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站内搜索:
网站首页 > 时事聚焦 > 深度评析 > 阅读信息
歼15总师孙聪:空战要“一快、二骗、三准、四狠”
点击:  作者:记者    来源:微信公众号“中航工业”  发布时间:2017-03-17 11:29:39

 

       在全国两会期间,孙聪的身份是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工程院院士;而在航空工业界,他最被人熟知的身份是歼15舰载机、鹘鹰战斗机的总设计师。

然而,面对骑鲨瞰海、倚舰卫国,他却淡然地一转身,走进了讲述一条探索我国航空工业如何改进和发展的话题。

“2016年底开始,歼15舰载机随着辽宁舰航母从渤海、黄海到东海,开展远海训练,多批次歼15舰载机开展了空中加受油、空中对抗等多项训练任务。作为这型飞机的总设计师,每每看到这样的新闻,您内心的感受是怎样的?

我没有陶醉在其中,而是在想后期该怎么改进。

孙聪只用了简短的一句话作答。

“中国人是有梦想的。为了实现这些梦想,我们需要手段来捍卫和平,协调好发展与和平的关系。我们要在军事装备方面迈向国际顶尖水平,我们有这个能力一步一步往前走,当然这需要一个过程。”

孙聪接受记者采访

1  并轨中国制造,以转型升级之名

 “近年来,我国航空武器装备确实实现了井喷式发展。我们不应该妄自菲薄,但也不能盲目乐观。冷静地说,实际上我们与世界航空工业强国还是有差距的。”

——回答中国的航空工业在世界上到底处于什么样的水平这个问题时,孙聪答道。

从歼10到歼20,我国航空武器装备取得了跨越式发展。正如中国航空工业总经理谭瑞松在去年的珠海航展上所说,我国航空武器装备实现了对世界先进水平从总体跟跑主体并跑的转变。运20大型运输机、歼20战斗机、鹘鹰战斗机等一批新型飞机的亮相,也标志着我国空军已经飞入“20”时代。

 “有部分网友热切关注,从产品本身来说,认为鹘鹰一定能PKF-35。您对此怎么评价?

 “这不能简单地来对比。我们说装备之间的对抗,讲究四个字:‘一快、二骗、三准、四狠’。这取决于装备的机动性、隐身性能、态势感知能力、携带的武器装备等各个方面。同时还取决于作战环境的影响。对于装备的阐述,这位总设计师总是显得特别冷静和理性,他认为,需求引领创新,正是对于产品的不断升级迭代的需求,引领着航空人不断创新超越。

 “鹘鹰是我国自主研制的新一代隐身战斗机,其研发过程中所采用的设计和制造等技术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

不管是中国制造2025也好,还是德国的工业4.0也好,某种意义上来说都是升级换代的概念。从制造业转型升级,2020年基本实现工业化,到迈入制造业强国,《中国制造2025》的内涵重在创新驱动、转型升级,迈向中高端。工业化发展在经历了机械化、自动化、数字化的历程后,以动态感知、实时分析、自主决策、精准执行为特征的智造已经成为制造业转型升级的羽翼。孙聪认为,《中国制造2025》正像是为航空工业写就的未来发展规划,体现在加工制造领域,要加强高端制造能力提升,推动质量品质的提升,打造核心竞争力。

 “中国制造不仅仅是技术层面,还要带动整个社会诚信体系的架构,涵盖工业文明的内涵。”孙聪强调,智能化的时代、互联网+的时代、定制化需求的时代等的出现,更需要人们具备契约精神,讲究诚信社会构建,推动整个国家工业体系的建设。

2提速黑科技应用,自主创新落地生根

 “首先3D打印件的使用能减轻飞机重量,其次,新技术的创新需要使用载体落地,第三,这也为未来机型上的材料使用指明了方向。”

——对于坚持飞机的成本不只是制造商生产出来的,更是设计师设计出来的孙聪来说,缘何要坚持使用该项新科技?他答道。

从歼15、歼20、运20再到AG600,我国航空武器装备近年来在自主创新的道路上一路狂奔,并造就了一系列高品质、具有国际知名度的明星飞机。

奋勇抢占航空科技制高点,是航空工业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基础。作为高端制造业,航空工业长期以来加大科技攻关,加强预先研究和探索研究。在新型的航空武器装备上,很多黑科技提速应用,让自主创新在航空武器装备中有更好的发挥舞台。

