度社会,真有资格从事这些活动的人手中持有的都是美元和黄金,只有印度中产阶级更愿意使用和存储本国钞票。但政府突然跟他们耍起了流氓,正应了中国社会那句话:辛辛苦苦三十年,一夜回到解放前。不能用“无数”这个概念,而是印度中产阶级整个群体被狠狠的抢劫了一次,每个家庭无论曾经有过多少现金,现在都统一变成了相当于2.5万元人民币的现金。这不由得让人想起《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的一段情节:朱赫来挥着拳头对那些工人们说:他们给我们的不多不少,刚好不至于饿死冻死。

 

  中国一个叫“铅墨纵横”的家伙说,“印度政府废钞无异于刮骨疗毒,废钞不仅仅将腐败势力集团一举‘瘦身’,极大震慑腐败,减小既得利益集团的改革阻力,更深层的目的是为其后的改革铺平道路。”

 

  纯属狗带嚼子胡勒,事实上通过废钞,印度银行3.1万亿卢比的坏账和4.5万亿可能列为坏账的欠款一次性勾销了。2009年朝鲜通过废钞举措为国家财政收回约200亿美元,朝鲜政府用其中一小部分建筑了10万套住房并免费分配给国民,其余大部分都用在了国防建设上。但同样的事情在印度却让中产阶级返贫,这难道还不是在说印度不承认中产阶级的存在吗?印度的国有银行就是印度20大家族的提款机,通过废钞的确成功消化了坏账,但将来再出现坏账后怎么办,难不成再次废钞?

 

  通过废钞事件,不仅让我们看清了印度的社会结构,20个家族、1500万人口的巨富群体、15亿刚好不至于饿死冻死的人。也让我们看懂了印度改革的目的。

 

  “铅墨纵横”赞许莫迪是印度的邓小平,“其大力度、且切中肯綮的大力度经济改革,正在让这个国家的经济持续高速壮大,变得越来越现实,越来越持续。”

 

  这是对邓小平的侮辱,邓小平是让一份人先富起来,然后带动后富,退一步说,即便先富不带动后富,至少邓小平的改革为中国培育了人口超过一亿的中产阶级群体,还有多达四亿自己努力一下加国家政策帮助一下就能跨入中产阶级群体的城乡人口,但莫迪的改革却是消灭中产阶级。无论从哪个视角分析,莫迪的改革都是死路一条,找死!

 

  二、取代中国世界制造业中心的地位是吹牛

 

  2016年9月新浪网转发了一篇财新网的文章说,外商投资更爱印度而非中国了,这种鬼话只有财新网和新浪网那些老家贼们才信。

 

  2016年《中国经济周刊》发布的一份调查显示,“印度市场是个让企业家又爱又恨的市场,90%以上的外国公司在这里都以惨亏收场。”

 

  原因很简单,印度既想让外企投资又怕外企赚了印度人的钱,凡是进入印度的外企,不仅会受到来自政府各项政策的限制,而且会受到来自于社会各方面的强大压力。

 

  印度是一个“低社会保障”的国家,虽然印度法律对劳动保护有相当严格的规范,可在印度本国企业眼里那就是张废纸,他们给予劳工的待遇极低,长久以来无论印度政府还是印度舆论对此都漠然视之,因为人多岗位少是印度不得不面对的国情,但印度政府和印度舆论却要求外企必须给予印度工人准西方工人的待遇。《印度时报》和印度政府里的一些人每每要求外企应该适应印度国情,事实上是要求外企必须适应他们的要求,这到底是招商引资还是找人来当冤大头?

