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站内搜索:
网站首页 > 时事聚焦 > 深度评析 > 阅读信息
西方国家为什么要中国放弃计划经济?
点击:  作者:佚名    来源:新民智库  发布时间:2017-02-17 11:25:11

 

       西方国家在同社会主义国家的交往中,一直对计划经济耿耿于怀,似乎计划经济对他们来说就是洪水猛兽,是不能容忍的东西。西方国家希望社会主义国家放弃计划经济,似乎又理出无名。后来好了,有办法了,这个办法就是WTO。按理说,这WTO只不过是一个负责经济贸易的组织,最后却被演变成了要挟社会主义国家改变经济体制的大棒。

无论从理论上,还是从实践上讲,计划经济都要优于市场经济。这应该说是早已被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和毛泽东时代的中国等国家所证明了的。是的,苏联是垮了,但她不是垮于计划经济,而是垮于领导阶层严重背离马列主义,严重背离人民。

在中国,在毛泽东时代的将近三十年时间里,在那样艰难困苦的条件下,在那样恶劣的国际环境中,仍然取得国民经济年均10%以上的增长率,毛泽东用不到三十年时间走完了西方国家几百年走过的历程就已经雄辩地说明了一切。

西方国家经历了几百年的资本主义发展阶段,这是西方国家在工业、科技等各方面发展强于第三世界国家的根本原因。作为第三世界的中国要发展,要进步,要实现四化目标,要赶上和超过西方国家,最好,最有利的经济社会发展模式,就是走马克思主义指引的生产资料全民所有制和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的计划经济模式这个必由之路,走独立自主,自力更生,自力更生为主,争取外援为辅的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由之路。

毛泽东成功了。而且,毛泽东的道路还被国际依附理论学派所倡导,也从另一个侧面证明了毛泽东道路的伟大、英明、正确。广大第三世界国家要想摆脱西方发达国家的剥削、奴役,要想取得经济社会发展和技术进步,毛泽东的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发展道路就是必然选择。

计划经济是一种比市场经济更科学、更合理的经济模式,有利于国民经济平稳、协调、健康、快速发展。中国建国之初,百废待兴,许多工业门类都是空白,而国家可用于建设发展的资金和资源是有限的。计划经济由于其计划性,有利于国家根据经济实力,资源状况等各方面情况,有计划、按比例地安排农、轻、重等各方面协调发展,从而就能有效地避免各地方各自为政,盲目无序而造成有些方面重复建设,而有些方面又建设不足甚至根本就没有建设等情况发生,从而避免造成不必要的资源浪费,加速社会经济的发展进程。这个计划就相当于人们常说的“看菜吃饭,量体”的道理。

这样就能最大限度地保障和兼顾社会发展,社会生产和人民生活等各方面的需要,尽管这种需要在短时间内不可能得到满足。至于说毛泽东时代人民生活相对贫苦,这一方面和共和国建国之初基础差、底子薄不无关系;另一方面毛主席为了加快国家发展进程,早日赶上西方发达国家,他同全国人民一道节衣缩食,尽可能地把有限的资金用于国家发展建设上来,也是原因之一,而绝不是计划经济的毛病。

相反,正是由于有了计划(包括实行各种票证制度等),使国家有限的财富资源不至于只被少数人享有,从而最大限度地保证了社会公平,保证了全体人民基本生产、生活需要,保证了不会造成极度贫困和读不起书,看不起病等等情况发生。

计划经济有利于举全国之力,搞科研,办大事,协作攻关。毛泽东时代,我国能在科学技术的各个方面取得令世界称奇的骄人成就,无不和计划经济相关。正是计划经济集中全国人力、物力、财力协作攻关,才取得了两弹一星、核潜艇、大型水面舰只、各种军民用飞机、汽车、电子技术、计算机研制、南京长江大桥、成昆铁路、杂交稻、牛胰岛素等等无数的科技和建设的丰硕成果。如果不是计划经济,很难想象,中国能在如此之短的时间内取得如此辉煌的伟大成就。同时,由于全国一盘棋地实行技术协作攻关,科研成果各协作单位乃至全国共享,也就有效地避免了由于技术封锁而造成重复研制等不必要的浪费。

由于计划是建立在生产资料全民所有制和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基础上的一种经济制度,或者说,是有利于占人口绝大多数的工人阶级和劳动人民的一种经济制度,是属于劳动群众自己的一种经济制度。

因而,它有利于调动全国人民的劳动热情,奉献精神,牺牲精神,生产积极性和创造性。在这种制度下,广大的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会有一种当家作主的感觉,这也正是毛泽东时代广大劳动群众不计名、不为利地,忘我地投入到科研生产和劳动之中的原因之一。