据介绍,在我国新型飞机研制过程中,3D打印成为了新手段。孙聪介绍道,在起落架上,之前需要螺钉进行连接的两个或者多个部件,通过3D打印技术可以一次成型;保证足够强度的同时,既减轻了重量,还降低了加工难度。此前需要焊接才能完成的三通管路,通过3D打印技术能够直接制造出一体结构,省去了之前焊接的流程,提高了成品化率。

新型飞机上还大量使用了超材料。超材料是指一些具有天然材料所不具备的超常物理性质的人工复合结构或复合材料。通过在材料的关键物理尺度上的结构有序设计,可以突破某些表观自然规律的限制,从而获得超出自然界固有的普通性质的超常材料功能。超材料的使用也推动了飞机性能的提升。

超材料的引进源自于一家深圳的民营企业。军民融合是什么?是说通过行业外力量将新理念、新技术引进到军工行业,共同打造最尖端的武器装备;同时将军工行业的高精尖技术转移到民用领域,发挥军工行业的溢出效应。对于如何推进军民融合,孙聪这样评价道。

3往事不堪回首,万里长征也要走!

 “到了我们这个年龄,现在最大的任务是培养年轻人,真正让祖国的飞机设计事业后继有人。年轻人谁都有梦想,要为他们的梦想创造舞台,为梦想的实现创造条件。”

您为什么选择在航空工业工作呢?

当年不知道。因为在我成绩没出来前,北航招生办的老师就把我忽悠走了。孙聪笑答。

 “您觉得航空最大的魅力在哪?

 “我在这行干了34年了。现在最大的魅力,是因为别的啥我都不会干了,只会干这个。

 “您是怎么坚持下来的?

 “往事不堪回首。过来了就过来了,万里长征不也那么走过来了。一句往事不堪回首,不知蕴含了多少飞机设计研制背后的心酸与隐忍;一句万里长征也要走,不知渗透了多少航空工业发展道路的艰难与苦痛。

孙聪经常告诫年轻人要有“三心二义”。所谓的三心,是要建立雄心,为自己订立前进的目标;要有耐心,告诉自己这是一个需要耐得住寂寞的行业;要有责任心,为自己为祖国的航空事业负责。所谓的二义指的是情义侠义,俗话说一个好汉三个帮,飞机设计不可能是一个人的作品,而是一个团队的成就。在孙聪看来,团队合作中仅仅有智慧、能力还不够,更要合作、团结,融入集体中共同打造精品工程。而作为总设计师,孙聪认为自己一个重要的职能,就是要把最合适的人放在最合适的岗位,让人力资源效益最大化。

上世纪80年代的航空企业,业务急剧下滑,航空装备研制任务少之又少。1984年毕业的大学生到航空企业工作,70多人最后只剩下十多人。在那样的年代,无法要求那些年轻人更多,因为那时已没有了可以发挥个人作用的平台。

走到今天,航空武器装备到了大发展、大跨越的阶段,航空制造已然成了高端制造业闪亮的明星。航空院校的录取分数不断提升,航空专业分值也越来越高,都说明我国航空工业的舞台越来越宽广,吸引的人才越来越高端。我们还是要做到事业留人,让优秀的人才有广阔的舞台;让合理的制度激发年轻人的工作热情,也要保障职工的付出有所收获。对于航空工业的人才队伍建设,孙聪如是说。

责任编辑:向太阳
特别申明:

1、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

2、本站属于非营利性网站,如涉及版权和名誉问题,请及时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做相应处理;

3、欢迎各位网友光临阅览,文明上网,依法守规,IP可查。

内容 相关信息

昆仑专题

热点排行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建言点赞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图片新闻

    友情链接
  • 北京市赵晓鲁律师事务所
  • 186导航
  • 红旗文稿
  • 人大经济论坛
  • 光明网
  • 宣讲家网
  • 三沙新闻网
  • 西征网
  • 四月网
  • 法律知识大全
  • 法律法规文库
  • 最高人民法院
  • 最高人民检察院
  • 中央纪委监察部
  • 共产党新闻网
  • 新华网
  • 央视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国新闻网
  • 全国政协网
  • 全国社科办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军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人民日报
  • 求是理论网
  • 人民网
  • 备案/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5015626号-1 昆仑策咨询服务(北京)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举报邮箱:kunlunc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