 

  自2000年至2016年10月,日企在印度投资总规模为256.7亿美元,在印度的日本商业机构总数为 4590 家,平均每家机构投资5000万美元,从这里就能看出日企对投资印度市场的谨慎。虽然日本和印度两国政府互动频繁,但精明的日本企业家可不想为安倍政府买单,大手笔的动作基本没有,这不止是因为印度基础设施差,而是多变的税收政策和向西方看齐的劳工保护措施让日本企业界的先行者们在印度栽了大跟头,只有不到15%的企业赚钱,多达85%的企业都亏损。有个日本企业家伤心透顶的时候说了句实话,“中国人仇恨日本,但在中国很赚钱;印度人不仇恨日本,但他们会抢走日本人的钱。”

 

  中国企业还没吃过印度的亏,从2014年开始无所畏惧的往印度扔钱,2016年对印度投资高达10.63亿美元,是2015年的6倍多。截至2016年底,中国对印度直接投资额累计超过48亿美元。中国鼓励企业投资印度绝对是昏招,且不说印度那些豪门政治家族,完整继承了前宗主国大英帝国的殖民地思维,能抢来的绝不谈判,只就印度从骨子里视中国为敌人这点而言,印度的工业化进程越缓慢对中国越有利。事实上安倍之所以鼓励日企投资印度,一方面是出于遏制中国的地缘战略,另一方面是为了实现稀土进口渠道的多元化,以防止中国断供。2016年8月《日本经济新闻》报导,就在莫迪访问日本的一周之前,日本与印度签下了从印度进口大约2000吨稀土的协议。

 

  中国主流媒体所有关于印度经济的分析都是不真实的,要想了解印度经济现状必须去美国和欧洲主流媒体的网站。印度政府正式批准设立的经济特区有564中,截至2016年6月,只有192个尚可运作,国际和印度国内的舆论一致认为印度的经济特区失败了。有人把印度经济特区失败的原因归结为基础设施、能源、公路和港口建设不足,这不过是表象而已,根本原因在于印度精英阶层的偏狭和无知,他们不过是一群活在文明时代的古董,以殖民时代的思维考量后现代资本主义的资本互动。不客气的讲,印度社会至今还没有进入文明时代,很多印度知识精英甚至还在幻想,有一天印度能像成吉思汗那样征服世界。

 

  印度雄心勃勃的想取代中国作为世界制造业中心的地位,这除了说明印度精英阶层对中国羡慕嫉妒恨,再就是说明他们无论对中国还是对世界经济分工都缺乏基本的了解。首先,中国有14亿人口,地区发展很不平衡,这给制造业企业提供了较多的回旋空间,无论是东北、西北还是西南,任何一个市场的启动都能为制造业再争取十年时间;其次、中国越来越多的企业在实施机器换人战略,用机器人替代人工生产无论在生产效率还是在产品价格方面都比后者具有极大的优势,印度试图凭凹地起步步行取代开车上山的中国,两者的距离只会越拉越远;再次、世界经济分工是个系统性的工程,涉及到金融、贸易规则、物流运输、货物集散、能源、矿产、冶炼以及公司股权结构等方方面面的因素,牵一发而动全身,不是说你多设立几个特区就能顺利的变为世界制造业中心。

 

  世界经济分工一旦形成,一种新的地缘格局就算确立,改变世界经济分工就等于打破这种地缘格局。正如中国想取缔新加坡做为世界物流中心的地位,但努力了十几年也没见任何成效,泰国克拉地峡至今还停留在纸上,唯一让人欣慰的是几天前,泰国内阁终于给众泰高铁一期工程签发了准生证,还要等议会给签字画押。

 

  网友“铅墨纵横”在文章里称,“我们真正要担心的不是印度的山地师,而是它颠覆式的经济改革。”

 

  我在这里就回他几句,就凭莫迪废钞的举动,我就断定印度“颠覆式的经济改革”是南辕北辙,他不会让印度发展只会让印度倒退,因为没有规模庞大的中产阶级的消费拉动,经济就会变成一潭死水。

 

  还有个问题印度人显然没有搞明白,中国所以能变身世界制造业中心,不仅仅是因为有那么几个经济特区,而是因为中国工厂遍地,上中下游产业整合严密,企业成龙配套,购销方便快捷,今晚要货明早送到。印度想达到中国这个水平,即便像中国这么努力,没有三十年时间也是不可能实现的,更何况目前的印度百弊丛生。印度央行有一项硬性规定,所有商业银行必须确保贷款总量的40%投向农业、中小企业、专业人员和个体户、教育贷款和住宅信贷(廉价房屋)这些领域。但惠誉国际的数据显示,只有6%的印度中小企业能够从银行获得贷款。印度农民、中小企业、专业人员和个体户的融资主要是来自非银行机构,也就是中国人说的高利贷。

