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的制定,应以维护和增进公民权利为目标,而不能以限制公民权利为目标。1300万“黑户”,凸显了人口管理之弊,也凸显了变革的迫切性。而变革的破题并不难找到:废止有违上位法的相关政策规定,让上户与计生政策脱钩,取消社会抚养费等,是必要的第一步。这一步,既是让所有公民站在同一条起跑线上的一步,也是推动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一步。
总量在1300万左右、占总人口1%的中国人没有户口,已经成为一个影响社会公平、和谐的重大问题。11月21日,公安部部长郭声琨主持召开公安部党委会议暨部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十七次(扩大)会议。会议的两大主题,一个是反恐工作,另一个就是解决全国无户籍人口的户口登记问题。
1%的人口没有户籍
地方土政策!超生而未缴纳罚款,就不能办理户口
根据第六次人口普查,中国约有1300万人口没有户口,成为俗称的“黑户”。根据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副研究员万海远等人在2014年七、八月份的调研,这些黑户中60%以上是超生人员,其他还包括没有主动上户口、弃婴、未婚生育、相关证件丢失、户籍办理程序繁琐或基层部门不作为等多种原因导致的无户籍人员。
因为没有户口,他们大多数人没有社会保障,失去正常的工作、生活和受教育机会。而随着“实名制”逐渐普及,他们的生活受影响更大,出行也变得困难。
一个国家1%的人口没有户籍,这已经成为中国人口管理的一个怪现状。然而,按照相关法规,黑户问题本不应该存在。
1958年开始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户口登记条例》第二条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都应当依照本条例的规定履行户口登记;第七条规定:婴儿出生后一个月以内,由户主、亲属、抚养人或者邻居向婴儿常住地户口登记机关申报出生登记。根据这一条例,对出生的中国公民予以户口登记,没有任何附加条件。
但是,对于各地基层计生部门来说,急需一个抓手来推进计划生育工作。虽然条例明令不允许给公民登记户口设置任何附加条件,但在具体工作中,又开了一个自相矛盾的口子:公安部门作为各级人口和计划生育兼职委员单位,在新生儿落户时又要履行相关职责,即要求出示其父母《计划生育服务证》,并将有关情况通报给当地计划生育行政管理部门。
正是这个口子,使得“超生罚款”与“新生儿入户”捆绑一直成为一些地方通行的“土政策”,超生而未缴纳罚款,就不能办理户口。户口登记于是成为计生工作的一个筹码。
据不完全统计,2014年,全国至少有20个省(市、自治区)有明确的规定或案例,上户口必须出示计划生育相关证明,其中北京、上海、辽宁、四川、河南、湖北等6个省市在省级户籍制度上明文规定,将计生与户籍挂钩。
万海远等人在调研中发现,黑户的普遍存在已经导致不良影响,包括黑户人群自卑心重、缺乏安全感、游离于正常社会之外、无法享受公民的基本权利等,从而也制约了人口流动、增加了社会不稳定,加剧了社会不公平。
法律和政策的关系不能本末倒置。任何政策设计,都不能跳出法律框架的约束,政策不能因为有现实需要就自具法理性,这是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随着国家治理现代化进程的加快,滞后于这一进程的相关政策规定,理应适时调整。
下一步应该取消社会抚养费
“黑户”总量可能会明显高于1300万
为得到准确的人口普查数据,每次人口普查时国务院普查办都要下发通知,要求“对其中未申报户口的不符合计划生育政策的出生人口,要准予登记,不得将登记情况作为行政管理和处罚的依据”。但地方政府往往并没有兑现这一要求,导致很多父母不敢给孩子登记。这意味着事实上的黑户总量会明显高于1300万。