计划经济有利于避免经济危机和通货膨胀的发生。如果是计划经济,这两种情况永远都不可能发生。而抛弃了计划经济的今天的中国,这两种情况随时都有可能发生。

正是由于计划经济的实施,使中国在短短的不到三十年时间里,不仅建成了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而且,在工业、农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等方面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中国由解放初期在许多工业方面的几乎一穷二白建成了70年代中期的世界第六大工业体,这该是多么了不起的成就。中国人民就是这样,在伟大的人民领袖毛泽东的英明领导下,用不到三十年的时间走完了西方发达国家几百年才走过的历程,从而创造了人间奇迹。

当然,上述这几个方面显然还不是西方国家反对和敌视计划经济的主要或根本原因。西方国家反对和敌视计划经济体制,主要是从其国家利益出发的,是为了维护资产阶级统治地位的需要,是制度之争,但说到本质上还是经济利益之争,是为了维护西方利益集团的阶级利益。因为,社会主义国家由国家统一按计划进行操控、运行、管理的计划经济模式,是一种国家意志主导下的经济模式。

在西方国家眼里,这种计划经济模式简直就是铁板一块。占有资金、技术、管理等各方面优势的西方各跨国公司,在对非计划经济的第三世界国家经济交往中,往往得心应手,占有明显的主导地位。可是,在和计划经济国家的经济交往中,反而难有优势,难以获得很大的利益好处。

计划经济国家由于是国家行为,在同西方各跨国公司交往中,就往往如同一个人同一群人的交往,反而使自己处于一种有利的地位。比如,各种商品进出口,国内各厂商不会出现打价格战现象,就是说,国内企业不可能会出现出口竞相压价,进口竞相涨价的现象。

而且,他们在同各跨国公司交往中,还可以进行比较选择,用一句战争术语,可以对对方采取各个击破的战略,以获取对自己更为有利的态势。例如,我们进口某项设备,可以同不同国家的不同公司洽谈,在设备技术性能相同情况下,可以同他们讨价还价,以获取对我们更为有利的价位。

这样,弱势的计划经济国家在同资金、技术、管理等各方面处于强势地位的各跨国公司交往中,反而处于有利的强势地位。这才是西方国家不能容忍计划经济的本质原因。这个强势地位对于资金技术、管理等各方面处于弱势的计划经济国家来说,是极其重要的。他们在同虎狼般的各跨国公司交往中,可以尽量地不吃亏或少吃亏,尽量地以小的代价获取更多的对自己有用的东西,这对于加速自己追赶西方的步伐,是有利的,必要的。

应该说西方国家对社会主义国家的这种计划经济模式,似乎有些无可奈何。当然,他们是不会无所作为的,他们始终在寻找对付计划经济国家的办法。和平演变当然是根本的解决办法,但在和平演变之前,西方国家也始终在寻找机会。

机会终于来了,他们利用社会主义国家发展还处于相对落后,且急于发展自己,急于想同西方国家扩大交往,急于从西方国家获得资金、技术、管理方法等的心理,制定了一个国际贸易规则,这就是WTO。你不是想加入WTO吗,WTO是市场经济组织,而且是自由主义市场经济。你要想加入WTO,就必须放弃计划经济体制,加入到自由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来。

现在好了,中国放弃了对自己有利的计划经济发展模式,按照西方国家要求搞起了所谓自由主义的市场经济,搞起了私有化的市场经济。中国为了引进,给了外资太多本不该给的超国民待遇,我们有理由要这样吗?我们为了发展,为了利益搞引进,却又在引进中把利益白白让给别人,岂不令人匪夷所思?

中国搞市场经济,国家的控制权下放,企业权力下放,一切由厂长经理说了算,再加上少数人富为大背景,那些拥有一定权力的地方官员和厂长经理们,在对外交往中,怎么不为蝇头小利而丧失大义。

计划经济国家同西方跨国公司交往中的强势地位到此丧失殆尽,不仅如此,西方跨国公司在同我们各地方、各企业的交往中,更是变本加厉地采取各个击破的战略,似乎是顺理成章的事情。

我们的企业为了蝇头小利出口竞相压价,进口竞相涨价;我们不讲创新,天真地搞所谓市场换技术,结果技术没换来,市场也丢了;有的厂家或个人为了自身利益,引进一些高污染、高能耗的项目,或者把西方的垃圾当宝贝大量进口,给中国环境安全造成极大危害,中国似乎成为了西方发达国家的垃圾填埋场;有的地方不顾中国能源本身不足的情况,大肆出口国家可视为战略资源的煤炭,包括产生大量污染的焦煤;我们还向外国出卖宝贵的油田等;更为严重的是,中国在胆子再大一点,步子再快一点的鼓噪声中,把企业也卖给了外资!