 

  三、印度社会的8大致命矛盾

 

  1、高出生率与生存空间有限的矛盾

 

  2016年印度官方说印度现有人口为13.24亿,但美国人的调查可能更准确,印度人口实际上已超过中国达到15亿。印度国土面积298万平方公里,以印度目前的人口增长率,未来8到10年人口将突破20亿,不妨想想,那将是个什么样的情形。

 

  印度平原占国土面积的43%,中国平原占国土面积的12%,两者平原面积大致相等,约为120万平方公里。但问题是中国人口呈下降趋势,印度人口是爆炸式增长,同时还要看到,中国具有人居潜力的土地面积辽阔,诸如面积达70万平方公里的沙漠,未来半个世纪必将得到开发利用,包括面积达25万平方公里的柴达木盆地其实也在中国政府的规划和考虑中。事实上中国东北平原的土地资源根本没有得到合理利用,尤其是改革开放后,做为老工业基地的东北经济凋敝,每年新增人口少于外流人口,最近三十年东北人口实际上呈下降趋势,东北本来就地广人稀,受人口下降影响,农民人均占有耕地面积远远超过了其他地区。如果再考虑松辽丘陵、科尔沁沙地这些因素,东北人口即使在现在规模下扩大一倍土地资源都富富有余。这其实还没有加入填海造地的土地收益,像渤海、台湾浅滩等海域,沧海桑田在技术上都不存在任何问题。而印度却没有这些潜在优势。

 

  印度如果不施行计划生育,未来三十年内人口突破30亿都是保守的估计,30亿人口300万平方公里的国土,人口密度直逼城市国家新加坡了吧,但这两者能相提并论吗?

 

  据说,印度也想像中国这样,建设高铁和高速公路网,让人怀疑,提出这些大胆构想的人,脑子是不是进水了,那得需要多少土地啊?

 

  中国有14亿人口,国土面积960万平方公里,尚且被雾霾和拥堵弄的透不过气来,30年后当印度人口突破了30亿,只怕是要戴着防毒面罩挂起来睡觉。

 

  2、沙漠化与农业发展的矛盾  

 

  一个以传统农业为主要产业人口80%为农民的国家,人口超过自然的承载量必然导致土地沙漠化。2016年,印度环境、森林与气候变化部长普拉卡什·雅瓦德卡尔(Prakash Javadekar)说:“土地正在变得贫瘠,功能也开始退化。许多土地即将变成沙漠,而且这一过程不会停止。”另据印度空间研究组织2007年的一份荒漠化报告,印度69%的土地属于干旱级别,易发水蚀、风蚀、盐碱化和内涝等自然灾害。

 

  2014年路透社披露的一份调查数据显示,印度退化的土地面积预计为1.05亿公顷,约占印度土地总面积的32%。有多达四分之一的土地正趋向沙漠化,并引起这些地区降雨模式也在发生变化,反过来加速土地的荒漠化。目前拉贾斯坦邦、古吉拉特邦、旁遮普、哈里亚纳邦、卡纳塔克邦和安得拉邦已经变为印度最干旱的地区。

 

  中国为根治沙漠化现象,从1999年开始实施了规模浩大的退耕还林工程,目前已经取得很大成效。中国治沙所以能成功,一是因为政策对头,二是因为技术进步,三是因为国土辽阔,人居回旋空间大,通过大规模的移民,让自然环境得到休养生息。但印度国土与庞大的人口相比显得非常有限,不可能像中国这样,为治理沙漠实施移民工程。

 

  印度最后的结局,就是沦为亚洲的撒哈拉,即使从现在开始实施计划生育政策也不会免于悲剧,这是由目前印度的人口结构所决定的,30岁以下人口占总人口数的50%强,这对印度的自然环境无疑是灾难性的。