在各省当中,福建省是一个特例。2008年,福建省明确规定了超生婴儿无条件登记。到2010年5月,该省为历年累计下来的近50万“黑户”人口登记了户口。
公安部此次高层会议上,基调和原则依然鲜明。据了解,此次会议明确了区别情况、分类解决,分类实施相关政策的工作思路,并形成了一个关于解决无户籍人口问题的意见。会议还要求将无户口人员登记户口与相关领域政策统筹考虑、协同推进,同时抓紧修改完善意见后按程序报审。
万海远等人建议,在当前老龄化和人口红利逐渐丧失的背景下,要尽快推进户籍管理电子化,取消户籍登记与社会抚养费以及各种福利补贴挂钩的政策,规定凡是在中国出生的公民都应自动地、无条件地给予登记并使其获得公民身份,同时还要鼓励过去因各种原因没有进行身份和户籍登记的人重新进行登记,让所有黑户都拥有户口。
福建统计局普查中心副主任姚美雄认为,中国人口已经进入严重少子化和快速老龄化的新常态。如果缺少了这1300多万黑户,中国的少子化程度、老龄化程度会更加严重。
“全面二孩政策已经明确,下一步应该取消社会抚养费这道紧箍咒。这项工作要作为全面二孩政策落地重要的配套措施来推行,让中国的人口管理跟得上已经快速变化的人口结构。”姚美雄说。
以上转载自:第一财经日报、京华时报
终结1300万黑户,还给他们阳光下的公民权利!
应该彻底清理地方政府那些不符合国家宪法和法律的“土政策”,避免以计生为名搞出来的利益捆绑,还“黑户”以阳光下的公民权利。
“超生罚款”与“新生儿入户”相捆绑一直是一些地方奉行的“土政策”。直至2014年,全国仍有20个省(市、自治区)有明确的规定或案例,上户口必须出示计划生育相关证明。据报道,去年,江西省修水县人口计生委为征收社会抚养费,一边向县公安局支付“赞助”,一边要求公安拒绝给未缴清社会抚养费的超生婴儿上户口。
即便在此前历次全国性人口普查中,国务院明令不允许给公民登记户口设置任何附加条件,但现实中仍有很多人没能获得户籍权。这其中,计生指标的“硬杠杠”约束固然是一个因素,但根本上还在于这一“土政策”隐含的部门利益。
1300万黑户游离于社会管理体系之外,没有社会保障,失去正常就业、生活和接受教育的机会,很多人甚至连出行都成为横亘在面前的一大难题。这显然是对公民正当权利的漠视,不合理,不公平。况且,一个国家有这么多人没有户籍,不利于正常的人口管理,甚至可能影响公共政策的精准到位。
现实地看,为保障全体公民的合法权利,无户籍人口问题的解决,也有必要明确具体时间表。此外,也应该彻底清理地方政府那些不符合国家宪法和法律的“土政策”,避免以计生为名搞出来的利益捆绑,还“黑户”以阳光下的公民权利。
计生政策更要立足于普遍的公共服务。那些与计生政策捆绑在一起的诸如落户、上学、购房、工商登记、评先等等公民权利,都有必要重新厘清。每一个人,只要来到这个世界,就应该天然享有公民的合法权益。孩子是国家的孩子,任何部门任何人没有任何理由漠视其存在。本文节选自:新京报
1、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
2、本站属于非营利性网站,如涉及版权和名誉问题,请及时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做相应处理;
3、欢迎各位网友光临阅览,文明上网,依法守规,IP可查。
作者 相关信息
内容 相关信息
今日聚焦:中央这项行动,深切关系你我命运,美国人羡慕地这样说……
2017-11-19张宏良:从资本套现看左翼与祖国的命运息息相关——兼评“虚高塌方”式中国版金融危机的到来和对策
2017-08-01• 昆仑专题 •
• 十九大报告深度谈 •
• 新征程 新任务 新前景 •
• 习近平治国理政 理论与实践 •
• 我为中国梦献一策 •
• 国资国企改革 •
• 雄安新区建设 •
• 党要管党 从严治党 •
图片新闻