要命的是,国家对这一切似乎完全失去控制,似乎完全无能为力。这种失去国家控制的无序现实,使中国在对外经济交往中既被动,又处于微利、无利甚至赔本赚吆喝的状况。这种状况之下,中国的发展,前途在哪儿呢?

中国这种市场经济取向的改革开放战略,就如同一群还没有成熟的小孩向大人学技能,在老奸巨滑的“大人”面前,小孩能学到什么呢,能学得好吗?在中国这样一个人口大国,在中国人均GDP只有美国2%不到的情况下,学搞市场经济,搞适者生存的丛林法则,只能使国家变得象今天这样乱七八糟。

从某种意义上说,中国的改革开放是在按照西方国家的节拍跳舞。可以肯定的说,中国从放弃计划经济而搞市场经济开始,就注定会是一个不容乐观的悲惨的结局。我们搞市场经济还使得我们的地区、企业之间的联合攻关创新变得不易甚至不可能,这些对中国都只能是破坏和制约因素,可笑的是,有些人却称跨国公司没有给中国设陷阱,要求中国放弃计划经济不是陷阱,世界上还有比这更大的陷阱吗?

由于西方国家拥有强大的经济实力,尖端的科学技术,发达的教育资源,大量优秀的人才队伍,再加上对他们更为有利的WTO规则等等缘故,包括中国在内的广大第三世界国家,如果不改变学着西方发达国家搞市场经济,不改变跟着西方规则跳舞的发展战略,就只能在相当长的时间里,甚至是永远都无法赶上和超越他们。要改变这种状况,重新倡导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精神,以我为主,大力加强自主创新,就是唯一选择。只有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以我为主,自主创新,才能重新赢得有利于我的发展优势和发展空间。

社会主义国家同西方国家的斗争,是制度之争,但本质上还是经济利益之争。中国实行自由主义市场经济,缓解了同西方国家的根本矛盾,但是,这还不足以从根本上消除西方国家的疑虑。美日等国的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给世界造成威胁的观点,也许就是这种疑虑的反映。

不过,在中国大量国企变成外企,2004年中国外贸总额中外资成分占57.4%,中国经济对外依赖度达到70%,中国人均财富只有不到美国的2%,同时,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关税的不断降低,中国这种外企主导中国经济,主导出口的弊病还将会日益凸显。

在这种情况下,中国经济何来高速增长,何来威胁?在中国正实实在在感觉到外资对自己威胁的情况下,美日等国这样说,到底是在褒奖中国,还是在麻痹、迷惑、愚弄、挖苦中国,或者,美国根本目的就是要保持一种对中国的压迫态势,以迫使中国继续按照他们的节拍起舞。

因为,只要共产党还存在一天,就还有回复到计划经济的可能。只有让共产党改变性质或彻底退出历史舞台,让中国彻底纳入了西方体系,最终被分割瓦解,美国等西方国家才能真正高枕无忧,才会彻底放心。

本来,文章到此该结束了,但又总觉得有些言犹未尽。当然,这里也绝不是说有什么责任,一个百姓能有什么责任,只是图个一吐为快而已。坦率地说,党中央对中国的情况比谁都更清楚明白,中央反复强调要技术创新,技术立国等等,这些应该说是对现状的一些改革调整。

这些当然好,但可惜的是,这种小的改革调整解决不了根本问题,中国的问题不是局部的,而是全方位全局性的,它涵盖了农业、工业、国防、科学技术及教育,医疗卫生等各个方面,中国的一切完全是背离马列毛主义,背离人民的必然结果。

那么,中国只有摒弃错误的理论,重新确立马列毛主义在党和国家社会政治经济生活等各方面的指导地位,才能从根本上扭转困局,重新找回民心,党心,党员之心,中国才有希望。

责任编辑:向太阳
特别申明:

1、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

2、本站属于非营利性网站,如涉及版权和名誉问题,请及时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做相应处理;

3、欢迎各位网友光临阅览,文明上网,依法守规,IP可查。

昆仑专题

热点排行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建言点赞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图片新闻

    友情链接
  • 北京市赵晓鲁律师事务所
  • 186导航
  • 红旗文稿
  • 人大经济论坛
  • 光明网
  • 宣讲家网
  • 三沙新闻网
  • 西征网
  • 四月网
  • 法律知识大全
  • 法律法规文库
  • 最高人民法院
  • 最高人民检察院
  • 中央纪委监察部
  • 共产党新闻网
  • 新华网
  • 央视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国新闻网
  • 全国政协网
  • 全国社科办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军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人民日报
  • 求是理论网
  • 人民网
  • 备案/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5015626号-1 昆仑策咨询服务(北京)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举报邮箱:kunlunc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