 

  3、无解的民族宗教矛盾

 

  免谈了。

 

  4、土地集中造成的阶级矛盾

 

  同上,免谈了。

 

  5、国民受教育程度低与后现代工业化的矛盾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中国为了将有限的资源用在刀刃上,施行严格的高中准入制,初中毕业后至少有四分之三的人不能升入高中,高中毕业后至少有四分之三的人不能升入大学。印度倒不是为了节省教育资源,因为印度是八年制义务教育,再往上读就得自己花钱了,而问题就在这里,印度的收费教育是很贵的,普通国民基本承受不起。

 

  在莫迪实施货币改革即废钞之前,印度中产阶级勉强能够供子女上大学,但废钞后就不好说了,每家每户就相当于2.5万元人民币的现金,供一个孩子上大学或有可能,但其他那几个孩子,基本没有上大学的可能性。印度公立大学为贫困阶层保留22.5‰的名额,可以免除学杂费,但根本达不到的,因为贫下中农子女根本支付不起高昂的生活费用。

 

  一个国家的工业化程度,从某种角度上讲反映了这个国家的教育和国民受教育程度,国民受教育程度普遍很低,就算实现了工业化,也不过是低级的工业化,在产业链末端扮演给人打工的角色,就像当年的深圳,靠组装和贴牌实现原始积累,这其实就是在榨取工人的血汗钱。印度的经济特区其实就是这么回事,外企里普通工人月薪相当于600-700元人民币。这其实比当年深圳打工仔的月薪高多了,所以那些印度工人还是很满意的,至少比在印度本国企业的收入高很多,比农民收入高的就更多了。

 

  但是,今天的世界已不是上个世纪八十年的世界,制造业企业的智能化和机器化程度越来越高,没有较高水平的教育素质,将很难承担那种劳动。中国很多右派学者爱夸奖印度人都会说英语,但会说英语又能说明什么,语言就是识字和交流工具,难道会说英语就能操纵那些高度智能化的机器?

 

  劳动分工的本质是知识分工,没有一定程度的专业知识,在今天这个高科技时代相当于废人,要么用原始的方式留在农村种田,要么在城市的贫民窟捡垃圾。中国已经普及了大学教育,但印度普通国民的年轻人绝大多数只有初中文化,印度精英们说十年之内超越中国,难道就凭他的IT产业?

 

  6、基础设施缺乏与资金短缺的矛盾

 

  不知道西方国家依据什么标准,将中国、俄罗斯、巴西、南非、印度合称为金砖五国,我的一位球友是一家大型钢铁企业的中层,这家企业在印度有项目,他每年都要去几次。他的评价是,如果就新德里、孟买和班加罗尔这三座城市而言,说印度是金砖五国成员那应该没错,尽管这两个城市有一半是贫民窟,毕竟发展很快,但就印度总体情况对比,只能叫铁锭,连铜砖都算不上,基础设置之差没法形容。

 

  严格的讲,印度与中国、俄罗斯、巴西、南非这四个国家完全不在同一层面上,这四个国家实际上有一只脚已经迈进中等发达国家的队伍,中国和巴西算是后起之秀,俄罗斯和南非是落伍跌下来的,但良好的基础设置却不输于发达国家,而印度根本就谈不上基础设施,供电、供水、供气、通讯、交通、运输、港阔、以及码头大型集装箱吊装、矿产资源自动传输等都成问题,这样的基础设施怎么能与中国一比高低?

 

  印度积极加入亚投行的目的就是想获得资金,投资国内基础设置的建设,但印度忽略了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亚投行和“一带一路”互为统一和存在前提,只有同时加入“一带一路”,才能得到亚投行的资金支持,换句话说,亚投行只为“一带一路”项目提供贷款,不然,中国凭什么给你买单,当中国还是以前那个冤大头啊?

