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站内搜索:
网站首页 > 时事聚焦 > 深度评析 > 阅读信息
赵磊:“创新”保证资本主义不死,你信么?
点击:  作者:赵磊    来源:作者博客,昆仑策网编发  发布时间:2016-06-16 00:08:58

 

 

  创新,这是一个充满正能量的词汇,其地位与“改革”、“进步”、“发展”等价。

 

  创新,这是“新常态”下的核心关键词,其关键在于:创新是改变增长动力源,并提升经济结构的希望之所在。

  在当下中国,“创新”这个词汇具有天然的政治正确性。

 

  什么是创新?结构生物学家、清华大学教授、中科院院士施一公说:“创新就是做少数,就是有争议。”(施一公:《中国大学的导向出了大问题》)这个说法未必严谨,却多少触及到了创新的本质。

  关于资本主义制度下创新的本质,我有过专文讨论(参拙文:《对供给学派的政治经济学分析》,《政治经济评论》2016年第2期),这里说说创新与资本主义生存之间的关系。为什么要讨论这个话题?因为主流学界不仅认为创新是资本主义的专利,而且把创新看作是拯救资本主义的不二法门。在他们的逻辑中,只要创新不停止,资本主义就不会灭亡,这就是:“创新不息,资本不死”。

 

  真是这样吗?

  20多年前,福山高举着“自由市场”大旗想要终结人类历史,结果成了一个笑话。近年来,熊彼特为什么受到学界的追捧?因为熊氏的“创造性破坏”,被解读成了“资本主义不死”的最好证明。

  这个证明十分荒谬。其荒谬在于:把创新仅仅看成是单纯的科技进步,似乎除了科技在创新中不停发展、不断提升之外,这世界上的一切一切,尤其是资本主义社会制度,已经凝固不变了——很遗憾,这就是当下主流学界理解创新的最高境界。

  问题是,创新并非只有“科技创新”这一个层面,而是有两个层面。这两个层面用马克思主义的术语表达:一是生产力的革命(创新),二是生产关系的革命(创新)。前者最有代表性的实例,就是产业革命或者科技革命;后者最有代表性的实例,就是社会经济制度的更替。

  在马克思看来,这两个层面的创新是辩证的统一,二者不可割裂:其一,生产力的革命(创新)决定生产关系的革命(创新),生产关系的革命(创新)反作用于生产力的革命(创新);其二,生产关系的革命(创新),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性质。

  只要人类社会还没有灭亡,那么,创新当然就不会停止。不仅生产力的创新不会停止,生产关系的创新也不会停止。什么叫“生产关系的创新”?“生产关系的创新”就是马克思主义所阐释的:经济关系的革命,以及社会制度更替——新旧生产关系不断更替必然性,不仅得到了马克思主义理论逻辑的证明,而且完全符合人类社会演进的历史逻辑。

  既然生产关系的创新不会停止,那么,资本主义这种生产关系又何来的“永远不死、万寿无疆”呢?既然创新就是“创造性破坏”,那么在这个“破坏”过程中,为什么不准“破坏”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呢?为什么不准“创造”新型的社会经济关系呢?既要“创造性破坏”,又不准资本主义死亡;既要“创新”,又不准新的社会制度产生——这是哪家的逻辑?

  

  所以,不仅福山的“历史终结论”是扯谈论,把“创造性破坏”解读成“资本主义永远不死”,更是超级扯谈。 

  关于创新的话题,当下最大的误区在于:

  1)不清楚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把科技创新视为资本主义制度的专利。

  2)割裂了生产力创新与生产关系创新,把创新作是与生产关系无关的高大上活动。

  3)即使认识到了生产关系创新与生产力创新之间的关联,这个关联也只是局限于:只有私有制才能激发创新活力。

  4)由于生产关系的创新已经被狭隘地锁定在私有制的框架里,所以生产关系创新的原则就是如何贯彻全面私有化这个普世价值。

  我看到,学界正在高谈阔论的“创新”,要么只是局限于生产力层面的经济结构升级,要么只是津津乐道于生产关系层面的全面私有化。即使对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相关性有所觉悟,那也仅仅是站在私有化立场上的觉悟而已。

  创新不是资本主义的专利。创新不仅拯救不了资本主义,而且正在加快资本主义灭亡的速度。

 

  (作者:西南财经大学《财经科学》编辑部;来源:作者博客,昆仑策网编发)

 


  【昆仑策研究院】作为综合性战略研究和咨询服务机构,遵循国家宪法和法律,秉持对国家、对社会、对客户负责,讲真话、讲实话的信条,追崇研究价值的客观性、公正性,旨在聚贤才、集民智、析实情、献明策,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欢迎您积极参与和投稿。

  电子邮箱:gy121302@163.com

  昆仑策网:http://www.kunlunce.cn

       http://www.kunlunce.com

责任编辑:高天
特别申明:

1、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

2、本站属于非营利性网站,如涉及版权和名誉问题,请及时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做相应处理;

3、欢迎各位网友光临阅览,文明上网,依法守规,IP可查。

昆仑专题

热点排行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建言点赞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图片新闻

    友情链接
  • 北京市赵晓鲁律师事务所
  • 186导航
  • 红旗文稿
  • 人大经济论坛
  • 光明网
  • 宣讲家网
  • 三沙新闻网
  • 西征网
  • 四月网
  • 法律知识大全
  • 法律法规文库
  • 最高人民法院
  • 最高人民检察院
  • 中央纪委监察部
  • 共产党新闻网
  • 新华网
  • 央视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国新闻网
  • 全国政协网
  • 全国社科办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军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人民日报
  • 求是理论网
  • 人民网
  • 备案/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5015626号-1 昆仑策咨询服务(北京)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举报邮箱:kunlunc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