 

  7、中央与地方、地方与地方的矛盾

 

  印度是一个以地方自治为基础的联邦制,28个邦享有比美国几个关键州还要广泛的权力,各邦都有自己的关税和武装部队,能够独立颁布法律,特别是这项权力,不仅让中央政府无法插手地方上的纠纷,也让各邦之间的矛盾越来越大。

 

  1985年,印度东北部的那加兰邦和邻近阿萨姆邦因为土地发生警察部队冲突,导致100多人被打死;马哈拉施特拉邦声称卡纳塔克邦矿产最丰富的地区应该归其所有;印度泰米尔纳德邦和阿萨姆邦还存在各种独立运动,西部的奥里萨邦和东部的古吉拉特邦近年来开始爆发宗教冲突。至于鸡毛蒜皮的小摩擦每天都会发生。

 

  这样的印度,你会不会想起前南斯拉夫和国民党统治时期的大陆,外部哪个国家稍微用点手段,就能战火连天。想当年,西方国家在中国各有自己的势力范围,一次次引发军阀混战,诸如直奉战争、蒋桂战争、蒋冯阎大战等等,中国真该好好学学呢,尤其是像印度这样誓死与中国为敌的国家,军阀混战对中国有百利无一害。

 

  目前的印度政府,应该说比春秋战国时期的周天子有统治力,但这种统治是很脆弱的,就像当年的南斯拉夫,一旦失去铁托那样强权人物的控制,面对外来势力的挑拨和利用迅速分崩离析了。坦率的讲,我从不为中印领土争端担忧,我只为自己同胞们的思维犯愁。那么多官员都去美国镀过金,那么多归国留学生都是西方培养出来的,怎么智慧跟人家就有那么大的差距呢,没吃过肥猪肉,还没看过肥猪跑?

 

  8、酋长政治与民主制度的矛盾

 

  印度精英和印度知识分子每每为印度的民主体制骄傲,可他们却忘记了思考,出城百米便是地方势力,这些地方势力仿佛南霸天、刘文彩,更准确的说,他们就像非洲世袭制的酋长,以领土为界,将印度农村划分成一个个独立王国,不但国家法律不能施与他们,包括地方法律对他们也无可奈何,因为他们的话,就是当地的法律,主宰者贫民的命运,甚至拥有初夜权。

 

  你跟他讲法治,他跟你讲权力,你跟他讲民主,他跟你耍流氓。这就是印度农村。

 

  2013年,有个从印度回来的人在文章里说,“印度要想跟中国一样高速发展硬挤入一流强国行列,必须借鉴中国曾经走过的道路,那就是削弱中央权力,分散为各地方势力,然后由某股强力打败各地方势力实现国家一统。”


  一针见血。

 

  四、印度文化缺乏对人性的认知

 

  “我们拥有最好的文化,但是我们的文化里,没有女人的位置。”

  “女人对于男人来说就意味着‘性’。”
       “如果我的女儿姐妹有婚前性行为,我会非常肯定把她们拉到农舍离去,然后再全家族人面前把汽油浇在她们的身上,一把火烧了她们。”

  ——这是印度轮奸案的施暴人辩护律师说的话。他在说这些话的时候义正辞严。

 

  “一个体面人家的女孩不该在晚上九点还在外面闲逛,对于强奸来说,女人比男人的责任更大。”
      “她不应该反抗,她应该安安静静地等待强奸。”
      “一个女孩不应该这么晚和她的男朋友出来闲逛。这不仅仅是强奸,也是在解释一种规则。”

  ——一个施暴者这样为自己辩护,说这话时他觉得自己很无辜。

 

  “你们要绞死所有的强奸犯么?女人被她的丈夫保护着,如果他死了,谁来保护她?她又该为谁活着?我也不想活了,我儿子还这么小,他什么也不懂,我会把他也绞死,要不然我还能怎么做?”

  ——这是其中一个施暴人妻子说的话。

 

  这起惊动世界的印度轮奸案,六个施暴者的残忍程度令人发指,被害者下体被铁器捅伤,肠子被抽出来,全身器官衰竭,布满咬痕和伤疤。更令人震惊的是,女孩被轮奸后被抛弃在路边,全身赤裸,当时无数人围观却无一伸出援手。

 

  是的,我可以承认,印度拥有最好的文化,但最好的文化为什么这么没人性呢?

 

  闾丘露薇对这个强奸案这样解读:“能诉诸法律,这至少说明了印度的进步。”

 

  感觉她比印度人更没人性。

 

  因为看了这个纪录片,我才豁然明白,印度为什么至今还存在着:

  

  活人祭祀

  活埋儿童驱魔

  杀死女婴

  杀死新娘 

  童婚

  为夫殉葬

  ……

 

  当这种泯灭人性的行为变成具有精神信仰性质的文化现象,闾丘露薇们可以把把印度理想化,但有种你夜晚在新德里大街上走走看。我很希望那些对印度不吝溢美之词的知识分子能告诉我,是印度人的认知有问题,还是你们的认知有问题。

 

  贫穷不是问题,落后也不是问题,可怕在于人性的缺失。

  没有人性的社会,没有资格谈发展,更不要说什么强大。

 

  五、印度军队的战斗力怎样

 

  关于印军的武器装备,早已被张召忠先生讲烂了,但坦率的说,我并不喜欢张召忠,他过分的强调了武器在战争中的作用。没错,武器的确相当重要,但人的因素更重要,细想抗战时期,八路军、新四军的武器装备更杂更烂,可是战略战术灵活,凡是主动进攻的战役八路军和新四军都不吃亏。日军武器装备虽然好,苦于唯教科书论,只能占同样唯教科书论的国民党军队的便宜,跟八路军和新四军作战则是吃亏的时候多占便宜的时候少。直到今天日本自卫队还在反思。因此说印度军队的最大问题不是武器装备杂乱,而是作战精神和战略战术这两大因素与中国军队全不在同一层面。

 

  几天前尹国先生自称明泣血提醒:不能轻视印度,否则这次中国可能吃大亏。不客气的讲,我们不是轻视印度而是从心里藐视印度,就他,至少目前还不配做我们中国军队的对手。昨天在网上看到一篇文章,写的美国人说印度军力全球排第四,以笔者观点看,印度军队比越南军队的战力差远了,越南军队那是经过长久战争历练出来的,尤其对手又是美国。而印度军队从来都没经过大场面,1962年的中印边境之战连地区冲突都够不上,印巴冲突规模虽然不小,但他们之间的对决你还真以为能培养出军事家呀。

 

  战争是政治另外一种形式的表达,就战争的战略战术研究以及军人的勇敢精神而言,中国、德国、俄罗斯是第一梯队,但就参与战争的政治谋略而言,美英两国最厉害尤其是美国,两次世界大战美国都是在对自己最有利的时间参战,以最小的代价得到了最大的回报,可以说把战争资源利用到了极致的程度,正因此别人都是被战争拖垮了经济,而只有美国是通过战争发财,中国应该好好的研究美国人的政治韬略,这个脱胎于海盗的国家,可从来都不是蛮打蛮干。比如说在朝核问题上,美国的政治谋略远远高于中国,事实上包括朝鲜,都比中国的政治谋略高出很多。在朝核问题上,中俄日韩四国都是输家,赢家只有美朝两国。

 

  军队的战斗力是指这个军队的综合战斗力,但人,永远是决定战争胜负的决定性因素,人很烂,就算这支军队的现代化程度很高,后勤保障能力强,作战地域也有利之,也未必就能打胜仗,更何况兵员来自三教九流的印军。

 

  印度实行完全的募兵制,普通士兵的服役期最短为17年,军士为21-33年,而尉官最高服役年龄一般到50岁,这其实是把当兵当做养家糊口的职业。尽管印度普通士兵的工资并不高,印度战斗机飞行员每月各项收入总和大约为5万卢比,相当于人民币5000元。陆军士兵的月收入更低,平均2万卢比,但相比普通工人几千卢比的月薪这在印度已经算高薪了,所以印度国防部从不为征兵发愁,印度男人当兵入伍的热情极高,很多士兵干到四十多岁还不愿意退伍,索性干到退休为止,然后让儿子来接班。

 

  印度通过和平运动获得独立,虽然印巴冲突让印度高级指挥人员有了些战争的历练,但由于战争规模和模式的局限性,让那些印度将军无法从实战中汲取大型战役的感性经验,因此他们对于战争的理解基本依托教科书,这点从印度国内陆军布防情况上就可一窥。居然在印度西北和有争议的科什米尔地区这个突出部位部署了七个军,即第15、第14、第16、第9、第11、第10、第2军。倘或脖颈处的四个军被中巴两军合击,印度陆军有生力量的一少半就交代在了这里。

 

  狭小地域尤其是突出部位重兵布防那是兵家大忌,对任何一支有过战争经验的军队来说,只要关上了那道门,身后平原不远处的印度首都新德里如探囊取物,而印度在诺大的印度平原上却只部署了三个军,三角形的配置倒是很科学,但问题是三个军够用吗?

 

  驻防西孟加拉邦的第17军,是印度针对中国精心打造的一支山地部队,总兵力约9万,下辖2个山地步兵师、2个山地装甲师以及相配套的炮兵、工兵、后勤等单位。据说该部队擅长进攻,用意不言自明,就是在中国军队占领西里古里走廊后实施反击用的,甚至也没准还有些额外的想法,比如趁机占领西藏。

 

  但印度未免太自以为是了,既然印度非要用战争的方式来跟中国见个输赢,为什么中国军队一定要攻击西里古里走廊而不是取道尼泊尔实施大迂回大纵深作战呢,二百多公里的路程,只怕第17军在还没有反应过来的时候就变成了历史名词。如果没了第17军,那么印度东北邦的驻军还有意义吗?如果把西孟加拉邦比作锦州,印度东北邦则相当于中国的东北。这样的军事布防无论让谁都看不出印度有什么懂军事的内行。对中国军队来说,新德里近在眼前;对印度军队来说,北京却远在天边。

 

  记得几年前吧,在美国访问的冈比亚总统叶海亚-贾梅与布什会谈中表示,一旦台海局势发生变化,冈比亚只需派遣1000人左右的海军陆战队就可以完全遏制中国的军事行动。布什用微笑的点头予以鼓励。对中国来说,印度不是冈比亚,但印度可千万别用冈比亚的思维研究中国,否则美国总统们肯定不是微笑的点头,而是忙着把美军空运到印度,因为他们根本不相信印度真能挺住只以美苏两国军队为对手的中国军队的打击。

 

  结束语

 

  印度,好比泥塑的大汉,想承受风雨的洗礼,得先经过烈火的淬炼。

 

  沉睡的巨人醒来后的怒吼会让世界震颤,泥塑巨人的怒吼只能惹来嘲笑。

 

  (来源:昆仑策网,作者授权编发)

 


  【昆仑策研究院】作为综合性战略研究和咨询服务机构,遵循国家宪法和法律,秉持对国家、对社会、对客户负责,讲真话、讲实话的信条,追崇研究价值的客观性、公正性,旨在聚贤才、集民智、析实情、献明策,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欢迎您积极参与和投稿。

  电子邮箱:gy121302@163.com

  更多文章请看《昆仑策网》,网址:

    http://www.kunlunce.cn

    http://www.kunlunce.com

责任编辑:红星
特别申明:

1、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

2、本站属于非营利性网站,如涉及版权和名誉问题,请及时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做相应处理;

3、欢迎各位网友光临阅览,文明上网,依法守规,IP可查。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热点排行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点赞榜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评论榜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图片新闻

    友情链接
  • 186导航
  • 红旗文稿
  • 人大经济论坛
  • 光明网
  • 宣讲家网
  • 三沙新闻网
  • 西征网
  • 四月网
  • 法律知识大全
  • 法律法规文库
  • 最高人民法院
  • 最高人民检察院
  • 中央纪委监察部
  • 共产党新闻网
  • 新华网
  • 央视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国新闻网
  • 全国政协网
  • 全国社科办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军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人民日报
  • 求是理论网
  • 人民网
  • 备案/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5015626号-1 昆仑策咨询服务(北京)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举报邮箱:kunlunc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